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咬的包怎么止痒:写在2011年两会闭幕之际:汇聚起民族复兴伟大力量 2011.03.14. BZRXZ zhuanie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46:44
写在2011年两会闭幕之际:汇聚起民族复兴伟大力量
2011.03.14.   BZRXZ   zhuanie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江苏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 (两会特稿·详版)题:汇聚起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写在2011年两会闭幕之际
记者李斌、熊争艳、黄小希、华春雨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充满活力的春天——
2011年3月3日至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5000多位代表委员聚首北京,审查、审议和讨论“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政府工作报告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商国是,话民生,献计出力,坦诚直言。
这是一个凝聚共识、收获信心的春天——全国两会上,民主、求实、奋进之风荡漾,中华民族坚持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的信念更加坚定。
这是代表委员的共同心声,更是亿万华夏儿女的共同心愿——蓝图绘就,路径清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狠抓落实,锐意进取,万众一心,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航程……  民主之风,在这个春天荡漾;共识,在这个春天里凝聚——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面对复杂国内外形势,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011年3月2日最后一艘撤离我在利人员的希腊邮轮抵达克里特岛
35860人,12个日日夜夜,从九千公里外的利比亚,跨越千山万水,安然回国——
两会伊始,驻地宾馆电视屏幕上滚动播放的我国从利比亚撤离人员的画面,吸引不少代表委员驻足。
危难时刻,祖国是最坚强后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的行动——
“这次行动是中国国力的综合体现,增强了中国人的自豪感。而中东北非动荡也警醒我们,稳定是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上世纪70年代曾赴中东等地参加援外工程建设的蒋明麟委员说。
环球同此凉热——眺望全球,中东北非局势持续动荡,欧美仍寻求经济复苏良方;回首国内,持续快速发展30多年的中国站在新起跑线上,整装待发。
对比出真知。虽然人在两会,但是全国人大代表、重庆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向东却放心不下远在安哥拉工作的200多名员工,几乎每天都要了解有关情况:“只有和平才能换来繁荣。所以我希望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政局稳定、国泰民安
3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内,女服务员为保证会场整齐采取“拉线”对齐方式摆放物品。在三八妇女节当天,参加有关两会各项工作的女性们仍然在岗位上忙碌着,美丽着。 新华社记者 王永卓 摄
稳定是福,动乱是祸。一个稳定的环境,不仅是国家发展所需,也是13亿人民的福祉所在——这是与会代表委员的共识,也是全社会的共识。
谋发展良策,商发展大计——
全国两会上,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与代表委员频频互动,坦诚交换意见。
仅3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就有97个部委办的负责人参加政协小组或界别讨论,和委员一起共商国是。
团结凝聚力量,民主成就伟业。在审议和讨论中,代表委员共识进一步形成。
两会上,一份份凝聚着百姓热盼、凝聚着代表委员智慧和心血的议案、提案源源不断汇集——
截至3月9日,人代会共收到560多件议案,其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提出的议案占议案总数约20%。政协大会共收到5762件提案,其中经济建设类提案约占46%。
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到降低高企的房价,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议案提案的背后,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提建议,说诤言……十多天里,代表委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无论是慷慨激昂的发言,还是理性平和的建言,不同声音的背后,都是对发展的共同期盼。
从会内到会外,一个基本共识越发清晰——中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期里,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必须牢牢抓住难得历史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才能为中国赢得更好的未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不能变。”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虽然是新委员,但性格仍像以往一样快人快语,“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进步还需长期的努力。”

3月9日,栗战书在回答记者提问。当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梅地亚新闻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等就“欠发达的贵州如何实现历史性的跨越”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从专家学者到省市“官员”,都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贵州在海拔上是高地,但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依然是一块低洼地。”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代表说,“把贵州的工作搞上去,说千道万,关键靠干。”
“标兵离我更远,追兵离我更近。”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代表看到了危机和机遇,“中央给福建最大的政策就是‘先行先试’,这四个字给了我们无限的创造空间。用好了,就可以活力迸发、发展涌流。”
……
新世纪前十年,历经复杂局面的考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这也是因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才为发展赢得了宝贵时机。”李君如委员这样解读。
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代表委员们认为,下一个十年里,确保一个稳定发展的环境,不仅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未来中国发展的关键所在。  求实之风,在这个春天荡漾;共识,在这个春天里凝聚——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2011年3月5日 敢有胆略绘宏图——全国政协委员张国宝详解“十二五”能源发展战略
与记者纵论能源话题一个半小时,张国宝似乎言犹未尽。这是66岁的张国宝委员自两个月前卸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能源局局长后,在新华社多媒体演播室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适逢全国两会召开,他第一时间对这次提交代表委员审查讨论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涉及的能源内容,作了详细解读。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未来5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两个“7%”,引起世人高度关注。
