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战纪片花:日媒报道不煽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9/21 08:52:29
 

导语:经历了9.0级大地震后的日本,很难看到对着镜头哭泣的民众,也看不到极度渲染悲伤气氛的煽情报道。不哭,是震后日本留给世界的印象。而这一切最早是经由日本媒体传递出来的,日本媒体因何在报道中做到克制不煽情?[网友评论]
[日本9.0级大地震专题][日本何以处“震”不惊][福岛核电站到底发生了什么?]

最新、最快、最准,日本媒体在地震中所做的远不止于此,配合救灾、犀利发问,媒体产生的作用已不可估量。

直播灾难参与救援,媒体成重要救灾力量

地震之后,作为公共电视台的NHK全面跟进,不停地轮流用日语、英语、华语、韩语等五个语种,发布有关最新震情和可能发生海啸的地区,给予震区的民众最大的帮助。旅日华人作家毛丹青在博客中说:日本电视台直播震灾现状时发现一家医院的楼顶上有人求救,于是直升飞机上的女播音员报导了医院的位置,很快得到了医院的详情,包括医院的规模、设备以及住院人数等等。通过电视直播对话让人感到现场的紧迫,但同时又是按步就班,而紧急救援队已靠近了医院。这些工作表明了公共媒体在救灾报道中不但是重要的消息来源,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救灾力量。

戴安全帽进演播室,媒体始终和公众在一起

余震还在继续,NHK非但没有停止工作,主持人甚至戴着安全帽出镜,播放关于地震的最新消息。和静钧在评论中说:有一个镜头令人印象深刻,NHK正开始播放对官房长官的采访实况,当获悉福岛县第一核电站第1号机有可能爆炸后,马上中断画面,转而反复播放核辐射时的生活指导及相关避难信息,每隔几分钟就提醒民众注意安全。包括共同社、时事社及其他媒体,都在及时地从各角度呵护着生者的安全和对逝者的尊重,显示了媒体的社会责任。[详细]

代表公众厉声问责,媒体为公共利益发声

地震之后,更令人担心的是核电站的泄露危机。负责运营福岛核电站的东京电力公司高层13日召开记者会,副社长藤本孝等六名高层人员在会上鞠躬谢罪,但仍逃不过现场记者的围攻。有日本记者厉声逼问核电站情况:“3号机组会不会发生燃料棒熔化?”藤本回答:“目前尚不清楚。”记者当即对他吼道:“把话说清楚了!到底会不会?”“别含混言辞!”藤本只是答:“情况是严峻的。”这种厉声的质问不代表记者、不代表他所在的媒体,只代表担心核泄漏会引发安全事故的日本国民。

 .research {FONT-SIZE: 12px; MARGIN: 0px auto; FONT-FAMILY: "宋体"}.research H2 {PADDING-RIGHT: 0px; PADDING-LEFT: 0px; FONT-SIZE: 12px; PADDING-BOTTOM: 2px; MARGIN: 0px; PADDING-TOP: 2px}.research SPAN {FONT-WEIGHT: bold}.research .button {HEIGHT: 23px}.research TD {LINE-HEIGHT: 18px}

日本新闻人头戴头盔第一时间投入播报

冷静而不煽情的日本媒体正如媒体人张力奋说的那样:成为超越一切的公共平台,维系了国民的精神和秩序。

平静不恐慌,向每一位日本人传递信心

这是一场破坏力超过汶川地震20倍的灾难,所以它天然地触动着人们对末日来临的想像,各传媒的实况主持人或现场记者作惊恐状,或作撕心裂肺状,或声音里充满了绝望哭腔,或无意中放大和传播恐惧,都是可以预料得到的普通人的反应。然而,从震后到现在,日本公共传媒??却鲜有出现这些“普通人的反应”。一个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在经历了地震之后发出感想:(日本)电视台的新闻特别平静,我觉得无可挑剔,有信息量却不侵犯个人,有数据不煽情,有各种提示却不造成恐慌。媒体的这种平静,也传递给每一个身处灾难的日本人信心。

