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蔷薇三公主的复仇:火器堂 - 兵工轶闻-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9:58:45

兵工轶闻(三)


陆. 细述中国 ━ 1898年时的中国兵工事业

英国人贝思福爵士(Lord Charles Beresford), 在1898年8月1日得到英国总商会主席(President of the Associated Chambers of Commerce of Great Britain)诺斯考爵士(Sir Stafford Northcote)的委托, 详细的考察中国, 作为将来保障英商利益, 在中国投资经营的参考。 同时, 为了确保投资的安全, 他也希望了解中国政府维护其政权的能力。 诺斯考希望考察的人选能有军事背景, 但是目前不具官方身份, 作一个非官式的详实报告。 贝思福爵士是退役海军少将(Rear Admiral), 诺斯考以为是极其恰当的人选, 希望他能尽快启程前往东方。

由此, 贝思福爵士于1898年9月30日抵达香港, 到1899年1月9日离开上海, 3个多月里在中国走南闯北, 不但访问了包括北京, 天津, 汉口, 广州, 厦门, 上海等城市, 也视察了一些中国军队, 到过所有的主要海防要塞, 7个主要兵工厂中的6个, 并访谈了恭亲王, 李鸿章以及8个总督中的6个。

  细述中国封面及作者

回国之后, 在1899年由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出版了他的报告 ━ 细述中国(The Break-up of China, 以往有人译为中国之瓜分, 非也! 非也!)。 该书一共491页, 由292页到303页介绍了他所见到的当时中国兵工厂情形。 以下是其原文中译。

兵工厂

在帝国中有7个兵工厂。 分别是天津, 上海, 南京, 汉阳, 福州, 广东及成都。 我访问了除了四川成都之外的所有兵工厂。

每到一处, 我深入的了解它们的经济情况, 制造成品, 员工人数, 机器工具购买的来源等 ━ 也即是所有与管理, 装备和工作情况有关的事项。 总督们也在允许我参观之余, 希望我能给他们提出在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上的建议。 事后我分别给他们去信, 都得到很客气的回函。

天津

这个兵工厂由直隶总督管辖。 看起来在兴建时花了许多钱。 工作场所的建设非常良好。 有一个1200吨的冲压机, 4个铸造容量20吨的熔炉, 以及许多熔矿炉, 用的是西门子建造的锻床。 另外还有一个12吨的吊炉和一个40匹马力的驱动引擎, 是由兵工厂自行建造的。 当我访问天津兵工厂时, 有一个130匹马力的引擎正在制造中。 工具非常良好, 多是英国或德国制造的现代化产品, 而且带有维修及制造小炮所需的所有器材。 我亲见他们在制造4个160磅压力的圆形锅炉。 该厂有足够的扩建空间, 可以生产足够全中国陆军使用的武器装备。 深水渠道可以直通厂边。

苏格兰裔的史迪特先生(Mr. Stewart)是兵工厂的负责人。 在困难的中国上层干预下, 他能取得如此成就, 殊为可贵。 工厂管理者是一个中国官员, 每月支薪150两(21英磅)。 在英国, 一个相同职务的官员, 可以拿到2000磅到3000磅的年薪。
我在前文中已经提到过, 官员低薪在中华帝国中所造成的恶果。
如果有恰当的欧洲式管理, 这个工厂可以在同样的经费下, 达成三倍的生产能量。
在厂中有一座良好的机器和两座现代机器, 如果须要的话, 它们可以达到30,000元的日产值, 当我访问时, 它们只能生产15,000元而已。
在工厂附近, 有一个政府的火药厂, 有很好的机器, 由一个德国人管理得井然有序。
我访问了位于当地的海军学校, 看起来纪律严明而且管理良好。 校中有60个学生, 大多是达官贵人子弟, 年纪在16到20岁之间。 他们在学5年, 然后上船实习。 在中国海军被摧毁殆尽的情形下, 学生们实习完毕的出路是很难预料的。 所有的学生都学英文。 北京政府给这个学校充裕的经费。 这个学校是由中国人管理的。
海军学校的隔壁是一个有30个学生的通译学校。 由俄国人管理。 学生们在此学习俄文, 将来可以作为俄文翻译。 经费也是由政府支付。

上海

这个兵工厂由在南京的两江总督管辖。 (译按: 江南制造局由南洋和北洋大臣共管, 经费来自江海关□金)厂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现代化机器, 工具, 库房和充裕的物资。 所有的东西都有充裕的经费, 整个工厂井井有条。 管理系统完全是由欧洲人所控制, 显然花了大钱。 光是这些额外开支就该足够提供全中国海陆军的军费。 工厂的总办有两个英国顾问协助管理。 本特先生(Mr. Bunt)负责全部的工程部门, 肯尼绪先生(Mr. Cornish)负责制炮和炮架。 如果这两位的建议能完全得到采纳, 产能可以大幅增加, 成本也可以大为降低。 中国主管告诉我他非常感激这两位先生的服务。 工厂有水道与外界交通, 有一个小港和一艘60吨的小货船。 整个工厂采用流程作业。 工厂的机器和工具是英国制, 由德国洋行供应。 我发现这是在中国常见的现象, 我曾看过英国机器上有德国洋行的戳记。 而这些洋行起码要赚取百分之十或更多的利润。 我问过好几个中国主管, 为什么不直接向英国公司购买, 他们解释说, 如果货品有问题的话, 他们可以轻意的从当地的洋行得到补偿, 如果直接向外国采购, 就必须要经过很麻烦的程序或法律行动, 才能得到补偿。

在厂内有铸造达30吨的装备, 为了向英国总商会呈现这个工厂的能力, 以下是当我访问时正在进行的工作:
2尊9.2炮正在装上水压助退的炮架
2尊9.2炮正在制成阵地防卫型
8尊6寸速射炮
12尊4.7速射炮
20尊12磅速射炮
20尊6磅速射炮
50尊3磅速射炮
这些炮都是最新的阿姆斯壮型式。

