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骨和杀生丸打过没:西中市钱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8:04:36

西中市钱庄

(2007-12-20 08:13:56)转载 标签:

人文/历史

谈天说地

苏州掌故

分类: 苏州夜话

西中市钱庄

苏州市第五中学   张长霖

 

西中市是苏州目前仅存的一条完整的民国老街,其历史价值自不待言。在清末民初,西中市曾是苏州的金融中心,清光绪34年,苏州有24家钱庄,其中21家坐落在西中市。短短一条西中市,集中了这么多钱庄,其密度是何等惊人。钱庄其实就是中国旧时的银行,又叫“银号”、“票号”。但是,就其实质来说,他是旧中国的一种信用机构,专营兑换货币,办理存款,放贷,以及汇兑等业务。钱庄一般是私人出资营办,由商人自筹资金,吸纳存款,放贷资金,获取利息差。因此,就其经营性质而言,具有极大的投机性和风险性。据统计,苏州钱庄1918年获利共苏平银17万两,1919年获利23万两,1920年获利29万两,到1928年获利高达40余万两,但1929年起“倒账”很多,大多数钱庄无赢利。而日伪时期钱庄兼搞投机倒把,获取暴利,钱庄获利百万也不足为奇。

苏州在近现代史上具有独特的经济地位,在明朝后期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工商业的高度发达,催生了金融业的繁荣。晚清到民国期间有“存款码头”之称。苏州钱庄主要放贷范围是无锡、丹阳、镇江、南京、扬州、常熟、昆山、太仓、溧阳、南通、泰州、湖州、嘉兴、杭州、蚌埠等地,辐射地域十分大。上海开埠之后,苏州的经济中心的地位被替代,但是,由于历史的惯性,加上与上海地缘相近,苏州仍然占有重要的金融地位。而西中市就一直是苏州的金融中心。

清末民初到抗战前,苏州钱庄多为独资。钱庄老板多为本地知名的大财主,早年有面花巷的程卧云、曹家巷的王驾六、闾邱坊的俞子良、三茅观巷的沈惺叔等。但他们大多自己不熟悉钱庄业,多聘请镇江籍钱庄从业人员来经营钱庄业务。所以当时有谚语“无镇不成庄”之说。

苏州的钱庄业一直很繁荣,辛亥革命后虽一度减少到11家,1916年后迅速复苏,一度多达70多家。日伪时期,畸形发展,钱庄(银号)多达80多家,到解放前夕,由于“中、中、交、农”四大银行的垄断,加上时局动荡,币制混乱,钱庄业出现凋敝状态,存10多家。从道光、咸丰年间山西平遥等地商人到苏州开“票号”分号开始,到解放初金融业全部国有化止,苏州的钱庄业历史并不久远,但无疑是中国经济史上不可忽视的一笔。

欣闻市政府要启动西中市历史街区的整治,并且已经充分重视到西中市民国老街的历史价值。我希望能注意到西中市钱庄的遗存,重现金融街的旧貌,也许是重要的地方史研究的资料。

本文引用了我的学生冯轶、杨书涵、郭灵钧的一些研究成果,并致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