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但是是什么关系:三天三夜的地震火灾--1906年美国旧金山地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1:07:36
                      发震时刻: 1906 年 4 月 18 日 13 时 12 分

               震中位置: 美国加州旧金山市〈 38.0  N,123.0  W 〉

               震   级:  8.3 级

纵贯美国加州的圣安德烈斯断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活断层之一 , 沿该断层及其分支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

1906年 4 月 17 日晚上 , 美国西部加州太平洋沿岸大城市旧金山的狗狂吠了一夜 ,弄得许多人不能安睡 , 没有人意识到这是地震前的一种异常讯号。第二天凌晨当地时间5 点 12 分 , 人们睡梦正酣 , 大地突然震动起来 , 教堂狂乱鸣响的钟声、房屋倒塌的轰响声、天塌地陷般恐怖的地声交混回响 , 惊心动魄。一分钟内 , 旧金山及其他许多城镇都改变了面貌 , 由于房屋塌、烟囱坍落和地裂缝而造成伤亡 , 死亡 750 人 , 财产损失达 5亿美元。旧金山的房屋完全倒塌或变形 , 街道象波浪一样起伏不平 , 人行道龟裂如划 ,电车轨道也弯曲了。

    地震开始时震动较轻 , 约 40 秒钟之后达到高峰 , 又突然停止了 10 秒钟 , 而后又是更强烈的震动 , 持续了约 25 秒钟 , 之后便是一连串的余震。这 60 多秒钟的震动造成极严重的后果 , 山坡上建筑在坚硬岩石上的建筑物破坏稍轻 , 但烟囱都倒了 , 窗户都破碎了 , 家俱、盘碟和其它设备都毁坏了。建在山间不太坚固地基上的房子破坏十分严重 ,特别是砖瓦房屋 , 很多砖墙都倒塌在街上 , 价值 600 万美元的市政府大厦全部毁坏。靠近海边松软地基上的房屋损失更大 , 许多房子完全倒塌 , 有些则因地基下沉而变得奇形怪状 , 沿海填土地区的四家木造房屋的小旅馆亦完全倒塌。

    地震时由于烟囱倒塌、堵塞及火炉翻倒 , 旧金山市有 50 多处同时起火。地震破坏了大部分上下水道和消防站 , 警报系统失灵。虽然一开始灭火工作进行得还比较顺利 , 不久水龙头的水逐渐减少, 由于自来水管道破坏漏水 , 很快就停止了供水。消防人员只好从沟渠、 水塘和井里抽水。火势越来越猛 , 迅速蔓延 , 烧毁了大量建筑。由于火势过旺 , 温度不断升高 , 本来耐火的建筑也因内部温度达到燃点而自燃起火 , 有限的水浇上去有如火上浇油 , 适得其反。消防人员不得不企图在市内用炸药爆炸一条防火带 , 但未能成功。大火在三个地区持续燃烧了三天三夜以上 ,10 平方公里的市区被完全烧光。最后在靠近大火边缘的地段 , 用炸药炸开了一条防火带 , 才控制住火势。

    旧金山地震火灾是一个典型例子, 它告诫人们 , 在地震区域 , 任何一个城镇都可能发生地震灾害 , 都必须采取防火措施。旧金山大地震时 ,虽然大部分水源地的蓄水库未受破坏 , 但自来水管道却几乎完全损坏 , 凡是在坚固地基上的自来水干线破坏较轻微 ,而松软地基或沼泽地上的管道则多半破裂或扭曲 , 供水不足和断水严重影响了救火的时机 , 至使火灾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地震区的大城市 , 精心设计供水系统 , 并在普通供水系统之外建立单独的辅助高压消防系统 , 已成为城市抗震防灾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次地震不仅给旧金山造成巨大损失 , 沿圣安德烈斯断层 320 多公里的破裂带上 , 及断层两侧 32 公里范围内的城镇和村庄均遭受破坏。在断层以东 11 公里的帕洛阿尔土 , 所有商业建筑物完全毁坏 , 斯坦福大学受到的影响特别严重 , 几乎所有的新建筑都受到破坏 , 其中许多完全毁坏。在旧金山东南约 64 公里的圣约瑟 , 位于断层以东约 21 公里 , 其商业区的许多建筑物破坏得无法修复。圣罗萨市地震破坏后亦发生了火灾 , 幸亏在该市住宅区尚未彻底烧毁之前控制住了火势。这次地震的最高烈度达 10 度 ,10 度区域完全与圣安德烈斯断层重合 , 分布得很窄, 最宽的地方不过约 2 公里 一般多在 1 公里以内。由于最高烈度区与断层很好地重合及烈度分布的状况 , 说明这次地震的震源就在断层上 , 并沿断层错动 , 地震就是整个这条断层复活的结果 , 而与其它方向的构造没有直接关系。

    圣安德烈斯断层沿北美太平洋海岸纵贯美国加州 , 北端从波音特阿里纳入海往北伸延 , 南端通过墨西哥潜入加利福尼亚湾继续南延 , 长度至少有 1100 公里。 1906年大地震是该断层 43公里长的一段突然错断 3---6 米的结果 , 在托马尔斯湾附近海岸上最大错距达 7.6 米。南起圣胡安 , 北到波音特阿里纳 , 地面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沿断层出现的裂缝 , 是现代地学史上最引人注意的地面断裂 , 成为人们研究地震成因与断层关系的依据。

    1906年大地震前后 , 有人曾对圣安德烈斯断层作过横跨断层的精密三角重复测量。1851---1866 年初测时 , 各测点组成一条垂直横跨断层长约 32 公里的直线。 1874---1892年复测时 , 断层西侧测点向北移动了 , 东侧测点则相对南移 , 各测点组成的直线变弯曲了。 1906 年大震前测量时 , 发现断层两侧测点位移加剧 , 相对移动的最大距离达 6 米 多 , 其测线完全成为一条曲线。大地震后于 1907 年再次复测时 , 各测点组成的曲线已沿断层断开 , 断距 6 米多 , 断层两侧的测点各 “ 回复原位 ”, 各组成垂直于断层的两段直线。 1911 年美国学者吕德根据以上事实 , 提出地震成因的“ 弹性回跳假说 ”, 至今用于解释某些地震的成因仍然有效。

    大地震时有发生 , 人们为之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 认真总结研究每一次大地震的特点和经验教训 , 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 可从中积累抗御地震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 以减少未来大地震给人类可能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