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妖姬觉醒技能怎么加: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18:48
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就业是民生之本。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保障就业。一个人如果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不仅他本人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基础,他的家庭也会因此陷入困境。一个社会如果失业率过高,就很难保持和谐稳定,经济也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

  多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就业作为事关民生、事关全局的大事紧抓不放,不敢有丝毫松懈。我们不断深化就业体制改革,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不断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持续加大就业公共投入,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促进平等就业;不断加强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们在研究应对措施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保就业。我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对企业实施了“五缓四减三补贴”政策,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专项资金420亿元,比上年增长66.7%,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好于年初的预期。几年来,我国就业总量一直稳步增长,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保持在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下,社会就业大局保持稳定。

  但是,无论从当前还是从长期看,我国就业形势都不容乐观。首先,我国是人口大国,需要就业的人口多,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根据人口结构测算,今后一个时期,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约1000万人,加上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需要就业的城镇劳动力超过2000万人。其中,高等学校毕业生今年就有630万人,以后还会增加;初高中毕业没有升学直接进入就业市场的,今年预计是520万人。农村有超过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在正常增长条件下,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只有10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相当突出。其次,劳动力总体素质偏低,结构性短缺日趋严重,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大量农民工包括青年农民工,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技术工人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却相当紧缺。即使大学生这个整体素质较高的群体,也有相当一部分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就业比较困难。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大量富余劳动力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期较快发展,外资之所以长期看好中国,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之所以有较强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把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另一方面,要努力为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创造就业机会,使每个人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让所有劳动者的活力和创造力都得到充分发挥。这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保持就业形势稳定,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发展经济促进就业。解决就业问题,根本途径还是发展经济,通过扩大经济规模来扩大就业容量。近年来中央一直把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定在8%左右,从宏观调控上看,每年都有不同的考虑和要求,但是有一条始终没有变,这就是促进就业。从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劳动力供求状况看,经济增长只有保持在8%左右,才能保持就业的基本稳定,低了就会出问题。所以,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都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方针。

  二是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就业。同样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不同,就业情况大不一样。从我国国情出发,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同时考虑扩大就业问题。世界各国就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都是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从第二产业向服务业转移。发达国家70%以上的就业在服务业。我们必须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努力扩大就业。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除了一部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用人较少之外,大量服务业包括许多现代服务业,都是劳动和知识密集型行业,还有许多产业二者兼有。例如软件开发和服务外包、信息服务、动漫、文化创意、金融保险、市场营销等,既可以吸纳大量的中高端人才就业,又能够推动新型产业发展,并为第二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和支持。还有面向农村农业、生产生活和个人多元化需求的服务业,在我国还比较落后,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加快发展教育、医疗、文化、旅游、健身、养老、物业、家政、社区服务等服务业,既可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也能更好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二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这是必然趋势;但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能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是由我国人口总量和结构、生产力水平多层次、社会需求多元化所决定的。在结构调整中,要特别支持那些技术先进、附加值较高、就业容量大的制造业和出口加工业发展,这是扩大就业的需要,也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保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产业结构也不尽相同,要结合本地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不断提高产业结构水平和吸纳就业能力。三要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非公有制企业,支持这两类企业发展的含义是一致的。从各国情况看,中小企业普遍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2008年底城镇就业人员为3.02亿,其中私营企业从业人员7900万,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5800万,私营和个体经济加起来共有1.37亿人就业,占城镇就业总人数的45.4%。近年来我们出台了不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但还不完善,落实也不够有力。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加大落实力度,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好环境,更好地促进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三是发挥劳动者、市场、政府促进就业的合力。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就业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更要依靠劳动者个人的努力。要支持和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要积极引导人们转变就业观念,大力鼓励灵活就业,包括在较小单位就业、在一些单位临时就业、参与社区便民利民服务,还有家庭手工业、工艺作坊等自谋职业和自雇就业。这些都是重要的就业形式。从今年开始,我们对小型微利企业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鼓励这类企业发展,扩大就业容量。各级政府要加强服务和管理,鼓励和规范发展灵活就业,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加强和改善就业公共服务。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就业投入,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金融信贷、社会保险补贴等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加强就业援助,通过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和实行岗位补助等措施,帮助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要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加大政府职业培训投入,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特别是对新增就业和转岗就业人员,要帮助他们获得一技之长,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