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1多结局:“美好生活”概念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22:00:31

【法国《论坛报》3月10日文章】题:您认为成功是什么?(作者  索菲·彼得斯)

原文提要  是否存在关于“成功”的普遍标准?分布在十个国家的3000名企业家和高管,包括男性和女性,接受了法国高等经济商业学院的提问,证明成功感更多是建立在人文价值观之上,而不是物质价值观之上,并且更加集体性而不是个人性。CSA调查机构进行的这次调查似乎敲响了充满竞争力的个人主义社会的丧钟。成功意识淡化,对“美好生活”更加向往。

和谐的人际关系

“爱、荣耀和美”曾经是成功概念的三个支点。如今,全世界的职场人只保留了其中一点——爱。包括挣大钱和升职在内的其他方面似乎风光不再。在CSA调查机构主持下,法国高等经济商业学院进行的一次研究正显示了这一点。这项调查针对十个国家的3000名身处职业生涯的社会上层人士。总体来看他们中所有人都认为生活是成功的。和谐地融入亲友的环境(家人、朋友和同事)中,这一印象更加强烈。普遍来看,家庭是十个国家中满意度最高的地方。相反,对个人成功认可较少的是更加个人化的领域——比如爱情生活和职业生涯。这两个领域充满强烈挑战,并且充实感不确定。

非常一致并令人惊讶的是,名气不再让人憧憬。在十个国家中的九个(除了印度),它排在成功生活所需达到目标的末尾。虚张声势的年代过去了。电视真人秀和明星在媒体上种种让人厌恶的行径令荣耀的光环褪色。在美国,过符合道德原则的生活成为97%受访者的首要目标,仅20%的人看重名气。

领导者的传统驱动力渐渐消退。受访的社会上层人士已达到了某种程度的成功,他们的目标不再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样“永不停息”。在他们眼中,成功的职业生涯和挣钱比不上拥有幸福的家庭(96%)、真正的朋友(95%)、自由时光(93%)和符合道德原则的生活(91%)更让人满意。

这份调查中浮现出关于成功的某种看法。实际上它指出了今天国际管理人员的渴求,以及他们所看重的东西。社会学家弗朗索瓦·迪皮伊回忆起他在197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四分之三的高管人员把职业生涯置于成功的峰顶。今天,成功绝不是扎根于丰厚的薪水和亮丽的名片,而是存在于工作关系之中。被问及什么是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成功时,接受调查的十个国家中有九国的管理人员一致回答:与同事的关系。

与办公室邻桌等每天都接触的人搞好关系,这在今天至关重要。这是不是群体友好相处日益困难的反映?是不是压力倍增和商界像弓弦一样紧张情况下的安慰感?

成功参数多样化

责任也是带来成功感的重要因素——远超被人认可的等级和薪水。薪水方面则很明显缺乏成功感。在美国、巴西、印度和摩洛哥都是如此。在德国、俄罗斯和英国, 人们更倾向于认为自己能够通过个人努力实现价值,而在法国、中国和新加坡,人们较少承认自己能脱颖而出。

关于成功的王牌,十个国家中有八国把才智放在首位,而法国人和中国人认为“关系网络”是职业成功的战略性要素。中国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关系”的重要性,而法国人则担忧关系不够用。以至于产生了这样的普遍看法:没有关系网,在职场中无法生存。

59%的法国社会上层人士认为,取得职业成功首先是“创造和会分配财富”。英国人(50%)、美国人(51%)和德国人(51%)的看法类似,印度人对此的认同略低(42%),但巴西人(79%)和摩洛哥人(83%)对此较为赞同。仅在中国有79%的人更加认同“创造和积聚财富”,而同样比例的俄罗斯人选择“分配财富”作为成功的标准。

成为企业家仍然是新兴国家多数管理人的梦想,但在欧洲和美国已经没有这种渴望了。虽然人们通常认为法国人喜欢创业,但调查中发现59%的法国人认为就职于一家企业比自己开公司更称得上是成功。

就职于大公司并不意味着成功:接受调查的法国人有62%最希望在小公司工作,60%的美国人、57%的摩洛哥人和55%的德国人持同样看法。相反,65% 的印度人、69%的俄罗斯人和同样比例的中国人最青睐大公司。这是否表明在法国,大公司的工作压力更大?中小企业如今更能让人实现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活之间的平衡?灵智精实广告公司副总裁朱利安·卡雷特说:“总而言之,这证明成功的标准非常个人化,而普遍接受的成功模式仍然强调业绩和金钱。”

在所有国家,比尔·盖茨都被认为是最成功的人,这是因为他不仅是一个把自己的公司打造成优秀跨国集团的完美企业家,同时还把自己财富的一部分进行重新分配。这个一致看法充分说明,管理人员在心中把业绩和物质财富之外的东西看得同等重要。法国人把齐达内、史蒂夫·乔布斯、斯特劳斯-卡恩甚至甘地都视为成功人物。

是否该对这些调查结果保持某种乐观?接受调查的社会上层人士证明了危机在何种程度上打乱了他们的标准。意识到并接受了成功参数的多样化,这表现出一种新形式的“明智”。2002年,时任国民教育部长的哲学家吕克·费里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一种成功的生活?”他试图指出,哲学意义上成功的“美好生活”为什么不能局限于社会成功。全世界的宗教和重要哲学观点事实上一直以来都坚信,美好的生活不能仅以“成功”为判断标准,而应该是一种完善的、有意义的生活。今天的这项调查似乎恰好凸显了这种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