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迹用什么能洗掉:安庆一中百年办学启示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16:18
沈 波



编者按
一所百年名校,随着岁月的流逝,她外在的很多因素———校长、老师、学生,以及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会发生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学校的文化精神。这是校魂,这是支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站在争创优秀省级示范高中的当下,更站在第二个百年文化传承的制高点之上,安庆一中校长沈波表示:只有不断为既存的传统增添新的内涵和新的典范,传统才会更加充实,更有价值,才有可能不着痕迹地融入现代,衍生为活着的“文化”,从而真正成为今天师生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像空气一样在校园里弥漫……
那么,百年一中究竟给了我们什么呢?
一所中学跨过了一百年。
新学的一百年。
从上个世纪初,到这个世纪初。
伴随着朝代更替、时势起伏,它也在不断地分合变迁,绵延跌宕。
它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示呢?

考察百多年来安庆一中的办学历程,我们总感喟学校办学与政治的起伏相俯仰。但学问本身又是坚韧的,学校历经风雨沧桑,终成硕果。
追溯安庆一中的起源,如果从旧学算起,至少可以上溯到1649年(清顺治六年)。这一年,操江巡抚李日梵在此檄建东西文场各六楹,并在仪门外设立屏门,号称龙门。这就是安庆试院的前身考棚。从道光年间的安庆地图看,龙门西为藩署,东为府学,府学南为县学。而县学、府学、试院是清代秀才必经的三个地方。只有经过县考、府考、院考,才能“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一般而言,在社会趋于稳定的时期,兴学是政府的第一要务。百废俱兴,教育惟先。汇聚天下读书人,培育人才是治世之本。而在社会处于战乱频仍、动荡不安的年代,作为上层建筑各种链条中脆弱的一环,学校因无法保护自己而容易受到摧毁。战争的根本是摧毁一种文化体系,而学校作为文化事业的基础首当其冲。
考察安庆一中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我们不能只看到学校辉煌发达的一面,还应看到学校在困厄中艰难办学的伟大。太平军兴,试院毁于兵火。曾国藩平定安庆,巡视城垣,急切地下令各府县重建试院,并亲题“天开文运”、“为国抡才”,寄寓文化复兴的期望。辛亥革命期间,浔军黄焕章部三千人进驻师范学堂,学生纷纷疏散。民国成立,学校更名为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待北伐军节节胜利,北洋军阀宣布解散学校,国民革命军第十军汪天培军进驻校园,图书仪器难保什一,其余物件,都当作薪柴。及至日军侵占安庆,学校被迫迁至老山里桐城黄甲铺,借用祠堂、民房,临时搭建竹棚茅舍办学。薪火相承,几经湮灭。
这里面似乎有两个例外,一是安徽师范学堂的创办。安徽师范学堂的创办是清政府迫于压力,主动求变。1906年4月安徽巡抚恩铭到任,奉旨推行新政。1907年《皖抚恩中丞遗摺》写道:“奴才……自上年三月抵任后,深维时艰孔亟,非奋发不足图强,故将兴学、练兵、巡警、实业诸要政同时并举。”可见他将兴学摆在执政的第一位,并亲奏师范学堂工竣开学摺。安徽师范学堂,又名官立安徽师范学堂,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在清廷大势已去时不得不以新政为号召,顺应民意,尽可能凝聚涣散的人心,绵延国祚。但是,局部的改良还是无法满足民众强烈的革命愿望。
另一个例子则是新中国初。1949年4月23日,古城安庆解放。上午,来了几位军人。校长程勉把全体师生集中到小礼堂,军人上台作了一个简短的讲话,大意是说:学校要继续办,希望教师安心教书,学生安心学习。新中国初,学校没有停一天课,这在政权更迭时难以想象,也反映了新中国的开创者理性的立场和和平改造的信念。不过,群体的对平均的渴望的情绪积累和文化更迭的自然趋势,还是在十余年后爆发。1968年8月,人民解放军及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成立安庆九一六红色战校革命委员会,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连排营建制。
考察百多年来安庆一中的办学历程,我们总感喟学校办学总要与政治的起伏相俯仰。学问未能得到足够的尊重,教育常常受到枪炮声、叫嚷声的冲击。但学问本身又是坚韧的,历任长校者大抵能坚守教育的良知和职责,挺身而出面斥军阀暴行的李光炯,收捡仪器标本重建校园的王进展,在颠沛流离中矢志办学的乌以风,两度长校勤勉果敢的鹿钟毓等,都展示着教育的本义与良知。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姚永概、理科学长王星拱都曾长校。它表明我们的学校一开始就接受了新文化的洗礼。其实,安徽师范学堂的创办就表明了一种文化转向的发韧。历经百余年,终成硕果。

教师是教育之本。百余年来,安庆一中教师中不乏鸿儒,如哲学家胡远浚、院士许杰、历史学家李刚纲、书法家杨大铖等等。即使是普通教师,也极力张扬个性品质,以学问为重,以育人为荣。
考察一所百年名校,另一个问题则是:这所学校集纳了哪些教师?他们的生存状况与精神状况如何?
