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手抄报:靠什么消解“抢购冲动”背后的传言风险?--观点--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16:52

靠什么消解“抢购冲动”背后的传言风险?

朱四倍

2011年03月17日16:15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面对3月17日中国各地出现的抢购碘盐、酱油、腌菜等行为,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系主任唐双凌心情复杂:“吃碘盐完全没有必要,抢酱油更是无稽之谈”。(中国新闻网3月17日)

  据了解,广东、浙江、江苏、安徽多地现抢购食盐现象,并且出现了一些商家趁机提价的投机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抢购碘盐、酱油、腌菜等非理性行为的蔓延,在这样的事实面前,仅仅凭借专家的“吃碘盐完全没有必要,抢酱油更是无稽之谈”能让被抢购冲动缠身的公众冷静下来吗?

  就理性的个体来说,在正常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中,恐怕很难相信食用盐中的碘可以有效防止核辐射,但是,在公共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事实面前,个体有限的理性被集体的非理性裹胁了,并且二者相互作用,最终出现了“抢购冲动”,对此,社会应有清醒的认识,既不能一味地批评公众的抢购行为,也不能仅仅用稳定市场的方式来对待之,而应站在更大的视野下观察这种传言风险,进而求得解决之道,否则,只能是类似场景的再次显现。

  事实上,这种抢购冲动现象我们似曾相识,在当年的非典危机中不是同样出现了抢购板兰根等现象吗?这都让我们见识了传言的杀伤力,其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已经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因此,笔者以为,传言之所以被公众相信,不仅仅是因为传言本身具有的杀伤力,更是由于人们面对正在发生的危机以及无法掌控信息的前提下为自身预设的恐慌。

  诸如此类的事实表明,传言是不可能杜绝的,尽量降低传言风险,是现代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的责任。可以说,传言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传言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触动了社会深层的机制。这是我们审视抢购冲动的立足点所在。

  根据传言是“集体行动”的逻辑,可以说,传言一旦产生,一场集体行动已经开始了,参与传言就意味着参与了“集体行动”,无论参与者认识到与否、承认与否。因为传言的传播过程既是一种信息的扩散过程,同时又是对信息内容进行解释和评论的过程,其中掺杂着个人感情与群体意识,这些评论最终趋向一种共同的情感,从而形成一种群体舆论乃至行为。如本则新闻中的抢购冲动。

  应明确,传言不是谎言,尽管现实中不少人有意无意之间把二者等同。传言融入了个体的情感与想象,其传播的过程就是对每一个接受者期待满足的过程。正如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人们之所以会相信传言是因为传言的可信性、所传递信息的非常特殊性以及传言者自身的心理需要,是因为人们常常把传言当作可靠的信息来源,似乎是一个真实的信息,是一个我们所希望的信息。明白了这些,就不难发现抢购冲动背后的信息非对称,也正是这种信息非对称导致了盲目的抢购潮,并且显现出强大的裹胁力量,也给社会带来了风险隐患。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曾把传言看成是一种社会情境,它一旦被很多人相信,就会进一步增加相信者的人数,进而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造成影响。从抢购冲动在极端时间内得到蔓延的过程来看,这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理解视角。

  如果易于导致社会失序的传言的蔓延无法得到有效抑制,就容易造成社会恐慌,可以认为抢购冲动就是社会恐慌的代名词。认识到了这点,在笔者看来,就找到了消除抢购冲动风险的路径:一是满足公众的公共信息需求,避免信息非对称现象;二是消除公众预设恐慌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