所有制炮用的钢材都是兵工厂自已生产的, 主要炼自本地出产的矿沙。 钢材只有在通过和英国政府标准相同的测试后, 炮厂才采用, 火炮完工后, 也要经过和英国标准一样的测试才能出厂。
我目睹制造各种口径火炮的机器, 最大的可以制造达12寸口径的50吨火炮。
以上所提到的火炮已经在厂中生产了一段时日, 我在要塞访问时曾见过一些。

步枪厂则大量生产第一流的连珠枪, 是最新的毛瑟型号。
子弹厂一年可以生产几百万发, 同时也有极好的机器制造各种尺寸的大型炮弹筒。 还有铸造镟造各种口径弹头的工厂。 一年可以生产几十万发。
火药厂生产3种火药, 无烟药, 黑火药和栗色火药。
所有燃料用的煤炭均来自天津附近的唐山。

有一部本特先生设计制造的机器, 可算是最经济实惠又易于维修的例子。 经由一个齿轮箱系统, 同一部引擎可以用在2000吨的冲压床上, 或是用在可以滚压10寸钢板的滚轮机上。

这个兵工厂可以制造各种海陆军所用的钢炮, 步枪, 火药和各式各样的子弹。 但是就在这些了不起的产品之中, 我看见了毫无用处的抬枪枪管也在其中, 真是不可思义。 工厂管理上可以增进经济效益。 所有中国陆军所用的皮革制品都是从欧洲采购的, 如果在这个工厂中增加一些机器, 这些皮制品可以轻易的在厂中生产。

在与一个厂中官员(满洲人)交谈时, 他表示对中国的前途非常担心, 他希望英国能协助保持中国的主权完整性。 我告诉他, 除非中国人自己先帮助自己, 英国人不会觉得有帮助中国的必要。
我同时指出, 大量花钱制造一些重炮, 在目前的中国是不切实际的, 与保持中国的主权完整没什么关系。 不如用这些钱来装备一个可用的军队, 可以大幅改进贸易和商务的安全和稳定。 在外国人的眼中, 这些基本的通商条件目前仍不存在。
他似乎觉得我的话有点道理。

南京

这个兵工厂由在南京的两江总督管辖。 机器和工具都很充裕, 主要是英国制的居多, 居间也有一些德国及瑞士的产品。

工厂中没有欧洲人顾问或是领班。 中国管理人员和官员们, 似乎弄不清楚他们在制造什么, 也不知道生产这些军械的目的。 所有第一流的现代化机器, 都用来生产一些无用的军械。 他们大量的生产一种发射大约1磅炮弹的小炮。 另外也生产一些克鲁伯(Krupp)型式的5磅炮, 但是没有炮车。 炮手们要自己想办法携带炮弹。 我要求主事的官员们演示怎么一个带法, 他由一个苦力帮忙, 尝试了一下, 但是他马上就了解, 这是不符实宜的事。 在此之前,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去试试。 有些机器用来制造过时的1寸口径4管神机炮(Nordenfeldts)。 很大部份的机器, 用来制造抬枪。 中国官员很兴奋的展示一些仿造毛瑟枪机的后瞠抬枪, 一个满洲人告诉我, 抬枪子弹可以穿透4寸的木板, 他看来既满足又得意, 因为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有类似的武器。 看到这些官员和工人们得意的尽心尽力制造一些无用的军械, 实在令人心碎。 制械的钢材购自江南制造局。

汉阳

这个兵工厂由两湘总督管辖。 工厂的设备是第一流的各种德制机器。 我特别注意到许多现代化的铣床。 非常好的步枪厂, 每年可以出产现代化毛瑟步枪8000枝。 还有一个很大的炮厂, 现在每年可以生产前面提到过的1磅炮大约200尊。 这个厂的生产情况, 是另一个浪费资源在无用军械的例子。 在场内我看到到处都是昂贵的重机械, 打算用来制造12寸口径50吨重的克鲁伯大炮。 可是没有一部机器是装设完全的。 我又目睹了大量制造火药的机器, 也没有装设起来。 制造弹药所需的火药, 或是由德国买来, 或是由江南制造局供应。 现代化的步枪弹药厂, 机器非常新颖, 每天可以出产1万发子弹。 厂内有一个很大的焦炭厂, 可是燃料用的焦炭却都是由北方的唐山煤矿买来的。 除了许多没有装好的机器之外, 尚有很多闲置的机器。

这个工厂看起来很没有组织, 也没有实地负责的领班。 厂内雇用了一些德国人, 由机器的维修状况和产品看得出外力的辅助。 和其他兵工厂一样, 如果这些工程师能被善加利用在管理和控制上, 浪费的情形会大为减少, 机器也可以用来生产有实际用途的军械。

福州

这个兵工厂由满洲人福建将军成琦负责。 (译按: 该管者应是闽浙总督许应□, 总办为福建游击将军)。 有几个小型的熔炉, 分别具有2吨, 3吨和5吨的能量。 有相当多制造引擎的机器, 一些是英国制的, 但大多是法国制的机器。 厂中有一个很好的汽锅厂, 但是所有汽锅所需各项物品, 都是从法国买来的。 镕铸场是用来制造阿姆斯壮炮的弹头。 由这个厂有限的经费来看, 浪费的情形比我到过的其他兵工厂更是厉害。

广东

这个兵工厂是由两广总督管辖。 在厂中到处散布着庞大数量的废弃军需品和旧工具, 以及成千上万各种尺寸的球形铸铁弹丸。 有一些非常现代化的英国或德国制工具, 但是这些工具, 也像其他工厂一样, 被用来生产1磅小炮和抬枪。

在这里我看到一个老火药厂, 磨粉口是曝露的。 在我告诉随行的满洲官员这样非常危险, 可能引起意外爆炸时, 他回答说: 你说的一点也不错, 两年前曾发生一次爆炸, 死伤20余人, 现在我们虽然将它修好了, 可是我们不打算再用来生产了。

