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蝎美人心1992:竹立家:中国模式还在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3:47:37
竹立家:中国模式还在探索中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竹立家 2011年03月14日16:14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竹立家:中国模式还在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2010年,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其影响和意义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复杂的解读,“中国模式”再一次成为世界媒体热议的一个基本话题。与国外媒体的“过分关注”不同,中国国内无论是政府,还是公共舆论对所谓的“世界第二”和“中国模式”都基本保持了理性的、客观的认知态度,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心智”成熟的重要标志。

  我一直以为,中国是一个正处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经济体”,具有“现代性”的制度和价值也正处于初步形成和发育的过程中,以制度和价值支撑的“现代社会结构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具有战略意义的“社会体制改革”才刚刚起步,改革正在步入“深水区”,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正在逐步显现,社会公正、贫富差距、特权腐败等诸多问题正在困扰着我们,在这种情况下而奢谈“中国模式”,确实有些“奢侈”。

  毋庸置疑,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作为巨大国家的迅速崛起,无论我们愿意不愿意,自觉不自觉,都会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会在“地球社区”产生各种各样的议论,因此,“中国因素”、“中国故事”、“中国模式”等概念成为世界话题不足为奇。中国融入世界和世界影响中国的“双向互动”是历史发展的基本态势,问题是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仅仅以经济的快速增长来界定“中国模式”。从“历史哲学”的高度来看,经济增长仅仅是“发展模式”形成的一个基本因素,而正确对待财富、或处理好和分配好增长的社会财富,保持社会的公正、稳定、和谐、文明进步、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安排才是一种“发展模式”的根本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必须对“中国模式”这一话题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解析,并保持高度的清醒,不能文过饰非,要知道我们自己发展的“中国时刻”,不但要防止被他人“误读”,也要防止自己被自己“误读”,丧失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动力和方向。

  实事求是地讲,中国人的“现代叙事”确实很精彩,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当然,最值得我们骄傲的还是GDP的增速和总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GDP总量从1978年的2683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5.879万亿美元,30年间增长了20多倍,年均增速近10%,这在世界发展史上的确很少见。但同样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社会体制和政治行政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我们也积攒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社会的分层和分化状况加剧,“强势利益集团”形成“社会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蔓延,公共权力“私化”没有得到有效的“制度遏制”,人民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等“四权”没有有效的“制度平台”来保证,这些矛盾和问题的长期积累和发酵,目前已经对进一步沿着社会主义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改革形成巨大阻力。

  这就是说,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规模的世界第二背后,蕴含着纷繁而复杂的各种改革和利益诉求。可以说,在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改革步入“深水区”。改革的“议题”也由“如何做大蛋糕”变为“如何分好蛋糕”。换句话说,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解决“普遍贫穷”问题,变为目前的实现“社会公正”问题,以“利益格局调整”为核心的改革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实现“社会公正”的难度更大,需要更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制度安排,“中国发展模式”正在步入艰巨的、复杂的体制改革攻坚阶段。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管理和改革滞后的现象也逐步显现,利益分化加剧,社会诚信度下降,社会不公正现象增加。特别是人民“勤劳而不富裕”的历史性难题又在困扰着我们,必须从制度上加以解决。资料显示,虽然我国GDP在飞速增长,但从1978年到2007年的30年间,工资总额占GDP比重从15.65下降到11.15%;全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从62.34下降到42.6%。同期,我国GDP增速平均是9.8%,居民消费增速平均是8.8%,而居民收入增速仅为7%,双双高于居民收入增速。而近些年来,我国税收和行政开支的增长速度都在20%到30%以上,“国富民穷”是长期积累的不争事实,到了不仅是理论敷陈,而且是必须从制度安排上认真面对的时候了,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有“忧患意识”。谈论“中国模式”,离开人民的普遍富裕、人民的幸福和尊严,就基本上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在当今知识化、信息化和多元化的时代,人民群众是会从自己的切身感受来判断一个社会的公正与否,我们真正做好了,老百姓是会感受到的。“中国模式”是在实践中干出来的,而不是研究出来的,“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
【1】 【2】 

 
竹立家:中国模式还在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云浮模式”探索新型农村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国模式的特质--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综合治理,保障社会平安的中国模式--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玛雅:中国不可能复制美国模式--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邹东涛:中国在金融危机中“力善其身” 五问“中国模式”--中国共产党新闻 谨防在“落实”声中“落空”--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基层就在民心中--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蔡霞:秉承小平遗志?着力探索?“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温家宝:改革还在探索 从不认为自己发展是模式-搜狐新闻 中国一些地方开始告别GDP至上的官员升迁模式--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国模式还需深入探索 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实践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学习贵在经常--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苏联模式的失败之处在哪里--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在学习中提升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科学决策还须倾听民意--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用兵在智 胜战在术--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受贿罪中“谋利地点”属于“犯罪地”--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从"九常委"会见"双百"人物代表中感受到的--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党建奇葩别样红——大连市探索创新社区党建工作纪实--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党员名言--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期刊选粹--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