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天气:争夺东南亚中美将有一场持久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23:50:10

美媒:争夺东南亚中美将有一场持久战

更新时间:2011-9-7 9:10:18 文字大小:大中小 点击数:-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9月3日文章,原题:亲历重塑东南亚局势的十年 2001年夏天,我开始任(《基督教科学箴言报》)驻东南亚记者。当时,处在美国安全伞保护下的东南亚小虎经济体正蓬勃发展。但不久后,地缘政治开始出现剧烈变动。首先是迫使美国改变外交目标的“9·11”事件的发生。3个月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中国的出口和美元储备开始迅猛增长。在我看来,我们依然生活在这两个历史性标志事件的影响下。


  它们对东南亚产生深远影响,重新焕发活力的中国开始撼动美国长达数十年的贸易、援助和外交等领域的主导地位。柬埔寨和缅甸被牢固地纳入中国势力范围。泰国、菲律宾在修正亲美立场。只有越南走上相反道路,试图向以前的敌人华盛顿靠拢。


  当然,中国的经济崛起先于基地组织攻击美国。东南亚领导人很明智地将其经济与中国经济绑在一起并合作开展其他事务。中国正再次成为亚洲的重心。亚洲能够感受到分心乏术的美国无力提升与中国的竞争级别。言必称恐怖主义、安全和伊斯兰的美国,遭到该地区穆斯林的强烈质疑。


  2005年,马来西亚某国防战略家对我说,中国希望被视为该地区的“强大的仁慈伙伴”。“问题是中国一旦成为能与美国比肩的强大国家时将如何行事?”他问。该问题依然在东南亚的权力走廊中回响。在重申拥有南海岛屿主权的同时,中国已开始试验首艘航母。而陷入债务危机的美国经济仍在苦苦挣扎。中国崛起和美国衰落已成为全球焦点话题。


  曼谷和新加坡街头上的情绪显得更为乐观。许多人都有中国血统并为中国重新站起来而自豪。其他人则因为能从中国经济吸收该地区更多商品和服务中分得一杯羹而感到开心。去年,中国购买约400亿美元泰国商品,超过日本、欧洲和美国的总额。不出所料,泰国专业人才正将学习汉语当做事业成功的途径。


  中国或许是一个贸易巨人,但在文化与教育影响力方面仍无法与美国相比。而这正是软实力的本质。民主是美国形象打造者的又一资产。我几乎没有碰到表示将中国的政治体制当做范本的当地人。


  中国并未对此视而不见。它已开始邀请印尼伊斯兰学者来华开展研究之旅,以展示当地穆斯林少数民族的蓬勃发展。这是美国长期用来提升形象的公共外交手段,因此中国这么做并不出人意料。或许在这个领域,以及在彰显军事力量的“硬实力”和经济影响力方面,美中两国将在东南亚地区展开长达数十年的竞争。


  中国是美国的标尺还是警示?

  对美国来说,中国是标尺还是警示? 奥巴马总统在国情咨文演讲中四提中国,倘若中国人对此感到自大,那也难怪。不过,一些人觉得中国被提及的方式不对头。


  奥巴马在上月演讲的外交政策部分,谈到伊、阿战争、与俄签署的新核武条约、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及美印的新“伙伴关系”,但只字未提中国。相反,中国被拿来当成与美国比较的对象:他们教育孩子更棒、科研投入更多、基础设施更好,且对美国的伟大构成挑战。奥巴马说:“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民间太阳能研究机构和速度最快的计算机。”他还说:“中国在造更快的火车和更新的机场。”


  这听上去或许是恭维。但一些密切关注美国政策和政治的中国人纳闷,为什么美国总是特别提到中国,且经常给中国戴高帽。还有人忧心中国被妖魔化,担心这可能会助长反华情绪。许多中国人压根儿不喜欢这种突如其来的关注,将其比作上世纪80年代的“敲打日本”时期。


  一些了解中国及在华工作的美国人也认为,把中国看成很快将超过美国的经济强国,是大大夸大了中国实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帕特里克·霍瓦内克表示,认为中国是“势不可挡的巨人”的观点,其实并未准确反映中国现实。“中国自身存在种种问题,中国模式也有缺陷”,他说此类讲话更多的是为了激励美国人,并不反映中国现实———就像冷战时期美国利用苏联的挑战及后来的日本一样。


  中国崛起,美国经济还能繁荣吗? 最近,奥巴马多次强调中国是首要挑战者。许多美国人都持这种观点。那中国的经济威胁有多大?真的如总统所说,是美国所面临的“人造卫星时刻”吗?


  中国确实对美国构成挑战,但这种挑战不应被夸大。多数经济学家和亚洲问题专家说,认为中国已是第一的看法大错特错。“明显的误解”,乔治敦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萨特说。美国经济规模仍是中国的两倍多,人口约为中国的1/4,这意味着中国的生活水平远低于美国。若一定要挑选全球经济超级大国,那依然是美国。中国的制造业生产效率也低得多,单位产出耗能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且一半多的外贸由驻华外企控制。


  中国无疑是举足轻重的力量,成为最大经济体似乎也是迟早的事。苏联将人造卫星送上天后经济就土崩瓦解,而中国国力增长源自多重因素,如政府精明引导、本土创业推动及与外部世界合作。庞大的人口给中国的增长增加了分量,中国也利用国内市场吸引跨国公司,通过合资企业促成技术转让。因此,中国可能要比预期更快地赶上发达国家。达特茅斯学院的经济学家马修·斯洛特说:“有那些担忧很自然。”在从汽车到航空的许多领域,中国的进步“出乎商界领袖和美国政界领导人的意料”。但是,印度和巴西等国也脱颖而出,成为吸引投资的地方。这说明美国的竞争不仅仅来自中国。全球经济日益多极化,不再由某个超级大国主导,这才是更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