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全世界讨厌韩国人:查理-芒格的炒股建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9:50:38

理性炒股策略3:截断亏损与只吃八分饱

对于新手来说,经常在卖出股票后后悔不已。我们每次判断失误,就会感觉糟糕,我们经常捶胸顿足,想着要是没有卖出股票多好。

一个关于为什么人们总是错过最佳出售时机的理论认为,人们不想抛出自己已经贬值的股票,是因为本能地想推延那痛苦和后悔的感情。前面章节中,我们提到,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恩曼和已故斯坦福大学的阿摩斯·特沃斯基证实了一个有趣的心理现象:人在遭受损失时,心理上受到的影响是挣到同样多钱所带来心理影响的两倍。

这便是“二倍心理反应”论。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有的人会为所购买的股票确定一个价格目标。他们事先决定如果股票收益达到30%,他们就将其卖出,从而取利。这从表面上看不错,却存在另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股票收益都有一样的,有的股票可能收益30%后就下跌,但有的可能收益30%后又创出200%的收益,武断的决定确定售出时机即便不会使你损失更多,也不会有多少好处。

大师的经验告诉我们,和决定购买股票时控制情绪的方法一样:克制、冷静、客观地做决定,而不是受情绪左右或确定什么价格目标。所以要不停地评估手上的股票,每月、每季度或者每年进行评估。这都是专业功课。

不要让亏损在有失监测中扩大,同理,理性炒股要求我们不要过于贪婪。这里,我们来认识日本股神是川银藏的“只吃八分饱”的投资原则。

是川银藏34岁时第一次投资股票,拿着妻子帮忙筹措的70日元投入股市,获得百倍利润,成为了日本股市的传奇人物。是川银藏一生中在股市中大赚超过300亿日元。

1981年84岁高龄的是川银藏还留下一次神来之笔,那年,是川银藏悄悄大量买进住友金属矿山公司股票,后迅速获利了结,赚得200多亿日元之多。

介绍是川银藏炒股经验的中文版图书不多,《股神:是川银藏》已绝版多年,但是川银藏 “只吃八分饱”、“乌龟三原则”的炒股原则在网络上流传甚广。

  是川银藏认为,投资股票卖出比买进要难得多,而卖出之所以难是因为一般不知道股票会涨到什么价位,因此便很容易受周围人所左右。别人乐观,自己也跟着乐观,最后总是因为贪心过度,而错失卖出的良机。

市场人气正旺时,是川不忘“饭吃八分饱,没病没烦恼”的道理,收敛贪欲,获利了结。

是川银藏的亏损

小学毕业的是川银藏二十几岁就成了富有的企业家,但1927年日本金融危机,又让他从巨富沦为赤贫。为此,是川银藏开始了3年的寒窗苦读,在图书馆遍读与经济有关的各种书籍、资料,掌握了经济变动的基本规律。

1931年,是川银藏在34岁时,第一次投资股票,是川银藏拿妻子帮忙筹措的70日元投入股市,获得百倍利润,成为了日本股市的传奇人物。是川银藏一生中在股市中大赚超过300亿日元。

 1976年,日本由于水泥需求急剧下降,中小水泥厂纷纷停业、倒闭。但是川银藏在分析后认为日本水泥公司的下跌走势已经进入谷底,政府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肯定要大兴土木,水泥必定会暴涨。于是,是川银藏开始默默低价吃入日本水泥公司股票。

1977年,日本水泥业界的景气果然逐渐复苏,日本水泥公司的股价开始一路飙升。而此时是川银藏已经吃入了日本水泥公司3000万股。一笔投资就让他最终获利30多亿日元。在卖出了日本水泥之后,是川银藏在对过去非金属行情与供给情况分析后,发现铜价从上次暴跌到现在已经到谷底,很快就会再度上涨。

于是是川银藏大量吸入同和矿业。1979年,全球铜价果然暴涨,而是川银藏已经持有了同和矿业公司2200股,股票市值一度高达300亿日元。但因贪心坐失出货良机,仅仅纸上富贵了一回,30亿日元的本金都险些不保。

 

理性炒股策略4:多学科思维

巴菲特的最佳拍档、伯克夏·哈撒韦公司副主席查理·芒格说:大多数人习惯于在一个学科或者模型下思考问题,例如经济学,这和一句老话:“对于拿着大锤的人而言,世界就像一枚钉子”,这是非常不明智的方法。多学科思维是理性炒股的重要保障。

查理•芒格是沃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有“幕后智囊”和“最后的秘密武器”之称。巴菲特的长子评价如今85岁的芒格时说:“我爸爸是我所认识的人中第二个最聪明的,NO1是查理·芒格”。

虽然芒格自视为业余的科学家、建筑师,会毫不犹豫的解释爱因斯坦、达尔文的理论,谈论理性思考的习惯,分析圣巴巴拉管辖分区内的房子之间的完美间距。但是,他总是非常谨慎去冒险涉及那些离自己所学甚远的领域。他害怕自己成为“鞋扣情结”的受害者——这是他在哈佛法学院的同学的说法。

“我同学的父亲每天都和同一群人上班,”芒格说:“他们中有一个人计划在鞋扣市场囤积居奇——这个市场真的是很小,但是这人最终占据了整个市场。然后,他对所有东西都高谈阔论,所有能想象的东西。垄断鞋扣市场令他成为了各个方面的全能专家。沃伦和我一直认为,这种行为方式是一个大错特错。”

芒格认为他有100钟思维模型,重要的包括:工程学的亢余系统模型、物理学的断裂点/颠覆力矩模型、生物学的现代达尔文合论模型、心理学的认知误判模型等。

查理·芒格把自己取得的成绩归功于“不断寻找更好的思维方法”和愿意“预先”进行严格的准备,这就是他的多学科研究模型所带来的非凡成果。

 

查理·芒格的亏损

1974年的市场行情仍然在失败的阵痛中煎熬,投资者所期盼的恢复并没有出现。养老基金的经理人们已经把股票的投资消减了80%。

在巴菲特清除合伙人公司之后,芒格仍然开放着他的合伙人关系。现在它的价值暴跌,同股票市场相比,在两个方面,他的表现一直都更不稳定。在过去的几年中,尽管回报很一般,但是他还勉强过得去。但是到了1974年,芒格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之中,他的合伙人损失了将近一半的资金。就像半个世纪前的本杰明·格林厄姆一样,他感觉有责任把这些损失的钱再赚回来。

随着美国股市在70年代陷入狂热,查理芒格和巴菲特在投资上的天赋似乎出现了差距:1969年巴菲特痛下决心解散了全部合伙公司,并且忍耐了好几年市场的巨大泡沫,但也因此逃脱了1973年-1974年的全球股市灾难。查理芒格的合伙公司,却没有幸免,1973年-1974年,连续两年出现接近31%的亏损,这也将芒格合伙公司前11年差不多一半多的盈利抹掉了。所幸的是芒格抗住了压力,坚持持股不动,终于在1975年迎来75%的盈利反弹,也将14年的年均复利改写为19.8%。
     经历过过山车般的查理芒格,看着过往16年没有一年亏损,且复利大幅超越自己的巴菲特,查理芒格认识到自己没有必要单独进行投资,于是他也在1975年清算了自己的合伙公司,并将自己的资金和巴菲特一起投入到了伯克夏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