人们无法不关注——这些数字和指标,折射出中国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决心,也折射出中国的走向和未来。
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才是最大的硬道理——会内会外,坚持科学发展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
两会上,厚达118页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焦点。
以“科学发展”作为主题,列入五年发展规划,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从“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十二五”规划纲要整整16篇,无不浸透着科学发展这一主题。
2011年3月8日 王东林委员:物价事关民生
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王东林说,把物价控制在合理水平,已成为“十二五”开局之年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重大考题。物价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决定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高低。新华社记者 郭昱 摄
这是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十二五’规划对今后五年做了全面详尽的勾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贯穿于科学发展的主题之上,符合实际,顺应民愿。”黄庆勇委员的看法,是绝大多数代表委员的认识。
“从提交本次人代会审查的‘十二五’规划看,我们国家在继续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同时,会更加重视民生,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民。”会场外,资深外交官吴建民冷静观察。
这样一个现象,被许多代表委员注意到——在中央政府将未来经济增速锁定7%时,地方两会上各省确定的发展速度都在10%以上。
“中央想让经济增速慢下来,但是不少地方仍然在片面追求GDP增速。”孙振宇委员说,这种现象值得警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虽然经济总量很大,但附加值不高,我们走的是扩张型和资源消耗型增长路子,现在必须增强转型的紧迫感。”南存辉代表直言。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十二五’时期的关键,我们的GDP发展不能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了。”赵俊委员说。
代表委员普遍认为,各地应该转变发展思路,使经济发展模式从高能耗向低能耗转变,注重发展质量,把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作为重点,努力消除收入差距,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全国政协委员、数学家章祥荪说,目前我国的科研经费投入已经有了大幅提升,但经费的使用效率要有所提高。和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现在缺乏一些相关机制指导和监督科研经费的使用。应该有专业的机构来指导科研单位和人员更好地使用经费,同时应该将更多的科研经费投入到吸引人才的工作中。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必由之路。
从江西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齐飞”,到安徽拆除企业传统印染线、淘汰老高炉,一系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措施,正在各地不断出台。
“‘十二五’期间,一是科学发展的主题,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三是以民生为重点,四是以深化改革为强大推动力。四位一体,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对‘十二五’发展至关重要。”陈光林委员的一番论述,掷地有声。
“要实现绿色的经济转型。”两会期间,中科院发布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未来5到10年,是中国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是难得的机遇,也是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2011年3月8日 以更大决心推进改革——代表委员热议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动力
没有改革,不会有中国辉煌的今天;唯有改革,才能开创中国更加美好的明天。“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国家的新目标,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两会内外,代表、委员和专家们总结过去、思考未来,得出这样的鲜明结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攻坚阶段的改革正担当着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入强大动力的历史重任。这是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在分组讨论会上听取其他委员的发言。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人们对幸福和尊严的追求从来没有这样高涨。
幸福广东、幸福中国……两会之前,“幸福”成为一个见报率极高的词汇。然而在厉以宁委员看来,幸福是主观感受,GDP增长并不等于幸福,幸福是以人均GDP增长为基础的。
“对我国来说,幸福首先就是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对农民来说,最希望得到的是与市民一样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这位经济学家说。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鞍山市医学会会长巴福荣说,可以考虑把更多的医药品种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现在说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只是允许报销医药费的70%,还有大量治疗必需的药物没有纳入报销范围。患者个人的负担还是很重的。” 新华社记者 任勇 摄
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必须更加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今年要把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
从“十二五”规划到开局之年的政府工作,更多投资向民生倾斜,更多注意力投向民生问题。
德国《商报》撰文称,中国政府把群众需求摆在前列,政府为使收入分配更均衡而调低了经济增长速度的百分点目标。
3月10日,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震,造成数百人伤亡,34万多人受灾。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让来自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梁晓丹委员更深切感受到了国家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政府应急行动很快,一批批救灾物资已经送到灾区。有政府重视,有这么多人关心,我对救援工作有信心。”

2011年3月12日 全国政协委员参观“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
