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王胎冻干粉片结石:奇文共赏:一次X光胸透检查相当于在发生核事故的反应堆前待一个小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18:28
奇文共赏:一次X光胸透检查相当于在发生核事故的反应堆前待一个小时?
MarkTwin 日本的核电站出现了严重的事故,目前级别暂时定为4级。已有瑞典专家认为日本政府有所瞒报,级别应该会更高。大家看了这些消息当然都很担心:受到核放射沾染的粉尘会不会跑到中国来?如果来了,会有什么样的危害?然后,3月15日人民网上就出现了一篇奇文《日本发生核辐射 对中国将会有什么影响?》。文章的作者是“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朱昂”,文章的指导老师是“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能科学与工程管理研究所所长王侃教授”。文章的开头谈了核能的三大优点:“首先,核能的能量密度非常大,消耗少量的核燃料就可以产生非常巨大的能量。。。其次,核能是非常清洁的能源。。。核能的第三个优点是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末尾则谈了中国将要兴建的核电站的优点:“与日本福岛发生事故的70年代兴建的早期沸水堆核电站不同,中国目前规划中的反应堆类型以安全性更好的三代压水堆为主。。。目前,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有很多专家学者潜心致力于研究更加安全、更加经济、更加高效的核能系统,以应付人类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这些内容看起来与“日本发生核辐射,对中国将会有什么影响”这个标题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其实是有关系的,我将在后面叙述。文章在介绍了核能的三大优点之后,开始谈到这次日本核电站事故了:“与核裂变能相关的还有核反应堆的“剩余发热”问题——这也是造成最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反应堆中,当裂变反应停止时,由于还存在着大量的放射性裂变产物,这些裂变产物在进行衰变时会放出衰变热(虽然裂变释能已经停止),其总的热量规模可以达到反应堆满功率运行时的3%左右。”然后,文章介绍了“为了防止“剩余发热”的危害,反应堆做了很多可靠的设计”的细节。在这里,文章出现了第一次错误:“与此同时,核电厂在设计之初,也会考虑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比如说地震、台风、潮汐、海啸等。以预防地震为例,在设计时,核电厂主体结构要坐落在一块沉积岩上,同时要考虑此地最大可能发生的地震规模再加上富余量。但像这次日本发生的地震规模大大超过预期,9.0级的规模超过早期福岛电站7.9级的抗震规模42倍(地震一级相差30倍)。”错误在哪里呢?错误在于:此次地震的震级确实是9级,但是这次地震的震中并不在“福岛电站”,而是在距离福岛电站一百多公里以外的“太平洋”海里,而且震源很深,是在海底以下24公里!大家知道,我国2008年的汶川地震的震级是8级,而且震源也并不深,但是77公里外的成都受到的危害就只相当于成都当地发生7级左右地震的危害了。因此,这次发生在太平洋的9级地震,当地震波到达一百多福岛电站的时候,顶多只相当于直接在福岛发生不到8级的地震的威力了。这显然是福岛的抗震规模足以应对的。文章作者在后面谈到辐射危害的时候指出:“当需要对辐射进行防护的时候,有三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时间、距离和屏蔽。前两个显而易见,接受辐射的时间越短,离辐射的距离越远,接受的剂量就越少。”这说明,文章作者是知道“离辐射的距离越远,接受的剂量就越少”这个道理的。但是,作者怎么就不知道“离地震震中的距离越远,受到地震波影响就越小”这个类似的道理呢?
文章接着又说:“另外,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加装安全壳,所以当压力容器损毁时,核物质全部释放于外部环境,引发了灾难性的后果。而从此之后,所有的反应堆,包括日本的这座,都加装了安全壳,使再发生这种破坏性事故的概率降到了极小。”这段话的道理确实没错:如果安全壳没有损坏,确实不会出现“核物质全部释放于外部环境”这种“灾难性的后果”。但是,中国新闻网的的最新报道《IAEA称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已外泄》指出:“据法新社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15日表示,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在地震后受损,发生火灾并出现反应堆“堆心空烧”的现象,放射性物质已泄漏到环境中。报道称,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一份声明中宣布,当地时间15日上午4时50分左右,日本当局向国际原子能机构发放通知,告知福岛第一核电站4号机组当天早些时候发生火灾,堆放在4号机组反应堆的乏燃料着火,使得放射性物质直接被释放到大气环境中。”也就是说,“核物质释放于外部环境”这种“灾难性的后果”已经出现了!不过,到此为止的错误还可以理解为:文章作者写作的时候并不了解最新的情况。最“雷人”的是下面这一段:“这次日本事故中释放的辐射有多强呢?据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报告,12日探测到的最高放射性剂量为1015微希每小时。这是怎样的一个辐射剂量呢?如果你一年什么事情也不干在家干坐着,你接受了天然本底的2.4毫希的剂量,也就相当于你站在最高峰时核电站门口整整两个多小时。如果你真的不幸地在发生核事故的反应堆前呆了一个小时,好吧,如果你想你的寿命不至于受到影响,那么请你少做一次X光胸透检查,或者少抽几根香烟。”这位作者似乎在“妖魔化”我国的香烟和X光胸透:“在发生核事故的反应堆前呆了一个小时”居然等于“做一次X光胸透检查”或者“抽几根香烟”! 这里先介绍一下放射剂量单位“希”。凤凰网提供的信息《独家揭密辐射剂量单位:4000“毫希”即可致死》:“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中,辐射剂量的单位有多种衡量模式和计量单位。较为完整的衡量模式是“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其国际标准单位是希沃特,记作Sv。定义是每公斤(千克、kg)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J),为1希沃特。
