被跳蚤咬了抹什么药好:评西医衰老的致命弱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8:20:12
·忻志鹏·
 
评西医衰老的致命弱点
1, 理念落后,墨守陈规
2,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 形而上学,固步自封
4, 狭隘
5, 浪费
6, 钻牛角尖
7, 大量医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发生
现代的医学习惯称之为西医,由于来自西方之故。
这个医学的发展进步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
现代医学的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或称之为生物机械医学模式;其最大特点和最根本的观念是把人体当作机械——生物机械——来进行研究。确实这一研究对人体的解剖结构、生理、生化、甚至病理、药理都研究得相当透彻、相当精细、相当彻底、相当完善。因此西医对人体疾病的分析、诊断、检查、治疗都有根有据,针对性很强,疗效显著,甚至可以立竿见影。然而其最大的特点,也是当代最大的缺陷就是她只对躯体器质性疾病、只对生物因素的细菌性、病毒性、微生物引起的致病疾病有效;而对心因性的心理因素疾病却无能为力。甚至连近代大量新出现的免疫性疾病、心理因素引发的内分泌紊乱疾病也却办法不多,甚至是束手无策。对大量新出现的心因性因素引致的心血管功能紊乱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也解释无力、预防无法、治疗措施失当。由此可以说,近代的西医衰老了,这就是近代西医的致命弱点。
近代西医的致命弱点表现在:
1,观念落后。
医学确实是一门艰难深奥的学问,读医科是很辛苦的学业,而医学确实也是一门伟大的事业,它关系到人的生死命运。所以医生也是很崇高的事业,历来都受到人们的崇敬;正是由于医学的深奥,所以局外人能弄懂的很少,这也就常常会发生,一切都以医生为中心,一切都是医生说了算。这样也具造成了医生习惯性的惰性,惯性:医生说的总是对的。医学说的都是对的。医学教科书上的理论都是对的!而社会上的人们也就早已习以为常。这种习惯、这种观念对吗?!科学发展观告诉人们,这种观念是错的!
时代在发展,学说理论都得隋时俱进,都得持续发展。不发展就是落后。可是现代的医学吃的仍是生物医学的老观念,一切以病理为准,只看到局部,只看到躯体,看到病理才能下诊断。所以生物医学是病理的医学,病灶的医学。说当前的医学观念落后,有事实依据。
所有的病人、所有的人,一到医院,不问你是大病、小病,有病、没“病”;第一步首先得做检查:验血、照X光,做各种各样的检查,目的就是一个,就是要找到病灶,找到“病”的证据。找到了,你就是有病,就根据这些证据给你治疗,给你开方,给你服药,给你开刀。找不到,对不起,你没有病,你不必治疗;或者任意给你开一些安慰剂(什么是安慰剂,你是不懂的,)打发走,了事。这在半个世纪以前,社会还处在工业化社会、劳动密集型社会,劳动以体力为中心,经济还不够发达,社会还比较贫穷,细菌、寄生虫等传染病横行、躯体容易遭到机械物理生物的伤害;这种观念、这种方法是对的,有效的。然而现在的社会是高度知识经济的社会,高度科技社会,知识型的社会,信息社会;疾病类型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躯体器质性伤害退居其次,心理伤害,逐日上升,人本地位上升为社会最主要的观念,一切以人本为中心,心理性疾病占据了医学中的重要地位。生活方式病是当前社会的重要病种、“情绪病”(忧郁症、焦虑紧张症……)是当代重要的病谱;心理精神疾患上升到了相当的发病高度;心理感冒甚至可以说大大超过了病毒性感冒的发病率。因此在各个医院日常的门诊工作中这类病患与日俱增。这类疾病的诊断需要的是医生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判断,而各类习惯性的检查统统失去了诊断价值。这类疾病主要靠心药治疗,靠医生的热情、体贴、关怀、安慰、详情的解释;能这样做常常是“药”(心药)到病除;否则就会医患关系紧张,越看越糟。现代的病人,不仅是这类心理病如此,而且即使是躯体病,例如,伤风感冒、肠胃不适,躯体劳累,生活方式疾病,这一类本来是小毛小病的躯体病中也大量夹杂着心理问题,和心理要求,解决患者中心理问题远比解决躯体中的小毛小病更为重要,心理舒畅了,小毛小病很容易医治,甚至不治自愈;心理问题得不到慰藉,小毛小病就会变大、变重、就会迁延不愈。然而观念没有更新的“现代“医生,抱着老观念的现代医生,或者不懂得心理学、心理医学的现代医生,依然是我行我素,按照生物医学观念行医,办事。
这就是当代生物医学最大的致命弱点。当代的医学并不缺技术、手段和药物;缺的就是理念。所以一些高新的技术、手段、药物摆错了位置、用错了地方,不仅不能发挥作用反而大量浪费了宝贵的医疗资源,产生了大量的副作用。疗效不大,病人越来越多,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其最大的原因就是观念的落后。 2009/7/4
(本版所刊文章,如需引用须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