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门吧:中国是人均中上收入国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1:43:23

中国是人均中上收入国家?

  作者:王建铆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在过去十几年间,中国人总是不断听到“根据世界银行的排名,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排在世界100名之后”一类的说法。中国2010年的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之后,这一类的说法被再一次广泛传播,甚至还出现了“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的最雷人版本。这样的说法值得更细致的推敲。

  事实上,世界银行为每一年编制的并不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排名,而是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的排名。根据世界银行2009年的世界人均GNI排名,中国大陆(以下简称中国)在全球除台湾以外的213个经济体中排名第125位。这意味着,在中国以外的212个经济体中,124个(58.5%)的人均GNI高于中国,88个(41.5%)的人均GNI低于中国。然而,一直被用于衡量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相对水平的世界银行人均GNI排名存在严重偏差,实际上是一个“不科学”的排名。

  首先,世界银行人均GNI排行榜中的经济体在人口规模上相差极其悬殊,其中既包括只有12373人的图瓦卢,又包括超过13亿人的中国。把中国和在人口规模上仅相当于中国五级行政架构中最低一级的乡的经济体放在一起进行简单的比较,这本身就是一种极端荒谬的做法。

  其次,很小的经济体通常都很富裕。根据世界银行2009年的分类标准,人均国民总收入12195美元以上的“高收入经济体”有69个,3946-12194美元的“中上收入经济体”有50个,996-3945美元的“中下收入经济体”有53个,996美元以下的“低收入经济体”有41个。然而在58个人口规模小于100万的微型经济体中,29个属于“高收入”,13个属于“中上收入”,14个属于“中下收入”,只有2个属于“低收入”。显然,人均GNI与人口规模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关系。

  因此,不考虑人口规模因素的排名是有偏差的排名,世界银行的人均GNI排名根本不能准确地反映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对水平。

  幸运的是,只要把人口规模的因素考虑在内,准确反映经济发展相对水平的无偏差排名是可以实现的。中国2009年的无偏排名指数为59%,意味着在中国以外的世界人口中有59%在人均GNI上排在了中国人的后面。这和在中国以外的212个经济体中有41.5%在人均GNI上排在中国的后面形成巨大反差,其原因就是,虽然排在中国前面的经济体数量比排在后面的多,但是排在中国前面的经济体的人口规模通常较小,而排在中国后面的经济体的人口规模通常较大。实际上,自从十几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印尼与中国的人均GNI排名顺序逆转以后,中国人在整体上就已经属于世界上较富裕的那一半了。

  世界银行的人均GNI排名之所以在中国这么有市场,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中国很多问题的借口。这其中隐含的逻辑就是:因为中国的人均排名仍然在世界100名之后,所以中国人享受到更公平的收入分配、更平等的公共服务等的难度就更大。简而言之,世界银行的排名已经成为中国的特殊利益阶层拒绝变革、推迟改革的借口。

  当然,只要中国保持和其潜在增长率大致相当的增长速度,就无论如何会在5年内进入人均GNI的前100行列。但是,如果中国由于推迟改革而维持粗放发展方式,就很可能会在进入前100行列之前爆发粗放发展的危机。

  中国2010年的GDP和GNI,总量都接近6万亿美元,人均都超过4300美元。这使得中国已经从一个中下收入国家变为一个中上收入国家。中国2010年的无偏排名指数预计为61%,意味着在中国以外的世界人口中有61%在人均GNI上排在了中国人的后面。如果把范围限制在发展中经济体(就是低收入、中下收入和中上收入这三类经济体)的话,预计2010年在中国以外的发展中世界人口中有77%在人均GNI上排在了中国人的后面。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绝对不再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再也承担不起推迟改革的代价。

  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大大超出原先的计划和中国人在整体上已经属于世界较富裕的那一半的事实,中国政府必须加快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实现那些原本许诺在2020年或更遥远未来实现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