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剑侠传电影国语:林乐知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49:00

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1836年-1907年5月31日)是一位19世纪基督教美南监理会来华传教士,在华居留时间长达47年,以办报、办学、译书著称,对晚清时期的维新运动影响很大。
著名中华基督教传道士
丁韪良 图说历史 2010-5-30 20:06
林乐知 图说历史 2010-5-30 19:45
文懷恩 图说历史 2010-5-30 19:40
李提摩太 图说历史 2010-5-30 17:47
戴德生 图说历史 2010-5-30 19:50
非基督教运动~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非基督教运动,是由中国知识界众多派别於1922年到1927年发动,由中国知识分子在文化战线上的反帝国主义运动。一种观点认为,根据近年俄罗斯解密的历史档案记载,总部设于莫斯科的共产国际,在幕后策划和推动此运动。其目的是排除英、美的基督教教会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影响。但事實上,非基督教人士不僅出自繼承中國文化的國民黨、主張共產主義的共產黨或是主張““凝成國民意識,發揚本國文化”、“內除國賊,外抗強權”的國家主義派,而是廣泛分佈於眾多思想派別。非基督教运动尽管充满了斗争,但对中国而言,通过此项运动,收回了教育主權。基督教青年會主導的體育事業在非基督教運動的衝擊下也徹底沒落,中國愛國人士收回體育權的主張得以實現.
过程
第一阶段
1922年,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World Student Christian Federation)拟定于4月4日,借用北京清华学校召开第十一届年会。3月9日,上海学生成立「非基督教学生同盟」组织,通电反对这个年会在中国召开,呼吁支持。3月11日,北京学生响应上海的呼吁,成立「反宗教大同盟」,蔡元培等人均予支持。
3月21日,由李石曾、陈独秀、李大钊、汪精卫、朱执信、蔡元培、戴季陶、吴稚晖等为数77人的学者名流以该同盟的名义联署发表宣言通电全国,指出:“我们要为人类社会扫除宗教的毒害。我们深恶痛绝宗教之流毒于人类社会十倍于洪水猛兽。有宗教可无人类,有人类便无宗教。宗教与人类,不能两立。”
3月31日,北京的五位大学教授周作人、钱玄同、沈士远、沈兼士及马裕藻发表《信仰自由宣言》,重申信仰自由的精神,反对攻击基督教。
4月4日至8日,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第十一届年会在北京清华学校如期召开,受到大批军警保护。4月4日,李石曾、李大钊、邓中夏、蕭子升等12人在《晨报》上发表《非宗教者宣言》。陈独秀、李大钊、罗章龙、萧子升分别发表文章,批判宗教。4月8日,年会闭幕的当天,北京大学举行非宗教演讲大会,有3千多人参加。会上宣读蔡元培的演说词,要求教会学校的教育与宗教分离。
5月10日,北京非宗教同盟在北大第三院正式成立。6月,非宗教同盟编辑出版罗章龙编辑的《非宗教论》一书,该书收集了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吴虞、李石曾、萧子升、周太玄、朱执信、罗章龙等人写的31篇批判和否定基督教的文章。
第二阶段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在苏联的支持下,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和推翻北京政府的“大革命运动”,并将非基督教运动提高到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认识高度上。
1924年8月,在国共两党支持下,新的“非基督教同盟”在上海成立,共产党员唐公宪担任执行委员(主席)。同盟出版《非基督教特刊》。同年12月,该同盟策动了一个“非基督教周”活动。在圣诞节期间,长沙、广州、济南、武汉、九江、上海、苏州、徐州、杭州、绍兴、宁波等地,反基督教的群众拥上街头分队讲演,散发传单,游行示威,有些人则教堂和教会学校捣毁设施,围攻教士。
1925年5月30日发生五卅惨案,激起中国反帝运动高潮。教会和教会学校受到了很大冲击。
1926年,北伐开始,国民革命军所到之处,反基督教的事件多有发生,教堂、教会学校、教会医院多被占用或毁坏。1927年3月24日,国民革命军攻克南京,部份军人袭击英、美领事馆,攻击、劫掠外国传教士,杀害六位传教士,其中包括基督教金陵大学副校长文怀恩,史称“南京事件”。
1927年4月,国共分裂,内战代替反帝运动。同年12月1日,国民党领袖蒋介石与基督教美南监理会牧师宋耀如的女儿宋美龄结婚,对国民党对基督教态度有重大影响。
1927年国民党建立南京政权之后,开展了收回教育权运动,教会学校受到严重影响。1922年来华传教士达8,300人,经过非基督教运动之后,1928年降至3,150人。由於教育主權的收回,隨著許多外國傳教士的陸續撤離和外國教會勢力的削弱,武裝衝突事件的發生,蔣介石主導的政府的態度變化,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非基督教運動的風潮逐漸平息下來。
[本帖最后由 审核员08 于 2010-5-30 20:50 编辑]
林乐知 的相关文章
·“文人论政”:一个中断的传统 [转帖]·《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苏州大学校史图片30幅·李提摩太·丁韪良·史上最冤李鸿章:生前背黑锅,死后被拖尸
相关词条林乐知
----------------------------------------------
》革命军中马前卒《

