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机桥接模式配置:江西南康董衍庆堂五修房谱序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58:27

盛世年代,国家编史,地方修志,民间续谱。我房族在南康凤岗落基至今已313年,其间曾四次修谱,1944年为四修房谱,距今53年。在50多年中,家族变化巨大,人丁兴旺。为记述此间盛况,以弘扬祖德,光大祖业,激励后代爱家爱国,族中男女纷纷要求续修房谱。经族中一大批热心人的积极筹划,以大珖为主任的董衍庆堂第五轮谱局委员会516日宣告正式成立,旋即紧锣密鼓地进行续修房谱的各项工作。

此次修谱比以往几次修谱更为艰难,一是没有众产作为基本资金,全靠收取人头费,按职级摊派和乐捐筹集资金;二是族中嗣孙居住分散,人丁众多,釆集资料难度大。但由于全族的大力支持,许多有识之士慷慨解囊、鼎力资助,海峡两岸同心协力,谱局委员会坚持广泛动员、扎实工作、求同存异、讲求效率、勤俭办事、多作奉献的原则,经过八个半月的艰苦努力,五修房谱即已告成。

五修房谱为四俢的续谱,四俢谱内容基本照录,编谱方式亦仍为“一家清” 。新资料及编修规则则体现时代精神,男女上谱,横排十六开本,以公元记时,采集资料要求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广泛联络,资料齐全。然而,由于近几十年家族扩展外迁频繁,有的又很少联系,因而少数散居外省较远的嗣孙一时难予取得联络,资料未能收集到,也就无法上谱,实感遗憾,此乃五修房谱所不足之处。而龙公房学楫一支,早在1811年迁居广西,1944年四修房谱时,曾派员回来参加修谱,以后几十年则很少联系。为联络其参加修谱,谱局专派世瑺、大财赴广西,在广西的富川、恭城、钟山三县已经联络上,且要求尽快推定人员采集资料和收取人头费,后又几次去函、去电催促,但一直未派人前来参加修谱,故广西一支除部分寄来上谱资料者已编插入谱,无资料者尚有部份则无法上谱。

由于历史原因,四修房谱对未能如期完成的几项任务,五修房谱则继续完成。一是将祖宗画像印上房谱;二是人口基本情况统计列表印上房谱;三是专列历代人才录并印上房谱;四是把衍庆祠和茂彩公墓地照片印上房谱;五是把各房派主要居住点分布地形图印上房谱。

这次不仅修谱,还重修衍庆祠和茂彩公墓地,故为“三修” 工程。

为使族中嗣孙知晓房族源流及其发展,了解家族传统美德,以便铭记祖宗功德,以续昌盛,仅此作一概述,以为五修房谱序二。

董氏出自陇西郡,今甘肃兰州、巩昌、秦州一带,故为陇西堂。以后逐步发展到中原一带。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即为河北广川人(今河北栆强)。東汉大师董卓,原为珑西临洮人(今甘肃岷县),为官到河南洛阳定居,后遭战乱之祸,董氏则纷纷外迁東北、安徽、浙江、四川、福建等地。

宋淳佑年间,我房族第一世祖董振公,官仕广东释政大中大夫(从四品),遂由福建汀州府宁化县迁广东兴宁窑溪湖而居。

清康熙甲子(1684)年,我13世祖茂彩公作出离开居住了12世的广东兴宁,另泽富庶之地开创新的基业的决断,带着家小一边弹棉,一边选泽落基地,过着游艺的生活,最后选择南康鹿鸣乡得俊里的长坑孜(今南康市平田乡的长坑村)落基。

茂彩公为人厚道,勤劳朴实,在新的落基地艰苦创业,家庭日兴,人丁兴旺,发展很快,几十年间即为当地很有影响的家族。

落基长坑孜时,茂彩公年仅28岁,妣李氏26岁,长子荣公10岁,次子华公7岁,三子富公5岁。落基后13年间,又喜添四丁;至1748年他享寿93岁归仙时,65年间已有28个孙子,36个曾孙,3个玄孙,祖孙五代一百余人,已成为钟鸣鼎食的大家庭。

