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纹恐龙王 野生:中国四大美女对政治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59:39
                                                                                                    前言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 ,她们对我国政治都有巨大的影响!
                                                                                                                      《   一  》             西施 
 

西施,原名施夷光,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山下苎萝村(今诸暨市城南浣纱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她家的附近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她经常到那里洗衣浣纱,所以又称她为浣纱女。

在那个闭塞的山乡,西施就是一朵美艳的花儿,她以超凡脱俗的美,愉悦着周围人们的目光。家乡人因出了西施这个美女而沾沾自喜,到处传扬她的美貌。女孩子们喜爱西施,也嫉妒西施。她们模仿她,赞美她,可怎么也学不出西施那种独特的美态。

关于西施的美,有两个典故。一是说她有“沉鱼”之美。

一天,西施和几个村姑到溪边浣纱,她窈窕的身姿,如花的容颜,莹白的肌肤,都倒影在清澈的溪水里。手洗轻纱,水波轻漾,夕阳晚照,鱼儿戏水。当西施洗完最后一件纱衣,站在溪边时,竟然有几尾鱼儿呆呆的看着西施,在水面上忘记了游水,继而又沉入水底。同来的女伴们看到了,说:“你看,西施多美,连鱼儿也自愧不如,害羞的钻入了水底。”女伴们,回到村里后,说开了这事。从此,一传十,十传百,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这个典故说明西施的确太美了,但我想它多是后人的杜撰,事实是不确的。

李白在《咏苎萝山》里称赞西施:“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在描写西湖的秀色和妩媚时,也把它比成西施,这从侧面说明了西施的秀美。现代诗人张志真在《西施美》一诗里更给西施高度的评价:“范蠡审美世间无,管庄名篇早记述。若问西施有多美,梦露戴妃总不如。”

可见,西施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世人们的心目中,都是绝色倾城的美女。

若西施仅仅貌美,而与吴越的政治挂不上勾,她也只是一个山野里不染尘埃的村姑丽妹吧。这样,她就永不会进入历史,走人人们的视线。然而,命运偏偏弄人,在吴越争霸的历史背景下,她很快的被推向了政治的风口浪尖。

这是西施的幸,还是不幸?

西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诸侯争霸,大国吞并小国,小国之间相互攻伐。所以,战争连绵,纷争不断,历史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大剧。其中的吴国和越国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争斗,吴欲争霸中原,必先征服越国,以解除其后方威胁,越欲北进中原,更必先服吴才有可能,因而引起延续二十余年的吴越战争。

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槜李之战(今浙江嘉兴),吴王阖闾阵亡,因此两国结怨。过了两年,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决战,越王勾践大败,仅剩5000兵卒逃入会嵇山。

勾践采纳了范蠡、文种的建议,向吴王求和。伍子胥表示反对,吴王夫差没有听从大夫伍子胥“杀掉勾践,以绝后患”的劝告。吴太宰伯嚭既贪图越王勾践的财货,又嫉妒相国伍子胥的功劳,极力怂恿吴王答应越国的请求。夫差却听信了奸臣伯嚭的话,最终允许求和,但条件是越国必须臣服于吴国,并要勾践到吴为奴三年。

勾践夫妇带着范蠡来到吴国当马夫,为吴王“驾车养马”。每天早上喂马擦车,以备夫差田猎,游玩;晚上栖身于石屋,守在阖闾的坟旁,期待三年一过,重返越国。勾践装得十分老实忠诚,不让夫差看出他有任何复国的蛛丝马迹。一次吴王病了,勾践对夫差说:“臣在东海,曾习医理,观人粪便,可知病情。”于是勾践亲尝夫差的粪便,为他辨病,这让夫差大受感动。吴王看到勾践这样忠心,就将他放回越国。

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并在文种、范蠡辅佐下,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长期战略,企图东山再起,报仇复国。另一方面,范蠡根据吴王夫差好色的特点,在全国遍访美女,企图送到越国,迷惑夫差。

西施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被推上了政治的舞台。

我们来了解一下范蠡。

范蠡,春秋战国末期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他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年青时,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文韬武略,无所不精。然纵有圣人之资,在当时贵胄专权、政治紊乱的楚国,范蠡却不为世人所识。

然而,有才之人必有大用。在吴越纷争之时,他一直在悄悄的关注着时局的变化,为自己寻找施展才华的机会。在一天天的等待中,机会终于来了。

在勾践兵败会稽山之时,范蠡投奔了越国。他向勾践陈述了“越必兴、吴必败”之断言,进谏说:“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勾践听了他的分析,大有相见恨晚之憾,于是拜他为上大夫。范蠡陪同勾践夫妇入吴国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砺坚,君后勿悲,臣与共勉!”

三年后归国,范蠡与文种帮助勾践拟定兴越灭吴计策,其中一条就是有名的“美人计”。

为此,范蠡带着几个侍从跋山涉水,到民间遍访美女,当他们到了苎萝山一带时,听当地的老百姓说,苎萝村有一个美女,有“沉鱼”之貌。于是,范蠡就悄悄的向苎萝村走去,当他们走到溪流边时,看到一个白衣轻纱的女子,正在溪边浣纱。女子发髻高挽,粉面含春,体态轻盈,像天界下凡的仙女。范蠡看得呆了,不由的在心里嘀咕着:“这乡野之地,竟然有这样美丽的女子!”他揉了揉眼睛,又仔细的看了几下西施,吃惊地张大着嘴巴。

西施猛抬头,也看见了范蠡,她红着脸,低倾着头,继续在水里浣纱。范蠡一表人才,风度翩翩,西施生在乡野,整天和泥腿子们打交道,她从没有见过这样气质非凡的男子,所以,对他一见倾心,不觉脸颊飞红。

范蠡对西施说明了来意,西施虽为民女,但一想到吴越两国兵戎相见,想到越国的会稽之耻,她也就答应了。西施把范蠡带到家里,向父母亲述说了原委,两位亲人也是通情达理之人,虽然舍不得女儿离开,想着可以替自己的国家复仇,也就同意了。

和西施同行的还有被范蠡选中的另一个美女郑旦。西施和郑旦被带到越国,但由于两人都是乡村女子,除了美貌,别无所长,于是,范蠡派人教以歌舞和步履、礼仪等。

经过三年时间的训练,西施和郑旦,再也不是当初从山野里走出来的无知村姑了,她们能歌善舞,步履轻盈,媚态十足,风情万种,气质高贵,足以能迷倒好色的夫差。范蠡认为西施已能担当起妖媚吴王的重任,于是把西施送往吴国。

西施本身聪明美丽,再加上长期的调教,已变成一个资质和智慧俱佳的绝色女子。在范蠡和她共处的三年里,两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彼此深深的爱上了对方。范蠡被西施的美貌胆识和勇气所倾倒,西施也被范蠡的气质和才华所吸引,所以,分别的时候,两人依依不舍,泪眼婆娑。但政治是不能有儿女情长的,西施深知自己的重任,范蠡也在帮助勾践一步步的实现着复国的计划。

深明大义、胆识过人的美女西施,就这样被推上了政治的前台。

相传当年西施入吴时,由范蠡陪同,舟从越国会稽出发,顺西小江而行,过苎萝山时已近黄昏。西施望着夕阳西下的家乡,想着自己背井离乡,前往吴国,将委身于吴王,便泪流不止。她的眼前也浮现出和范蠡初次相见的情景,千言万语,无从诉说,她只是深情的依偎着范蠡,不肯前行。范蠡深知西施的心情,可是国难当头,他以国家社稷为重,不能一味的沉溺于妮妮儿女情,于是安慰西施说,吴国灭亡之时,也是我们相聚之日,我一定会亲自去迎你。

就这样,两个相爱的人挥泪而别。

范蠡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将心爱的西施,拱手送到敌国,他是多么的自私;而西施为了帮助范蠡,牺牲了爱情,她又是多么的无私!

