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纽约时报:塑料,不可抛弃的好东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03:02

原文作者: SUSAN FREINKEL

双语对照

自旧金山——


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塑料制品首次面市,每个美国家庭的浴室都有一把塑料牙刷。但如果你是日益庞大的弃用塑料人群中的一员, 你可以买一把猪毛刷头的木质牙刷,以及其他返璞归真系列的产品,比如布三明治包装袋,金属容器和皮制苍蝇拍。


在看到关于有毒玩具和奶瓶,海鸟吞食塑料瓶盖被噎住以及数片海域积满不可降解的合成废弃物等报道后,完全可以理解人们弃用塑料的迫切。无数博主都在写他们努力抹杀塑料存在的经历,虽然大多数人发现那是徒劳。一位网上弃用塑料挑战活动的参与者写道:“减少使用塑料是你能为减少碳足迹所作的最环保的行动之一。”

事实确实如此吗?避免使用塑料似乎有效减少了道德负罪感,然而环境现状远不止这么简单。

起初,塑料因其能减少人类对自然的过于依赖而大受推崇。因为象牙,玳瑁等天然原材料日益稀缺,塑料最早作为它们的替代品出现。1869年,美国人约翰·卫斯理·海厄特申请了赛璐珞的专利。他的公司承诺,这种能用于制造珠宝,梳子,纽扣和其他物品的新型人工材料能给大象和龟类喘息之机,因为有了它,“人们无需再四处搜寻日益稀少的原材料。”胶木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成塑料,仅在赛璐珞后数十年诞生。由于电力的快速扩张,虫胶生产的树胶已无法满足需求,而胶木作为电绝缘体能完全替代紧俏的虫胶。

今天,塑料已被视为大自然的复仇者。不过,对塑料的一味仇视只会混淆我们的思维,使我们无法权衡以其他材料替代塑料的代价。比如塑料袋,它被当做集中塑料之恶的象征,不仅堵塞排水沟,堆积于回收设备里,还污染了公园海滩,对陆海生物构成威胁。最近一份南极洲塑料污染考察报告中提到,考察船在巴西附近的一片海域难以下锚,因为海底被塑料袋所覆盖。

此类问题促使世界各地和美国数个城市禁止使用塑料袋。事不遂愿的是,塑料工业不断声称这项禁令多会导致纸袋的大量使用,这同样会对环境造成危害。重要的不是袋子用什么做,而是做什么用。荒唐的是,纸袋和塑料袋只是为从商店走到家门前的一段路途而制造。

换句话说,塑料不一定危害环境,问题在于我们的生产方法和用途。

据估算,每年生产的近272亿公斤塑料中,有一半用于生产一次性制品。其中一些无疑很有价值,比如一次性注射器对防范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的传播相当有效。在遭遇日本海啸之类的大灾难后,甚至塑料水瓶也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但在海滩废弃物中常见的塑料袋、吸管、包装纸和打火机之类一次性物品,实际是有意识制造的污染环境的垃圾。

另一个损失是,将这么多塑料投入一次性便利制品的生产会使人们贬低曾备受重视的塑料。塑料成为便宜和毫无价值的同义词,事实上这些碳链化合物理应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物质。如果我们了解塑料的真正价值,就不会把它浪费在可有可无的小用途上,而是更好地利用这一可塑材料为自身服务。

在一个人口近70亿并仍在增加的世界上,人类不能单纯依靠森林矿石满足吃穿住的需求,我们需要塑料。在一个关注碳足迹的时代,我们能了解到轻塑料的制造和运输比起其他原材料耗费更少的能量。塑料有助于实现环保技术的普及,如制造太阳能板和省油的轻型汽车飞机。这些非自然的化合物如果使用得当,将会成为环境的最好盟友。

但是,如果我们仍固守20世纪对塑料生产消耗的浪费习惯,就无法在21世纪发掘塑料的潜力。我们拥有生产更先进更安全塑料的技术——采用可再生原料而非有限的石油锻造,采用对自然和人体健康无害或损害最少的化学制品。我们有国家政策作为工具,建立更完善的回收体系,规定企业对投放市场的产品负责。我们也能从弃用塑料者那里得到启示,学会怎样减少日常生活中浪费塑料的行为。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塑料。猪毛牙刷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注:Susan Freinkel 是即将面世的《塑料:有毒的情事》一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