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算法:核恐慌来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06:19

核恐慌来袭

2011-03-16 13:16:53 来源: 新民周刊 (上海) 跟贴 23 条 手机看新闻

从目前的态势来看,福岛第一核电站的1号机组和3号机组的泄漏虽仍在控制之中,不至于很快出现灾难性后果。但要真正解除险情,并且做好后续处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民周刊新一期封面:核恐慌来袭

3月12日,在COSMO石油公司位于千叶县市原市的一处炼油厂,灭火行动仍在持续

3月12日在日本茨城县日立市拍摄的在地震中损毁的汽车

日本黑河口,海啸袭击海边村庄

愿微笑如樱

感谢网络,让我们知道,人们也可以这样面对灾难:没有口号,只有提示;没有哄抢,只有秩序;没有群情激奋,只有默默行动。所谓“每临大事有静气”,就是如此吧。

这是对一个国家政府的考验,也是对一个民族人性的考验。这种考验,何尝不值得我们深思?在自然的力量面前,对生命的尊重是不以国家和政治为衡量标准的。不管是“当事者”还是“旁观者”,学会尊重人类普遍意义上的生命,才能懂得尊重自然和敬畏自然。

地震发生后的第四天,日本著名漫画家、《灌篮高手》的作者井上雄彦在微博上发布了超过60张“微笑”面孔的速写,一张张笔触简单但却十分传神的笑脸,涵盖男女老幼,甚至还有狗的表情,温暖饱满的水墨色画面,让人倍感温馨。这些笑脸仿佛在传递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安宁和快乐,让人们不由自主回到灾难发生之前的时刻。

灾难总是狰狞惨烈的,但当坚强的人从苦难的海水中抬起脸,你会看到,他的微笑如樱。(邵乐韵)

日本没有沉没

在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灾难面前,这个国家没有失掉方寸。日本国民的韧性和淡定,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命运。

记者/邵乐韵

在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灾难面前,这个国家没有失掉方寸。从地震预警发出的那一秒开始,日本各层级的自救和互助系统就全面启动,心照不宣。

震后第一个夜晚,身处东京的异国人看到,数百万通勤族走在街头,自动列队默默前进,红灯停绿灯行,毫无喧哗;车道上的交通工具排成长龙,但听不到一声喇叭声,整个场面,“仿佛一场巨大的无声电影”。一位中国留学生对记者说,那种“有点可怕的”安静和默契带给她的震撼,不亚于里氏9.0级的地震。

日本城市受灾前后的卫星对比图片,让人再度感叹人类的渺小和生命的脆弱。与此同时,网络上不断涌现的照片和只言片语,又让人不得不承认日本社会的韧性和淡定。连日来种种细节的集合,逐渐拼凑出一幅不加修饰的“国家形象图”,这幅图的主角都是普通人,是互相照应的白领、是将采访对象护在自己身下的记者、是为遭受核辐射的市民进行检查和护理的医护者、是冒死进入污染区的自卫队成员……

他们的态度,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命运。

“不只是OKASHI”

“紧急逃生时,我们有个要诀叫‘OKASHI’。”日本女大学生大仓瑶子(Yoko Okura)向记者解释道,“O是Osanai,不要推搡;Ka是Kakenai,不要乱跑;Shi是Shaberanai,不要喧哗,以便听清指令。”日本的全民基础防灾教育从小学一年级贯穿到高中三年级,每年的9月1日,不仅是学校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天,也是“全国预防灾害日”(纪念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中小学生都要进行逃生演习。

当地时间3月11日下午2点46分,日本人一如以往地采取避震措施,他们很快发现这次的晃动不同寻常,但没有人因为惊慌而乱阵脚。看看在日读书和工作的中国人的微博记录,你会明白,“OKASHI”原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从小到大的潜移默化和根深蒂固:

“上万人走出建筑物停留在机动车道中间或马路边,没有一人占用机动车道。整个过程,没有一人在公共场所吸烟。服务员在跑,拿来毯子、热水、饼干,借来电线放收音机。所有男人帮助女人。3个小时后,人散,地上没有一片垃圾,一点也没有。”

“刚刚坐地铁回来了,平时20分钟的车程,花了2个多小时,为了下这个楼梯排队快1个小时。旁边上行的电梯就是空着,所有人都在楼梯边老老实实地排着长队。地铁里面非常热,竟然没有一个人在吵闹。”在网友传送的一张照片上,只见楼道内避震的日本人职业装笔挺,分坐楼梯两侧,确保中间畅通。

一名在写字楼办公室避震的中国人,躲在桌子底下,第一次打开了2年前刚进公司时领到的应急袋,填写姓名、地址、血型等个人信息,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只哨子——倘若身陷倒塌建筑中,可以吹哨子,增加被找到的机会。

校园里,老师带着学生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路线撤到空旷地带——老师必须确保学生全部撤出后,关闭电源,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空地上,老师在外圈保护,小孩子们围坐在当中,他们戴着锥形的安全头套,那是平时凳子上的坐垫,但经过特殊设计,一旦发生地震,就可立刻拆下扣到头上,防止坠物砸伤脑袋。

