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计划第二季:适度的修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28:20

  信任的适度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德国诗人海里

  公众的信任不能随便托付给人,除非这个人首先证实自己能胜任而且适合从事这项工作。

  ——马·亨利

  信任——这是大到可以影响一个国家命运,小到可以影响两个人之间的真诚度的事情。“信”的反义是“疑”,“疑”导致不信任。古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经典名句,说明信任是营造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保障。但是,对于任何人,或任何事,都没有绝对的“信”与“疑”,适度的信任,能有效地运用一个人才或有效地处理一件事情,但过度的信任,就失去它的有效性,这样是很具有危害性的。

  松下幸之助认为,起用某个人,只有充分信任他的时候,他才会忠实于企业。但这里所指的“充分信任”是不是毫无原则地绝对信任呢?最近一些企业家提出来的“疑人要用,用人也疑”的观点,这对我们原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传统观点的确震撼不小。我们认为,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都不能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道理。也就是说,无论是“信”还是“疑”都要有个度,这个度,靠你根据具体情况去把握。在特定的情况下,疑人未必就不能用,而用的人未必就是可以毫不怀疑的人。信任不是一信到底,怀疑也不是只“疑”不“信”。

  在历史上,有过刘邦重用韩信、李世民重用魏征的佳话。对于他们,我们用“疑人也用”去理解也通,用“用人不疑”去解释也通。而三国的曹操边疑边用关羽去打董卓,同样也显示出军事家的智慧和风范。看来,“信度”和“疑度”既有联系又相互排斥,而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

  如果认为信任就可以完全不设防,或者某人有可疑之处就完全不相信他,某事有可疑之处就完全放弃,那就是犯了非此即彼的错误,陷入了极端化的陷阱,或者会上当受骗,或者会与人才和机会失之交臂。

  事实上,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社会已经产生了“诚信危机”,防范心理越来越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以至于有人提出“宁疑一万,也不轻信其一”的极端说法。据报载,一位老太太被汽车撞伤躺在地上,肇事者逃逸,行人多如牛毛,却没有谁肯停下匆匆的脚步。一个好心的司机想送老太太上医院,然而,在做好事之前,他首先要求老太太写条子证实自己不是肇事者。

  还有一种过度的信任表现在对权威的“盲信”上。专家、公众人物固然可信,但千万别忘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保持自己的反思和批判精神,用自己的头脑分析问题,远远比单纯盲目地信任“权威观点”更有意义。

  一位作家说,一个社会信任错位是很可怕的,该信任人时不信任,容易消解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不该信任却太信任,又会导致民主发育的迟缓,腐败的盛行。

  故而言之,适度的信任,是友谊的保鲜膜,是爱情的催化剂,是商场的润滑剂……它是一切事情成功的有效源泉。过度的信任就是一种无知,一种茫然,一种不理智,它会挫败你的工作与生活,会让你丢失很多珍贵的东西。

  上网的适度

  适度上网无可厚非,而沉溺其中却消耗了宝贵时光,无异于自毁前程!

  ——本书作者

  在信息化社会中,没有一种媒体比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更大了。网络有什么好处?网民们会给出不下于10种的答案,并会极力向你证明“热爱网络等于热爱生命”。网络为我们提供丰富的信息服务和便捷的交友平台,而多种多样的互动游戏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上网的确具有可以拓宽知识面、接触更多的人、了解世界变化的最新动向等诸多好处,但是,同其他任何一种工具一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地使用,能够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否则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上网的最大坏处就是因为缺乏自控而沉湎于网络。

  网络的超文本链接为我们提供的海量信息,由一个内容可以链接到无数相关话题,浏览网页时,我们很容易就迷失在纷繁复杂的内容里。那些一上网就忘了“度”的人,点开一个网页后往往就被无数的“小手”链接拽着走,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在网络世界里“游荡”起来。而风靡一时的网络互动游戏更是吸引了不知多少玩家,“传奇”、“石器时代”、“魔力宝贝”、“仙境传说”、“天堂”……这些极具挑战与诱惑的游戏总是让意志薄弱者玩兴难消,通宵达旦也在所不惜,以致误了休息,误了工作。