今天的中学教师大抵终老一所学校,按资历评职称加工资。这有助于一个学校的稳定发展,但也很容易造成教学的僵化和创新活力的丧失。
如果翻开安庆一中建校之初的教职工名册,就会发现教师的成分呈现出非常驳杂的色彩。有科举制度下的各种出身:举人(监督姚永概就是光绪举人,解元)、廪贡生、附生,包括一些满清政府官员;有留学日本师范、弘文、早稻田等学校和国内新式学堂的毕业生;此外,还聘请了两名日本籍教师西山荣久和正木直太郎。到了民国,科举出身的教师逐渐淡出,新式学堂毕业生担任教师的日益增多,同时,学校又吸引了一批留学欧美的学生任教。而来自国内学堂的,也有北京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武昌高师、上海美专等各地各类院校的,并不定于师范一尊。
教师成分的多元化只是其表,更重要的是这体现了一种兼容并蓄的办学理念。在省立一师、省立一中、安庆高中乃至安庆一中的教师中,不乏名师硕儒,大多极具个性,才华毕现。当时的校长,为请好教师,常登门求贤。每学期,学校都有教学考察记录,如教师有才有学,但不善教学,课堂效果不佳,学校便于下学期停发聘书。教师也各展其长,百花齐放,以教好学生为荣,露才扬己。在安庆一中长校任教的,不少是大家。首任监督姚永概即为桐城派后学大师,虽饱读孔孟之书,却能积极推广新学新知,“于中西学无所偏徇”,并以白话文编选教材,体现了难能可贵的除弊革新的精神。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台湾大学校长杨亮功、安徽大学校长程演生、美学大师邓以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者操震球等,都曾在安庆一中长校。教师中也不乏鸿儒,如哲学家胡远浚、院士许杰、历史学家李刚纲、书法家杨大铖。即使是普通教师,也极力张扬个性品质,以学问为重,以育人为荣,不屈己,不由人,保持着清高的人格。30刚出头的张荫中,敢于对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的省教育厅督学大加呵斥;校长李相勖,因省教育厅长程天放不作为,不履行聘用协议,导致安庆一中办学困难,盛怒之下,于稠人广众之中,拳击程天放;文革期间,教师被批斗、游行、示众,一结束即登台上课,精神抖擞,苦心劝勉学生以读书为重。教师的教学也呈现出千姿百态。邓达澄先生著有《英文文法教程》,上课以此为本,条分缕析,丝丝入扣。李庆嵩则满口英语,洋味十足,倡导“读英文,背英文,不读不背永无文”。国文教师方林辰,教导学生先读先秦两汉文章,提倡国文学习由难入易,溯源沿流;另一位国文教师刘耀之(刘大之后)则提倡先读明清文章,由浅入深,由易入难。数学教师沈沅湘,不善言,而善算,以板书代言,每节课板书如画片一样一张张翻掀,有时来不及擦,便用自己的衣袖擦。化学教师沈兰渠,忘记自己年高,带领学生课上讨论,课下实验,与学生打成一片。
能够保持教师整个群体活力的有两个因素:一是教师的自由流动,二是教师的薪水。从民国
安庆一中首任校长(时称监督)姚永概。
核心
阅读
■ 作为一所知名中学,安庆一中时刻把育人放在首位。百年办学,前半个世纪是救国、图存,后半个世纪是强国、富民。其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解放前学校是民主运动的堡垒,爱国运动的策源地,救亡运动的先锋,涌现出一批投身革命、献身祖国的豪杰志士;解放后学校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家、企业家,他们汇入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脉动之中。
■ 纵观安庆一中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从事科研工作的,在毕业生中占有主体地位。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当为学校培养的九位两院院士(不完全统计),他们是“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超导理论专家吴杭生,地质学家汤中立,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许杰,金属物理学家宋家树,有机化学家刘有成,通讯与信息系统专家陈鲸,大地测量专家宁津生。