·wap.voc.com.cn手机上华声 ·极品笑话大全! ·富二代与女模激情一幕 ·男人最爱看的图 ·漂亮mm最多的地方 ·汽车音乐发烧CD



完美大象
等级:大彻大悟
头衔:》革命军中马前卒《
帖子:21495
花生:1787 粒
威望:360点
魅力:37103
注册:2006-5-12

第2楼
短消息 查看资料 加为好友 作者家园  作者微博  送玫瑰 送金币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的传教站
林乐知生在美国佐治亚州(Georgia),幼年父母双亡,由姨母抚养长大。他属于美国南方监理会。1860年来华,到上海后不久美国爆发南北战争,经费断绝,于是另辟蹊径,“每日上午在广方言馆教英文,午后赴江南制造局翻译外文书,夜间编辑报纸,主日则到处布道。十年间从末有片刻闲暇。”(傅兰雅语)

主编《万国公报》
主条目:万国公报 (传教士报纸)
1868年,他开始从事文字工作。创办《教会新报》(CHURCH NEWS),1874年改名为《万国公报》(A REVIEW OF THE TIMES,或 THE GLOBE MAGAZINE)。偏重于介绍“西学新知”,受到许多知识分子的欣赏。



1899年2月到4月,《万国公报》连续刊发了“大同学”文章,首次提到了马克思、社会主义及《共产党宣言》
----------------------------------------------
》革命军中马前卒《
回复于 2010-5-30 19:32 

完美大象
等级:大彻大悟
头衔:》革命军中马前卒《
帖子:21495
花生:1787 粒
威望:360点
魅力:37103
注册:2006-5-12

第3楼
短消息 查看资料 加为好友 作者家园  作者微博  送玫瑰 送金币 只看该作者

中西书院与中西女塾
1882年,林乐知在上海创办中西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培养中国现代化运动的人才。第一次招生就招到学生四百多人,而当时圣约翰书院只不过七、八十人。
中西书院的正式校址建在虹口(今昆山路景灵堂对面,景灵堂原名景林堂,意为“景仰林乐知之堂”)
1900年,监理会决定合并苏州博习书院(Buffington Institute)、宫巷中西书院(Kung Hang School,1896年)和上海中西书院,扩建为东吴大学。校址苏州天赐庄。林乐知为董事长、孙乐文(David L. Anderson)为校长。东吴大学主楼命名为“林堂”。
“中西书院”并入东吴大学后,原有校舍改为东吴大学的第二附属中学。
1892年“中西女塾”(后来的中西女中)(McTyeire)在慕尔堂(今西藏路沐恩堂)西侧开学,学生多来自上海的富有家庭。
1907年5月31日在上海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