严谨不逼迫,让生命的尊严高于一切

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后,日本各大媒体第一时间把辐射量每小时1015微西韦特的准确数据传播出来,并告知“这相当于普通人一年可以承受的辐射量”,而不是轻描淡写地说“影响不大” ,塞给受众完全不知所云的消息。 日本媒体报道的新闻画面,以专业直击灾难现场,同时也展现尊重人性的作业模式。因为,没有新闻比生命更值得尊重。

冷静不煽情,克制表达悲天悯人情怀

在日本地震发生之后,无论是在大陆媒体上还是在台湾媒体上,都不难看到这样的字眼,满目疮痍、人间炼狱……反观日本媒体却基本看不到这样的景象。报道中没有大众想象的悲伤气氛,也没有不断地去重复受灾地区的影像。日本媒体展现了高度的新闻专业与自律,冷静而不煽情地报导了相关灾情,除了正确传达政府发布的讯息外,也让所有守在电视机前面的日本国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国家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他们没有去追问受灾民众现在是什么心情,没有追问他们的家人在哪里,更没有刻意的去渲染悲伤。

日本自卫队队员抱着一个幸存的4个月大婴儿,脸上露出了笑容

岩手县高田市附近紧急避难所里,重逢的亲人拥抱在一起

新闻专业主义以及日本冷静、坚韧的民族性,让日本媒体沉着应对灾难。

新闻专业主义教会媒体在突发灾难前保持冷静

什么是新闻专业主义?NHK在此次地震报道中,冷静而详实报道海啸的正确讯息,即使某些主播跟记者的声音有些颤抖,但总体是镇静的。画面上没有灾民呼天喊地的画面,没有记者虚张声势的嘶哑报道状。媒体关于灾情信息传递、政府政策发布都相当及时,甚至每隔几分钟就提醒观众注意安全,NHK??真实呈现了日本地震的面貌。这种专业主义,不仅真实报道了灾情,也让民众能够在灾难前保持平静。

“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习惯,让日本人善于克制感情

“不给人添麻烦”这是日本人的常识,这句话出现在给小孩学习的《社会生活教育》第一章第一节。让别人不快、让别人担心、让别人操心,都属于“给人添麻烦”的范畴。在大地震后,日本人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悲哀,反而对因自己的悲哀而让别人担忧和牵挂表示歉意。在大地震中,如果家人朋友遭遇不幸,日本人通常也不会号啕大哭,只是默默承受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当有人获救时,代替“谢谢”说 “对不起”的人也不少,对他们来说,比起感谢,给别人添麻烦的心情更多。这种对于自己感情的克制,也使得媒体不会也不能去报道、炒作这种悲伤的气氛。

冷静坚韧,恪尽职守的民族性格使日本媒体在灾难下保持沉着

在大地震引发重大灾难之际,日本人让全世界见识到其冷静、坚韧的“民族性”。从政府首长、媒体到一般民众,没有出现怨天尤人,或朝野互骂的情形,反而发挥沉着、守序的精神,如此高的国民素养,为举世所推崇。而长期经受地震练就的这种冷静、坚韧的民族性格,使得无论是日本民众还是日本媒体都可以沉着的面对大地震的现状,民众不会“悲天跄地”,媒体也不会可以的渲染“众志成城”。

震后的日本民众仍然平静的排队打电话。

“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心理使日本人面对灾难仍能保持有序。

一个国家可以有大灾,但不能有在大灾面前完全走样的公共媒体。

毁灭性地震、毁灭性海啸、灾难性的核泄漏、数千次余震……在不到数十小时之内,灾难重重叠叠袭向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东北地带。在这危急时刻,人们见证了日本公共传媒的专业主义和人文情怀,正如《金融时报》中文网总编辑所言,日本公共传媒在国家重大危机时刻“成为超越一切的公共平台,维系了国民的精神和秩序”。

有大量的证据能支持上述的判断:

以一场1200年一遇的大地震和释放的破坏力相当于汶川地震20倍的灾难为背景,以它天然地触动着人们对末日来临的想像为基础,各传媒的实况主持人或现场记者作惊恐状,或作撕心裂肺状,或声音里充满了绝望哭腔,或无意中放大和传播恐惧,都是可以预料得到的普通人的反应。然而,从震后到现在,日本公共传媒却鲜有出现这些“普通人的反应”,在危机传播管理上表现出高度的专业主义。