这里有一个步枪厂, 生产相当好的毛瑟式样步枪。 但是他们以两枝抬枪对一枝步枪的比例进行生产。 这里生产的抬枪, 是我见过最长的一种, 大约9尺8寸长。 他们在厂内自行生产所用的工具钢。

在厂内有两个小型铸造镕炉。 虽然机器比较老旧些, 可是维护得很好。 在制模场中, 他们在做装饰用的栏杆。

在河的对岸是一个火药厂, 在我到达前3天才开工。 这个工厂相当完整而且现代化, 汽锅, 引擎, 传动轴都是厂中自制, 水准是第一流的。 这个厂生产德式无烟火药, 他们希望能在一年内生产9万磅。

4英哩外有一个子弹厂。 全是德国制的上好机器。 这个厂生产毛瑟和抬枪用的子弹。

成都

位在四川的成都兵工厂是我唯一没去访问的兵工厂。 但是我得到的消息是它归当地的满洲将军管辖。 (译按: 当时由四川总督奎俊管辖) 机器是英国和德国所制, 用来制造毛瑟步枪和弹药。

中国当局管理下的这些兵工厂, 在许多情况里, 领班和工人都不了解进料和生产机具的正常运作速度, 因此机具常常没有被利用到极至。 在教授他们如何正确的调整和运用这些机具时, 他们显示了极大的兴趣。

对各兵工厂访问告诉我, 投资庞大的经费, 制造一些在大多数情况下, 完全无用的军需品。 即使是江南制造局, 产品不逊于一流的欧洲兵工厂, 制造着一些部队或要塞用的重炮, 在当今中国不可能会有任何的用途。 我尝试着向我所见到的总督们, 指出这一个看法。

如果将除了江南制造局之外的所有兵工厂都关闭, 改成集散中心, 可以省下一大笔浪费。 这些钱用来装备江南制造局将是绰绰有余, 使它生产足够的军械, 来维持一支20万人的高效率陆军。
 
 
 

 

柒. 湖北兵工钢药两厂各项详细情形条说表册

1909年, 陆军部军实司奏请派员考察全国军械制造情形, 以为将来筹划各厂设立之基础, 考察事件大纲及细目为:

设厂之历史:
创建年月(如沪、 鄂各厂创建之以始等类);
扩充次第(如沪厂由造船而造枪, 以及接办各厂等类);
兴废原因(如鄂初制炮, 而后已停造等类)。
地点之位置:
国防关系(如沪厂不宜于战时等类);
交通关系(如川厂之艰于运输等类);
土质关系(如鄂系由湖基填筑, 土质嫌于松脆等类):
拓展关系(如鄂厂滨江枕山, 难再事扩充等类)。
机件之部份:
普通机器部数, 专门机器部数(普通、 专门内各分新旧二种, 各旧机内分能修配与应废弃二种, 各新机内分最新与稍旧二种);
位置是否合宜(如鄂厂主动机房与被动各机房有距离太远者, 多废煤力等类);
按现时机器能力日造军械件数。
制造之种类:
枪(旧存、 新制各种枪之全部在内):
炮(停制以前各件能否改制、 及现在仿制各件存有若干。 炮之全部在内);
子(旧制各种能否通用, 新制各种日出若干);
弹(与子同);
药(黑、 白、 栗色各种药自制者能否适用, 购买者能否化验);
钢(旧存、 新炼各种能否适用, 能否加炼);
材料(如油、 煤、 水、 木及存储一切有关制造各品物);
附造各种属品并马、 工、 辎各队应用器具。
厂内行政机关:
与现时内外各衙之统系并交通办法;
总办以下各员司、 匠徒等之配置;
厂内各项分局、 分厂及学堂之组织。
现在收支款项:
入款系由某项指拨, 一年总计若干;
出款每月额支约若干, 常年活文约若干;
存款除沪厂外, 其余各厂有无别项存储。
按现时巴造枪、 炮、 子、 弹等项, 每枝?每尊、 每颗、 每件实在价值, 估计足得售价若干。

由1909年底至1910年底, 三品卿衔, 考察各省制造军械局厂, 朱恩绂, 花了一年的时间, 检视、 测验了全国的各兵工厂。 这是空前绝后的一件大事。 每到一处, 他都写出了非常详尽的表册, 反应出各厂的现况、 缺失及长处, 可说是由江南制造局创设以来, 三十余年兵工建设的一个总检讨。 在1911年1月, 朱恩绂依据他的所见所闻, 上奏提出了整顿制造军械局厂办法折, 一共分为六项, 其中包括了统一制式、 统一财务、 全盘考虑等。 可惜清祚已尽, 民初又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 要到三十年之后, 抗战时的重庆时期, 这些理想才得以实现。

现今存有的资料中, 有一份1910年11月, 朱恩绂『湖北兵工钢药两厂各项详细情形条说表册』, 原件存于台湾中央研究院, 历史语言研究所, 傅斯年图书馆中, 本堂辗转得之。 这是研究中国早期兵工的一份重要史料, 特此将其择要刊载。 由下文中, 可以对当时汉阳兵工钢药两厂的情况, 得到详细的了解。

枪厂各项情形

甲 厂房
该厂形如斗方, 地势低洼, 虽系楼房两层, 而下层黑暗潮湿, 不便工作, 专储废旧杂料。 楼上厂屋, 光线合宜。 查其设机地位计九部:

北头四部: 一为木托房, 专造木托。 二为陈列所, 陈设枪样、 标本。 工为收验所, 专收枪件, 已成、 未成之枪件, 均归此处验收。 四为发料所, 专发料物。

南头四部: 一二部为存储旧料及拆卸残缺未用之机器。 三为打铁房, 专造大小枪胚。 四为法蓝、 淬火、 磨光等房, 专造杂件。 以上各房面积, 均属不大, 其中部地位较为宽阔, 安设各种机器, 有条不紊。