情与理,家与国,西施在取与舍,得与失之间,该有着怎么钻心的痛!

西施到了吴国,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所以她施展百般媚术,讨夫差的喜爱。她在吴王面前娇柔软语,吴王耳边像有和风细雨掠过;夫差心情烦躁时,她又会轻歌曼舞,飘飘若仙,让夫差开心;同时,她又讲究衣着步态,打扮起来简直就是害人的妖精。真是一举手一投足,都把夫差迷的神魂颠倒。夫差深深的爱上了西施,一会儿也离不开她,甚至上朝的时候,也把西施带在身边。

西施成了夫差的宠妃。

男人也是有贱性的,一旦有心仪的美女,就会不顾一切的为她倾其所有。所以,一国之君的夫差想方设法的满足西施的要求,他穷奢极欲,大建工程,为的是和西施一起欢乐达旦。他在姑苏建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日与西施为水戏,又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又专门为她筑“响屐廊”,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脚穿木屐,裙系小铃,在上面翩翩起舞,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发出“铮铮嗒嗒”的美妙声音,夫差听的如醉如痴。

夫差为西施大兴土木,不全是为了西施的美貌。吴宫里,一定不乏西施这样的美女,他为何独独对西施这样倾心?最好的解释,就是他深深爱着西施。

无论是君王还是百姓,在感情上大都是相同的,当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时,她就是他心中的太阳和月亮,他会倾其所有,讨她的欢心。只不过,君王可以演绎一场惊世骇俗的风流韵事,甚至把山河社稷拱手他人;而黎明百姓只能执手相看,海誓山盟。

正是夫差的痴心,反误了吴国的前途命运。

夫差爱西施,疼西施,可悲的是,他得到的只是西施的躯壳。进入吴宫的西施,灵魂里披挂着使命的外衣,是个风情万种的妖女,满身都是魅人的邪气。她被宠着,却不爱夫差。没有爱情滋养的女人,即使生活在华堂高殿,奢华显贵,也是可悲可叹的。

李白有诗云:

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

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

西施和吴王一起在姑苏台上,闻着花香,欢乐宴饮,醉舞强笑,是多么的妩媚风情!但她真的快乐吗?身傍吴王,心系范蠡;身在吴国,心牵祖国。她的心,空荡荡的,却没个着落。

还有什么比心灵的扭曲更让人肝肠寸断!还有什么比情感的荒芜更让人痛心疾首!

从民族大义上说,西施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称颂;但从个人感情的角度,她只是吴越政治的牺牲品,她不仅葬送了自己的爱情,也欺骗了夫差的感情。

吴王自从得了西施,一直住在姑苏台,他整日享乐游玩,忘了国事。大臣见了忧心忡忡,老臣伍子胥前往劝谏,提醒夫差不要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要以国事为重。可是夫差早已被西施迷惑的神魂颠倒,他哪能听进去呢。西施也在夫差的面前说伍子胥的坏话,离间两人的关系。奸佞术宰伯嚭嫉贤妒能,早已对伍子胥怀恨在心,常在吴王面前加害伍子胥。夫差腐化堕落,对西施言听计从,再加上奸臣的陷害,忠诚的相国伍子胥竟被杀害。这样,吴国的政治日趋腐败。

在吴国逐渐走下坡路的时候,越国在勾践的治理下一天天强大起来。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时刻不忘复国,他在范蠡和文种的辅佐下,发展农业,重视生产;训练军队,加紧练武。这样,复仇的计划逐渐成熟。

公元前473年,越军大规模进攻吴国,将夫差包围在姑苏山上。夫差自杀,吴国灭亡。夫差死前,才恍然醒悟,认识了西施的真实面目,他对死去的伍子胥羞愧难当,说:“我真没脸见伍子胥!”

可是,一切都晚了。

吴亡后,勾践率军北渡江淮,在徐州大会诸侯,被封为霸主。勾践经过二十二年的辛酸岁月,终于雪了当年会稽战败的耻辱。而他早已忘了美女西施和郑旦的功劳。

西施终于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但她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西施从被范蠡带走的那天起,就注定了个人的悲剧命运。因为,她身负复国的使命,也就丧失了自我和纯真。她虽然学会了妖惑吴王的各种技巧,甚至成了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倚媚俏笑的女子,但惟独没有自我,不能真正的爱己所爱。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

所以,从个人的角度说,西施是不幸的,是值得我们同情的。

本真与谄媚,真爱与假情,该是怎样的万箭穿心?该是怎样的愁肠百转?爱人与仇人,祖国和敌国,叫他如何取舍?如何选择?矛盾和痛苦,仇恨和眷恋,欢笑和泪水,让西施如何承受?

一个弱女子,默默的承担着一切,背负着一切。民族大义,家国情怀,西施,我该怎样的仰慕你?倾国丧吴,红颜祸水,我又该怎样的读懂你?

然而,西施又赢得了两个男人真实的爱,这又是她的幸运。

关于西施的下落,流传最多的有两种:一种“沉海说”,认为吴亡后,西施被勾践夫人沉入大海。另一种是“隐居说”,这种说法最早见于东汉袁康的《越绝书》。书里记载说:“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从此二人泛舟五湖,隐姓埋名,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很久以后,在山东陶地出现了一位陶朱公的巨富,其妻美艳如花。据说,这位陶朱公就是范蠡,他的妻子就是西施。经历了政治上的大风大浪,我真的希望西施和范蠡能携手相牵,相爱终老。

西施,一个绝色女子,在吴越争霸的历史上,演绎一场“美人计”的风波后,退居历史舞台。对此,后人褒贬不一。有人颂扬她忠诚的爱国情怀,有人则骂她红颜祸水。

李白《西施》诗云:“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李商隐有诗:“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皮日休也写到:“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几位诗人对西施是很同情的。

王维在《西施咏》里写到:“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这种身份地位的巨大变化,是西施的幸,还是不幸?人生沉浮,世事变迁,炎凉世态,有几人懂得,西施在繁华的表象下,一颗幽怨的女儿心。

更有人认为是西施误了吴国,对此罗隐有《西施》诗为其辩冤:

家国兴亡自有时,时人何苦咎西施。

西施若解亡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崔道融在《西施滩》里也为西施鸣不平: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的确,我们没有理由责怪西施,给以她的更多的应该是理解和同情。

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恰在网上搜到了一首歌曲《西施》,那缠绵幽怨的旋律在我的耳边循环播放着:

浣纱清溪

柔指纤细

鱼儿沉水为你迷

吴王江山为你弃

情系使命

依然美丽……

吴越故事只要有了你

江山就会更美丽

吴越故事如果没有你

历史不会再传奇

是的,吴越故事里正因为有了西施,才更具传奇色彩。

说吴越争霸,不可不提西施;说勾践从奴仆到霸主的曲折而又辉煌的奋斗史,也不可不提西施。这倒不是西施为勾践灭吴献上了什么锦囊妙计或立下了赫赫战功,而是因她乃勾践实施文种亡吴九术中的一件重要工具,并且是个名满天下,流芳百世的绝色美女。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而西施又名列四美之首。其实,这四个姑娘,既未留下照片,也未留下画家写真,别说她们美到什么程度,连鼻子眼睛嘴巴是啥样儿,都没谁见过。咱们对这几位美女的认识,全靠后世文人墨客的文字描写,或一些画家凭借自己的想象所作的四美肖像。西施等人之美,其实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成为一个中国人公认的美的名牌。

