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主任级别: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及其教学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21:05

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及其教学意义  【作者】 徐钟庚

【导师】 皮连生

【作者基本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2001, 硕士

【摘要】 六十年代以来,由于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学习心理的研究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以H.西蒙、R.M.加涅、奥苏伯尔和布鲁纳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以认知的观点,对人类知识的获得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全面揭示了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但以往这些对于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本身(知识获取过程中信息的转换、操作等)的研究,而对于学习活动的控制调节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主要使用文献法,通过对大量相关资料的分析,对已有研究成果和以班图拉和齐莫曼为代表的各种理论观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综合提炼,论述了自我调节学习的基本性质、研究维度和影响因素,概括了学习的自我调节过程,重点提出了一个整合性的学习的自我调节模型,以期从整体上对学习自我调节的基本机制有一个较为准确清晰的把握。本研究认为,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本质上就是要揭示学习的调控机制。一种学习过程是否是自我调节的,只是相对的。自我调节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建构性的过程,学习者为自己的学习建立目标,然后试图监测、调节和控制他们的认知、动机和行为,并且受目标和环境中的情境因素的引导和限制,这些自我调节活动能够协调个人和情境以及他们的学习成就之间的关系。学习的自我调节可以从调节过程的阶段和被调节的领域两大方面进行整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模型,来统摄所有的有关因素,以解释人类学习的自我调节原理。本研究认为学习的自我调节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预划、监测、控制与反思。学习的调节领域可从认知、动机、行为和情境四个方面进行考察,它们交互作用,共同对学习的自我调节过程产生影响。最后本研究对自我调节学习研究的教学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成功的根本,而学会学习的本质就是学会自我调节。教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应当成为我们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自我调节元认知自我效能感学习目标导向学习策略

  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及其教学意义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 引言 5-7 第一部分 自我调节学习研究的理论背景 7-11     一. 言语的自我指导理论 7-8     二. 斯金纳的操作主义理论 8-9     三. 现象学和自主意志理论 9-10     四. 社会认知理论 10-11 第二部分 自我调节学习的特征、维度和影响因素 11-22     一. 自我调节学习的基本特征 11-13     二. 自我调节学习的维度 13-14     三. 影响自我调节学习的因素 14-22         1 个人影响因素 14-20         2 行为影响因素 20-21         3 环境影响因素 21-22 第三部分 学习的自我调节过程 22-28     一. 麦克库姆斯的模型 22-23     二. 温纳的模型 23-25     三. 齐莫曼的模型 25-28 第四部分 学习的自我调节机制 28-46     一. 自我调节学习的一般假设 28-29     二. 学习的自我调节阶段和领域 29-32     三. 学习的不同领域的自我调节过程 32-46         1 认知的调节 32-35         2 动机的调节 35-41         3 行为的调节 41-43         4 情境的管理 43-46 第五部分 自我调节学习研究的教学意义 46-52 参考文献 52-55 致谢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