厂外附属之厂房有三: 南曰试枪房, 系去年筑立, 并添建洋式电力速率房于旁, 而枪靶连于炮弹厂, 距离不远。 西曰马力、 汽机房, 比连枪厂后门。 北曰钳工楼, 专为手工装枪之所。 楼上另建钢桥, 达于枪厂北楼门, 为匠工出入之路。 楼下为机器厂附设之木样房, 不与枪厂相通。

遍览各处厂房布置, 均尚整齐。 惟厂之内容、 面积, 稍嫌逼仄 厂外余地亦少, 如拟推广制造, 尚须就湖实土, 以作厂基, 始足资其展布耳。

乙 机器
该厂机器, 于光绪十八年, 购自德国力拂厂, 原备制造一千八百七十六年式, 十一米里口径老毛瑟枪。 共去机价计德金一百二十万二千五百四十六马克。 复因外洋枪式日新, 旋经改订八十八年式七米里九口径枪机全副。 加补价金四十万一千三百四十马克。 并添购剌刀机器一分, 另去价金八万一千四百八十三马克。 此项机价, 虽按七厘折扣, 然均无细数可稽。 前曾报部有案。

自后虽经陆续购有机件, 为数无多。 厂中现存已用、 未用之机, 共计大小五百零一部。 考其机式, 均在不新不旧之间。 如拟改造新枪, 即将各机配换刀架、 套头均能合用。 细查能力, 每日实在可成快枪五十枝。 惟各机经用日久, 其中机件、 齿轮不免间有松缺, 尚须随时详查, 修配完善, 则造件自可日期精进, 不致有大小参差不合之弊。

兹谨就该厂机器亟应修理改修之件, 择其关系紧要者, 略述如左:

一厂中现存打磨机器, 购办多年, 未尝用过。 现造枪件, 多用手工打磨, 故各件不能一合于样板。 此机亟应修配完好, 用以打磨枪件, 以期精良。
一较正线牌三角槽之机架, 关系极为紧要, 不可仍用旧机。 其架上较量之件, 尤应改配精密, 以免牌之中心三角槽, 有偏左、 偏右之弊。

一厂中现有刻划线牌字码手扳机压力太轻, 以故造出牌面字码, 多不清晰。 亟应设法改良, 或另购新式刻线牌字码专机一部, 尤为尽善。

一枪管装连机槽后, 必须另用精密较验专机, 考正中心直线。 该厂现无新法较准专机。 亟应添购一部, 以资考较。

一检查各种成件样板, 为造枪之祖模。 该厂现只购备一副, 价值颇钜。 设遇缺损一二, 检查即不完全。 亟应自行照样另制两副, 以便随时更换, 而期精密。

一储料房现存残缺不全机器, 计共有二十七部。 逐一查勘, 均为有用之机。 亟应趁此减造枪枝, 工程减少之际, 抽拨人工, 赶速修配, 以备推广时, 可以补他机能力之不足。

丙 料物
造枪用料, 大要可分两类: 一为正料、 一为杂料。 而料以钢铁为大宗, 杂料以煤油为大宗。 查该厂原备有各项用料核价表册, 并派书识一名, 专司收发, 立法亦甚完善。 惟查该厂宣统元年分, 每月支发料物表册所填用料之数, 无论正料、 杂料, 糜滥之多, 颇难枚举。 即如枪管一项, 该厂工料表内列全年成枪九千三百枝, 需用胚料一万二千枝, 废弃多至二千七百枝。 又需用核桃木托料一万四千根, 废弃多至四千七百根。 按枪枝以此二者为大件, 工作亦无他奇巧, 而报废者多至此数, 其余小零件可以类推。 且各种钢料造件, 只有重数, 而不列造成枪件细数, 内容尤为含混。

至于造枪管之钢料, 沪局所练, 其拉力与洋钢不相上下, 原已可用。 而定价亦轻, 前次售与川局, 每枝计价一两二钱。 鄂厂专向德国购买, 每枝计价一两三钱七分, 运费尚不在内。 以价值论, 孰贵孰廉? 以运道论, 孰近孰远? 不待辩而自明矣。

丁 工作
枪厂工作, 大致犹多沿袭旧法, 虽渐有进步, 而关系紧要之件, 造法仍未完善。 如击针、 弹仓、 扳机等件, 工程尤为粗率。 查该厂枪式, 原仿德国一千八百八十八年式, 自去岁始研究改良。 将直立线牌, 改为卧式弧形, 并加造木护罩, 其法甚善。 惟机簧管、 机槽、 弹仓等项, 尚仍旧式。

至此项枪枝计, 全枪八十七件, 名目、 件数既多, 转手次序亦夥。 以每日成枪三十枝, 匠徒小工六百三十五名核算, 每枝枪约需人工二十一工。 现在八月分匠徒辛工洋八千二百八十五元四角, 以各匠所支多寡之数牵算, 每工约洋五角核计, 每枝枪合工洋十元零五角。 再加分摊料价、 公用杂费、 员司夫役薪饷, 每枝枪共计合成本银二十两零八钱二分八厘五毫九丝三忽八微。 其价尚不为贵, 如果总理得人, 于制造工作切实讲求, 则成本当愈能减轻, 而枪件工作亦不难更进精良矣。

戊 用人
查该厂咨送枪厂员匠衔名表册, 计本年四月新添管理一员, 经理本厂事务, 查其出身, 向充购办硝磺司事, 于机器、 枪炮二者皆未曾见过, 突充此差, 决不能于制造一层, 冀有进步。

外设司事四名, 一管厂中各项工作、 一管匠徒工食、 一管铁匠工作、 一管收验枪件书识, 六名帮同司事经理, 以外表观之, 似已各有专责, 然究其实际, 厂中未立一定管理细规,权限既多混淆, 故遇事互相推诿, 竟无一人能负责任。

