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善祥:中考历史复习资料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25:27
  1. 1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共领导下的各时期重大事件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1926年至1927年,中共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3)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的叶挺独立团屡立战功。
     (4)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5)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放弃进攻城市,转而向敌人力量薄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6)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支坚强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7)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2.抗日战争时期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3)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4)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进行百团大战。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5)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3.解放战争时期
     (1)重庆谈判: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中共努力争取和平;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1947年3月,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4)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通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5)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作战,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
     
    二、社会主义过度时期
     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时期
     (1)1949年9月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
     (2)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5)1950年-1952年底,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2.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1953年-1956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我国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53年-1956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1)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1958年,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经济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3)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4)1966-1976年,由于毛泽东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到巨大损失。。
    2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从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2)对内改革:从1978年开始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5年开始,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4)中共“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中共“十三大”,正确分析国情,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级的基本路线。
     (6)1992邓小平发表南方视察讲话,强调党的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7)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党的指导地位,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胡锦涛在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哪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各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黑暗统治;抗日战争,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2)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确立起来的?从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怎样的发展阶段?(通过完成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大的失误?在各行各业上,分别涌现出了哪些模范人物?(失误: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模范:“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人民好战士”雷锋)
     (4)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采取的哪些具体措施,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1978年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1985年,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6年在农村完全取消了农业税等)
     (5)结合以上材料的学习,请你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2008年新年即将来临之际,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2月31日在北京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年贺词。
    下面是节选自其中贺词中的几段话,请你结合你所学过的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知识来解答一些问题。
    3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一)“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
    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请回答:(1)材料中提到“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看到这句话,你能想到我们国家有关重视科学发展观的哪一项战略?(“科教兴国”)
    (2)你能用世界史上的某一次科技革命来证明材料中提到的“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吗?(例如第三次科技革命。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3)材料中提到“着力加快改革开放”请你回答,我们国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是在中共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
    (4)材料中提到“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目前,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什么的比重在不断的上升?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你有何合理化的建议? (科技进步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例如努力优化投资结构,产品结构,努力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业结构,在生产中增加科学技术的含量.缩短知识转化为物质财富的过程等.)
         (二)“我们将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扩大内地同香港、澳门的交流合作,坚定地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我们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积极促进两岸的交流合作,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推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业。 ”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我们将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请你回答“一国两制”这一构想是谁提出来的?提出的时间、出发点、含义和意义?(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提出来的。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或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提出来的;出发点是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意义是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道路,也为台湾回归祖国准备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2)“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都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实现的?请简要介绍一下实现的过程。(“港人治港”是在1997年7月1日,“澳人治澳”是在1999年12月20日。1984年底,中英两国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过程: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澳门: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3)材料中提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一对台的方针的前提是什么?这个方针是谁提出来的?(前提是和平统一祖国。邓小平提出的。)
    (4)2005年12月24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在上海逝世。回答他在促进祖国统一的过程中做出了什么样的努力?有什么意义?(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5)请你针对台湾问题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台湾问题一定能够解决。原因:海峡两岸中国人民都渴望统一,“台独”不得人心;邓小平提出了用“一国两制”的方针来解决台湾问题,港澳的回归为台湾回归树立了榜样;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显著,综合国力增强,具有强大的向心力;中美关系将继续向前发展,这将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 
    4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三)“当前,国际形势继续深刻变化。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潮流。世界经济保持增长势头,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国的相互依存和合作日益加深,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同时,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局部战争和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污染、严重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突出,人类社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中所述,总结一下,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分别指什么?(机遇是指世界经济保持增长势头,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国的相互依存和合作日益加深。挑战是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局部战争和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污染、严重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突出。) 
    (2)材料中提到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局部战争和冲突时起时伏。请你用学过的史实说明一下,局部战争和冲突时起时伏,并简要分析一下造成这样的现象存在的原因有哪些?(例如巴以冲突。原因有大国争夺是该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领土争端是阿以之间争夺的实质;对珍贵的水资源的争夺;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棘手的问题。)
    (3)请你说一说如何避免这种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首先要遏制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通过和平的解决地区的冲突以及宗教矛盾,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等。) 

    (四)“中国人民愿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促进多边主义,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世界多样性,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开放市场,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特别是将尽己所能支持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同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 ”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这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出现的原因有哪些?(20世纪八九十年代。原因: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
    (2)“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具体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3)有人说:“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发达国家:利大于弊,是最大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利弊共存。例如:利:海尔公司的发展;弊:1997年亚洲的金融危机。我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与它所获得的发展机会成正比。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才能争取主动、获得发展。如果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会有出路的。)
    (4)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对待全球化呢?(注重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还应当充分了解所面对的国际环境和自身条件,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兴利除弊,或将弊端努力减小到最低点,以较小的代价换来更大的发展。)
    (5)我们中国是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