桑榆先生以为,这四位超级美女之所以艳名百代不衰,皆因其卷入了国内外政治斗争的漩涡,并且上了帝王老爷或乱世枭雄的床也,而其美貌,却不一定就是古代之前四名。

读者阁下试想,王昭君若不是被汉元帝误当作一般宫女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成为汉朝缓和国际关系的一枚棋子,很可能默默无闻,老死宫中;杨玉环嫁给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子李瑁之后,若不是被公爹横刀夺爱,又与安禄山有一腿,且于安史之乱爆发后被缢死于马嵬坡,恐怕也不会有多高的知名度;西施姑娘若不是被范蠡发现,仍然在小山村中靠浣纱度日,恐怕只能嫁给一个山里小伙终其一生。至于貂蝉,是和西施一样不见于正史的人物,若不是与三国英雄吕布闹上了恋爱,恐怕只是汉宫中的一名宫女或董卓的一名侍婢,最后无名而终。

中国几千年来,美女何其多哉,而因时乖运骞终被埋没者又何其多哉!可见,她们的千年不衰的艳名,并非仅靠超绝当代的美色博得。

西施未被儒家学派或冬烘文人列入施妺喜、妲己等祸水的行列,实在是天大的幸运。

施妺喜与妲己,都是被是帝王老爷抢去,当作纵淫泄欲的工具,她们在未上桀王和纣王的龙床之前,并未有谁向她们托付什么复仇救国的使命。再说,夏王朝并非被施妺喜的祖国所灭,而是被诸侯国商国所灭;商王朝也并非被妲己的祖国所灭,而是被诸侯国周国所灭,因此推翻暴政,创立新朝,或复仇灭敌的功劳,她们一点也沾不上光。而西施则不同,只因吴国终被越国所灭,而且西施是被越国派往吴国的,她肩负着让吴王夫差荒淫腐败沉湎色欲与刺探吴国政治军事机密的光荣使命,因此,被后世赞之为巾帼英雄、爱国女杰……然而,若勾践复仇并未成功,吴国乃为晋、齐、鲁、楚等国所灭,西施恐怕就不会有上述美名,而很可能被正统史学家、文学家打入“祸水”的行列。

西施入吴后,夫差被她迷得神魂颠倒,春秋宿姑苏台,冬夏宿馆娃宫,整天与西施玩花赏月,鸣琴赋诗。灵岩山上有一眼清泉,夫差常让西施对泉水梳妆,他亲为美人梳理秀发,想那为西施梳理秀发的镜头,恐怕与周润发、刘德华做的“百年润发”洗发膏的广告相似。他又与西施泛舟采莲,或乘画船出游,或骑马打猎,总之沉醉于美色,以姑苏台、馆娃宫为家,把国家大事丢在脑后。伍子胥求见,往往被拒之门外,惟太宰伯嚭常侍左右。因此他所能听到的,皆阿谀奉承之声。无数史例证明,大家伙一旦到此地步,也就离垮台不远矣。

西施既然与夫差形影不离,对于吴国的政治斗争、军事机密,也就无所不知,且伺机向越国传递她所得到的情报,以致被今天一些精于考证的史学家称之为中国历史上的头号色情间谍。她挑拨吴国的君臣关系,特别是夫差与伍子胥的关系,只要稍微吹一吹枕头风,杀伤力比伯嚭说上一大堆谗言谮语不知大上多少倍。夫差赐剑令伍子胥自杀,恐怕也少不了她一份功劳。勾践的大军能长驱直入,直抵吴国都城,让夫差无还手之力,与西施小姐把夫差迷得晕头转向荒废军政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说,西施是勾践灭吴雪耻的功臣之一。明代西施祠有楹联云:“越锦何须衣义士,黄金祗合铸娇姿。”便是对西施在越国灭吴中的功劳的肯定。

然而,当勾践灭了吴国,夫差被逼自杀之后,西施这位中国古代第一美女,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而她的下场,比文种还要悲惨。

西施的英雄事迹或曰传奇经历,正史不载,故越国灭吴后,西施的下落,只能从其他史籍中寻得踪迹:


《墨子·亲士》称:“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 裂,其事也。”

《吴越春秋·佚文》称:“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

《吴地记》称:“(嘉兴)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勾践令范蠡取西施以献夫差,西施于路与范蠡潜通,三年始达于吴,遂生一子。至此亭,其子一岁能言,因名语儿亭。

《越绝书》称:‘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东周列国志》称:“勾践班师回越,携西施以归。越夫人潜使人引出,负以大石,沉于江中,曰 :‘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


桑榆先生将五部书按作者所处时代顺序,集中排列,是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四部书中,唯唐人陆广微所著《吴地记》,说西施随范蠡私奔,后世文人也据此写出了许多戏剧、小说,或影视剧,说范蠡初识西施,两人就动了情矣;或说勾践为了使西施能够身在吴国心在越,时刻不忘为国复仇的神圣使命,特地将她许配给范蠡,以栓住她的芳心。如此一来,吴国灭亡后,西施与范蠡“同泛五湖而去”,也就成了一个才子与佳人的爱情故事,并且有了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也是景仰英雄爱慕美人的大众所最愿意看到的喜剧。

然而,《吴地记》这段文字却经不起推敲。吴越两国的首都,相距仅数百里,范蠡奉勾践之命,送西施入吴,竟然走了三年,并且在途中生下一子,而且在孩子长到一岁能说话时,才走到嘉兴县南一百里处。若如此,范蠡岂不拿国家大事当儿戏?生过孩子的西施是否还有把夫差迷倒的魅力?范蠡回国如何向勾践复命?而“西施灭吴后,复归范蠡……”一语,也不见于《越绝书》,作者不过是假托此书,编自己的故事。可见作者是根据民间传说,一厢情愿地解释“语儿亭”这一地名的来历而已。《史记》与《吴越春秋》均称,范蠡出逃时连妻子都未带走,若他却带着西施“同泛五湖而去”,也未免太不近情理。

其余三书,都称西施沉江而死,只是凶手将她沉江的手段有所不同。

东汉范晔所著《吴越春秋》称:“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而去。”鸱夷,是皮革制成的口袋。当年夫差派人送属镂剑,令伍子胥自杀,伍子胥于自刎之前对执友说:“我死后,你一定要在我坟头种上梓树,等树长大后好做棺材;再挖出我的双眼,挂在吴都东门上,我要看着越人入都灭吴!”夫差闻之大怒,把伍子胥的尸体装进皮袋,投入江中,拍掌笑曰:“这下你可就什么都看不到啦!”越国处死西施的手段,与其相似,也是将她装入皮袋,投入江中,令其在江涛中漂流直到沉没。至于是将她缢死后装进皮袋,还是活活塞进皮袋投入江中,范晔未作交代。

西施既是绝色美女,又是越国灭吴的功臣,没有勾践之命,越国的文臣武将是不敢随便将其处死的。勾践为何要处死西施?也许是因他觉得为达到复仇目的而使用美人计,过于下作,要杀人灭口;也许是因为本国的绝代佳人被夫差占有,而自己却不能享受,心怀嫉妒;也许是西施知道吴越之间的秘密太多,不杀恐留后患;也许是范蠡与西施确有旧情,灭吴后,西施将重新回到范蠡的怀抱,勾践觉得作为一国之君,自己得不到的,他人也别想得到……