以日本最大的公共传媒NHK(日本广播协会)为例,主播们始终保持镇静的面容,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坚强。画面上没有出现令人恐怖的死亡特写,没有灾民们呼天喊地的镜头,也没有第一线记者虚张声势的煽情式报道。一个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在经历了地震之后发出感想:(日本)电视台的新闻特别平静,我觉得无可挑剔,有信息量却不侵犯个人,有数据不煽情,有各种提示却不造成恐慌。

NHK是日本影响力很大的新闻单位,作为侧重于公共属性的传媒,始终保持着“我的方式传播”的媒体第一价值,保持了独立和公信力,即便在大灾难来临时也不曾改变。

第二个价值就是做到“及时“、“实时”地快速播报最新消息,一经确认,则反复轮流播放。有一个镜头令人印象深刻,NHK正开始播放对官房长官的采访实况,当获悉福岛县第一核电站第1号机有可能爆炸后,马上中断画面,转而反复播放核辐射时的生活指导及相关避难信息,每隔几分钟就提醒民众注意安全。包括共同社、时事社及其他媒体,都在及时地从各角度呵护着生者的安全和对逝者的尊重,显示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第三个价值就是力求信息全面。NHK轮流使用日语、英语、汉语、韩语等五种语言,这就考虑到了受众中可能有非日语观众。日本各大媒体第一时间把辐射量每小时1015微西韦特的准确数据传播出来,并告知“这相当于普通人一年可以承受的辐射量”,而不是轻描淡写地说“影响不大”,塞给受众完全不知所云的消息。

公共传媒不同于其他大众传媒,不同于以盈利为逐利动力的纯商业媒体,它是一国和一国民及一国根本文化的坚守者,如约瑟夫·普利策所言,是社会生命的第一线瞭望者,对内就是“零距离”,“零时差”的沟通者,对外就是国家形象的公共外交大使。日本大灾,全球垂泪,这与日本公共传媒真实呈现了日本真面貌不无关系。一个国家可以有大灾,但不能有在大灾面前完全走样的公共媒体。

震后东京街头数万人静默步行回家如无声电影

2011年03月14日 03:32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宗禾

字号:T|T
37人参与6条评论打印转发

13日,人们在仙台一所学校的操场上排队取水。

“东京街头尽是步行回家的人群,仿佛数百万人都一起走上了街头,但都自动列队默默前行,秩序井然,毫无喧哗,我在开车,路上塞车,但也毫无喇叭声,眼前的一切,仿佛是部场面巨大的无声电影。”

——微博网友  

“几百人在广场避震完毕,整个过程,无一人抽烟,服务员在跑,拿来一切:毯子,热水,饼干。所有男人帮助女人,跑回大楼为女人拿东西,接来电线放收音机。3个小时后,人散,地上没有一片垃圾,一点也没有。”

——微博网友

东京

秩序如常只是街上人少点

本报讯 12日是周末,东京晴朗,下午电车开了。从上海来总部出短差的湖南汉寿小伙郭鸣甚至悠闲地上街,不紧不慢买了一块手表和一只LV钱包。街上人少了一些,但秩序如常,没有异样。这里是东京。

“感觉东京城市秩序良好,也没有什么紧张气氛。除了拿着当天报纸或者在手机上看最新新闻的人,别的和往常没有什么两样。”目前在东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教师易山告诉记者。

东京池袋车站西口是公交车车站集中的地方,一辆接一辆的公交车有条不紊地运行着。远远地看到站牌处人头攒动,所有的人都在排队等候上车。

S形的长龙蜿蜒了数百米,没有人知道队伍最后在哪,进行交通协管只有区区数人,没有工作人员维持、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人们仍然如此自觉地排队。

(宗禾)

不给别人添麻烦

日本人较少当众哭泣

本报讯 “不给人添麻烦”这是日本人的常识,这句话出现在给小孩学习的《社会生活教育》第一章第一节。让别人不快、让别人担心、让别人操心,都属于“给人添麻烦”的范畴。

服从维护集体主义

日本人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悲哀,反而对因自己的悲哀而让别人担忧和牵挂表示歉意。

