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镇业和陈伟洪是g吗:寂寞的欢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40:41
寂寞的欢愉(转载)

    作为一名“大”学生,自小就与书本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一名经常光顾书店的人,总是对书有着一种复杂多样而又难以割舍的情结。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想,对于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而言,的确是如此。

    读书是一个不断充实自我的过程。通过读书,我们既可以寻找自己的缺陷不足,又可以弥补自己的过失遗憾,还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学问,更可以实现自己的未来目标。书籍犹如一面默默无闻的镜子,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一个朝代的兴亡衰败,更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成败得失。因此,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雅的安慰者。

    读书是一个不断智性交锋的过程。书籍是反映作者心灵的一扇窗口。透过书本,我们既可以看到作者著书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表情,也可以看到作者的喜怒哀乐和世故人情。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可能为书中的悲情而落泪,可能为书中的欢愉而欣喜。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必定还会与书中的主人公及其后的作者进行交流,那是智性的互动交锋。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这个道理。

    读书是一个不断反思批判的过程。当然,这里的反思与批判是一种学术上的规范性的反思与批判,全然不同于一些人“印象式”的反思与批判,更不同于一些人在基本不看别人文章内容前提下的“胡批乱批”过程。读书的反思批判过程是建立在“知识增量”这个概念前提基础上的,更是对一种“知识铁律”的警惕。我们读书,更重要的是开发自己的智性空间,而非仅仅接受别人的东西。

    说到读书,想起了宋皇赵恒所言:“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确,读书的人很多,读书的目的也多样,这原本无可厚非,然而没有一个好的心态,还是不读书的好,倒不是怕人书读不好,反倒是怕人被书给误了。在《红楼梦》中,薛宝钗曾因林黛玉的口误———不小心说出《西厢记》中的相关词句———而告诫她说:“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志民,这便好了。只是能有几个这样?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读书误了他,可惜他倒把书糟蹋了。”对于我来说,除了不同意宝钗关于男女不平等的读书观外,其余的倒是比较赞同。

    说到读书,又想起了袁枚的《黄生借书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当然,袁枚的这种心境值得理解,然而我却以为,袁枚的这种说法还是值得商榷。首先,君不见,而今汗牛充栋者为何物?那些经典图书还有几本可借?即使有幸借到,也不能做读书笔记———爱护书籍,这是原则问题。然读书笔记实为读书者所必需;其次,读书方式也不可一概而论,至少要分“精读”与“略读”,对于后者而言就是查资料,这种书倒是可以借的。但是,前者还是要自己买的———不但要认真读,还要认真做笔记。朱熹曰:“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说到读书,不能不说读书的方法。培根说:“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也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不必细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朱熹在《训学斋规》讲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我想这“三到”确实是我们所必需:它不仅有助于我们对该书形成深刻的印象,更有助于我们对该书内容的理解。

    读书是一个寂寞的事业,然而其中充满着欢愉。读书的条件是简陋的,一杯清茶,一张书桌,一盏孤灯足矣!暮鼓晨钟、黄卷青灯则更有一番风味;读书的境界又是高雅的,读书者能与书中前辈交流、与大师对弈,读书者更能在这样的对弈与交流中平衡心境,陶冶情操。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句子就体现了读书人的这种心境———平和、淡然、无利是图。其实这也不足为奇,他既然能够发出“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呼声,那么这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坦然心态也就很自然了。

    读书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不断进步的精神境界;读书既不在于名誉称号,也不在于名车豪宅,这些都是读不好书的。读书的关键在于能够忍耐寂寞,能够忍受清贫。2000多年前,孔子曾表扬弟子颜回的“箪食、瓢饮、居陋巷”的求知境界,夫子亦曾曰:“饭疏食,饮水,曲躬而枕之,乐意在其中。”在外国,拉丁有格言:“它受到赞扬并饥寒而死。”这些都可视为读书的至高境界。我对这种“饥寒”的心境向往不已,并为将来自己能够实现这种“饥寒”的生命品格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