                           勾践回国后,发愤要报仇雪耻,“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就是描写勾践当时奋发图强的一个著名的典故。他召集了大臣范蠡与文种,商量了许多“灭吴之计”,如怎样休养生息,怎样团结民众,怎样训练士兵,等等。大夫文种摆出了灭吴“九术”,其中有一术就是抓住“吴王淫而好色,宰佞以曳心”(《吴越春秋》)的弱点,贿赂吴国宰相伯,献美女给吴王夫差,使他“惑乱沉湎,不领政事”,放松了对勾践的警惕,使越国赢得了东山再起的机 越国向吴王夫差进贡了不少美女,西施和郑旦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夫差对西施宠爱异常,为求得美女欢心,就大兴土木,在虞山北麓筑姑苏台,在灵岩山建馆娃宫,终日沉湎酒色,荒废了朝政。

  吴王夫差的所作所为受到了以伍子胥为代表的一些忠臣的反对。伍子胥谏劝夫差不要放勾践归国,夫差不听。他又谏劝夫差不要纳贡,不能沉湎女色,夫差却说:“越贡二女,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证也。”伍子胥得到不少情报,知道勾践在养兵备战,告诉夫差,夫差也不相信。最后,伍子胥被逼自杀,临死时说:我死后,你们把我的头挂在吴国的城门上,让我看到越军是怎么打进来灭吴的。

  伍子胥的话应验了。公元前473年,勾践发兵攻打吴国,吴国失败了。夫差求和,勾践拒绝,最后夫差自杀。自杀时他对左右说:“我死后你们用巾盖着我的脸,我在地下无面目见尚父也!”“尚父”就是伍子胥,他生前尊伍子胥像父亲一样。

  吴国被灭后,西施这个大功臣荣归故国了,可是回来以后又怎么样呢? 是何原因,西施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再留着她,说不定会再惹祸端。范蠡出逃后,改名为“鸱夷子皮”,他取如此古怪的名字,很可能与西施在关,他或许是要以此名表示对西施的怀念,或许是要以此名来牢记勾践的卑鄙与残忍,牢记勾践杀其所爱的仇恨。

清代蔡元放所著《东周列国志》的记述,就不仅仅是处死西施的手段,而是蕴含着令人想象的故事情节了。

勾践早在范蠡将西施从苎萝山载回都城时,就垂涎她的美色,但为了雪耻灭吴,只好强忍色欲,让夫差那小子占便宜啦。而吴国已灭,夫差已死,大仇已报,也就可以大张旗鼓地把美女接回来,供自己享受。假设西施被送往吴国时十八岁,接回时不过三十八岁。西施身为吴国王后,整天喝各种滋补养颜的高级口服液、使用各种美白去皱的高级化妆品,一定保养得很好,美色不减当年。反正西施既是越国派往吴国做地下工作的爱国女青年,又是越国的战利品,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把她接回祖国。

然而,勾践有了新宠,而且是闻名天下的美女,那滋味固然很美,王后大人却受不了也。你勾践在吴国养马尝粪时,我跟着你受罪;你回国后卧薪尝胆,整天为报仇废寝忘食,我跟着你吃苦,现在胜利了,你却把我丢在一旁,我岂能容你胡来。但她怨归怨,恨归恨,毕竟不敢把勾践怎么样——在国君头上动土,那是找死,于是她便把一双妒眼盯上了西施女士,趁勾践出国参加诸侯高峰会议,或率群臣在国内视察时,暗中派人把西施骗出来,把她的娇躯绑上石头,将她沉于江中。

她怕干掉了老公的心头肉,以后不好交待,便打出爱国的旗号,发表告老公及满朝文武书:“这种亡国的祸水,还留着她干啥?”她一把干掉情敌的行动上升到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不但勾践先生干瞪眼,满朝文武也干瞪眼矣。

呜呼,从古至今,以爱国或革命的名义公报私仇者,何其多哉!而谁若一祭起爱国或革命的法宝,即使干出再残忍下流的勾当,都没人敢说个不字。

《东周列国志》毕竟是历史演义,蔡元放先生又是清朝人,居战国时代太远,所述故事虽然顺理成章,但西施是否被勾践的太太所杀,却缺乏有力的史证。而墨翟先生则生活于战国末期,勾践灭吴后数年,又把国都迁至琅邪(今山东省诸城市),墨翟先生对吴越争霸的历史应有很多的了解,书中所言,更有权威性。他将西施之死与比干、孟贲、吴起并列,以证他们都是因为自己过人的美德、才干、长处而死,而西施的惨死,是因其美貌所致。

文种死后,勾践为了做表面文章,还为他造了高规格的巨墓,而西施却被沉于江中,死不见尸,连她为之献身效命的祖国的一抔黄土都不占有,因此她的下场,比文种更加悲惨                                                                                            《      二     》  ~~   王昭君                                                            

王昭君的故事,代代相传,妇孺皆知。《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载:“昭君字婧,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为掖庭。”作为四大美女的王昭君,我从小喜爱听她的故事,但对她的爱情了解不多。一个女人的爱情往往会令人着迷,一个公认美人的爱情更会让人心动。在历史书籍,古典著作中描述王昭君爱情不多。我看了部份资料,认为她的爱情是凄美的,与她漂亮美丽的美貌是不相匹配,她没有那种只教人生死相许的壮举,只有一个女人不安份的心,将爱情演绎的淋漓尽致。

历史上和亲的女子比比皆是,比较有名气的是文成公主,最被人传诵的是美丽的王昭君。文成公主的赞誉多是传播民主文化,而王昭君却多是为她的美丽而凄凉的故事倾倒天下男人。其实不然,王昭君是一位在封建社会争取爱情的化身,人们在赞美她的美丽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同时,还写了她主动嫁单于,并后来嫁给单于的儿子。

一个貌美天仙的女人,老单于和他儿子复株累怎会对她如此情有独衷。主要还是她的美征服了人们。总体是:一个风华绝代的美女,云鬟雾鬓,光彩照人,两道黛眉轻颦微蹙,微露一丝幽怨。她的美是鬼斧神工,天地之灵秀结晶。更难能可贵的是昭君出塞和亲是出于自愿。自愿是自己对和亲心甘情愿,可反过来想一想,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边塞哪?还有什么比爱情更会让一个女孩心动,然而,封建社会的好丈夫,树立的是夫贵妻荣爱情观,最好的丈夫也就是皇帝。王昭君的理想的丈夫是什么样的呢?从她的所作所为,不难看出是嫁皇帝。

残酷的现实却不能让她如愿以偿,毛延寿的索贿不成,故意将王昭君的花容月貌,绘成泥塑木雕的平庸女人。在王昭君出塞时,有人评说:曾闻汉主斩画师,何由画师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王昭君以一个少女怀春的心,默默地想:我在这里只是等死,如何才见君王面,直教红颜伴枯灯。王昭君住在汉宫里的时候,每天都这样告诉自己。可是王昭君无计可施,直到听见皇帝要选宫女嫁给呼韩邪单于的消息。她那棵向往和追逐爱情的心被重新点燃,不嫁王候嫁君王,汉元帝你不是不选我吗?我要走出这片郁闷的天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王昭君凝视着铜镜里自己的面容,专心地抹上鲜艳的胭脂,灿烂如同汉宫中缤纷绽放的桃花,美若出水芙蓉。出塞前,精心打扮后的王昭君被带去见曾经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的最有权势的两个男人,怀着一丝期望和祈祷。直到后来,当王昭君听到汉元帝驾崩的消息时,虽然很久以后才传到的,但王昭君的心情很奇特。她想那曾经是自己日思夜盼的男人啊,于是感到一点点感伤。面对汉使:“满面胡沙满鬃风,眉销殊熏脸销红。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这也许是王昭君当时心情的表白。

