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头炎治愈了:适度的修炼:话不说满,事不做绝(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0:30:56

  贪功的适度

  贪食者消化不食,贪甜者牙齿易坏,贪利者灵魂会腐,贪功者人格变歪。

  ——佚名

  贪婪是一种会给人带来无限痛苦的地狱,它耗尽了人力图满足其需求的精力,可并没有给人带来满足。

  ——美国哲学家弗洛姆

  提起“贪”,我们往往就会联想到贪权、贪财、中饱私囊之类,并对其痛恨至极。殊不知,在我们身边,还弥漫着另一种贪——贪名贪功——对于这种贪,当局者有时迷而不悟,局外人也只是识而不透。

  功,是人们对一个人做出一定成绩后的肯定和赞扬。有功则有名。名与一个人的品德、成就等联系在一起。所以,一个人追求功名,本身无可厚非。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都将建立盖世功业、留下百世芳名视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志,并以自己的不懈追求和实际功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他们的墓志铭里,都不乏“功”和“名”的记录。

  但也有因为有不纯洁的功名动机或过分贪功而误国误民的反例。

  《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昭重用钟会与邓艾,结果二人争功。先是邓艾采取冒险的行动,由阴平小道杀入成都,俘获刘禅,本应该是领消灭蜀国的首功;钟会却说,如果不是我在剑阁挡住了姜维的蜀军主力,你哪里占到这个便宜?二人互相告发对方谋反,互相倾轧。争功表现出的狂妄与焦躁,使本来堪称良将的钟、邓二人只贪一己之私利,对形势作出错误分析,以为胜券在握,疏于防范,最终死于非命。

  我们崇敬有功的人,也不否定对功名有所追求的人。但真正的功名要付出真本事去换取,而不是一味满足自己名利之心而强抢他人之功。

  争功不是竞争问题,而是工作态度问题。有功者不夸功,功不可没;不居功自傲,功德圆满。如果单纯为贪功而走捷径,不求务实,只为贪己之功而不择手段,态度出了问题,“求功”的“度”就会变质,“求”就会变成“贪”。

  真正的功名不是抢来的,而是被实践证明出来的。那些无度的好大喜功、爱争风头者,大都会违背正常的规则,为自己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最终结果常常是两败俱伤。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曾经报道这样一件事,为邀功请赏,获取高额缉毒奖金,甘肃省某县公安局发生了一起咄咄怪事。原副局长张某、缉毒队队长边某竟然制造运毒假案,从毒贩子手里弄来一批毒品,经过一番安排,栽赃一位荆姓的出租车司机。张、边二人荣立二等功,并获得了丰厚的奖赏。后来,如果不是那个毒贩子落入法网,这出闹剧险些酿成冤狱。

  所以,有求取功名的欲望并没有错,但要有章有节,有理守法。好大喜功,往往会让人失去理智。为求取功名利禄而不择手段,就会变成功名的奴隶,失去做人的尊严。过度的贪功就等同于贪财、贪色一样,一旦失去理性,会走火入魔。

  教育的适度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古人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的社会,是不具备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教育,是培育人才的摇篮,是立家、立业、立国之本。

  有一对夫妻生有两个孩子,老大出生后,他们对其宠爱有加,将他放在“玫瑰色的保护区里”,是“含在口里怕融化,捧在手里怕弄碎”,什么事也不让他做,事事依顺他,结果老大越长越骄横无理,脾气暴躁。从老大身上他们吸取了教训,老二出生后,便严格要求,规定九点回家不能超过九点零一分,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凡事都要请示汇报,结果孩子又渐渐性格内向,处处顺从,自己没有半点主张。这对夫妻不知道他们的教育究竟错在哪里?其实,这对父母主要问题就是没有把握好家庭教育的“适度”问题,总是走向极端。

  学校教育也常会出现极端失度现象。我们说,教育下一代,是为了让下一代增长知识和智慧,而教育者本身,更需要具备教育者所应具备的素质。说到底,就是要把握好教育的“度”,使教育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心血不至于白费。

  但事实上,现在我国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对孩子的教育现状都不容乐观。究其原因,都在“度”上出了问题。