3月12日,部分全国政协委员来到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参观“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这是全国政协委员郝树声在CRH380A新一代动车组模型前拍照留念。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设计了一条指引中国走向未来的“路线图”。
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这是一幅让人憧憬的蓝图。
“十二五规划指明了未来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方案、措施具体、到位。”张宏伟委员说,我们应该深刻认识未来5年中国在世界发展格局中所处的位置,把握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只有更加奋发有为,才能大有作为。
从这个春天出发——代表委员们坚定决心,满怀信心。
这信心,来自五年的辉煌成就和30多年的改革实践——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造就了今天的伟大成就。”3月10日晚,在改扩建重新开张不久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索连生代表在反映实现中华民族千年梦想的“飞天揽月”展台前驻足。
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十一五”时期取得的辉煌成就来之不易,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充分证明了科学发展观完全符合中国国情。
2011年3月9日让阳光洒满人民的“帐本”——网民与人大代表共话财政预算公开与资金监管问题     近段时间,网络上不断曝光有关财政资金使用不当甚至被侵吞的问题:广东省财政拨款6000多万元“养”机关幼儿园、辽宁抚顺市财政局采购iPodTouch4当作U盘、江西鄱阳县近亿元财政资金被私吞、江苏苏州市交警部门采购iPhone4用作监控设备……。
这信心,来自党和政府高超的领导力和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
小组讨论会上,亲身经历改革开放前后30年的根通委员说:“我目睹了国家面貌日新月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深刻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繁荣发展的今天的道理。”
坦承“十一五”规划尚未完成的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个细节,引起许多代表委员的关注。杨多良委员说,从“十二五”规划到政府工作报告,实实在在地向人民交代清楚,并提出改进措施,这让人们对党和政府更加充满信心。
从这个春天出发——代表委员们认为,要将蓝图变成现实,关键在于落实,在于转变干部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代表委员们认为,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转变发展理念,真正把发展的目的落实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要着力推进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和人的生活生命质量共同提升,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各省区市要做好地方规划,有关部委要制定细则,建立量化的评估体系和检查监督机制,确保规划落到实处。”李宏委员说。
“主题、主线都明确了,要防止一些地方又盲目大上项目。”李铁林委员提醒说。
“政绩考核不能只注重表面的指标,百姓的幸福不能单纯靠指标说话。”刘纪远委员说,科学发展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体现和诠释非常到位,让人们对“十二五”充满信心。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京闭幕         3月1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这是委员们在人民大会堂前合影。 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代表委员们认为,在“十二五”规划落实过程中,仍然要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充分发扬人民民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代表委员们认为,居安思危,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充满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相信经过未来5年的努力,我国综合国力会有更大提升,人民生活会有更大改善,国家面貌会有更大变化,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一定会实现。”
3月12日,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辞世86周年。
振兴中华,是这位20世纪伟人的梦想——一个多世纪前,孙中山在《治国方略》中曾经有过许多积极思考和设想。
“这些设想,包括修建青藏铁路、西部大开发,大部分都成为现实。”孙中山先生侄孙、全国政协委员孙必达说“我们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国家。”
万木峥嵘凝秀色,千帆竞发聚朝晖——
带着对未来的共识,带着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民族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
写在2011年两会闭幕之际:汇聚起民族复兴伟大力量 2011.03.14. BZRXZ zhuanie 汇聚起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写在2011年两会闭幕之际 汇聚起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写在2011年两会闭幕之际 汇聚起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写在2011年两会闭幕之际_ 汇聚起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写在2011年两会闭幕之际 写在2011年两会闭幕之际:汇聚起民族复兴伟大力量 汇聚起民族复兴的智慧和力量——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会侧记 两岸携手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写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际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1.03.07. BZRXZ zhuantie 写在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闭幕之际 2011年3月14日股市研究--两会闭幕! 写在2011年两会召开前夕 体育,让城市更精彩——写在第上海世游赛闭幕之际 写在两个五年规划交替之际 人民网评:为民族伟大复兴续写新篇章 人民网评:为民族伟大复兴续写新篇章 写在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之际:历史的回望 奋进的力量 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 ——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 “与民争利”还是“为民争利”,决定民心向背 2011.07.03. BZRXZ zhuanie 征程·五年--写在农村信用社改革五周年之际 写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上、下) 征程·五年 写在农村信用社改革五周年之际 开启民族复兴的百年征程——写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任仲平:开启民族复兴的百年征程——写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