“昭君拂玉鞭,上马啼多颊。近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这是真实的写照。既然王昭君出塞既是自愿,那就说明对出塞和亲有一定的认识,既然有认识,那就不会以远嫁为悲了。我认为她是诗人们“伶其远嫁”的思想,可能来源于安土重迁和对“红颜薄命”的同情。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古代封建社会里,这种思想是可以理解的,故不应对它有过多的指责,但它究竟和历史上的王昭君的精神相去甚远,没有如实地反映了昭君的内在心情。我想王昭君只所以被人传颂,这与她追逐爱情和向往自由是分不开的,也与生活在贫困交加的封建社会里的人的思想是分不开的。那时,人们生活“君为臣纲、夫为妇纲”的年代,爱情是由别人主栽的,自己渴望的爱情,大多是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的。当王昭君挣脱绳索,过上自己的生活,特别是先嫁老单于,后嫁老单于儿子,这在华夏闻所未闻,罕见。人们把自己的幻想与王昭君真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成为精神寄托。

书写王昭君的故事言语过多,我不想重叙,我只是想到那个年代的女子,压迫的爱情,甚至是扭曲的爱情,如何不动容。我非凭空捏造,据葛亮在2004年第5期《河北学刊》上说,在汉代,所谓的民族“和亲”,是指有仇怨、相互战争的民族,彼此商定,捐弃仇怨,消弭战争,进而缔结和平亲近的民族关系。因此,在和平时期的西汉竟宁元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嫁匈奴呼韩邪单于,本是巩固、强化汉与匈奴的政治整合,而非什么民族“和亲”,汉代史籍中也从未出现过“昭君和亲说”。“昭君和亲说”既无助于阐明王昭君嫁呼韩邪单于的真正历史意义,又会导致人们在释读汉代史料时思维混乱。

历史的长河洗刷掉多少悲喜,但我是不会否认昭君出塞所作出的贡献,因为她当时的人们创造了和平,王昭君将名垂青史!


                                        我又看见了那个神秘的女人,正在塞外穹形的帐房外低首。最后一抹夕阳落在了她的双肩,她微张的眼神回眸时,立刻迷醉了整个草原。青草无边,向远方铺排而去。大地一片碧绿。她移步来到离帐房不远的湖边,空气中的细小颗粒好像湖水中的倒影,只有颜色而没有轮廓。她已记不起自己是什么时候来到这里的。是白天,还是黑夜?现在,一股夹带着草原、羊粪以及牧歌气息的风吹过来了,在湖水中破碎的波纹之上,她的面孔浮现了出来,随流水飘动。

  四周一片静谧,阔大的天地里似乎只有一个她。忽然,她眼眸里像被什么温热的、饱满的液体充溢。那是一滴眼泪,两千多年来,一直悬而未落。现在,这滴泪就要滴落在我的面前了。王昭君是汉代第一位远嫁西域的女子,也是唯一一个由天子的妃子转嫁给匈奴单于做妃子的女人。不过,昭君出塞和蕃,一开始就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汉宣帝在位的时候,西汉王朝又强盛了一段时期。那时候,北方匈奴由于贵族内部争夺权力,势力越来越弱。后来,匈奴发生分裂,五个单于独立,各自为王,互相攻打残杀不休。阔大的草原上日日烽火四起。公元前63年,也就是汉宣帝继位十六年之后,匈奴五王之一的呼韩邪单于因势单力薄,被他的哥哥郅至单于打得落荒而逃。呼韩邪十分沮丧,和军中大臣们商议后,决定找汉王朝联盟,和汉王朝和好。于是呼韩邪携同大臣们带着贵重的礼物日夜兼程赶赴中原来朝见汉宣帝。

  呼韩邪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汉天子的匈奴单于。他表面谦卑,口口声声称自己不想再与汉王朝对抗,自己愿做汉王朝的附属国。但其实真正的目的是想和中原朝廷拉关系,为自己找一个强大的后盾。

  呼韩邪作为一个亡国之君来朝见汉天子,汉天子仍以迎大国君主的礼节亲自到长安郊外三十里的渭河桥头迎接他与众臣,并于当晚举了盛大的国宴,为呼韩邪洗尘。当晚,汉宫廷歌舞升平,酒酣人醉。呼韩邪举着酒杯对汉宣帝说:“我要让我的臣民和后代,世世代代与汉和好,以汉为亲,以汉为师,派人来长安求学,重振匈奴。”在呼韩邪的请求下,汉宣帝帮助他重新做上了单于,并派两个将军带一万名骑兵护送呼韩邪到漠南设立了“王廷”。随后,公元前36年,不可一世的郅至单于被汉将击毙于楚河上。郅至单于一死,呼韩邪便再无后顾之忧了。幽闭在汉宫数年的王昭君对外面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刀光剑影,烽火硝烟,阴谋与战争、汗水与血水。古老的天宇在冲天的火光与血光中渐渐黯淡下去。.但是,在她看来,那些都是男人世界里的事情。而她自己只是一个被时间遗忘了的妃子。自她十四岁被选入汉宫后,作为“待诏”的妃子一直养在冰冷幽深的汉宫。一日犹如一年。她的名字,早已像梦中的星辰一样消失了。

  每日凌晨,王昭君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门扉,倾听从深宫大墙外传来的隐约庞杂的市井声。那混杂着凡俗人间的声音,在她听来无异于琴瑟的音乐之声,喧闹、古老、节奏鲜明。

  现在,它被一个深宫女子嘴角的一抹微笑瞬间照亮,又立刻陷入更深的幽暗中。

  王廷后宫里一片死寂。

  王昭君对着镜子中的自己看了又看,然后才开始梳理自己的头发。她侧了侧身子,似乎并不喜欢在清晨刺目的镜子里看见自己失眠的脸庞。

  白天令人心痛地长。而夜晚呢?她仿佛在一个岛屿上生活。她的黑夜深不可测。昨夜失眠所带来的混乱意象似乎要把她挟裹到地球的边缘中去……

  她开始研究在夜里从墙角下传来的一只蟋蟀的声音和方向。仿佛看到,那散发出腥味的海滩和沼泽地上,越来越多的墓碑在黑暗的边缘竖立着。

  她了解这恐怖,了解一个女人在寂寞万分的时刻正随着忧郁的溪水声,渐渐沉寂下去,在起伏的光线中渐渐沉寂下去,仿佛它们是羁绊和划破她双脚的碎石。

  汉王宫大殿的幽深处,都是像她这样的,犹如花朵般滴着晨露的一群女人。她们的面容模糊、气息不明,挟裹着近似透明的粉色裙裾、黄色裙裾、蓝色裙裾,在冰冷幽深的大殿里像魂魄一样飘来荡去,像附着在浓重布幔上的没有生命的花朵和蝴蝶。