希沃特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希沃特(mSv),1mSv=0.001Sv。此外还有微希沃特(μSv),1μSv=0.001mSv。
对一般人来说,比如在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物质的人,每年的正常因环境本底辐射(主要是空气中的氡)摄取量是每年1~2毫希沃特。凡是每年辐射物质摄取量超过6毫希沃特,应被列为放射性物质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环境应受到定期的监测,而人员本身需要接受定期的医疗检查。
福岛核电站泄漏,目前监测到的数据是每小时1015μSv,即1.015mSv。这约相当于每个人半年内接受的天然辐射,10次X光检查接受的辐射。”还给出了常见的辐射剂量:看起来,文章作者的说法与凤凰网的介绍相比较,有一部分是符合的:一小时的剂量是1.015毫希,相当于每个人半年内接受的天然辐射。另一部分则不符合:文章作者说1.015毫希相当于一次X光检查,而凤凰网的介绍说相当于十次X光检查。“雷人”的地方在哪里呢?这得从放射性的危害说起。放射性的危害主要是造成DNA断裂,引起基因突变,因而引起癌变等疾病。在正常情况下,天然本底辐射的辐射强度很小,人体能够及时地自动修复天然放射性造成的DNA损伤,基本避免基因突变。但是,如果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的辐射,人体DNA修复功能将受到严重挑战,将造成大量细胞死亡,从而肌体致死。因此,放射性伤害的程度虽然也与辐射累计总量有关,但是主要取决于辐射强度,而不是辐射累计总量。显然,根本不能把“一个小时内受到1.015毫希”与“一年内受到2.4毫希”相提并论!前者受到的辐射强度是后者的两万多倍!凤凰网的报道指出:“1.015毫希”相当于“10次X光检查接受的辐射”。那么,“一个小时内受到1.015毫希”就相当于“一小时内接受10次X光检查”!一个小时内连续做十次X光透视检查,谁受得了?不妨打个通俗而简单的比方:假设某种安眠药的安全剂量是每次十片。如果每天吃一次,每次吃一片,连续吃上一个年,虽然一共吃了365片,但是并不会因此而送命。然而,如果一次就吃下180片,尽管这个剂量只是“每天一片,连续吃一年”的总剂量的一半,但是可以肯定:一定会因此而送命的!再打个力学的比方: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在一分钟内停下来与在一秒钟内停下来,汽车里的人受到的伤害是一样的么?此外,“1015微希每小时”这个放射剂量是3月12日测到的。3月15日中国新闻网的最新报道《东京都宣布核辐射超标20倍》指出:“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东京都当地时间15日下午13时发表核辐射监测报告说,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的核物质已经飘至东京,东京地区的放射线量已经超过了往常的20倍,而且继续处于上升的趋势。另外,与东京都相邻埼玉县政府也发表报告说,埼玉县的核辐射量也比平时增加了20倍。”“超过往常的20倍”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现在一小时受到的辐射,相当于往常一天受到的辐射!后面这段也比较“雷人”:“当然,在一号机组之后,二号机组的放射性要比一号机组高出许多,那么对于中国来讲,会有什么影响呢?做一个最坏的估计,以15日东京探测到的0.1至0.8微希(这样的剂量大致和天然本底辐射相当,不会对东京市民造成危害)计算,事故距东京的距离为200公里,距中国的距离保守以1000公里计算(韩国首都首尔距福岛的距离就有1000公里),我们接受的剂量为5万分之一毫希左右,占时间平均后的天然本底的5%左右。这个剂量相当于今天大气层薄了一些,多入射了5%的宇宙射线,或者相当于你在飞机上喝小一杯果汁时间内接受到的高空宇宙射线剂量。当然,考虑到风向和核素本身的衰变,结果还不会有如上保守估计的数值之多。”文章的作者认为:如果200公里外的辐射剂量为每小时0.1—0.8微希,则1000公里外的辐射剂量为每小时0.02微希(即五万分之一毫希)。很显然,作者是这样推理计算的:假定辐射强度与距离成反比,取200公里处的辐射剂量为每小时0.1微希,1000公里是200公里的五倍,于是1000公里处的辐射强度就是每小时0.1微希的五分之一,即每小时0.02微希。作者实际上假定辐射强度与距离成反比,而这是并无根据的。辐射强度确实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是,辐射的扩散,并不是核电站辐射源直接造成的。核泄漏之后,一方面,泄漏出来的放射性物质随着空气流动而扩散;另一方面,附近空气中的微粒沾染了放射性物质而变成了放射性物质,然后随着空气的流动而四处扩散。因此,某处的辐射强度,主要取决于有多少放射性物质和被沾染而变得具有放射性的微粒能够到达该处,这显然不是简单的“与距离成反比”的关系。最后,我们来看看此文作者为何要花大量篇幅来谈核能的优点和我国即将兴建的三代核电站的优点。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大家看看《科学时报》这则报道就知道了:《自主与创新是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词——记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能科学与工程管理研究所所长王侃教授》
关键字: 核事故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乌有之乡    http://www.wyzxs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