  先说家庭的尺度。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教育对孩子的一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孩子的性格和道德观念。这个过程非常复杂,并且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但是,现在很多家庭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似乎越来越简单:要么实行太过苛刻的严格管教,要么以百般溺爱代替关心爱护,总是把握不好尺度,甚至陷入“因为爱你,所以害你”的尴尬局面。这是很危险的。

  再说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该既有配合又有明确的分工。所以学校对学生教育的目标体系应该加以具体化、系统化。但是,学生的素质不同,兴趣不同,能力不同,因此,应该因人而异,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才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不应该只沿用教科书,一成不变地、程序化地施教。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使学生变成没有个性的“标准件”。另一方面,因材施教也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这导致学生厌学、逃课等。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接受教育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过程,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提升和把握好对下一代教育的尺度,都责无旁贷。

  教育的度的内核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尺度的外延是人性化激励。这个道理不但在学校教育中适用,在当今企业的上司与下属关系中也同样适用。

  所以,适度的教育,就是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启蒙,使孩子在良性的状态下去发展自己。而极端、失度的教育,则会让孩子的心理变得畸形,这样状态下的孩子很难学到有效的知识,对于每一个事物都形成一种仇恶与不屑一顾的心理,甚至恐惧感,即使再美好的东西在这样的孩子心里所映射出来的也是扭曲的形象。因此,为了孩子的将来,选择一种适合的适度的教育方法,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竞争的适度

  用自己的价值进行竞争不是坏事。

  ——日本作家武者小路笃

  生活是一个宏伟的竞技场,大家尽可以在那里进行争取胜利的较量,但必须老老实实地遵守比赛规则。

  ——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

  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就是不停地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的过程。适者生存——这一自然界的规律,对于人类而言,也同样适用。

  纵观人类历史,竞争无处不在,竞争无时不有。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竞争,其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竞争无疑已成了时代精神的主题。

  现在人们倡导适度竞争。适度竞争说到底就是有效竞争。从概念上说,有效竞争是自身实力和竞争活力的有机结合,目的在于提高成功的可能性。有效的竞争力的前提在于,能够协调自身实力和竞争活力之间的矛盾,合理界定自身实力和竞争活力的“度”,而不是在既不知己也未知彼的前提下,盲目参与竞争。所以,再谈“龟兔赛跑”时,大可不必为笨乌龟高唱赞歌。二者赛跑,在速度上没有可比性,兔子休息也是对的,只是休息得过了,丢了尺度。如此而已。乌龟即使战胜不了兔子,谁也说不出什么,自身条件差啊!

  有“度”才能“适”;能“适”才能赢。把握不准适度,就会被淘汰。譬如,对企业来说,缺乏适度的竞争大抵有两种情况:一是竞争力不足,太温——这会削弱竞争功能的有效发挥,达不到竞争取胜的预期效果;二是过度竞争,太火——从生产线到销售线,同行业厂家大肆火拼,一味加大投资以求在各个阶段都能够压制对手,导致产品积压,恶性降价。到头来,没有人笑到最后,整个行业都成了败兵。

  弘一大师有名言:“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挫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挤之。”这话的大意是,凡事抢先必定遭人挤兑,而凡事争胜则必有人打击。因而,我们倡导的适度竞争,是不温不火的竞争。这种竞争能把竞争的负面影响控制在较低限度,能尽力发挥竞争的正面效用,从而在有效的竞争中取得真正的效益。

  另外,竞争还要讲究善与恶的“度”。因为竞争有良性与恶性之分,良性竞争凭能力,譬如,体育竞赛,优胜劣汰,胜者众望所归,败者心服口服;恶性竞争掺杂了钩心斗角,互相倾轧,自己力所不及却又不甘于落后或失败,为达到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择手段地搞小动作、捣乱破坏等。制造这种竞争,别说“度”,就连起码的做人道德都荡然无存了。

  古人云:“上道企中行。”意思就是做人要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偏不倚也。这是众心所向,“度”之所在。

  所以,适度竞争,有利于共赢;你死我活的竞争不叫竞争,叫恶斗。前者是一种健康的状态,如此良性的循环,是提高自我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后者如此过度的竞争,是一种病态,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只能让自身变得更粗俗,更势利,更险恶,渐渐地就失去了常态,将永久地受利益所累。因此,积极共赢,拒绝恶斗,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和谐,这就是竞争的真谛所在。