  她们都是从民间筛选来的,等着汉元帝“待诏”的女子。日日夜夜,主宰她们的目光直指一个人——那就是汉元帝。她们精神和肉体的王。

  王是她们对人间的统治者的命名。那踞于宝座上的唯一的人,他不在她们的中间却又支配着她们的生活。王的不同寻常的面孔笼罩着她们各自封闭的世界,让她们情不自禁地抬起头来,像对着夜晚的月亮那样仰望。

  她们在仰望中失去了希望,将王者再一次抬上高位,也等于将自己重新放置到深渊里。

  而汉元帝却始终是自由的,是她们视线里的自由者,也是占有者。是在占有里唯一获取她们身体汁液的人。但是,她们看不见他。日日夜夜。汉元帝和别的女人(也许是她们其中的一个),恣意纵情后相拥而卧,当他们入睡的鼾声传来时,会让这些女人们的眼帘潮湿。她们在想象中将这位最亲爱的男人的梦和梦的含义紧紧抓住。但在最后,当想象像水一样地凉下来,她们便都一一失望了。

  她们虽然忘不了王者狡诈、傲慢、无耻的毛病,但她们更有可能对这个不能接近的男人充满了柔情。她们的柔情像一片叶子那样蜷曲,在想象中感到在床榻中翻腾的是自己而不是别的女人。

  不觉中,她们身体中的水池已开始漫上了腰部。王昭君。王昭君是她们其中的一个。是的。她们是一群,而她只是她们中的一个。她是单数。现在,她放弃了在夜里研究从墙角下传来一只蟋蟀的声音和方向的游戏。

  她开始了眺望。当王者用强壮的身体去撞击这些女人的肉体时,她就开始了眺望。不是用她的眼睛而是用她身体里的翅膀。

  眺望,就是将头轻轻仰起,从自己置身的位置开始,渐渐地将她的视线投向深宫廷外的天空,凝视着飞扬的柳絮,还有天空中迁徙到远方的一群大雁,试图用自己遥远的身体去感受羽毛是飞还是不飞。

  她眯着眼,眺望着。对身边这一群群庭廊深处半明半暗、模糊不清的女人视而不见。.善的世界芬芳、清新、饱满,充满感人的力量。恶的世界混浊、肮脏、毒汁四溅。只是二者之间,从来就没有泾渭分明,易于取舍。现在,毛延寿这个寄身于深宫的男人从妃子们裙裾的一角闪现了出来。他的目光混浊,闪烁不定,总是半眯着眼睛。只有看到沉甸甸的银

  锭时,他的目光中才会发出“啊”的一声,像一下子被它摄取了灵魂。

  他是一个只爱钱财的小人。凡是要入皇御侍幸的妃子,一般先是见不到皇帝的,必须要经画工用画笔画出一幅肖像,送到皇帝跟前去,由皇帝挑选“侍幸”。那些幽锁寒宫的妃子为向皇上低三下四地争宠献媚,一个个争着向画工毛延寿“送钱买模样”。他的画像是一面镜子,看起来不折不扣地反映着现实——只是,时常颠倒了左右。

  王昭君从十四岁就应召入宫,名义上是皇上的妃子,可数年来从未曾见君王一面,一次也未被“召幸”。毛延寿的私欲是一个门槛。这一步要是跨过去,以她绝色的美貌天姿,能与皇上同房,极有可能受到青睐。但是她过于孤高的性情,像玻璃浮雕在透明的虚无中,保持着自身的冰冷和坚硬,渗不进现实的一滴污水,这种个性,把她的命运推向了另一个极致。

  这是出于傲气,也是出于根深蒂固的对那个卑琐贪财的男人欲望的轻蔑。

  所以,在画工毛延寿要为她画像时,她分文不与。

  无疑,这是一个特殊的女人。她的孤高使她获得了与众不同的美丽。而那些女人呢?因她的与众不同的孤高,有的女人在嫉妒她,有的女人在咒骂她,有的女人在试图效仿她——这些女人蝇蚊般琐碎,细小的声音,虽然使她感到了人世间存在的另一种巨大坚硬的铅块,但同时也使她具备了一种超强的忍耐力。但善恶之间暗度陈仓的交易,注定会导致她未来的失宠受挫,让她的爱与疼说不出口。

  现在,她微微仰起头,下巴翘起。这是王昭君惯有的姿态。汉王宫幽深处的布幔、廊柱、门窗以及在阳光中被笼罩起来的明亮碎片足以使她的身体、内心接近一种纯洁的境界。

  那些女人退却的地方,便是王昭君行走的地方。 

  终于,改变她命运的时机到了。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次亲自到长安朝拜汉元帝,请求与汉和亲。汉元帝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这时的呼韩邪单于,已经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迈之躯了。从汉代武帝到元帝,先后有十多位公主或王侯宗室家的汉家女儿被迫远嫁西域,心殊俗异,大多数女人命运悲惨。但迢迢西域路上,和亲的车辇依旧不停地辗进西域的荒蛮。

  这时朝廷诸臣王侯们唯恐自己的女儿远嫁西域,今生不能再见面,便有了私心,建议汉帝册封宫女为公主,让她们代替自己的女儿嫁到西域去承担悲苦的命运。

  深宫内宫女如织,大多出生于贫寒家庭,走掉几个又有何妨呢?汉元帝欣然采纳了王侯们的建议。呼韩邪来汉王朝求亲的那一天,恰好汉元帝身体不舒服,无精力张罗,便按早先官员们提议的用宫女顶替公主的办法,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谁愿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

  后宫的宫女无一不是从民间筛选出来的美女,她们进入了汉王宫,就像鸟儿关进了笼子一样难见天日,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们放出宫去。但一听说要远嫁到习俗相异的蛮荒之地,又一个个噤若寒蝉。

  这是一个深夜。这个深夜比之其他城池的夜晚,更加漆黑。王昭君隐身在重重的布幔后面,在烛火的映照下,在窗前的微风中,她隐隐感到了来自时间深处事物的侵袭,瓷白的面容近似透明。一只细小的飞蛾在灯前旋转。这只像蝙蝠一样傲慢的飞蛾,在烛火前跳着自己的舞蹈,像一个巨大的隐喻,将眼前的世界划分为二。它的翅膀飞速振动,身体上的反光,像是在用漆黑中的闪电带来关于未来的种种征兆。在飞蛾轻轻扇动的微风中,王昭君隐隐感到了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召唤。

  第二天,一件令汉王宫大臣们不解的事情发生了。王昭君主动请缨“请掖庭以求行”。话音刚落,众臣哗然:“王昭君是妃子,并非宫女,在汉王宫享受着华服美食的安乐生活,何以突然有了请求远嫁西域的打算?”