身在横滨的上海人沈先生怀着感动,记述了2岁幼子在横滨某保育园的经历。保育园内有摄像头,可以实时记录孩子情况供家长通过互联网查看,11日下午,其丈母娘在网上看外孙,只见老师们把戴着防灾头套的孩子们围在中间,时不时俯身下去用身子护住孩子——此时丈母娘还不知道日本正在发生9.0级地震,以为又在防灾训练。17点多,园内其他孩子被陆续接走,“只剩下我2岁的儿子和老师们了。6个老师围着我儿子,儿子身上盖着被子,旁边的老师手里拿着被子时刻准备着,一旦地震就扑上去。”“平时18点接儿子,地震当天交通瘫痪,我步行18公里到达保育园时,已经是22点。其间老师们就是一直这么守护着我儿子。”

常年与“地震”打交道的日本人深知,巨灾面前,独善其身无法全身而退,互相扶持才能共度难关。

在推特(Twitter)等社交网络上,粉丝众多的知名艺人、职业棒球运动员等,成为最有力的讯息转运站。推友们互相提醒,一定要在避难过程中协助那些不会说日文的外国人,或是特别要照料高龄者与妇女,邻居有独居者也要记得去敲门。

推特用户Kuramotoyasu写道:“只需问一声:‘你还好吗’就能让大家的心情好一些。”“不要沉默——看到老人和单独一个的人,请用你的声音问一句。我们都是一家人。”甚至有推友针对外国人给出逃生建议和急需用品清单,告知紧急求助电话。

强震和海啸可以摧毁建筑,却破坏不了这个社会对“秩序”的尊重和恪守。从电视里看到重灾区的惨象,身在东京的Yoko Okura深感心痛,但是看到同胞的反应,她引以为豪:“井然有序是我们从小接受防灾教育的结果。但我认为这不光是训练的结果,更多是文化使然。我想象不出有人会在这个时候趁机打劫商店,这是非常可耻的。恰恰相反,地震发生后便利店主动分发食物和饮水,大型饮料公司把饮料贩售机调制成免费模式,所有公用电话都可以免费拨打,还有多语种电话服务为受灾的外国人提供24小时翻译服务。你可以通过这次地震发现,日本社会的集体意识很强,大家都互相帮助。”

地震首日晚,东京四通八达的地铁系统停运,靠近车站的大学陆续开放讲堂与校内大型集会所,供无法返家的上班族过夜,商务旅馆纷纷提供免费住房,餐馆打出免费招待的牌子。入夜气温下降,还滞留在车站的人收到了工作人员送来的干净储备毛毯。在东京半岛酒店,服务生对待临时避难者与贵宾无二,免费提供咖啡、面包和蛋糕,现场还有古典音乐演奏,抚慰着人们的情绪。而在变成临时避难所的公园里,管理人员启开草地上一排形似阴穽的盖头,支起铁架挂上帆布,人性化的应急简易厕所就搭成了。

从11日深夜到次日,受地震影响不大的东京逐步恢复地铁线路的运营,疲惫的人们坐上回家的车。11日午夜时分电话信号出现好转,《日本新华侨报》记者刘芳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看到,公交车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但是,包括我在内,每个接起电话的人都低声地说几句后匆匆就挂掉电话。在日本,公共交通工具内不打电话是规则。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人们还是照常遵守规则,虽然我想说日本人真是固执得有些可爱,但内心却肃然起敬起来。”

周日,东京市中心部分商店重新开张营业,五金零售商和杂货店的顾客尤其多,不少人出门来囤积电池和蜡烛等基本生活用品——由于电力供应不足,东京电力公司宣布从周一(14日)起在其所辖供电区域内有计划地采取“轮番”停电措施。互联网上马上出现了号召大家节约用电的海报:“来为某个人而熄灯吧。你节约的电力,将照亮他的城市,以及他的心灵”,“精神会被点亮”。

自觉排队依旧是东京街头的一道景观,人们排队做着三件事:1、买手电筒。东京超市手电筒降价,原来相当人民币100元的应急手电筒,现在只要20元。2、领取自行车。自行车免费提供,不要钱和任何手续,只要需要,工作人员就给你一辆,没有人一拥而上,都通过排队领取。3、排队买鲜花。“感谢网络,让我们知道,人们也可以这样面对灾难。”发送这条微博的中国网友如是感叹。

“别含混言辞!”