  第二章

  气度的修炼:气度决定高度

  所谓气度,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气派,一种大智大勇的智慧,一种雍容大度的魅力。它看不见,却可以明显地感受得到。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气度的人,有大格局,彰显出豪迈、仁厚、谦逊的良好品质,迸发出后发制人的力量,能以从容的心态应对一切变故。而气量狭小的人容易滋生嫉妒心理,一方面怨天尤人,气恼别人的幸福,一方面自怜自艾,哀叹自己的不幸,实际是挣脱不了自己内心的羁绊,变成睚眦必报的小气鬼,难以成就宏大建树。

  宽容的气度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但是谁能说是不需要宽容的呢?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

  宽容要么有益,要么有害。

  ——英国政治家伯克

  “容人须学海,十分满尚纳百川。”宽容是一种美德,是对错误的理解和原谅;宽容是一种修养,是对别人的尊重与关爱,目的是成人之美。

  从君子之交,到谈情说爱,宽容总是能彰显出一种伟大的人格力量。这种力量表现在:从心理上接纳别人,在接受别人的长处时,也接受别人的短处、缺点与错误,理解别人的处世方法,尊重别人的处世原则。它不是通过改变对方来适应自己,而是通过改变处事方式来创造一种更和谐的氛围。

  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后来终于引起议员的不满。有个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多么富有深意的一句话!在一定的条件下,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能变成潜在的朋友。

  再比如失恋的男女,从卿卿我我,海誓山盟,到曲终人散,其间经历了一幕幕悲欢离合,谱写了一部部凄美的爱情故事。然而,有些男女朋友分手后,恶语相向,辱骂之词层出不穷,恨不得他(她)一死,方才解恨,曾经的美好荡然无存。缘来缘去是自然,爱与不爱有时并不在掌握之中。用宽容的气度,善待曾有过的那份感情,善待曾爱过的人,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的睿智?

  我们倡导宽容,肯定它的精神作用,并不说宽容就是可以穿越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的万能通行证。在很多时候,宽容不但无助于人际的和谐,反成为一些品德卑劣者利用的工具。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崇尚宽容而降低了处世与道德价值判断的标准。

  宽容也要有宽容的标准,也就是说,宽容得有个限度。面对一个不懂尊重他人的人、一个犯了众怒的人,我们如果一味地赐以宽容,对方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如果莫名地遭到小人的恶意攻击,我们也谦逊、宽容地以德报怨,小人就会更加恣意妄为。

  社会万象,芸芸众生,每个人的性格、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难免有些磕磕碰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或多或少都是有的。相处甚好的朋友,同一个单位的同事,以及周围并不熟悉的人,都可能在有意无意中出现摩擦和误会。如果其中一方陷入耿耿于怀的固执当中,另一方的宽容固然可贵,但却会被人视为懦弱。这时候,你的坦诚和宽大的胸怀,就会变成助长别人嚣张气焰的助燃器。从这个意义上讲,宽容是为人的一种气度,但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处世真理。

  每个人的心理都有一定的容积。容积多大,要因人而异。海涅所说的“比海更宽大的是人的胸怀”,只能作为一种对理想境界的要求。我们倡导宽容,但不能把退让、迁就也当作一种宽容,当作是为人处世的最好方法;我们倡导宽容,并不意味着任何时候、对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容忍。否则,就会导致更大的错误产生,而自己也会陷于被动。这样的宽容是对别人和自己最不负责的表现。

  去宽容那些不值得宽容的人,那是姑息;去宽恕那些不可饶恕的人,就是纵容。

  善良的气度

  对于心地善良的人来说,付出代价必须得到报酬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侮辱。美德不是装饰品,而是美好心灵的表现形式。

  ——法国作家纪德

  大量善行可能出于严厉,更多的是出于爱,但最多的还是出于清晰的了解和无偏见的公正。

  ——德国文学家歌德

  “人之初,性本善”,自古以来,人们相信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并将善良作为人性的最高境界,强调独善其身,讲究与人为善,追求为善最乐、乐善不倦。缺乏善良品质的人,是道德上有缺陷的人,而德行不完美的人,最终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个暴风雨之后的早晨,一位老人沿着海边散步,他发现前一天晚上巨浪把许多小鱼抛到了离海水几米远的沙滩上,足有上千条。一个小男孩弯腰在拣那些鱼,并不停地把鱼往海水里扔。