  网络聊天是引起社会关注的另一个热点现象。上网聊天的人大都缘于工作紧张、心情郁闷、精神压力大等。网上聊天,能起到缓解紧张情绪、抚慰精神的作用,并且可以结识“遍天下”的朋友。但是,网络毕竟是“虚拟”的世界。在这个虚幻的空间里,不需要责任、义务,但无论它带给我们多少快乐,都不能替代真实世界中的亲情、友情、爱情。倘若长期沉溺于此,就会混淆现实和虚拟的界限,渐渐与现实脱节。譬如那些陷入“网恋”不能自拔的人,不仅使自己身心交瘁,还有导致夫妻关系破裂的危险。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网上诈骗事件让很多网民胆战心惊。网络陷阱利用一部分人防范意识差、爱贪小便宜的缺点,诱使他们上当受骗。譬如,在形形色色的网络骗婚、网恋诈骗案例中,一些人一上网便陷入其中,难以自拔,本想轰轰烈烈地爱一场,结果却是大梦一场,醒悟时后果已无可挽回。

  更让人忧心的是,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了不良影响。未成年的孩子身心尚未成熟,如果接触到网络中那些不健康的东西,对性格的完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确立无疑会有负面影响。一些不谙世事的女孩子,在网络中上当受骗,身心受到严重打击,这些血的教训应该让更多的孩子引以为戒,也足以让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引起重视,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适度上网无可厚非,而沉溺其中却消耗了宝贵时光,无异于自毁前程!

  拇指的适度

  亲友之间发发短信,可以使沟通变得更加便捷、随意,但若放任“拇指”,沉湎于没完没了的短信聊天,不但妨碍自己的正常工作,也会影响他人的正常工作,这既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也形成了另一种“生活垃圾”。

  ——本书作者

  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街头、电车等各种公共场合,随处可见被称为“拇指族”的年轻人。他们总是不停地用拇指按着手机键盘。

  “拇指族”这个词是源于日本,在中国也叫“短信一族”,指热衷于用手机发短信的人,由于发短信时,必须用拇指按键盘,所以就形象地用“拇指族”来指代这些时尚时髦的年轻人。他们不仅用短信联系朋友,还用手机来进行“户外工作”,享受手机结合Internet的便利生活。用拇指轻轻按动手机键盘,新闻、天气、星座、股票、彩票……各种信息汹涌而来,与朋友的沟通也全在指掌间完成,还给工作、生活带来便利,何乐而不为呢?

  有媒体这样评论:短信成为一种新的语言文本,一种新的交流方式,一种新的娱乐手段,一种新的人际运动,而“拇指族”就是这运动的主角。“我不说话也要让你知道我在想什么”,“不固守在电脑两侧也能随时打个招呼”,成为“拇指族”的新诉求。

  当“拇指族”风靡全社会时,与“拇指族”相关的“拇指信息”、“拇指经济”、“拇指风暴”、“拇指强迫症”、“拇指邮件”之类的新现象也渐渐出现在人们生活中。

  “拇指族”成员们体会最深的恐怕是“拇指强迫症”。大多数“拇指族”不拘人前人后,甚至不拘上班下班,都乐此不疲。一条短信一毛钱,一天发几条是算不上什么“族”的。能称得上“族”的,是每天十几、二十条甚至几十条不等。短信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联系方式,而是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没发或是没收到短信,一整天拇指就会无处可放,心里都会觉得怪怪的。

  亲人、朋友之间发发短信,可以使沟通变得更加便捷、随意,但若放任“拇指”,沉湎于没完没了的短信聊天,来来往往,短信就会泛滥成灾,不但妨碍自己的正常工作,也会影响他人的正常工作,不但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也形成了另一种“生活垃圾”。

  比起“拇指强迫症”来,不良短信的危害更甚。搞笑信息、垃圾信息、诈骗信息、黄色信息等不良信息,像“牛皮癣”一样污染着我们的视听,对青少年的影响更是不能忽视。《半月谈》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甚至在中学生中都流传着“黄段子”,他们觉得在同学中发黄色短信就像打个招呼问个好一样平常。而各种名目的诈骗信息产生的不良影响,丝毫不亚于传统媒体不良信息带来的后果,而且更频繁,更隐蔽,后果更加难以预料。

  恰如电影《手机》中的一句台词所说,“手机,如果不善加利用,就不再是手机,而是手雷。”

