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族莉萝艾肉图:那个孤独而又痛苦的灵魂—鲁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5:32:23
那个孤独而又痛苦的灵魂—鲁迅 文 / 湮落

因为喜欢,所以学习。因为学习,所以深爱。因为深爱,所以研究。因为研究,所以写下浅陋小文。只为深爱。

 

远远的你站在那里。像一个遥望的灯塔。看着苍茫晦涩的大海。你孤独的守望着。你痛苦的等待着。等待着那叶小舟,那片孤帆。悠悠前进。涩涩轮回。

 

——题记

 

 

 

如果把那个时代的人都比喻作纸鸢。那么这些纸鸢还真是千奇百怪、各有春秋。可所有的纸鸢都被一个线头牢牢的束缚。被羁绊着。只有那么一只,他奋力前行。以弱小的身躯挣扎掉了那些束缚。他飘到了芸芸众生之上。睁开悲哀的双眸。这个中华民族最孤独而又最痛苦的灵魂。他用他那阴郁的双眼、他用他那俯瞰超拔的目光。沉沉的注视着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他。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鲁迅。

 

鲁迅是弱小的。因为他矮小、瘦弱。鲁迅是伟大的。因为他站在了金字塔的顶端。 所有他是孤独而又痛苦的。前段时间无意中看见了一个朋友的评论。他说,鲁迅并不孤独。他有那么多的书为伴。有那么多的读者为伴。听着似乎写到了一个精神层面上。可是,我不赞同。他,是孤独的。他,是孤独并痛苦的。他站的太高。屹立在了一个时代的高度之上。我们到不了那个高度。所有我们不能理解他的孤独。

 

1925年鲁迅正处于受敌的状况。处于对现实状况的思考和探索。内心世界充满苦闷、孤寂。而又渴望冲破这种桎梏寻求希望。就像一个高高鼓起的气球,他陷入迷惘、困惑、虚空的孤独。在这个时候,他有了《孤独者》。“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叫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他只有以嗥叫的方式反抗社会的压迫、反抗绝望。鲁迅对社会、对人生冷静的观察,冷静的思考,处于环境的压迫。让他陷入绝望的孤独。

 

“从来如此。便对么。”这是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表现的另一种孤独。一种薨死的悲哀。对那些淡漠的,麻木不仁的绝望。就像妖艳的死亡花朵开在了黑暗的坟墓之上。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少数人通常又是服从多数人的。所以,真理又掌握在了多数人手里。而任个人而排众数的鲁迅,就那么的用空洞的神情注视着这个悲哀的民族。他的内心已经痛到了麻木。

 

“救救孩子。”可转身回首。原来这里已经有了四千多年的吃人的历史。“你要不吃人了,才是真正的人”。这是鲁迅撕心裂肺的呐喊。集反抗者、孤独者于一身的他,那种痛苦和无奈的孤独已经深入了他的骨髓,渗入了他的灵魂。黑色的房子里有着一群熟睡的人。而唯一清醒的那个人是那么的无奈。他是唤醒这群麻木的人还是就这样一个人的品味孤独?这是一种选择、迷惘的无奈。鲁迅站在了不同于别人的立场。就注定了他的伟大,还有他的孤独。

 

当所有的人都甘愿沦为傀儡师手中麻木的木偶。当所有的都甘愿被那根名为封建礼教的细丝束缚。鲁迅就这样的腾起了。他毅然的斩断那根封建礼教的细丝。轻轻的吐露出了两个悲哀的时代:做奴隶的时代和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当《风波》中的赵七爷笑着接受了那两个字“贱胎”,我们就看到了一个知礼的人物。当寡妇八一嫂站出来说了那句实话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可笑的存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民族的悲哀。情感的真实流露是可笑的。虚饰的言辞和伪善的行为是庄重而知礼的。伪善之梦,凝视着,入眼之眸。

 

当封建礼教的死水汩汩而来。融入了中华大地母亲的血液。这是一种何等的悲哀。这样的血液养出了迂腐的知识分子孔乙己。养出了精神麻木的阿Q和“精神胜利法”的果实。没有自我、丧失自我、对别人痛苦的淡漠、摧残弱者……这些自我意识丧失后的麻木不仁是传统礼教压抑所带来的。他意味着什么?他意味着——把人字剥夺了。

 

……

 

鲁迅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震撼。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欣喜。给我们的民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可是这样的鲁迅确若怒了某些人。给自己带来了灾难。我想,如果所有读了鲁迅文章而能真正理解了的话,那么鲁迅不会那么孤独。不会那么绝望。不会用那么深邃而又哀伤的眼神凝视着这个民族。

 

前几天在群里也遇到这样说鲁迅的人。“鲁迅写的东西其实并不怎么样。他或许写的时候都不知道他能表达出这么多的意思,那些是读者所赋予的”。可是,我想说,如果一部很差劲的作品你能读出那么多的经典思想吗?他的很多思想还是明确提出的。就如那个在盛世中是做奴隶的时代和在乱世中是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就如《药》中那些如狼般吃人的眼神。还有子君说的:“我就是我,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是作者所明确表现的思想。为了整个被礼教束缚的民族。为了那些早已麻木的人群。

 

在《伤逝》中鲁迅为我们明确的创造出了个性主义的子君。为了那奢侈而又贫乏的爱情,子君放弃了一切。涓生说,子君变了。可是子君变了吗?她还是在为了她的那些个性的尊严所扬头。涓生说,我不爱你了。已经一无所有的子君知道回去只有面临死亡。可是,子君依然离开了。带着高傲的自尊走向了死亡的坟墓。涓生说,我后悔了。“如果我能够,我愿意在烈火中拥抱子君……”可是一切都是涓生站在男性的角度为自己所做的辩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确实如此。可是,如果没有作者的那些本身就存在的经典思想,这些还存在么?如果没有作者思想的独特,这些还有研究么?如果没有作者潜意识的思想,这些我们能发现么?如果……太多的如果,只能证明一个。鲁迅是特别的。他的思想是特别的。他给那个腐烂的民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给那个麻木的民族带来全新的灵魂……

 

我希望所有的读者都认真的看看鲁迅的文章。去深刻的体会那种封建礼教的束缚和民族的麻木。去看看那坟墓里开在腐烂尸体上的黑暗花朵。去深切的感受鲁迅那孤独而又痛苦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