  老人走上前问:这么多鱼,你能扔完吗?孩子没有回答,只是手不停地捡着。老人又问:救这些鱼或不救它们,谁也不知道,谁也不在乎。你为何要这样做呢?孩子说:小鱼知道,小鱼在乎,我在乎!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是善良。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善良都值得提倡。如果一个人不加思考地相信每个人,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别人施以善良,弄不好就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伊索寓言》中的农夫怀着一颗善良之心,用自己的胸膛把一条几乎要被冻死的蛇救活了,而蛇却用致命的毒牙回报他。农夫即将死去的时候说:“我该死,因为我怜惜了不该怜惜的恶人。”

  这个故事说明,对那些邪恶的人,是不能施以善心的。因为他们的生命与邪恶共生,是善良的天敌,对他们施以善心就是在纵容罪恶,等待你的很可能就是农夫那样的“善有恶报”的结局!

  可见,虽然善良这种美德能让一个人具有更大的力量,但是讲善良也是必须有特定的原则的,就是说必须有个“度”的衡量。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在功利主义、实力原则的挤压下,过度善良有些时候就会退化成懦弱,变成迂腐的代名字,这实在是很可悲的。如果不幸遭到怀有恶意者暗算时,不用说,您的善良一定是有些过了,您只是一味地去行善,超过了最大的底线,那邪恶的东西自然会来接近你。因此,要提醒自己:理智的、明辨是非曲直的善良,才是真正的善良的气度。

  毫无戒备的、不分利害的、无条件的善良,是无知的善良,是懦弱的善,甚至是养虎遗患!

  含蓄的气度

  言语须是含蓄而有余意。

  ——北宋理学家程颢

  交谈时的含蓄和得体,比口若悬河更可贵。

  ——英国哲学家培根

  含蓄是一种迂回美的艺术,一种“雾里看花”、“曲径通幽”的意境,它展现了您的思想深度,您的修养,也是您魅力施展的一部分。

  含蓄的人绝不缺乏能力,但也绝不张扬,而是制造一种特殊的交流语境,旨在化尴尬为自然,化冲突为和谐,化抵触为沟通,化腐朽为神奇。就像原卓越网首席执行官王树彤所说:一个人“内心的坚强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头上长角身上长刺,无角无刺不影响你是一个坚守原则、知道什么时候进退的人,不必表现得那么张扬、那么夸张。处理问题时,不在于你显示的态度是强硬还是温柔,而是通过你传递的气概来以一搏十”。

  中华民族是含蓄的民族。明代姚舜牧在《药言》中说:“才不宜露,势不宜恃,享不宜过。能含蓄退逊,留有余不尽,自有无限受用。”含蓄是一种社交技巧,能够使交往的弹性空间更大。鲁迅在《野草·立论》中借用梦中“老师”的教诲,给一个刚满月的孩子说句吉利话。“老师”对“愿意既不说谎,也不遭打”的鲁迅支了一招:“啊呀!这孩子呵!您瞧!那么……阿唷!哈哈!呵……!”此乃再“恰当”不过的含蓄。这种模糊的语言,比明确示意更有深意。再比如,表示有外遇以“艳遇”代之;说自己的生活已经达小康水平则以“还过得去”代之,等等。若是因形势所迫必须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又难以启齿,就可以用婉转的方式含蓄地表达出来。

  西方人的特点是直率坦白,善于表达。而中国人却不习惯用语言直接讲清楚,往往是用比较含蓄的方式加以表达。但有时过于“含蓄”,就会让人觉得冷漠、疏远,甚至产生误解。譬如,曾在央视播放的电视剧《前门楼子九丈九》,影片中的主人公冯青山爱着奎俊儿,但一见到奎俊儿,那“爱”字死活说不出来,话说得七拐八拐的,含蓄得让人窒息。一场爱情悲剧注定也要围绕着这种中国式的含蓄而上演。

  由此看来,含蓄是一种社交技巧。这种技巧的效能有高低之分,也就是说,在特殊的语境里,含蓄是要讲究度的,如果失去了度,含蓄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能。