  嘴痒的适度

  学会控制自己的嘴巴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德。

  ——古希腊谚语

  在人体器官中,最难调教的莫过于嘴了。

  一张嘴,两片唇,分管了人生中的两件大事:一是吃;二是说。然而人却因为贪吃导致病从口入;因为“爱说”导致祸从口出——这一入一出,嘴的弱点便一览无余。

  比如食欲:本来是为了伺候肚子的事,但味觉让人的嘴也“贪”了起来。而面对这种“贪”,如果没有自控力,虽然可以花天酒地海吃海喝天下美食,后果却未必都让人满意:吃光了“孔方兄”事小,撑坏了肚皮伤着了身体事大。有人认为吃出质量是为了活得有质量;也有人认为活得有质量是为了吃得有质量——前者爱思考,后者爱嘴痒。两种观点相比起来,谁比谁更理智,谁比谁更聪明呢?

  我们不主张为减肥无限制地节食,但同样也不赞成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暴饮暴食。

  再比如说话:沟通交流必不可少,但若无自控力,不分场合对象,都滥发议论,张嘴即来,或者一味地崇信“实话实说”精神,不考虑对方的感受,不考虑讲话的后果,有什么说什么,势必会给自己和别人制造诸多麻烦。

  我们不欢迎谎言和撒谎的人,但是,对有话便滥发嘴痒的“大实话家”也很惧怕。讲话、沟通需要技巧,不同的情境,面对不同的说话对象,要使用不同的词语、语气、声调。

  韩非子在《说难》篇中作出的结论是:“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处在可能被怀疑或是不该发表意见的处境中,即使再正确的话也不能随意开口讲。中国人向来就不乏说话能力,但是对说话分寸与后果的考虑却不多。逢人遇事张口即来,不分场合地点,不分对象情境,实在是让人汗颜。

  鲁迅在杂文《立论》里讲了一个故事,说是有一户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说谎。但说谎的得报,说必然的遭打。有人就犯难了,问,我愿意既不说谎,也不遭打。那可得怎么说呢?

  回答说:那么,你得说:“呀!这孩子呵!您瞧!那么……阿唷!!Hehe!he,he he he he!”

  通常,我们都借此嘲笑这“hehehe”的圆滑世故,但是,这何尝不是一种说话的技术呢?这种技巧远远比张口就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好听得多。

  这么一细想,嘴的弱点并不是“嘴”的弱点,而是“脑”的弱点。口腹之欲要满足,思想观点要表达,如果出了问题,根源不在嘴,而是我们不能理智地控制、使用嘴。

  疾病常常患于“馋嘴”,防患于能够抵挡美味诱惑。

  祸出于嘴痒难止,益得于语言的适度。

  秀嘴的适度

  如果你的舌头变成刀子,就会割破你的嘴唇。

  ——西方谚语

  语言之美并不是耍贫嘴。

  ——中国现代作家老舍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叫拉什·林博,曾经在公众场合做了很多演讲,鼓舞了他的很多拥趸。他曾说,巧言令色不是好口才,能言善辩才是真正的好口才。拉什·林博之所以能赢得这么好的人缘,不只在于他出口便是妙语,更得益于他的言语间总能透射出丰富而扎实的知识底蕴。

  在中国历史上,从合纵连横的苏秦和张仪到板门店谈判中据理力争的陈毅,从舌战群儒的诸葛亮到万国会议上发言的周恩来——他们都因拥有过人的才智和卓越的口才,为后人所景仰。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副好口才,然而在一些处于话语权最前沿的名嘴、快嘴、学子嘴们的热力鼓噪下,很多人心目中对“好口才”的评判标准发生了“由深渐浅”的悄然变化。在这种变化中,真正能言善辩的好口才不再受到广泛重视,而恰恰是越能“做”、越能“秀”的“嘴”,越得到广泛的青睐。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所谓“秀嘴”,顾名思义:耍弄嘴皮子,哗众取宠。如今各类的“秀嘴”屡屡得宠,越来越多的人欲与其趋同,以致“秀嘴”之风愈演愈烈,愈“秀”愈轻,不但自己轻,也带着听者一起轻;不但“嘴”善“秀”,而且行动也变成“作秀”。

