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蜡烤色怎么鉴别:24.百色起义的烽火在富宁谷拉延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54:48

 

百色起义的烽火在富宁谷拉延伸

图文:张平

谷拉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1929年底,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发动百色起义,建立右江革命根据地和红七军,富宁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百色起义后,1931年初,红七军主力北上江西后,桂系军阀对右江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围剿”。中共右江特委决定进行战略转移,到地处滇桂交界的富州县(今富宁县)“七村九弄”地区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党组织派赵敏等60余名红军党员干部,以赶马帮、搞缝纫、找金矿、办学校、认老同、哥老会、结拜兄弟和上门做女婿等各种方式,来到滇桂边区的谷拉“七村九弄”秘密联合当地一些绿林武装开展革命活动。1934年11月初,原红七军二十一师副师长黄明春在“九弄”的多立村主持召开滇桂黔边区党的第一次代表会议,宣布成立了中共滇黔桂边区临时委员会。同年11月下旬,中共滇黔桂边区临时委员会在“九弄”的谷留村召开滇黔桂边区劳农会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了滇黔桂边区革命委员会、滇黔桂边区劳农会和滇黔桂边区劳农游击队第三联队,并相继建立了各种形式的革命组织。1934年底,形成了以富宁“七村九弄”为中心的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在边区各族人民的支持下,红军队伍不断壮大,革命形势迅猛发展,形成了以“七村九弄”为中心,活动范围涵盖滇黔桂3省28个县的广大地区,控制区域人口达180多万人的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播下了革命火种,是滇黔桂边区革命的发祥地。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与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近八年之久,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谷拉乡位于富宁县东部,距富宁县城80公里。东南与广西百色市泮水乡、靖西县魁圩乡、那坡县龙合乡接壤;西北与本县归朝镇、者桑乡相邻,地处两省(区)四县(市)五乡镇结合部。辖11个村委会237个村小组337个自然村,总人口24600人,居住着壮、汉、瑶三种民族,少数民族占98.7%。国土面积386平方公里(57.9万亩),耕地面积23258亩,人均耕地面积0.9亩。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为一体的特困乡。由于受环境、历史、交通等条件的制约,谷拉发展十分滞后,全乡至今还有近半数的群众生活在温饱线以下。在广大农村流传着这样的民谚:“谷拉谷拉,大半石旮旯,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滴水贵如油,寸土贵如金,栽下几面坡,收来几小箩”。这是对谷拉地势险要、环境恶劣,导致老区人民贫穷落后的真实写照。当年红军居住长达8年之久的甘屯红军村11户人家仍然过着极度贫困的生活,没有一家有一套完整的房屋,完整的墙壁,都是用树枝树叶代替墙壁遮风挡雨,仍然过桌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年人均有粮178公斤,人均纯收入687元。2008年,省州县党委政府把甘屯村列为革命老区重点村建设后,富宁县采取以国家投入和积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设。共投入资金200.9万元,其中群众以劳折资54万元,目前村内项目建成安居房11户、沼气池11口、节能灶11件、小水窖11口、厩舍11间、引水管网960米,公厕1个,进村及村内道路硬化400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项目建成陈列室及科技文化活动中心1幢、教育基地活动场硬化897平方米、红军洞进洞压模公路545平方米、洞内循环小道256平方米、长廊浮雕30米、雕塑1座、维修红军洞口防线4道、寨门1道。为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该村将通过炸石造地、坡改梯和地头水窖的形式,大力实施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发展油茶、黄果、芭蕉等产业。年人均有粮226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319元,比30年前人均纯收入不到50元增加了263.8倍,与2007年相比,增163元,增14.1%,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一个干净卫生整洁的村庄出现在你的眼前。红军洞村的壮族农民住上了宽敞的安居房,喝上了安全的自来水。过上了吃饱穿暖的美好生活,壮族农民说托党和政府的福啊!托当年红军的福。甘屯红军村的变化是谷拉革命老区发展的一个缩影,谷拉乡党委书记陈翰林说:随着中央省州县对革命老区的高度重视,老区大投入、大发展的春天已经来到。全乡两年来,累计投入各类资金9772.7万元。除电站建设资金外,以前几年相比,增加了10.61倍。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952.7万元,共建设小水窖1565口、沼气池1819口,解决了1400余户7000余人1000余头(匹)大牲畜饮水困难;改造茅草房403户,改造杈杈房656户,实施农村地震安居改造工程120户,排除危房1600余间。全乡332个自然村通电,自然村通电率达97.3%。相继建成了小河口至谷拉51公里弹石路面的县乡公路,原来从富宁到谷拉要4至6小时,而今只要不到2小时,同时谷拉至多贡等村委会共9条125公里的乡村公路和那标、百仓、谷拉和立达4座民心桥,村村通路率为59%,群众的出行难、过河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建成谷拉、那花等6所学校教学楼及配套设施,排除危房面积3220平方米,逐步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建成乡卫生院综合门诊部和村级卫生室9个,缓解了部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通过加大那花村、甘屯红军村两个革命老区重点村建设力度,完成了村内道路、人畜饮水、安居房、成技校、产业开发及红军洞附属设施等工程建设,甘屯红军洞将成为省、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物和革命遗址等红色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2008年,新植油茶365亩,低产油茶改造1200亩。新种植甘蔗面积1000余亩,累计种植面积达6233亩。八角种植面积1.3万亩。油桐4000亩,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陈书记高兴的说:“我们要继续发扬革命老区精神,让白色起义的烽火在谷拉延伸,喜迎革命老区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