■ 人才培养向来是与时俱进的。安庆一中倡导“中西交融、文理并重”的教学方向,提倡“争第一,怀天下”的怀抱与胸襟,时时处处事事站在爱国的前列,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站在办学水平的前列,造就了千千万万报国兴邦的栋梁之材。这是一所名校的生命之根。
时期的教员履历看,教师大多在好几个学校服务过,平均流动在三次左右,每次流动时间一般在三四年,最终落在一个理想的学校。当然这与社会动荡也有关联。不过,流动也是教师成长的一种磨练。中学教师同样也是主体性极强的工作,他们与学生、与学校的需求并不一定吻合,自由流动有助于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尝试多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实现教师自由流动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高额聘请优秀教师能为人才的成长创造一定的空间。安徽师范学堂教职工,收入最高的约合现在人民币7500元,最低的只有400元,相差19倍。高薪延聘名师是历任校长的传统做法。孙闻园、程勉长校时都以大学教授薪水聘请知名教师。相比之下,建国后,更强调教师的敬业与奉献精神。50年代,一般教师每月收入约合现在人民币1000元,没有住房,租用校舍,学生周一至周六每天上晚自习,主科教师都要随堂解疑释惑,但从没有奖金和加班费。文革期间,学生常下乡劳动,教师将黑板带下乡,白日劳作,夜晚点起一盏煤油灯上课。90年代以前,教师的经济地位相对较低,但教师的精神风貌依然严谨不怠。老教师余冠群集几十年备课经验,总结为二十四个字:生课熟备,熟课生备;全册粗备,逐册精备;课前默备,课后复备。二十四个字,看似简单,却体现了安庆一中教师一丝也不放松的严谨治学的精神,成为学校教师备课的圭臬。
百年办学,对教师的尊重,根本上还是对学问的尊重。传承文化,培育人才,是教育的本义。建国前,学校教师大多能自编教材,邓达澄、吴劲、葛冰如等教师的英语、历史、语文教材都是全省通用。相形之下,建国后教师受到的约束多,难以逾本越纲,自主创造性减弱,缺乏独立自主的成长空间。今天的名师和往日的名师还不可同日而语,此也为其因之一。

教育的本义是传承文化,培育人才。百年办学,安庆一中时刻都坚定着一种理想的信念,一种报效国家的信念,注重对学生国家意识的培养。在这点上,知名中学丰富的历史资源是对学生无形的熏陶。
在安庆一中百余年办学的几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二三十年代、五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后,都集中涌现了一大批时彦才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走上正轨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只有稳定的教育教学,才能为学生的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五十年代初,学校建立集体备课制度,成立教研组,狠抓教学质量,各科教学书籍多译自苏联、英国、美国的教材,发有各科教学大纲,教师制定进度计划,因而升学率逐年攀升,1955-1963年,各届毕业生升学率均在50%以上,名列全省前茅。八十年代后,学校重振校纲,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努力实施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文体数理全面发展,高考升学率稳居全省前列,每年考入北大、清华、南大、复旦、浙大、中科大等知名大学100余人。