新雇洋匠一人名题来, 去年始到中华, 刻尚未染恶习, 目前正剖分枪件, 按件绘图, 分给匠人, 俾其熟谙工作, 以自求进步, 办理一切似尚能从根本入手。

此外领工一名、 匠目一名、 领首十四名、 匠徒五百四十名、 长工小工四十七名, 总计六百零三名。 惟是厂中经营工程, 既有匠目领首以专责成, 又复添派领工以为之长, 如此以匠目为主, 则领工直同虚设。 如以领工为主, 则匠目类于赘疣。 名目愈繁, 事权愈分, 惰者固已坐糜辛, 资而勤者, 亦因之敷衍, 是以该厂开办十六七年, 厂务之无进步, 成枪之不精良, 大抵由于用人一道, 太不讲求耳。

且厂中枪胚早已停造, 专制已造未成之件, 机器半停车, 工程无多。 核查本年八月二十六日报工单, 内开领工匠目领首十六名、 工匠四百一十名、 艺徒一百五十八名、 长工小工五十二名, 总计六百三十五名, 内有六月以前病故, 悬额未补之匠徒三十二名, 原送表册未经开列。 以该厂目前工程情形核计, 人工约有车工匠徒一百五六十名, 终日在厂无所事事, 滥糜工费, 实属不合。 管理员司真不能辞其咎也。

(匠徒实数表-略)

己 检查
厂中讲求制造, 固以稽工核料为先。 尤以检查工程之精密为要。 该厂考验各种枪件、 样模、 器具购备甚全, 惜无专门检查之人, 以严其责任, 日成大小枪件数千件, 仅派匠徒四五人司检查之事。

且各件工程, 钳锉人工居其大半, 欲求大小一律, 丝丝入扣, 必不可得。 此次到厂, 曾将本年五、 六、 七三个月内, 已配造完好, 预备装箱之枪, 分批抽取二十二枝, 饬令该厂管理员及领工匠目, 当面逐一拆卸, 以样板套模, 按件验试。 如击针尾螺丝之过松、 弹仓内膛之太紧、 机管退力耳之长短不齐、 扳机架之大小不一, 每十枝中有四五枝, 多坐此弊。 其余机簧管及机槽管等件间, 亦有不合模范者, 惟每十枝中不过一二。

以上各节, 固为工作上之关系, 然于行军时, 已有妨害。 至于线牌、 偏正枪管屈直, 则于军用效力、 弹道飞路, 关系尤大, 未便容其丝毫差移。 检查各枪, 如线牌三角槽偏右者甚多, 枪管与机槽装连后, 而中心直线未能全合绳度者亦不少, 其中以二千九百二十八号及三千九百四十二号、 三千七百九十五号三枝, 偏曲为最甚, 如不悉心考究, 锐意求精, 恐日糜万钱而临事不能一一适用, 则有械直与无械等矣。

(枪件工程优劣表-略)

枪弹厂各项情形

查枪弹厂厂房逼窄, 机器亦多系旧式。 现专造七米里九枪弹一种。 各次工程大率粗糙, 废弃尤多, 盖因该厂办法向无统一之机关, 以研究改良。 厂员不负责任, 各厂匠目领首, 因陋就简, 不相为谋, 故开办十有余年, 而程度仍属幼稚。 虽用人用料, 能从节省, 簿记出入, 针孔相对, 而因工作之不善, 机器之不合, 人工物料, 早己销耗于无形之中, 特该厂习焉不察耳, 兹将厂内各项情形条述如左:

甲 厂房
该厂建筑, 迫于地势, 零落散漫, 高下转折, 运物作工, 诸多不便。 其本部为枪弹厂, 系地洼上之楼房, 高不过丈余, 面积约一百四十方尺, 内除小帐房二间, 尚置机器一百二十余部, 且前有汽机, 后有镕铅炉, 均能发生大热, 又因瓦尽白铁, 上无气楼以通空气, 每当炎暑, 平常热度动至一百一十余度, 工人病热者不少。

楼下分为地窖八间, 外面二间作烘洗铜壳及辊光弹头、 铜壳等杂工。 又以一间作弹子装箱之用。 余则堆积杂料、 废物。 其当中之四间, 白昼尚须持烛, 与暗室无殊。 去年襄河泛涨, 积水盈尺, 一楼上下, 澡湿攸分, 大非厂房之所宜也。 前为修造器具房, 亦甚狭小而光线不足, 内有小帐房一间, 匠目住之, 并存放各种器具。 后为装药房, 作矩尺形, 一连三间, 尚能适用, 再后则为烘铜盂及烧口房, 相距约四丈许, 且低下一层, 不相连贯。 各次烘洗铜盂, 不惟往返困难, 而已管理不易。

白药房更在此房之后, 跨水建筑, 上盖木板, 构造地点, 尚觉适宜。 惟打铁房距离太远, 约十余丈, 雨天去来, 良不易易。

轧铜房系与炮弹厂公用, 名曰弹壳厂, 在烘铜房之左, 而镕铜厂又在此房之左。 合而观之, 高下起伏, 固因限于地势, 而建筑亦多未合法, 工作卫生, 均大有妨碍者也。

乙 机器
该厂机器合制造枪弹及修造器具两项, 共计一百九十三部, 系两批购置。 旧式为多, 其能力照原定合同, 头批机器, 每日能出弹子二万五千颗, 二批未注能力, 共三十九部。 该厂曾经月造弹子八十万颗, 现因经费不足, 减定月造六十万, 其实不止此数。 查其工作, 废弃太多, 成件者不过六成。 是名造六十万, 实与造百万无异。

此次逐部考察, 连停造之机器计算, 每日约成弹子五万以上。 照该厂规则, 每月作工, 小建二十七日, 则得一百三十余万。 若工作稍有进步, 能至八成, 即可月成弹子一百万矣。