  大臣们上书元帝,意思很明显:这是你的妃子,你看着办。出乎意料的是,汉元帝未假思索,便很随意地批准了。

  众大臣们为他轻率的决定感到吃惊和不可思议。以前嫁公主,那叫和亲,现在嫁妃子,该叫什么呢?这是不是有点乱套了?但,汉文帝已签署了册封的批文,木已成舟,众大臣们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汉元帝为了表示对匈奴的尊重,按照中国婚礼,选了个吉日,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呼韩邪单于虽然拥有不少姬妾,不过能在自己五十几岁的时候,娶到一位十九岁的宛若天仙的美丽妻子,兴奋得不知说什么好,便对汉元帝俯首称臣,拜了又拜。

  汉元帝在宫廷里举行了盛大的宴会,为王昭君列封昭册饯行。

  在一片乐声中,王昭君在呼韩邪的搀扶和宫蛾的引导下,在满朝文武的恭迎中来到宴会大厅。

  《后汉书》用十六字描述昭君见单于的场景:“丰容靓饰,光明

  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可以说,那天是昭君一生中最辉煌的

  二十四小时。

  她醉了。酒精是一种诱惑。那从汉王宫的瓷坛子里流出来的液体,把她的身体浸泡在迷醉之中,试图减轻她绝望的心绪。当那一只只酒坛从酒窖中移动而出,仿佛已贮存了世界上最神秘的时刻。数杯醇酒下肚,一双美目在顾盼流转间,更千妩百媚、娇俏动人。她开始贪杯,酒精在耗尽她内心嘶鸣时的激情,脸上涂抹的脂粉被酒精燃烧后化开,如晚霞般绯红。

  满朝文武的男人们似乎害怕看见她眼睛里的深邃,那是一座被拆开的迷宫。四周一片荒凉,一切都像置身于她的历程和故事之外。

  她想,我为什么会醉?我似乎刚刚度过一场骤然发作的大病?我的王,我换了个位置与你干杯,只要你用心与我干杯,我就会让你看见我内心惊世的艳与寂。

  王昭君就这么走了。

  一路上,她的头从未曾回过一次,单薄的身影在长安路上渐渐远去。昭君走了,小人毛延寿的麻烦来了。晋人葛洪(一说南朝吴均)所著《西乐·杂记》一书中说,元帝找来他画的像,见他在昭君嘴角处点了几粒暗痣,有意将她丑化了。汉元帝越想越懊恼,一怒之下把毛延寿斩首了。王安石在《明妃曲》中写道:“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意思是说,再好的画师也画不出人的内在美,汉元帝杀毛延寿只能是出出气。

  王昭君带着二万八千匹锦帛,一万六千斤絮,五十名侍女,在数百名汉军和匈奴官兵的护送下和呼韩邪单于离开长安。汉元帝在昭君出塞的那年,将年号改为“竟宁”元年,意思是从此国事安宁了。

  凌烈的漠风在没有边际的荒凉古道中呼啸,一群群乌鸦在风中的碎石上静默,冷冷地注视着远方。

  昭君西去。

  在她的脚下,细君、解忧等汉家公主走过的那条远嫁的路都是那么漫长。她所留下的车辙尚未消失,她们的车轮又深深轧了下去。

  别国途中南飞的大雁啊,在越来越黯淡的夕阳下,道路悠长啊,我想稍作喘息,衣衫却已湿透。别国途中南飞的大雁啊,在越来越明亮的星空下,拨动琴弦诉说离伤啊,愁绪在此刻生长。别国途中南飞的大雁啊,在霞光四射的天空下,打马起程又要奔赴他乡啊,我已经没有了回去的路。.

  传说王昭君在别离父母之邦的途中,看到南飞的大雁,心绪不宁,她拨动着怀中的琵琶抒发离情,哀婉、凄切的琴声,使过路的大0雁听之入迷,竟忘了抖落翅膀,从天空跌落在地上。因此,王昭君得了“丽容落雁”的美称。王昭君命运的改变真的是太偶然了,但也是必然。她自恃天生丽质而又过于孤傲高洁的个性,导致她走向了凄苦的命运。

  明知得罪毛延寿这样的小人是不会有什么好处的,不会通过他的画笔赢得天子垂青,但她仍然对此不屑一顾,不屑于向毛延寿这样的小人低头,以致入宫数年,不得见御。汉元帝和后人经常埋怨毛延寿曲笔杀人。事实上,如此杀人于无形之中的何止一个毛延寿,被湮没的也不止一个王昭君。但从另一方面讲,她又很现实,汉王宫内如她这样一般的佳人美姬

  成百上千,而能得到皇上垂青的又有几人呢?昭君更像格林童话里的灰姑娘,不是什么金枝玉叶,而是出生于平民之家。正如灰姑娘很少有机会参加国王的宴会,昭君更是很难被汉元帝宠幸,甚至连见到他的机会都没有。皇帝日理万机,无暇一一巡视后宫,只能像点菜一样从画册上钦点花容月貌者。偏偏画工毛延寿喜欢索要贿赂,而昭君又不愿行贿,只能孤灯寒衾作伴,独守空床。

  幽居深宫、与世隔绝的日子比什么都难熬,再等下去,自己如花似玉般的容貌怕就要如春花般萎谢了。

  有首《五更哀怨曲》便道尽了其中酸甜冷暖,歌曰:“更里,夜半天,黄昏日夜苦忧煎,帐底孤单不成眠;相思情无已,薄命断姻缘,春夏秋冬人虚度,痴心一片亦堪怜。”1

  就这样,不知有多少女子在高高的宫墙内,静静地等待树木慢慢生长,皮肤慢慢衰老。所以,当皇帝宣布自愿和亲者不仅可以成为匈奴的王后,还会被当做汉朝的公主,昭君自然会挺身而出,抓住这最后的机会。于是,她把那样一个别人都避之不及的远嫁机会紧紧抓住了,走出了那堵把她封锁太久的高墙,走向了不可知的未来。

  王昭君主动申请和亲,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作为数量不多的“自愿”者之一,她被各个朝代树立为美女的榜样。一个生于杏花春雨中的江南女子,主动要求到陌生的边疆,那通常不是出于对白马秋风塞上边疆的向往,多半另有隐情。

  也就是说,“自愿”的背后往往有诸多不得已的缘由。单个看,王昭君是在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但她却不知道,她的命运变化却因了一个复杂的政治背景:匈奴和中原都在她身上押有筹码,匈奴求婚是为了表示自己听中原的话,永为附属国;中原远嫁公主是为了显示中原对匈奴的友好,安抚他们,以求汉王朝安宁。

  这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式的“以身体换取和平”的故事。与阿拉伯神话《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些温柔的女子,她们美妙的胴体是世界上最美的盾牌,用来平复某个男人狂躁的野心,抵挡了王和他背后的战争。正如我喜爱的女作家周晓枫说的:“改变疆土划分有多种办法,可以让士兵流血,有时也可以借助一个绝色佳人的床上腰功。历史课本或许隐藏过相似的一幕,鲜艳欲滴的指甲正代替首领在情人后背上签署合约。这个女人是真正的和平主义者,她节约了报废的武器、坟墓的占地面积和万千寡妇改嫁的可能,她省略了甚至只有书本上发生的阵亡。”

