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乌图片:外媒:中美争夺“世界技术领袖”桂冠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07:18

 


  虽然建设创新型国家是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才确定下来的任务,但这一目标在多年前就已浮现。这一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各不相同但相互关联的道路来实现的。首先,选择了17个重要的生产领域和一批关键的国有企业,作为努力、投资和协同工作的重点。其次,注重在研发方面的直接投资。10年来,这方面的投资实现了21%的平均增长率,预计到2016年将赶上美国。第三,通过在华外国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转让。第四,在海外收购拥有有用技术的企业。有媒体指出,最令西方担忧的问题之一就是中国正在收购的企业类型中,中国唯一感兴趣的就是其拥有的技术。第五,为海外中国科技人才回国提供丰厚的待遇。第六,在科技干部的教育和培养上投入慷慨。


  美国则走上了相反的道路。1995年以来,在科技方面的官方投资实际上并未增加。作为科技创新主角的美国企业将技术拱手相让,作为进入中国市场并从中获益的途径。虽然美国的大学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美国整体的教育体系并非如此,对65个中等和高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学生成绩进行比较的结果是,中国占据第一位,美国在第23-24位之间摇摆。


  美国人在教育方面的放纵态度和中国人追求目标的韧性形成鲜明对比。奥巴马总统提出科技创新的迫切性问题也不无道理。他指出,美国正面临一个新的“斯普特尼克时刻”。一切迹象似乎都表明,如果美国不尽快作出回应,中国将在不远的将来掌握高科技领域的统治权。就像当年与苏联之间的太空战一样,美国在倒退的时候,中国却在向前冲。


  批评性思维对中国很重要


  关于中国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全球化世界中的超凡竞争力,没有人会提出疑问。但中国的成功也有局限性,那就是缺乏批评性和个性化思维。中国人的思维受铁的纪律和条条框框的束缚,丧失了自由飞翔的能力。这样一个社会似乎更适合于在明确指令下的繁荣,即精英负责思考,其他人负责追随,而不太有利于鼓励个人的创造力。中国的制造业比服务业表现得更为出色并非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