惟查厂中重要机器类, 多缺乏或不合用, 内如烧口机一项, 他厂所用已经数次改良, 而该厂尚无此机, 以镕铅炉代之, 又量弹机, 构造甚不灵活, 感觉迟滞。 以之较量弹头, 断难择别精细。 装药机亦系旧式, 均非另购不可, 其最甚者, 为轧铜机, 系与炮弹厂公用。 其粗辊一连三对, 中有一对, 龟痕凹眼, 触处皆是, 赶工时勉强用之。 余两对亦不甚光洁, 闻尚系近日新换, 则以前所用者可知。 欲善事而不利器, 未之闻也。

至机器位置, 尚不紊乱, 各次转手, 除烘洗铜壳各处, 池灶上下隔离, 限于地势。 外余俱挨次连接, 不劳往返, 布置之初, 亦尚加经营也。

丙 用人
该厂向无管理委员, 以司事、 匠目、 领首分任其事。 今年始添设一员, 察其职务, 不过以管理为名, 实则制造全不谙悉, 无所事事。 近因请假回籍, 倩管理月湖委员代理。 司事三人, 一收发文件, 兼记工食。 一领取各项物料, 给发全厂。 一收核成弹。 书记三名, 一检点铜壳工程。 一检点弹头子夹工程, 逐次过磅登簿, 按数记工。 一巡视铜壳之转运, 以防走漏。

又镕铜厂置司事一名, 兼理用料记工之事。 弹壳厂亦一名职务略同, 近因炮弹厂停办, 薪水全由该厂开支, 观其用人分职, 惟注意管理, 而于工作方面, 则一切委之匠目。 各厂匠目, 人自为政, 不相为谋, 即如枪弹厂匠目, 其权力仅及于枪弹一厂, 至弹壳厂之轧铜, 镕铜厂之镕铜, 为舂造铜壳根本, 而皆不能过问。 既无全权, 故亦无专责也。

计枪弹厂匠目一名、 领首六名、 工匠七十三名、 艺徒二百六十七名、 小工四十一名。 镕铜厂工头一名、 领首一名、 工匠三名、 艺徒十六名。 弹壳厂, 匠目一名、 领首一名、 工匠二十二名、 艺徒十九名、 小工六十一名。 三厂现有人数, 共计员司匠徒四百二十名, 小工六十一名。 以月成弹子六十万颗计之, 用人并不为少, 而合算一月薪工, 不过二千八百五十元, 盖多用艺徒, 工价便宜故也。 至本年添派委员, 亦应有之事。 惟用人务求称职, 果其娴习厂务, 精通制造, 以之统辖各厂, 俾得一致进行, 自能日有成绩。 今该员到厂已将半年, 工作既无进步, 职事又无所增加, 实属未免虚设矣。

丁 用料
该厂用料, 分为正料、 杂料二种。  正料以铜铅为大宗, 杂料则以煤为大宗。 而其平日用料之收发、 簿记, 各有四柱清册, 立法明了, 稽核甚易, 不得谓非核实。 然无形之消耗正多, 即如紫铜、 白铅两项, 每次转火, 必有消耗。 工作之废弃愈多, 则消耗之成分愈大。 据此次考察, 镕铜一罐, 共重一百一十八磅, 舂得头次铜盂二千一百二十九颗, 照平日工作, 仅有六成合计, 只能成一千二百七十余颗, 而镕铜之时, 已消耗铜、 铅共三磅半。 以全年成弹七百二十万颗计之, 即能消耗一万一千九百余磅。 衡之他厂九成之例, 应可减少消耗三千九百七十余磅, 约值银七百两上下, 此工作之糜费者一。

又据该厂开呈, 每弹子万颗所需杂料一项, 值银六十两一钱, 则全年成弹七百二十万颗, 应用杂料银四万三千二百余两, 此亦就六成而言, 若能成得九成, 便可少用杂料银一万四千四百两。 但其中有弹头、 帽火两项, 消耗尚少, 以三七摊之, 铜壳占七成, 亦可少用杂料银一万以上, 此工作上之糜费者二。

又该厂向置锅炉二座, 一为一百马力, 一为五十马力, 系与炮弹厂合用, 每年约用烟煤一千三百余吨。 自炮弹厂停办后, 烧大者一座, 除五六月外, 则能力微有不足。 烧大小二座, 而力又有余。 查其一座, 不足之原因, 盖因汽机距水太远, 凝水柜不能用冷气帮补即可减衰汽力。 致令多烧锅炉一座, 每年约用煤三百吨上下, 实值银一千九百二十余两, 此关于机器上之糜费者一。

又铜壳烧口既用青铅, 仍须用烟煤每日四百磅, 若置烧口机所需石油, 略与所需之煤相当, 则青铅一项可减, 计每日烧口约用青铅六十磅, 用后灰渣可提五成, 全年即消耗青铅一万磅以上。 照用价实值银六百余两, 此关于机器上之糜费者二。

共糜费料银一万二千两, 已甚可惜, 而况废料则必糜工, 年计数亦不少, 虽非有意之侵蚀, 实为无形之漏卮。 该厂诸事守旧, 漫不加察, 凡一切急应节省之处, 而皆视之漠然, 夫亦可谓不求甚解者矣。

戊 工作
枪弹工作, 铜壳最关紧要, 该厂所出铜壳, 由舂造头次铜盂, 以至成功, 昔年不过五成, 近始得至六成。 其废弃如此之多, 推其原因, 甚为复杂, 一在镕铜, 查该厂兑铜成分, 用紫铜十五磅至十六磅, 白铅七磅半至八磅不等, 杂铜则用至九十五磅, 较之沪厂, 几至四倍, 其次序先下杂铜, 后下紫铜, 已属紊乱, 至下铅出炉时, 又未细审火候, 搀搅均匀。 兼之铁模不光, 又浇铜之手法不合, 故铸成铜条, 表面观之, 已不平匀, 而其断面则夹灰甚多, 颜色深浅亦不一。 且铜板未刨平粗胚, 即入轧机, 虽为省工, 而不合法。