  比如,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不庄重,热衷于用语态展示个人秀的表演;一些职能部门领导不干实事,成天带着下属四处喊口号;一些专家学者不潜心搞研究,却在媒体频频发表“思想秀”……

  对于“嘴秀”,古人不是没有,但却不像今天这般成风气。韩非子在《劝说》中称其“不求其用,滥于文丽而不求其功者,可亡也”。秦林先生在《管好你的嘴》中曾批评好“嘴秀”者“很看重精神的弘扬,因此口号喊得比谁都响,话说得比谁都多,但欠缺的正是意志品质。”

  秦林先生将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性格作了比较,说是“中国人为一件事应该怎么做还在呼口号斗嘴皮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把同样的事做完而且去领工钱了”。这种比较虽不免失之极端,但却把“嘴皮子”与“实干家”的实际差距彰显得淋漓尽致。“口头上无限度地夸大精神的作用耗掉了我们太多本应该付诸行动的精力。”“我们应该思考的恰恰是,在屡屡占尽‘嘴上风光’的同时,究竟什么东西离我们越来越远!”无疑,那些华而不实、只会耍嘴秀者,多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言而有实,这样的人自然受人喜欢。言而无实,莫如不言。靠耍“秀嘴”来赢得人缘,即使暂时能让你“风光”一下,这种“风光”又能维持多久呢?

  “嘴秀”应该要有个“度”。这个“度”,应该是建立在以能言善辩的基础上的以理服人,而那些工于无度地突出个人的巧言令色者,与其说是“嘴秀”,不如说是沿街叫卖的灵魂贩子!

  牢骚的适度

  最爱发牢骚的人就是没有能力反抗,不会或不愿工作的人。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发牢骚,是表露心中不满的一种宣泄形式。

  发牢骚往往和讲怪话连成一条情绪抵触链,它的潜在意识是“看不惯”,因为看不惯心里就不服,因为心里不服,嘴就犯“痒”,就要说一说,骂一骂,刁一刁,贫一贫,以此求得暂时的心态平衡。

  若是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真的能求得心态平衡,发泄掉心底的怨气,那么,偶尔发一发这样的牢骚也未必不可。否则,即使你能将其忍住不发作出来,也未必能化解心中的郁闷,久而久之还会“积郁成疾”,甚至还会患上抑郁症。

  但这并不说明我们可以不分人前人后,不管事情轻重缓急地随便发牢骚。发牢骚不是好习惯,偶发牢骚可以不遭苛责,但牢骚发得太随便,太无所顾忌,甚至粗言粗语,有侮辱倾向,这样的牢骚就严重了。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自我实现的人》一书中,把牢骚分成低级牢骚、高级牢骚和超级牢骚三种等级。他认为,牢骚的水平,即一个人的需要、渴望、希望的水平,可以用来表示他的生活的动机层次。譬如,低级牢骚是指在贫困的环境中所发的牢骚,“担忧、贫困,甚至纯粹饥饿,都是完全可能的,而这些又决定了工作的选择、老板行为的方式和工人们对残酷待遇的顺从,等等”。对上述情况有牢骚或怨言的人,往往缺乏最低层次基本需要的满足。而针对尊重以及自我尊重的层次,以及完善、正义、美、真等超越性需要的牢骚则属于高级牢骚或超级牢骚。

  与马斯洛的三种等级牢骚不同,现在社会上很流行一种叹世型牢骚。这种牢骚很杂,无所谓高级低级,大都出于对现状的不满。比如有企业新规则,员工往往因为理解力的不同,对新规则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所以,对不同员工而言,新规则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有人可能从中获益,有的则可能遭受损失,在这种情形之下,程度不同、级别不等的牢骚、怪话就“狼烟四起”了。

  国家新政策的出台同样也会面临类似的情况。当然,并不是整个社会的所有人都乐意发牢骚!毕竟,一个社会之所以会进步,正是因为存在着为社会进步而鞠躬尽瘁者。因为他们知道,把时间花在发牢骚、讲怪话上,远不如花同样的时间,聚敛起自己的精力,去做些切合实际的、对社会有意义的事。但如今四处可见的是,极少数的人在忙得要死,大多数的人则在一边发着极少数的实干着的人的牢骚。你更乐意做哪一类人呢?

