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泡一晚上:海啸来了,如何应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39:42
本报记者 吴月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3月19日   第 08 版)



3月11日,日本本州东部海域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海啸波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当日15时10分,中国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针对台湾地区发布了第一次海啸蓝色警报,这也是中国首次发布海啸灾害警报。
虽然此次海啸预警发布的实战检验证明,我国的响应能力还不错,但仍有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此次日本东部海域的强震海啸发生在中国,我们有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来应对?又该如何应对?
与先进水平差距明显
“单从海啸预警技术而言,我们与美国和日本的差距不大。目前中国的数字预报模式全部基于自主开发,数据分析能力也不差。”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于福江说。
“在预警这个环节,从获取数据到发出预警,借助太平洋海啸预警平台,可以满足中国海啸预警70%的功能,但还有30%的能力必须靠自主建设。”
然而,于福江坦陈,中国海啸预警的整体水平与日、美等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差距有四个方面,一是预警体系不完备,二是观测装备技术落后,三是灾情分发系统建设不到位,四是对公民科普教育工作滞后。”
与日本整个国土责任区内设置6个海啸预警中心相比,中国只有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一个国家级海啸预警中心,各省区虽有应急办公室,在灾害降临之际,只有被动等待接收国家中心发布的预警信息,在如何告知居民并作到及时有序疏散方面,组织动员能力薄弱。
中国在海啸预警能力建设方面同样欠缺。世界上观测海啸方面最有力的装备是海啸浮标。中国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部署在沿海的观测台站已经有大约120个,可以实现每分钟自动采样,能够满足分辨海啸波的功能。但就体现观测能力标志性的海啸浮标而言,中国仅有1个,而且是从美国进口,2010年10月才装备在中国南海的。
如何应对海啸?
相比地震等自然灾害,人们对于海啸的认知还非常少。我国在这方面对公民的科普教育工作比较滞后,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尤为明显。
那么当海啸来临时,为了自救,我们应当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对此,专家给出了一些建议。
地震是海啸的一个天然预警信号。如果听到地震发生的消息,海啸也可能随之而来,此时千万不要在海岸停留。公众可以通过广播或者电视获得更多信息。
另外,如果发现海水异常并且快速后退,可能说明一场海啸已经在来的路上。这个时候,应立即前往地势较高的地方躲避。印度洋海啸之所以导致很多人死亡,是因为他们走下海滩,观察后退的海水。专家们认为,发现海水后退后,人们最多有5分钟时间撤离危险区域。
海啸是一系列海浪,最初的海浪可能并不具有最大的危险性。在最初的海浪抵达海岸之后,海啸的危险性仍会持续几个小时。海啸波列可能以一系列海浪的形式出现,相隔时间在5分钟至1小时之间。在此之前,海水会反复出现后退和向前推进。为了避免成为海啸的牺牲品,人们应一直远离危险区域,直至听到已经安全的消息。
此外,海啸波对海岸上的建筑物及其他设施的破坏力巨大,对沿海的建设和规划,都要做好相关的评估。保护好沿岸的环境,沿岸的红树林、浅滩、绿化带等对海啸波具有衰减作用。海啸波的传播具有一定规律,海啸知识的宣传在关键时刻能够起到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