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机金蟾捕鱼电脑版:“司母戊”缘何成了“后母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59:04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此图为白描人物长卷(292cm×30cm,绢本水墨),现藏于在徐悲鸿纪念馆。▲方鼎上的铭文。◆“司母戊大方鼎”正式改名为“后母戊大方鼎”,今年三月底将入住中国国家博物馆。

  最近,一则“司母戊大方鼎”正式改名为“后母戊大方鼎”的消息轰动海内外,国宝为何要改名?其中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隐情?当初是谁为它命名的

  “司”?又是什么时候大家开始质疑“司”的呢?

  赝品骗过日军救了大鼎

  后母戊大方鼎的发现历程是考古界一直流传的趣闻。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在中药“龙骨”上发现了象形文字甲骨文之后,河南安阳就成为考古界目光的焦点。 20世纪20年代后期,安阳小屯村一带开始系统地进行考古发掘。 1934年,梁思永(梁启超之子)率领考古队开始在武官村一带寻找殷商王陵,在武官村西北岗的柏树林周围,他们发现了大量青铜器。

  可柏树林所在地是当时村民吴培文家百年祖坟,吴家兄弟看得紧,梁思永无可奈何。日寇入侵之后,考古队撤退。临行前,梁思永劝诫吴家将柏树全砍掉,将墓地平毁以保护古墓。吴家应诺。

  1939年3月,吴家意外挖到了一个巨大青铜器,合几十人之力才拉回自家院子粪堆之下。可消息很快走漏,日军旋即闻名而来,却没发现藏于粪堆之下的青铜器。吴培文瞧着事情有点儿悬,就想着卖掉这古物。北京大古董商闻名而来,他建议将青铜大鼎分割成八大块运到北京。可他们费尽心力也仅仅割下了一只鼎耳,遂作罢,将大鼎重新埋入吴家西屋马棚。

  不久,日军卷土重来,却误将西院马棚当成了西屋马棚,青铜鼎又逃过一劫。吴培文当天就把大鼎转移至东屋草料房,并忍痛花了大把钱财买了个赝品铜甗放在自家床下。当日军不甘心重新洗劫吴家时,这铜甗就被日军如获至宝地搜了去。青铜大鼎转危为安。

  那时候,吴家兄弟都不知道这青铜大鼎叫啥名儿,于是,大伙儿都称它为“古炉”。鼎和炉还是有区别的,“鼎”是用来烹煮食物,也可以用来作为政权的象征,而“炉”是用作焚香等用处。

  抗战胜利后,这“古炉”又落入了当时蒋介石那伙儿人的法眼里。有当时《民生报》记载:“7月11日夜派队并商得驻军部之协助,至该村掘至终夜,于天明12日早晨将古炉用大马车运县存放古委会内。 ”1948年5月,方鼎在南京展出。

        郭沫若为它起名

  在大方鼎的内壁上,有铭文,有种说法,在大方鼎还未正式获名之前,有人根据其内壁上的铭文而称其为“司线戊”,因为当时的甲骨文研究还远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不是每个人都能认得的。甲骨文中的“母”比较奇怪,是个象形字,长得弯弯曲曲,就像一个妇人一般,可能有人将其认作“线”。因为内壁上的“戊”和“母”在一行,也可能有人将这两个甲骨文看做一个文字,称呼为“线”亦未可知。

  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的文物考古工作也逐渐展开。郭沫若(号鼎堂)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就开始研究甲骨文字和商周青铜器,取得了巨大成就,与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董作宾(号彦堂)并称为甲骨学研究的“四堂”。

  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担任了中国科学院院长,他对安阳也充满了兴趣。 1959年,郭沫若曾经亲自考察过安阳,见证了这片古老土地中发掘的种种奇迹,并逸兴遄飞写下了“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句话。而同样在河南安阳发掘的青铜大方鼎虽身不在安阳,但郭沫若依旧怀着极大的兴趣亲自鉴定了这件宝贝。

  他查看方鼎内壁上的青铜铭文,经过考证,认定此鼎铭文为“司母戊”三个字,于是,这个久经沧桑的大鼎终于有了自己的正式名字——司母戊鼎。

  1959年,司母戊鼎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名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不仅作为镇馆之宝,还把馆徽图案定为司母戊鼎的样子。         是司母戊还是后母戊?

  时光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妇好墓司(后)母辛鼎等的发掘,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质疑,其实“司母戊”应该是“后母戊”才对。

  我国著名文字学家唐兰在1977年《安阳殷墟五号墓座谈纪要》中认为:“后字写如司,有人就读为司辛是错了。司、后本一字,《说文》把左向的读为司,右向的读为后,古文字没有左右的区别,或读为后,或读为司。 ”他还说过这样的话:“后字加女旁作姤,是女性君主的专字。由于古代书法不规整,后旁常偏高,因而往往被误认三个字,后母辛或司母辛。过去出土的姤戊大方鼎,也被误认为司母戊三字。”不论是合在一起念“姤”还是分开念“后母”,唐兰始终否定了“司母”的说法。

  也有人认可“司”,认为是“祭祀”的意思,还有人把“司”解释为“掌管”的意思。比如罗振玉就认为:“商称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 ”这种观点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当时这两种主流观点都未被完全否定,例如,在1979年出版的《辞海》关于“司母戊”鼎的解释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鼎内有铭文‘司母戊’三字(或释‘后母戊’)。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        最终得名“后母戊”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学者赞同了“后母”这种说法,于是,在今年3月底,在这件国宝青铜器入住国家博物馆时,它将正式改名为“后母戊鼎”,从此,让我们记忆了几十年的“司母戊大方鼎”将迎来其“后母新时代”。

  有网友不满这种改名,调侃其为“后妈鼎”。其实,这里的“后母”指的可不是“继母”的意思。那么,到底这种改名有什么科学依据呢?记者就此问题请教了南京大学教授、中文系博士生导师高小方老师,他对此作了如下解释:

  后:有“君主”之义,例如“夏后”指的就是夏朝的君主。母:是“母亲”的意思,所谓“后母”,不是继母之义,而是指君主的母亲,“戊”是她(君主的母亲)的名字。“后母戊”三字连起来是“君主的母亲戊”的意思。

  司:也有“主”的意思,当“主管”讲。在甲骨文、金文中,“司”与“后”是一正一反的写法,所以意思是相通的。现在把“司”调整为“后”,实际上否定了从前把“司”理解为“祭祀”这种说法,改为“后”,使得“君主”意思更为明确。(张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