  牢骚可以发,但要适可而止。只发牢骚,是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的,而一旦牢骚过剩,养成了抱怨的习惯,就会只看到缺点,看不到希望,心理被扭曲,结果也就只能是在慨叹中蹉跎岁月,什么事也做不好了。

  细节的适度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史记》

  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

  ——英国哲学家贝弗里奇

  “细节”这个词最近有些火,这源于曾经热卖的一本书,叫《细节决定成败》。

  被誉为“细节学”创始人的汪中求出书之后很忙碌,他把“细节”作为一个品牌不断延伸,携带着这本20万字的《细节决定成败》奔走全国,掀起“细节”旋风,宣扬管理中细节的重要性,并为企业管理者推介了“承诺制”、“口头复述”等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方法。这场旋风让更多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开始关注细节、关注执行。

  想来也是,当今社会,成功人士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尚未成功的人也因此变得越来越浮躁,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一步登天,特别是一些刚走出高校大门的大学毕业生,急于找工作,急于报效父母,急于购车买房,急于攒些钱自己当老板,沉不下心来踏踏实实地苦练内功,积蓄力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这种忽略细节,甚至不把细节当回事的急功近利现象,强调细节的作用当然是有好处的。

  如果什么东西能够给你留下印象,印象中的东西一定是细节。没有细节的印象就是一大堆含糊不清的概念,那就不是印象。因此,无论多大的事情,从根本上讲都是由一个个小事组成的,伟大的业绩始于一点一滴的积累,由此看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心怀远志,不畏近难”,以及最近流行的青蛙效应、蝴蝶效应等理论不无道理。强调细节,其实就是在为更大的成功作准备。

  但是,事实仅仅如此吗?

  据说最近有人买了一本《细节决定成败》,颇受启发,只可惜书中的图片竟有一张印反了,细节管理太不到位啦!但这点瑕疵似乎并不影响这本书迅速走红书市。

  有一家企业在办公条件很拥挤的情况下,专门设计了一间吸烟室,而且公司的墙上贴着各种激励人心的警示标语,这种布局自然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问题是这家公司由于抓细节没有抓到点子上,经营策略不对,最后还是垮掉了。

  美国在线的总裁罗伯特·皮特曼过度强调细节,对人要求太高,惹怒了不少人,很多人都在处心积虑地想要整垮他。结果没多久,皮特曼就倒在过分强调细节中。

  看来,细节是要讲究的,但不能把它当作制胜的不二武器,同时,关注细节也要讲“度”,这个“度”,首先应该基于执行一件事情的战略意图的可行性,不能只盲目地强调了细节,却迷失了战略方向。

  其次是注重细节要分清轻重缓急。在着手于细节之前,应该好好想想,事情的哪些环节必须讲究细节,哪些环节可以稍微粗放一些。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谁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地眉毛胡子一把“细”。这就像聪明人读一本书,遇到精彩的情节重读N遍,其他情节草草翻过去即可,何必要求从头到尾都“滚瓜烂熟”呢?

  细节是要讲究的,但过分关注细节,势必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拘泥于细节而不能以宏观的视角分析、解决问题,而失去全局意识的决策必然导致失误。

  逞能的适度

  息争强好胜的急促之心,不逞无用匹夫之勇,杜绝鲁莽的行为,则灾消难减。

  ——中国古代名言

  “表现自己”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欲望。一个人如果不敢表现自己,实际上是缺乏自信,就可能坐失良机。表现欲强的人,往往拥有高度的自信心,对自己期望值很高。敢于表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能够产生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对成功而言是一种催化剂。

  现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里,年轻人为了适应环境,立足社会,有一种不屈不挠的斗志和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这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但如果只是为“表现”而表现,事事争先,不计后果地争强好胜,这就容易出问题了。为了突出自己,保持自己在群体中的优势地位,以把周围的人“比下去”为乐事,这样极端的“排他式”表现自己,就会恶化人际关系,使自己四面受敌,失去支持者和合作者,从而给自己招来诸多不必要的烦恼。

  在职场上,太逞能的人一般都不受人欢迎。现代企业管理注重团队力量,侧重发挥一个团结的、群策群力的、集思广益的整体力量。过于强烈地表现自己,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往往会破坏团队协调的关系。因此,身在一个团队里,在注意表现自己能力的同时,还要多考虑团队其他成员,让别人也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这样不仅能够发挥个人力量,还能提升团队的整体实力,何乐不为呢?