地震发生前几个小时,日本首相菅直人还因为接受不当政治捐款的问题而备受攻击。地震发生时,国会参议院决算委员会正在就2011年度预算案及相关法案召开会议,朝野政党互相角力。

突如其来的强震和随即引发的巨大海啸、核电危机让对立的朝野政党暂时进入了“政治休战”状态。菅直人召集所有阁僚立即前往首相府邸开紧急会议,震后4分钟,紧急灾害对策本部成立,第一次会议确定,第一要务是保证人命。

会后,身穿浅蓝色急救人员制服的菅直人出现在日本国家电视台上:“请各位国民行动时一定要沉冷静。正是在这种时候,希望每个人都拿出行动来,发挥互助精神,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他的表情镇静,语调也很坚定。随后,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发生什么状况、政府正在做什么事情,提醒百姓应该如何互相帮忙、注意安全。

媒体作为向市民提供最新情况、确保消息通达的平台,也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地震发生时,东京一家电视台的女记者正在街头做采访,地面开始摇动,她并没有停下,而是转为开始报道地震情况。电视台里,新闻主播头戴安全帽,在仍有晃动的演播室中发布警告。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唯一的公共广播电视台NHK(日本放送协会)即时呈现空拍画面,轮流用日语,英语、华语、韩语等5个语种,发布有关最新震情和可能发生海啸的地区。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评价:“作为真正的公共电视台,NHK在国家重大危机时刻成为超越一切的公共平台,维系了国民的精神和秩序。”

随着灾区信息的及时披露,人们很快意识到这次地震的严重性,但是电视上没有灾民哭天喊地的画面,没有记者情绪失控的表现,即使有些主播和记者的声音有些颤抖,他们知道灾区民众跟全球日本人都很注意这些消息,因此自己必须镇定。一位中国留日学生有感而发:“日本电视台的新闻特别平静,我觉得无可挑剔,有信息量却不侵犯个人,有数据不煽情,有各种提示却不造成恐慌。”

名叫“在日本的kk”的网友在微博上转述了一位日本网友的话:各大电视台,不好意思!我们现在不需要任何对受灾者的采访!请你们详细报道现在的灾区给水处的位置,需要等待取水的时间,哪里有可使用的厕所, 哪里有电可以使用!请告诉我们这些有用的信息!催泪煽情的影片请不要播出!眼泪等着以后再流!!!

而在紧急灾害对策本部,枝野幸男一天至少召开三次发布会,媒体记者的追问也越来越凌厉尖锐。日本东海大学教授、朝日CS卫星电视主持人叶千荣生动记录了媒体在核电站危机问题上对政府的“步步紧逼”:

12日晚的新闻发布会上,日本首相菅直人表示,日本正面临二战以来最大的危机,感谢日本人民在艰难的情况下保持冷静,他相信,我们可以共同克服困难。记者们似乎谁也没有被菅直人的演讲打动,在枝野的发布结束后,立即质问道:“为什么菅直人首相不接受我们的提问便退场了?!”

当官房长官枝野幸男承认:“由于注水冷却系统出现故障,三号机组核反应堆内的冷却水位还未达到目标水位。”时事通讯社记者逼问:“冷却水位上不去仅是因为冷却系统的问题?”

枝野答:“这正是专家们目前在分析的。”

记者再度追问:“那么冷却水不到位的问题打算如何解决?是否在冷却水位之上的燃料棒正在发生熔解?!”

枝野还是表示:“专家正在全力寻找对策。”

像这样的交锋,每天的发布会上都在上演。这个时候,媒体记者不代表个人,不代表电视台,而代表整个公众向政府要真相,要核电站的受损和危险情况。13日,日本媒体还痛击内阁府副大臣东祥三,因为他在之前一天视察灾区时打瞌睡——12日早上七点东祥三乘坐陆上自卫队的直升机从宫城县到岩手县视察了两个小时,由于前晚通宵,在听取汇报时,他未能抑制住袭来的睡意,当场现出瞌睡表情。

在13日东京电力公司召开的发布会上,记者们同样“咄咄逼人”。公司副社长藤本孝等6名干部现场向民众鞠躬道歉。记者厉声逼问:“三号机组会不会堆心熔解?!”藤本回答:“目前尚不清楚”,记者吼道:“把话说清楚了!到底会不会!”“别含混言辞!”藤本孝答:“情况是严峻的。”

对于枝野幸男在记者会上没有公开因为核电站爆炸而导致人员死亡等问题,日本参议院议长西冈武夫批评说,政府必须将核电站的实际现况和可能发生的后果,真实地明确地告诉给国民,不能老是给国民和媒体吃“安定药”。

比起执政“新手”民主党,曾连续执政54年的自民党经历过阪神大地震、药害肝炎事件、新型流感等重大灾难和公共危机。曾在安倍晋三、福田康夫和麻生太郎时期担任日本厚生劳动大臣的舛添要一目前是在野党“新党改革”党首,在他看来,目前民主党政府的危机管理以及对国民的说明方法,是有很多问题的,他们亟需的是经验和应对策略。

舛添要一在回复给《新民周刊》记者的邮件中提到,在野党对政府对应灾害的不足点作出指正,也是为了保护国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并不是有意挑政府的刺。虽然他对菅直人政府应对不力的地方也提出批评,但眼下更重要的是为政府提出明确建议,并且提供帮助。

(本文来源:新民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