在大地震中,如果家人朋友遭遇不幸,日本人通常也不会号啕大哭,只是默默承受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当有人获救时,代替“谢谢”说 “对不起”的人也不少,对他们来说,比起感谢,给别人添麻烦的心情更多。

此外,不给别人添麻烦也可以解释日本人的忍耐力和自律精神,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不插队、乱扔垃圾等等都被视作给别人添麻烦的行为。

当这种社会行为规范变为大多数人的自觉意识以后,少数“不拘小节”的人也会慢慢自律起来。

即便是在大地震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候,日本人仍然几乎苛刻地维持着公共秩序。在以“灾民”为标签的那个集体中,个人离不开集团,集团保护个人,只有绝对服从才是维护集体利益的表现。这个时候并不需要“个人英雄主义”救他人于水火,“和大家一样”不仅容易形成合力,克服困难,也能保障系统运行的效率。不夸张地说,任何原因导致的哄抢和踩踏事件几乎不会在日本发生。

怀孕妈妈表情坚定

一位孕妇,似乎是一个人。只见她一边抚摸着肚子,一边向远处眺望,眼神坚定而执著。她也许会告诉孩子:宝贝,在你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妈妈已经与你经历了生死。

在遭遇这么严重灾难面前,日本这个民族在整个疏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秩序井然和沉着冷静几乎可以平复灾难带来的恐慌,让人内心始终充满了某种安全感。

(宗禾)

日本国民性纵谈 日本人面对灾难竟异常冷静

2011年03月13日 10:30
来源:新京报 作者:童大焕

字号:T|T
4051人参与89条评论打印转发

3月11日的地震,是日本历史上保留记录的最高震级,在世界上排第五位。一天多时间里,人们通过广播、视频,见证了灾难的惨烈,也震撼于日本人在大灾难面前表现出的秩序和冷静。有几条微博是这样写的:

“东京街头尽是步行回家的人群,仿佛数百万人都一起走上了街头,但都自动列队默默前行,秩序井然,毫无喧哗,我在开车,路上塞车,但也毫无喇叭声,眼前的一切,仿佛一个场面巨大的无声电影。”

“几百人在广场避震完毕,整个过程,无一人抽烟,服务员在跑,拿来一切:毯子,热水,饼干,所有男人帮助女人,跑回大楼为女人拿东西。接来电线放收音机,3个小时后,人散,地上没有一片垃圾,一点也没有。”

有人说,灾难面前的社会组织能力和社会默契程度,反映一个国家的内在实力,的确如此。但这样一种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一个自然灾难不断的民族,经历过一代代人的积累,悲剧意识已经内化为民族性格,并且将这种悲剧意识转化成为了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和物质准备的必然结果。抵御这样的灾难,日本人已经做了最大的准备:

日本的建筑指标都非常高,建筑设计师要是擅自降低了抗震水准,还没等建筑物出事,人就已经被关进了监狱里。

从学校到公司,日本的抗震演练是家常便饭。在日本的公司给每名职员都配备一个救生箱,里面从饼干到清水,从挖土的手套到保暖的雨衣应有尽有,而且每两年更换一次,就藏在职员们的桌子下面。如果楼倒了没有死,等待救援的时候就用得上它。

即使居家,安全预备也很充分。在日本,家里的高柜子都会安装固定装置以防止倒塌和砸伤人,书柜和衣柜一般在顶端都有将其固定在墙上的设施。绝对不在床头放重的东西,再有就是随时看好家里哪些是容易出现三角地带的地方,这样如果大地震到来的时候,可以临时躲避。比如说在蹲下后还可以高于自己的桌子、沙发,等等。

所谓有备无患,并不是天生的才能,而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后天养成的素质和训练。

由于灾难不断,日本人对未知世界有着深深的敬畏,以及深重的悲观主义色彩。而这种悲剧性格自然而然的另一面,是日本文化中对转瞬即逝的美好有深切的感情,外化成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一切都必须精益求精,把自己的责任尽到最大。

只有当对人、对事的责任尽到最大了,剩下非人力所能为的事情,最后才交给上天,交给命运。这种国民心态让他们在大灾难面前也能保持尊严,保持从容与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