不仅人丁兴旺,且家族日兴。茂彩公原为弹棉,兼勤劳耕作,很快即富甲乡里。云公、龙公开始,以至孙字辈,就延师课读,努力向学。云公例授卫千总,龙公清国学生。孙子治,温恭克让,秉性嗜学,为清岁貢生,我家族开科实由公始,此后则不断登科。孙子渭,1747年武举人,1752年武进士,实授广东惠州府守备;孙子浩,1738年武举人,例授卫千总;曾孙学光,1760年武举人;曾孙学崑,1774年武举人;19世孙崑德,1902年文举人。28个孙子,清邑庠生以上的10人,占1/3,从十四世至二十世嗣孙中有三十一人获七品以上官衔,登仕郎、邑庠生、国学生便有二百余人,可见家庭发达之状。

由于家庭发达,必然需要扩展外迁。乾隆10年前后,始由长坑孜扩展到以石孜岭为主要居住点,还有雷打陂、虎草坪、长塘、寨背等地。嘉庆10年前后,再扩展到塘泥窝、花麦坑、内潮、窑灶孜、牛轭塘、潮泥湾、狗足面、石角、大塘口、土墙围、郭屋坑、唐江、赣州市等地。以后又不断扩展到广西、广东、台湾、美国、北京、上海、天津、重庆以及本省的信丰、全南、大余、崇义、上犹、赣县、宁都、南昌,南康的喇叭形、洋山下、凤岗圩、船丘、下湾、江坝、麻双、黄尼塘等地。

现在,南康凤岗董氏家族人口已近万人,居住地更为扩大。家族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又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家族在三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对当地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曾产生过较大的积极影响,作出过一定貢献。在世纪之交的时刻,我房族的每一位成员,更应站在时代的前沿,承继房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家族的发展,更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昌盛,再展宏图。

总结家族的发展历程,以下几方面优秀传统值得发扬光大。

勤劳朴实。治家勤劳俭朴,为人诚实厚道,这是家族兴旺发达的基础。在家族中流行的许多故事,都体现了祖宗勤劳朴实的美德,也反映出历代嗣孙不断继承这一优秀品德。在今天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发展的年代,更应勤劳致富,诚实做人。

延师课读。积极出钱兴学,舍得花钱读书,家族必然日渐兴旺。茂彩公嘱咐嗣孙,“延师课读而礼义日兴” 。此后,家族不断兴办学堂,嗣孙累累勤奋向学。1939年春,创办了规模较大的“南康县私立庆昌小学” 为家族子弟也包括附近异姓子弟提供了求学的场所,更树立了重教好学的良好风气。在现代文明的今天,教育兴族,教育兴国,已成为时代的呼声,民众的行动。

尊老爱幼。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竹有上下节” 人有老幼之分。在家族中,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爱护晚辈,和睦相处。与朋友交,重义气,讲信任,以心換心,互相帮助。家族团结,邻里和睦,社会也就安定。

行善积德。长辈常教育晚辈,要多做好事、善事,切忌做缺德事,这是家族中做人的信条之一。为官者,清正廉洁,全族为荣,为官不正,全姓为耻。南康县志有记載,捐资助学、修桥铺路,一切公益事业、好事善事,都有家族中的热心者。现在更应讲究公德,提倡奉献,以适应社会精神文明的更高要求。

记述历史,为了明天;总结前人,利在后代。五修房谱旨在使后代了解家族源流,铭记祖宗艰辛创业,发扬家族传统美德,促进家族不断延续发展,进而对社会的进步、中华民族的繁荣,作出新的貢献。

                                   董衍庆公第廿一世孙源来敬撰

                                                  一九九七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