一在轧铜, 该厂所用轧铜辊子, 已甚败坏, 而用时复不留心, 致令铜质不匀, 破裂起皮, 多由于此。 且一条之中, 厚薄不能一律, 以至舂造铜盂, 亦有薄厚不匀之弊。 一为铜壳烧口, 其所用青铅烧口之法, 暂则火力不足, 久则青铅黏入铜上, 拂之不去, 一入收口机即将管口挤坏, 重则破裂, 故铜壳工作之废弃, 以收口时为最多, 职是故耳。 此次监造弹子二千一百二十九颗, 系镕铜一灌铸铜条五块, 镕铜仍其旧法, 惟轧铜之时, 权令避去辊面损坏部分, 故轧出铜片, 较稍精良。 该厂平日舂造铜盂, 并不逐次挑选, 即接连舂造, 枉费工作甚多。 兹特于第一次后, 即令挑选, 计龟裂者, 三百八十四颗。 嗣后各次剔出及收口破裂者, 一百四十五颗。 又除造成时, 挑选夹灰显露者, 计二等弹子一百三十四颗、 三等弹子三十颗外, 其完善者实得一千四百三十六颗, 约合六成七四。 至二三两等弹子, 验其击放有直裂者四枚, 固不能发之军队, 然就实际上论之, 所得完善弹子已在六成以上, 较之平日成数, 既有盈无绌, 而其工作自头次舂造铜盂后, 实省造三百八十四颗矣。

此不过就工作之一端, 而略事变通, 成效即已如此, 是宜急将镕铜、 轧铜、 烧口各次工作, 逐一改良, 方合办法。 至于检查一事, 该厂亦甚单简, 兹取本月所造弹子十五枚, 一一较量, 择其重要之件, 列表如左:

(检查枪弹表-略)

药厂并附属各厂建造及机器情形

查该厂建造工程, 于光绪二十六年落成, 二十七年聘定造药工程师柯尔富, 十一月开工试造枪炮无烟药, 出数无多。 二十八年以后, 硝磺、 酸水、 火酒、 以脱等厂陆续竣工。 又经聘定造酸水工程师好赛尔, 而硝酸水厂即于是年八月开工, 日造硝酸水数百磅。 按各厂机器尚称完备, 较之沪厂实有过之。 惟查该厂开办已逾十年, 每日虽成无烟药二百磅, 速率、 涨力均属不合。

磺酸水厂建立已久, 今正始开工, 现虽日出酸水一万一二千磅, 酸质不佳, 犹未合造药之用程度。 如此其平时经理之不得法可知, 即以机器而论, 近年添置各机器甚多, 中有新购之机, 安装完竣而合于用者, 布紧要之机, 亟应添购而未购者, 如新购压药、 切药等机, 转率迟缓, 压成药条, 结连粘合不能疏散。 而切药机切成药片, 大小形状尤不一律, 是名为新式机器, 其实反不若旧机切压之药速, 而且匀以重价, 购此不良之器, 糜费犹小, 误工实大。 又如醋精为造药最要之原料, 日成药百磅, 需料七八十磅, 今该厂日成药二百磅, 应需料一百五六十磅, 将来如尽机器能力, 造药愈多, 需料愈夥, 现有炼造醋精机器一副, 仅能日成七十磅, 不敷之数, 仍向外洋购买, 徒有自制之名, 而无自制之实。 此项机器自应及早添购, 方免停工待料之弊。

查该厂购有造炸药及披克林机器全副, 储于栈库, 久未建厂装设。 此机本非急待应用之具, 徒听洋匠之指挥, 贸然购之, 又贸然置之。 而于炼造醋精紧要之机, 曾未筹及, 是真不知当务之急矣。 此外, 又如火酒、 以脱两厂, 成立已久,机器亦早经装设, 迄未开工制造, 几同虚设。 总核该厂, 新旧各机能力、 出药之数多寡不均, 有日造五六百磅者、 有日造七八百磅者, 至少者, 乃至日造二百四十磅, 其所以不能一律之故, 大都由于管理员司, 不明制造, 陆续添配时, 未能通盘计算, 一任洋匠为之如何开单, 即如何照购, 以至于此, 良可慨也。 兹将该厂现在已用、 未用之机, 并查照咨送机器表册, 核其能力, 择要分列简明表附后以资参考:

(制造无烟药各项机器能力简明表-略)

一棉花药无烟药制造情形

查该厂制造棉药, 分为强弱二种。 强者为第一号纯正棉药, 弱者为二号, 即哥路弟恩, 强弱互用配合, 淡气约一二.四至一二.七, 再加融料以造成无烟药。 此该厂自述立法之纲领也。

至其泡棉之时, 配合酸水, 初无一定法则, 大概配合一次, 以后则陈陈相因, 而酌加新酸, 以调和之。 其最近之配法, 系用硝酸五百磅、 东洋磺酸二千磅、 二道合酸三千一百磅、 三道二千五百磅, 共八千一百磅, 泡棉花一百八十磅, 此为制强棉药之配合法。

又用硝酸六百磅、 二道合酸四千五百磅、 三道三千磅, 或用硝酸一百磅、 磺酸一千磅、 二道合酸五千磅、 三道二千磅, 均配成八千一百磅, 泡棉数亦一百八十磅。 此为制弱棉药之配合法。

此后制无烟药, 其配合夕强弱成分亦无一定, 而以淡气为主, 假如强棉药之淡气数为一三.二, 弱棉药为一○.九, 其平均数即一二.○五, 则酌加强棉药, 总以配成一二.四至一二.七为定。 本年所用强弱棉药之成分, 在一百二十分中有九十与三十之比者, 亦有六十七与五十三之比者。 而以七十与五十之配合为最多。

其融剂用阿希多尼, 每日二百磅, 拌棉粉一百二十启罗, 外加阿利林百分之一, 以为制服药性猛烈之用。 此该厂配合成分之详数也。

按无烟药之主成分, 以淡养二气为最要, 凡高等无烟药所含淡气均在一三.五以上, 至柯达药则所含之数为一七, 不过伏制有法, 故速率增而涨力不加。 今该厂洋匠, 以一三以外之强棉药而必配一○.九八之弱棉药, 以造成一二.四至一二.七之无烟药。 有意为之, 则其居心不可测度, 无意为之, 则于学理太无讲求矣。