  在平时,当你在将一个坏消息告诉别人时,去含蓄委婉的讲明,这样就不会触及对方所避讳之处,自然能立刻接受这个事情的事实了。比如通知患者家属,这个人马上就要死了,自然我们不能这样直接说,那么避开这个字,说准备后事、病情很危险之类的话,跳过“死”这个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

  如果是将一个普通的消息告诉别人,那么在这里含蓄就是不恰当的,要知道,这样的情况,我们力求的是简洁明快,清除彻底。若非要把这件事拐着弯去说,便给人一种油腔滑调、阴阳怪气、故作神秘的感觉,不但沟通上是一种障碍,更重要的是耽搁了事情,这就是犯了错误。

  对于含蓄的“度”的把握,说白了,就是能在最恰当的情况下,用最恰当的话去对待,该直则不能曲,能曲则绝不直言,要避讳别人所忌讳的话题,收敛自己所拥有的。这样的含蓄,将是您成功的一个必要因素。

  豁达的气度

  当你能以豁达光明的心地去宽容别人的错误时,你的朋友自然就多了。

  ——中国台湾作家罗兰

  没有豁达就没有宽松。

  ——美国微软公司主席比尔·盖茨

  什么是豁达?性格开朗、心直口快、不说违心话、不办违心事,是为豁达。性情豁达者,心比天地宽。诚如比尔·盖茨曾经所说:“没有豁达就没有宽松。”

  传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身经百战、出生入死、从未有畏惧之心的老将军,解甲归田后,以收藏古董为乐。有一天,老将军在把玩最心爱的一件古瓶时,不小心差点脱手,吓出一身冷汗。他突然若有所悟:“为什么当年我出生入死,从无畏惧,现在竟吓出一身冷汗?”

  片刻后,老将军悟通了——“因为我迷恋它,才会有忧患得失之心,破了这种迷恋,就没有东西能伤害我了。”心情一阵爽朗,遂将古瓶掷碎于地。老将军此举,就可以理解为一种豁达。

  豁达就是这样一种顿悟、一种清醒,是一种趋利避害的思维习惯。这种趋利避害不是世俗功利,而是能够使人在困境中面对事实,摆脱自我纠缠,保持情绪的稳定、头脑的清醒。

  对于个人而言,豁达往往是情绪的调节剂,能使人减少抑郁、仇恨等不健康的情感,改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群体而言,如果群体成员能够保持豁达的心态,群体氛围就会变得和谐。

  豁达只是性格标签,并不能反映能力的强弱。那些只强调自己豁达的人之所以难有作为,是因为不能系统、仔细、具体地分析问题,致使总结分析、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做事情凭直觉,喜欢拍脑袋决策,容易看到成绩,看不到细节,容易忽视存在的问题,以至于浪费了自己的能力,与机会擦肩而过。

  还有一种豁达者,即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者,他们宁可无限度地容忍和宽让别人的罪恶,却放不下面子向行恶者施以正色。殊不知,有多少一生都不可能豁达也不想豁达的人,正以小人之心觊觎着心慈手软的人放弃自己的权利,放弃自己应得的利益呢!所以,别人侵害你的利益也一笑而过,那不是豁达;让小人钻了空子也不在意,那也不是豁达。

  尽管豁达的人容易让人产生崇敬感,但如果一味地以豁达为荣,不计后果,就有可能由于粗心大意、不拘小节而导致失误;又可能因为情感不细腻,对别人的内心世界不太敏感;还可能变得对任何事情都满不在乎,只会豁达而无心计,或者姑息、忍让别人的错误,或者缺乏防人之心,以至于身陷被动无法挽回时,只能“豁出去了”,这实在是无奈之举。

  豁达也要有分寸。适度的豁达是一种美德,而无度的豁达就成了缺陷了。凡事都不予追究,就失去了原则,豁达就变成了一味忍让,抑或忍气吞声,那充其量也只能算作自我解嘲罢了!

