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尸走肉番外篇下载:枪声震全球汉奸汪精卫命丧谁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2:06:02
 枪声震全球汉奸汪精卫命丧谁手?

  1935年中国的历史上曾发生一桩政治巨案,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期间,国民党高级官员汪精卫遇刺,身中三枪,险些送命。当时全国各大报纸相继刊登这条特大新闻,举国震惊。

滁州义士刺杀汪精卫

     1935年11月,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召开。开幕式后,除蒋介石外的全体中委合影。汪精卫坐 在第一排正中,在前排就座的还有林森、张静江、孙科、戴季陶、阎锡山、张学良、张继等人。记者们面对照相者站成半圆形。9点35分,摄影师按下快门,正当 委员们转身陆续走上台阶,准备继续开会时,从记者群中闪出一人,自大衣口袋里掏出手枪,高呼:打倒卖国贼!向站在头排正要转身的汪精卫连发三枪,一弹射进 他左眼外角下颧骨,一弹从后贯通左臂,一弹从后背射进第六、七胸脊柱骨旁。

     立在汪精卫身旁的张继迅速奔向袭击者身后,将其拦腰抱住,张学良飞起一脚踢掉手枪,汪的卫士连开2枪,袭击者应声倒地,他就是晨光通讯社记者孙凤鸣。原系十九路军排长,因不满蒋汪政府对日妥协,本要刺杀蒋介石,因蒋没来,转刺汪精卫,孙凤鸣两天后死于医院。

结友共反蒋

     孙凤鸣这次“刺汪”有一个周详的计划。据《江淮时报》刊文记载,孙凤鸣又名孙凤海,1905年出生在安徽滁州市天龙池巷内。于1928年被迫离乡背井,到他乡游荡。年底,在江苏安宜结识了华克之。

     华克之,男,江苏宝应人,早年肄业南京金陵大学,曾任南京学联理事。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任国民党南京市党部青年部长,是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忠实的力行者。多次遭到国民党特务通缉追捕。

     孙凤鸣与华克之相识后,当即在安宜筹划组织抗日反蒋游击队。后被泄露,未成。两人被迫逃走。分手时彼此宣誓,立志抗日反蒋到底。

    1929年凤鸣认识了江苏姑娘崔正瑶,不久结为伉俪,又于1930年一道到沪。在上海他俩住了四年,凤鸣认识了王亚樵、余立奎等人,并加入他们组织的“安徽劳工会”,成为该组织的主要成员。

     “淞沪抗战”失利,国民党与日本签订了《上海停战协定》。协定公布后,孙凤鸣和华克之等人愤懑不平,时常聚集在上海打浦桥法政学院东边新新南里232号小危楼议论国事,忧国忧民。从此,小危楼便成了“刺汪事件”的策源地。 
除蒋行动从何处入手?成为危楼青年的思考主题。他们设想在南京建一通讯社,以这种形式公开捕捉信息,可直入上层社会,接近蒋介石。

     华克之回沪,通过熟人,上下疏通,很顺利地办妥了通讯社的立案手续。批准立案的时间是1934年11月。登记表上注册社长胡云卿(华克之),总务主任兼编辑主任张玉华,采访部主任贺坡光,记者孙凤鸣。

     同年12月,国民党召开四届五中全会,孙凤鸣前往中央党部会场,但未能找到行刺的机会。1935年8月,蒋介石自武汉抵南京,途中车速较快,孙凤鸣难于下手。两次图刺,均未得手。

    10月,适逢国民党召开四届六中全会,大好时机,不可错过。华克之等人便加紧进行筹划。孙凤鸣早已下了牺牲的决心,并托华克之将妻子崔正瑶送往香港。

枪声震全球

    孙凤鸣被击倒以后,卫兵在他身上搜出几枚毫洋大角,和作为自杀剩下的一枚鸦片烟炮,说明他立誓死不求生的决心。孙凤鸣被击中要害,流血过多,送医院后濒临死亡。医生奉命每小时注射强心针十余次,因此在尸检时竟发现身上针孔一百几十处之多。

    第二天凌晨,孙凤鸣平静地离开了人间,后埋葬在紫金山附近。直到现在,墓、碑俱存。

     事后,国民党立法委员楼桐荪,在法官讲习所称赞孙凤鸣是当代的爱国志士。冯玉祥将军于1939年元旦,在国民党中央委员团拜会上曾说:“滁州姓孙的(指孙凤鸣)那青年,有先见之明,我们把人家(指晨光通讯社成员及家属)弄死的弄死,下监的下监,我们又把汪精卫弄成国民党副总裁;如今汪精卫飞跑了,要到南京去组织汉奸政府。这样看来,姓孙的青年真可佩服,我们应该为姓孙的铸一尊铜像,来纪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