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用英文怎么写:综合治理,保障社会平安的中国模式--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07:31

综合治理,保障社会平安的中国模式

2011年03月01日10:13   来源:《法制日报》 综合治理,保障社会平安的中国模式--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社会治安秩序始终处于一个相对平稳有序的状态,并没有因为转型而引发剧烈的社会动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破解这个“奇迹”的密码之一就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秩序,打击犯罪预防犯罪,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社会管理制度。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社会管理模式,它涵容丰富、外延广泛。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社会基础,为转型期中国的和谐稳定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不断发展、调整、完善的过程,它既反映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也体现出中国几代领导集体在推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中,在加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方面所作出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社会治安问题相对突出,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管理办法已经明显不相适应,必须探索一条新的社会治安管理之路。1981年6月,党中央批转的中央政法委《京、津、沪、穗、汉五大城市治安座谈会纪要》明确提出:“争取社会治安根本好转,必须各级党委来抓,全党动手,实行全面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思路开始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共识。经过10年的理论与实践,199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3月2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第一次系统性地提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任务、要求、目标和工作范围、工作原则。这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最早的纲领性文件,从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在总结近10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本经验的基础上,200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再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到了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来认识,有力推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新世纪的全面发展。

  纵观20年来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之路,我们看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发挥出巨大的“安全阀”、“稳定器”的作用,与它自身的特点密不可分。

  20年来,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方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一概念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其目的是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不断调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范围也在不断的变化。从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到服务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从强化对社会治安秩序的管理,到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解决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的社会矛盾,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过程中理论不断创新、作用不断加强。

  20年来,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变化,内容不断拓展,形式不断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早期主要是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问题展开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问题、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问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等多项内容都纳入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范畴,特别是随着基层安全创建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对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也纳入了综合治理工作范围,平安建设应运而生。2003年后,平安建设活动在全国各地迅速开展,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新载体。

  20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体制机制制度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完善体制、健全机制一直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心,在多年的社会实践中,以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票否决权制为框架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体系已经形成。正是这些管理体系,有力地保障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的实现和工作的全面推进。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治安总体形势良好,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征地拆迁问题、人口管理问题;社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两新组织”问题;信息化、技术化过程中的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统筹管理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劳资关系问题;利益格局调整过程中的权利保护问题等等,都将是未来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面对的难点。

  不久前,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必须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事实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说到底是对社会矛盾的综合治理,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面对经济、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未来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必须通过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之路,是被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它必将为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铺就一条成功之路、光明之路。
综合治理,保障社会平安的中国模式--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国模式的特质--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如何理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玛雅:中国不可能复制美国模式--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竹立家:中国模式还在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国一些地方开始告别GDP至上的官员升迁模式--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苏联模式的失败之处在哪里--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社会市场化下的官员“两难”--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任理轩: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任理轩: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任理轩: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虚拟社会管理的六个理念--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李景治:正确认识中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云浮模式”探索新型农村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老师评语里的毛泽东--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任理轩:理性看待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社会管理的核心是推进有效分权--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向春玲: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党面临的新课题--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向春玲: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党面临的新课题-2-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李培林: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改革的新任务--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谢志强:调整社会结构是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任理轩: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3)--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