  自信的气度

  能够使我飘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意大利诗人 但丁

  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结局是很不幸的。

  ——英国作家培根

  从社会认知的角度而言,自信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信任和满足。没有自信,就没有把握;没有把握,就于无形中削弱了竞争力。自信是成功的首要信念。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有句名言:“小狗不应因为有大狗的存在而慌乱不安,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按上帝给的嗓门叫好了。”

  然而自信是不是多多益善愈极致愈好呢?答案是否定的。自信只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它能给人以进取的力量,让人增添精神上的毅力,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提高人的能力、智慧,更不意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成功。自信只是成功的助推器,要想获得真正的成就,首先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如果片面地强调自信心对具体某件事的绝对作用,把自信当作实现目标的唯一标尺,那就是对自信真义的一种误解。我们主张人要量力而行,无论做什么事情,先掂一掂自己的能力,看看自己力量够不够。如果一味地强调自信,不顾自己的能力,以为一个人只要有信心,就可以无往不胜,那么就很可能要为这种盲目的自信付出代价。

  然而,人们在努力培养“自信”的同时,也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自信的前提是自知,真正的自信应该是理性的,是建立在对自己能力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的,是对自己能力和水平的准确估计和判断。自信对一个人来说,就像汽油对汽车一样重要,它可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但是过于自信,就可能变成导致失败的祸根。

  自信不是盲目的自我崇拜,以为自己处处都比别人高明,像“龟兔赛跑”当中的兔子那样自以为是,把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乃至孤芳自赏、不辨利害、不听劝告、夜郎自大,这样的盲目自信,无异于自掘陷阱!

  许多人认为自信就是有信心,做什么事都要相信自己能做好。然而,正确的自信应当是实力和能力兼具的自信。自信并不等于可以傲以待人,自以为是、盲目自大、不尊重他人,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陷入了“高智商,低情商”的误区。如果什么都没有做,仅仅是一种盲目的“自信”,那么到最终,留给自己的恐怕只能是心虚和无奈了。

  另一方面,如果既缺乏自信又强作自信,那就等于既自卑又躲避自卑。诚如荷兰学者斯宾诺沙所说的那样:“自卑虽是与骄傲反对,但实际却与骄傲最为接近。”

  人固然要有自信,但不能有不切合实际的过度自信。不切合实际的自信不叫自信,叫自负!

  乐观的气度

  乐观的人永葆青春。

  ——英国诗人 拜伦

  一切的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理产生与造成的。

  ——美国总统华盛顿

  在人们的理解中,乐观是积极向上的代名词;与此相反,悲观则会导致颓废和消极。所以,人们崇尚乐观,尽量地表现自己的乐观态度,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有关乐观者和悲观者的故事:同是半瓶水,乐观者会说,太好了,还有一半水呢;悲观者则说,糟糕,只剩半瓶水了。乐观的人看到的总是美好的一面,不论遇到多么糟糕的环境或事件,他都能保持一种感恩的心,豁达地接受现实、面向未来。

  乐观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乐观者多数性格外向,烦恼少,心中总是充满希望,能心平气和地对待各种处境,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目标,不会被困难磨平意志。法国作家大仲马说过:“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邓小平就是一个乐观者的典型代表。有一次,前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向邓小平“讨教”“长寿秘诀”,邓小平风趣地回答:“天塌下来我也不怕,有大个的顶着。”

  但是,乐观并不能成为一切成功的通行证,它不是困难和逆境中的救命稻草。乐观也要有分寸。

  乐观是建立在信心与把握的基础之上的。尤其是在制定策略时,如果没有信心与把握,只会盲目地乐观、极度地乐观、不计后果地乐观,就很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导致乐极生悲。譬如,在新经济时期,IT业人士就为技术创新的盲目乐观付出了代价。当时人们对技术创新的含义不是很熟悉,甚至发生误解,以致过量信息摄取与企业的市场业绩不均衡,人们以为在新经济下可以通过扩大需求来扩大规模经济和降低价格,但是,这种过剩的需求带来的却只是通胀。

  人可以因为自信而乐观,也可以因为乐观而自信。只有在这种“互为照应”的因果中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乐观的态度才是真实的、有气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

  2003年东亚足球四强赛前,对于战胜日本队,中国球员、球迷和媒体都抱着极为乐观的态度,因为近几年交锋时,中国队往往能凭借球员身体素质上的优势,起码在场面上不落下风。然而,比赛的结果却表明:日本“技术流”已全面超越了中国“力量派”,济科和他的弟子笑到最后,2∶0的比分使中国人赛前对自己的盲目乐观显得既可笑又可悲!

  乐观要有乐观的资本,没有资本,不但显示不出乐观的气度,而且还会给人留下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