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战纪张馅饼成魔:核辐射危害到底有多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04:59
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
核电站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α射线是氦核,β射线是电子,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


专家:遇核辐射躲为先
核能外泄:内外照射可伤人 3月11日发生的日本9级强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受损泄漏,周边居民被迫疏散。截至3月13日下午,当地有190名民众和医护人员遭受核辐射,最高时辐射达到1015微西弗/小时。根据日本政府目前披露的信息,只是有民众和医护人员遭受核辐射,未造成对人体的急性放射性伤害。
广东放射医学专家表示,遭遇核辐射要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远离放射源,尤其要注意屏蔽。进出核污染地区时,要穿防护服,并及时淋浴,清除核污染。
4000毫西弗/次辐射可致死 核能外泄又称为核熔毁,主要发生在核电站,核能外泄所发出的核辐射虽远比核子武器威力与范围小,但是剂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也能造成生物伤亡。
福岛核电站泄漏后,周边测得的辐射量昨天已降至100微西弗/小时以下,不到致死或者严重致病的当量剂量。“人不可能乖乖地一直待在原地接受辐射。”杨宇华指出,由于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已迅速组织撤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损害程度。 【阅读全文】




戴口罩、补碘、勤洗澡确实是必要措施
体外照射的防护原则 日本地震导致核电站接连爆炸的危害,不要以为仅仅是在电视新闻里和报纸图片里,“一衣带水”的距离,势不可免的会被各种各样的情绪牵扯到其中。请看最近在国内疯狂转发的一条手机短信:“福岛反应堆盖子炸开……中国中部、北部的同胞(尤其是沿海城市),为了预防核辐射,在未来的两三个月里出门最好带口罩、穿长衣(白色为好)、每天洗澡、多摄入含有碘的食物!尽可能不要过多接触海水,不要饮用海水淡化水和食用海鲜。”
体内照射的防护原则 日本核电站爆炸,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影响到底有多大?39健康网连线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影像科李绍林教授,请他为大家讲讲如何避免生活中的核辐射以及哪些食物可以抗辐射等相关知识。看完这个短信,李绍林教授首先对39健康网编辑指出,短信中的所说的“穿白色衣服防核辐射”说法,是无稽之谈,没有科学根据,网友在防核辐射时大可不必在意衣服颜色。对于短信提出的其他抗辐射建议,李绍林教授表示是有科学道理的,比如戴口罩可以避免吸入含辐射粉尘,多吃含碘食物可以促进正常碘代谢避免核辐射带来的放射性碘元素在体内代谢,每天洗澡穿长衣尽量不要接触有污染的海水等都可以减少接触辐射的机会。  【阅读全文】



地震来临勿慌张
震后很有可能余震,而且余震的位置未必是震源很近的位置。所以学习自救是地震后很重要的措施之一。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震动小。
不要躲在桌子下
日本的《地震手册》避震知识十条中,第一条就明确的写着“要躲在坚固的家俱下”。所以,日本教师坚信,最好的办法是“藏在桌下”。这个想法是以日本地震多在数十秒后结束,天花板不会落下为前提的。建筑物天花板因强震倒塌时,会将桌床等家具压毁,人如果躲在其中,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人以低姿势躲在家具旁,家具可以先受倒塌物品的力道,让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间。
正确的躲避位置
国人从小到大,在防震演习中,老师总是叫学生躲在课桌下,道格得知这点后,很焦急地一再呼吁:不要躲在桌子、床铺下,而要以比桌、床高度更低的姿势,躲在桌子床铺的旁边。
躲的时候又躲在什么地方更安全
我觉得震级高的话,钻到桌子底下反而更容易被压死,震级低的话,不钻也无妨。钻到桌子底下,顶多能够防止高空坠下的灯及散落的墙皮。到网上查了一下,原来钻桌子底下这个办法是从日本课本中照搬过来的,因为日本多震,而日本房屋多照高震级设计,而且木质房屋多,真正地震来临,房屋一般垮塌现象与中国房屋不一样,不会像中国房屋那样水泥石头直接压碎桌子。 【阅读全文】

躲在桌下就安全吗?

地震时珍视:“12秒自救机会”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区,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十几秒种的时间,作为个人,应在瞬间冷静地作出避险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