人才培养总是服务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而在不同的时代,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二三十年代,一大批学生投身革命,烈火千秋。在安徽、安庆早期的建团、建党活动中,学校前身省立一师、省立一中的学生均是主体。1922年《安徽社会主义青年团报告书》载9名团员中,一师4名,一中1名。1923年冬,安庆最早的党支部成立,10名党员中,省立一师占7名。安徽省最早的党团组织都诞生在此,不只是因为地利之故,更是因为省立一师不收学费,招生了一大批渴望改变现状的贫困学生,他们愿以热血来打破社会的不平,推翻身上的压迫,也就有了声援五四、提倡国货、争取教育经费独立、反曹锟贿选、驱逐省长李兆珍等一系列学生爱国运动。在这些活动中,一师、一中学生又都站在最前列;在遭到军阀通缉后,又纷纷南下广州,远赴东洋,寻找革命。据不完全统计,安庆一中学生考入黄埔一期的就有五位,其中有红一军军长、被评定为三十三位无产阶级军事家之一许继慎,中共原中央军委书记傅维钰,南昌起义时任南昌城卫戍司令兼党代表彭干臣。此外还有中共五大政治局委员陈延年,中共原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陈乔年,中共安徽省委首任书记王步文,安徽省第一个被军阀杀害的共产党员杨兆成,六二学潮牺牲的姜高琦、周肇基同学,都光耀千古。
新中国诞生之初,因上百年贫困而挨打的局面,激发了国民富国强兵的强烈愿望,学校一大批学生报考地质学院、石油学院、航空学院,奔赴边疆,投身于地质和核技术研究工作,为石油会战、矿产勘查、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作出了大量贡献。新时期以来,学子读硕考博多,出国留学多,现在国内外的科研机构、重点企业、高校的研究员、工程师、董事长、博导,多有安庆一中的毕业生,他们在经济、金融、教育、文化等领域都做出了不凡的贡献,汇入改革与开放的洪流。
从百余年办学历程看,从事科研工作,在安庆一中毕业生中占有主体地位。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当为学校培养的九位两院院士(不完全统计),他们是“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徐中舒,超导理论专家吴杭生,地质学家汤中立,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许杰,金属物理学家宋家树,有机化学家刘有成,通讯与信息系统专家陈鲸,大地测量专家宁津生。
人才培养向来是与时俱进的,而学校倡导“中西交融、文理并重”的教学方向,提倡“争第一,怀天下”的怀抱与胸襟,时时处处事事站在爱国的前列,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站在办学水平的前列,造就了千千万万报国兴邦的栋梁之材。这是一所名校的生命之根。
“学问为济世之本。”这是教育的价值之所在。教育的本义是传承文化,培育人才,两者相辅相成。而这种文化,是一种中西交融的文化。新学的创办,其目的当然是希望借西方的科学技术与民主精神“疗贫起弱”。早期学校的校长,半数以上有留洋的经历。那些为人怀念的师长,在任何时代都保守着对学问的尊重,都展现着为师的风范,不计其数的名师硕儒,构筑着名校薪火相传的丰碑。
作为一所知名中学,安庆一中时刻把育人放在首位。百年办学,前半个世纪是救国、图存,后半个世纪是强国、富民。其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解放前学校是民主运动的堡垒,爱国运动的策源地,救亡运动的先锋,涌现出一批投身革命、献身祖国的豪杰志士;解放后学校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家、企业家,他们汇入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脉动之中。名校,时刻都坚定着一种理想信念,一种报效国家的信念。在那些过分强调学生自身发展的学校,可能忽略学生的国家意识的培养。在这点上,知名中学丰富的历史资源是对学生无形的熏陶。
百年一中,世纪共荣;先生之风,桃李之芳;巍巍大兮,山高水长。
(本文作者为安庆一中校长沈波)
安徽建省标志性建筑———谯楼,如今已成为这所百年名校的一处人文景观。       本版照片均由安庆一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