  不能否认,表现欲强的人能给自己创造诸多成功的机会,但过度的好强则可能在创造机会的同时,招致不必要的负担——它可能会透支有限的精力,挫伤自己的锐气,以致样样事必躬亲却样样虎头蛇尾,筋疲力竭,这样自然就会危及自己的身心健康。

  爱逞能者对事业有着勃勃的雄心——这一点也让人敬佩,但一定是以拥有足够能力为前提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具备足够的实力,掌握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施展真才实能。如果没有成功的有效途径,只是因为喜欢出头露面,或者只是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或者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掩饰自己的缺点,企图给别人造成强烈的印象,用“印象主义”实现自己所谓的“抱负”,所谓的“自强”就变成了外强中干的面具,遇到真正富有竞争力的对手,就会措手不及,使自己陷于被动境地。

  因此,当有机会在别人面前“露一手”、“出风头”时,一定要理智地分析情况,审时度势,看一看时机恰当不恰当,方式对头不对头,否则,一不注意就会弄巧成拙。

  所以,适度的表现,既能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又能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也是自己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渠道。一个人爱表现自己并不是毛病,但表现欲太强,到了无度逞能的地步,这就是浅薄了,从而会把自己搞得被动,掩盖了自身的过人之处。因为过分逞能的直接结果,便是让别人对自己丧失了信心,自然一败涂地。

  玩笑的适度

  玩笑,是朋友交往中不可少的,取笑,却应当从交往中戒除。

  ——佚名

  探求如何在一切事物前发出笑声和从一切事物中寻找出可笑之处,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天渊之别。

  ——英国伦理学家舍夫茨别利

  生活中,朋友和同事之间经常会开玩笑。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对开玩笑者有过多的指责,玩笑就好比一种精神“调节剂”,会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感情交流,这对紧张的工作、学习、生活无疑是非常有益的,但是玩笑如果开大了就不是玩笑了。

  郑州的《城市早报》曾经刊发一篇新闻,在愚人节那天,郑州警方得到一则短信,声称当日下午“有人炸二七塔”。警方丝毫不敢大意,紧急出动查找消息源。后来这家报社也收到同一个移动电话发出的短信息——“今天是愚人节,对不起!”当警方将发短信的刘某抓获,并展开紧急讯问的时候,他仍然一再声称自己没有恶意,只是在流行的“愚人节”里闹点恶作剧,就想以这种方式“愚人”取乐。结果,他因恐吓罪受到了法律的惩处。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要想过得轻松些,就得及时排解压力,开玩笑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玩笑的分寸是很有一番讲究的。适当开开玩笑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朋友、同事之间适当地乐一乐,无伤大雅,让同事一笑了之,这没什么。

  但是,过度的玩笑就不同了,它往往经过精心的策划,为了把玩笑开得有情景、有韵味、有创意、有特色,刻意刁难、耍弄别人。其实,开玩笑的人和被开玩笑的人,心里会有不同的感受。如果在玩笑中夹杂着贬损,甚至恶语攻击对方,并且伴随一些激烈的动作,就不仅不能达到情绪上“轻松愉快”的目的,反而使对方产生羞恼感,弄得对方狼狈、尴尬、难堪,使玩笑退化成愚弄。结果是伤了感情,丢了面子,甚至可能反目成仇,结为冤家。

  像这样的情形,在我们生活当中时有发生。有些人平时喜欢开玩笑,但是往往只顾自己取乐子,很少考虑对方心理所承受的限度,这就很容易使玩笑开过了火,甚至无事生事,使“玩笑”转变成了“战争”。

  适度的玩笑是生活的调味剂,过分的玩笑则会破坏生活的和谐。没有分寸的玩笑会破坏自己的诚信度。从“狼来啦”的故事到那个“有人炸二七塔”的恶作剧,虽然故事的主角本身并无恶意,但是却传递了关乎生死的谣言,引起了别人的恐慌。这样的人,还有谁会相信他呢?

  开玩笑,一定要注意分寸与适度,要看对象、场合、性质。毕竟,并不是任何情景、任何人都经得起玩笑,也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开玩笑,更何况你玩笑开出格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