又凡高等无烟药所含哥路弟恩不过百分之五至十, 此为制造时所变化而生者, 其数愈多, 则纯净之度愈减, 因哥路弟恩虽含有淡养二气, 而其性质实与棉花药两歧, 混合而用之, 绝不能造高等无烟药。 今该厂不能提废酸为还原酸水, 而即以之造哥路弟恩, 其中等级复分高下, 等次繁多, 性质各别, 故造成之药毫无把握, 全不合于军用。

盖其配合酸水, 同于粤厂, 而配合棉药则同于沪厂, 其程度亦应在两厂伯仲之间。 明明造哥路弟恩, 群自惊为新法, 是直谓秦无人耳。 军械制造, 理想、 实验, 二者不可偏废, 该厂员司, 平时全无心研究, 厂务一切悉数听之外人, 甚且以外人为诿过之地, 深堪浩叹。 兹将考查各项问题, 令厂员及工师二答解, 其有答而不合、 或竟未答者, 再察明原由, 于括弧内注明之。

(考验该厂制造棉药原料方法时间问答表-略)

一制造棉花药及无烟药各种原料情形

查该厂所用制药原料, 除硫磺、 棉花两项外, 余多购自外洋。 棉花产自本省汉、 黄两府, 每担值银二十四两上下, 价值不为不高, 而纤微尚匀, 可合造药之用。 惟轧花后, 子渣检择未净, 至造成药片时, 尚有无数黑点夹杂其中, 此工作上之缺点也。

硫磺为硫酸原料之大宗, 购自建始, 每担值钱七串, 色泽光洁, 自是佳品。 今年开炉试造硫酸水, 每日夜烧磺一千六百二十斤, 用硝强五坛至七坛不等, 造出粗胚酸水约一百二十坛, 坛重百磅, 提浓仅归六成, 度数在一千八百上下, 然浑浊不清, 只合转制硝酸之用。 至造棉花药, 仍须购用洋酸, 该厂经营酸水厂于今十年, 建筑厂房、 购置器具、 聘请技司, 单论薪水一项, 已费去十余万金。 乃至去年冬间始行开炉, 今二始能出粗胚酸水, 三月乃试提浓酸。 至今实存粗胚磺酸水八千四百八十六坛, 浓磺酸二千五百三十四坛, 而无所用之。 该技司以制造酸水为其专职, 到厂如此其久, 薪水如此其优, 而出品如此其低而且缓。 较之德州厂, 以五十金派一委员, 而造出酸水, 均能合造药之用者, 孰优孰劣, 岂可以道里计哉? 当必有任其咎者矣。

硝酸水虽能自造, 然当新厂未开以前, 出数不敷, 则多购洋货。 目前出数, 每日开炉一座, 用硝二千二百磅、 磺酸水三千二百磅, 能造成一千四百八十余度之硝酸水, 一千八百磅。 出数既多, 浓度亦相差不远, 尚属可用, 惟所用之硝, 近来全行购之外国, 则又一大漏卮也。

又烂棉所余之废酸水, 鲁沪各厂, 或用老法、 或用新法, 俱能还原复用。 该厂则开炉未久, 即已毁坏, 而废酸水仍为废物。 现尚存二万九千余坛, 弃而不用, 殊觉可惜。 醋精酸水, 该厂各能自造, 每日用醋精、 石灰三百五十磅, 能提出八百度之净酸水七十磅, 尚能合用。 惟出数不敷, 仍须外购。 且醋精、 石灰亦系购之外国。 此外如酒精、 磺以脱、 黑铅粉等类, 虽需用不多, 而一一出资外购, 亦非计之得者。

杂料以煤为大宗, 每月以二十七日计算, 除电灯房外, 共烧大、 小炉灶八座, 约用烟煤三百八十工吨、 焦煤八万六千四百磅。 按炉核算, 浮滥尚少, 而计其出货, 究不相当。 盖各厂之开机未全, 而汽管之交通甚远, 不无糜费故也。 兹将宣统元年造药、 造酸水所用之大宗物料, 列表如左:

(造棉花药及无烟药大宗物料表-略)
 

一炮厂各项情形

查该厂因口径尚未颁定, 已于光绪三十二年停止,  匠徒仅存数人, 余已四散。

查验机器, 共计九十五部, 布置尚属得法、 保存亦颇完善。 其功用除能造十二生炮者仅有二部, 外余以造五生七或七生五两种, 占其多数。 其能力, 现虽停工, 然取该厂当时之收发工作簿, 按以锅炉马力及各部飞轮, 逐一比对, 始不至凭空臆断。 复将五生七口径炮一尊, 率同该厂原办领工, 逐件估工。 如五生七炮一尊, 共计一百零三件, 每件需工若干、 统共若干, 每月以二十八日合算, 共成若干。

实查得该厂当日开工之时, 每月成五生七口径快炮八尊, 若添表尺机一部、 钻炮膛机一部, 每月即可成五生七口径快炮十尊矣。 至于工作, 其炮闩内有两种机件, 经该厂改良, 较原式更为坚利, 惟样板尚不齐全, 炮钢亦属洋购。 其紧要处尚不相背, 若处处考其精良与否, 既无样板可遵, 即不便肆其臆说。 况该厂所造, 以五生七口径快炮为主, 故此次考查, 以及后列之工料表, 亦只能就五生七口径为准。 若将来口径改定, 一处更动, 全局都翻, 势非另由该厂熟谙工作之员, 率同领工、 匠目, 严定工料、 逐条列表不为功。 盖制造虽以精美为切要之图, 而计料、 计工, 在在亦关紧要, 否则成本一重, 即精美亦难乎为继也。

(五生七口径、 身长二十倍、 马驮过山快炮工料表 ━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