  可怜的昭君,当汉元帝踌躇满志地梦想着维护西域安宁时,他自己是不会赴汤蹈火的,而是需要她这样的女子用美貌和亲情去化干戈为玉帛。她怎能以弱女子的双肩去肩负这样的使命呢?更何况,她并非公主。在这个骗局和真实的谎言中,谁又能给她几分承诺让她借以依靠呢?王昭君入塞后,中原和西域的关系出现历史上难得的安宁状态,呼韩邪再也不到中原惹是生非了,如此这般而赢得了四朝近六十年边境安宁和平的局面。这一点上,不管昭君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她的功劳都可圈可点。她一方面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因为有大汉做后盾,随意与其他匈奴部落开战;另一方面,还不断地向呼韩邪单于和其他大臣们介绍汉文化,并讲述胡汉两个民族友好相处的历史和利害关系。正如历史学家评价王昭君入塞时说:“作为元帝掖廷中的一个妃子,王昭君不过是封建专制皇帝脚下践踏的一粒沙子。但作为一个被汉王朝选定前往匈奴和亲的姑娘,她象征代表一个帝国、一个民族,并且承担了这个王朝、帝国、民族寄托在她身上的政治使命                                             汉宣帝时匈奴贵族争夺权力,势渐衰落,五个单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呼韩邪单于,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zhi)单于打败。呼韩邪决心跟汉朝和好,亲自朝见汉宣帝。
呼韩邪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汉宣帝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他要求汉宣帝帮助他回去。汉宣帝答应了,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名骑兵护送他到了漠南。这时候,匈奴正缺少粮食,汉朝还送去三万四千斛粮食。
呼韩邪单于十分感激,一心和汉朝和好。西域各国听到匈奴和汉朝和好了,也都争先恐后地同汉朝打交道。汉宣帝死了后,他的儿子刘 (音shi)即位,就是汉元帝。匈奴的郅支单于侵犯西域各国,杀了汉朝派去的使者。汉朝派兵打到康居,杀郅支单于。郅支单于一死,呼韩邪单于的地位稳定了。西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要求和亲。元帝许。汉朝和匈奴和亲,都得挑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一进了皇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笼里一样,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们放出宫去。但是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有个宫女叫王嫱(音qiang),号昭君,长得美丽,有见识。自愿到匈奴去和亲。元帝逐择日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向汉元帝谢恩的时候,汉元帝看到昭君又美丽又大方,使汉宫为之生色。
传说汉元帝回到内宫,越想越懊恼。他再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模样虽有点像,但完全没有昭君本人那样可爱。原来宫女进宫后,一般都是见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到皇帝那里去听候挑选。有个画工名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的时候,宫女们送点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王昭君不愿意送礼物,所以毛延寿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汉元帝一气之下,把毛延寿杀了。
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她骑着马,冒着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封「宁胡阏氏」,希望她能为匈奴带来安宁和平,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难能可贵的是,当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她又「从胡俗」,再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大阏氏的长子,虽然这和中原的伦理观念相抵触,但她从大局出发,珍惜汉与匈奴的友谊。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书没有记载。
                                                                                                               《    三  》  ~~  貂蝉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在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后,貂蝉周旋於此二人之间,送吕布於秋波,报董卓於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这时董卓回府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
京剧有《凤仪亭》就是叙述这段故事的。
 貂蝉是天下第一艳女,妩媚、多情,她一生周旋在几个男人之间,像只抛来抛去的彩球,品尝了红颜薄命的种种酸辛。
  东汉末年是军阀混战,政治斗争风云突变的年代,董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更加深化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公元184年董卓以镇压张角领导的黄巾大起义而展露头角,从功劳卓著到野心陡起,导致外戚和宦官争权夺利,洛阳宫事变爆发,董卓幸遇被迫逃离在荒郊野外的童皇刘协,于是乘机挟持皇帝,从此号令天下诸侯,以天下第一英雄自诩,其实,他是东汉末年货真价实的第一乱世枭雄。
  汉灵帝的重臣王允,对混乱的时局忧心忡忡,他决心除董卓以保汉室江山,但奈何董卓势力强大,自己虽身居司徒一职,却无兵权,怎么办?正当他担忧东汉大好河山可能被董卓毁于一旦而焦头烂额之际,貂蝉出现了。
  貂蝉自幼父母双亡,被村里一位年轻时曾以歌妓为生的老女人收养。从此她与歌舞结缘。小貂蝉天姿聪明,学得很快,她能歌善舞,初通琴瑟,也天生一副比老歌伎更媚的媚骨。但好日子不长,不久,董卓挑起的国内战乱发生,并危及她的家乡,在战乱中与老歌伎失散的小貂蝉,为了生存,她不得不调情逗笑于封建遗老和纨绔阔少之间,就这样还常常衣不暖体,食不裹腹。一次,她在唱曲中,唱着唱着,就晕过去了,一群市井无赖一下子扑上去正要动手动脚,幸遇外巡归来的王允经过此地,貂蝉才躲过了一次可能遭到的群兽的蹂躏。王允让手下的士兵把小貂蝉送回司徒府。貂蝉醒来时,发现自己置身于华丽的王府,正兀自感到迷惑不解之时,王府的一个丫环这才告诉了她事情的前前后后,貂蝉又惊又喜,从此,她把王允尊敬为救命恩人。这一年貂蝉才是一个窦寇初开的十四岁的少女。
  忧国忧民的王允,一想到董卓难除,他食不甘味,夜难入寝,一天晚上,他乘着冰凉的月光在后花园中踱步,眼前晃动的全是董卓的魔影。就在这天晚上,绝灭人性的董卓,一时色性大发,脸一变就割掉了一个拒绝为他唱歌助兴的美女的舌头,接着又以黄巾囚徒的心肝、眼睛做菜下酒宴请百官,一幕幕惨景在王允眼前重映,仿佛于空气中还漂浮着一股股浓浓的血腥味,使他恐惧万分,禁不住打了个寒噤。
  但王允的恨赛过了恐惧,他禁不住大声喊道:“难道说这大好的河山就被这董贼毁于一旦吗?”王允热泪长流。
  “杀老贼的人就在你前面的假山背后”。这冷不丁的一声回应,使王允一惊,他由茫然到清醒,不由自主地寻声向假山走去,抬头一看,不由得愣住了,在皎洁月光下的牡丹亭畔站着一位身姿婀娜、美艳绝伦的女子。这女子一见王允,她双膝跪地,口称:“大人,小女子这厢有礼了”。她像一朵初绽的新荷,那吟哦之声十分动听,如同山涧泉水在石上流淌,美妙得令人如痴如醉。这个女子就是貂蝉。
  王允眼前一亮。听到貂蝉自报芳名,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两年前与他萍水相逢,带回府上学歌习舞的那个小女孩。待他镇定下来,用那双温柔而又深邃的小眼睛仔细打量面前这个小歌女时,只见貂蝉也在含情脉脉地望着自己。
  当年的王允四十出头,仪表堂堂,很有男人味,几年前他的发妻离他而去,由于国事缠身,至今孤身一人。貂蝉看到王允,除了感激,还有几分女性的羞涩,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有一颗心在咚咚地跳个不停。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她那楚楚动人的肢体,那撩人心动的声音,她那身上散发出的阵阵女人肌肤的幽香,又使他几乎意乱情迷,心旌荡漾,一时难以自恃。这是一种逼得人在诱惑面前叫你喘不过气来的女人的美。
  面对当年弱不禁风的一个乡下小妞而今已出脱成一个倾国倾城的小美人的貂蝉,一时间,司徒王允竟然也说不出一句话来。根据弗洛依德的观点,但凡有点品味的男人,大概都是好色的,色者,女人之谓也。好色本非万恶之首,关键在于恋色者如何把握好色“度”。王允呆呆地欣赏着眼前这位体态妖娆,燕语莺声的美人貂蝉,这时他那颗沉睡已久自以为已远离红尘的心再次被貂婵的呢喃而勾得春心骤起。可是,政治家毕竟是政治家,王允是个懂得国事、家事、儿女情长事孰轻孰重的精品政治家,他首先想到的是眼前的处境,想到的是自己必须扮演的角色--除董匡汉,他很快从美色中清醒过来,耳中又响起了刚才听到的那个声音:“杀老贼的人就在你前面的假山背后”。这时他突然想到,貂蝉不就是上天派下凡来助我除掉董卓的最佳人选吗?想到这里,他仿佛看见董卓的人头落地,于是,他一下就跪在了貂蝉面前。
  貂蝉大吃一惊,双手扶起自己的救命恩人,不解的问:“王大人,您这是为什么?”
  拉着貂蝉的那双嫩如白玉的纤纤小手,王允站起来后像是在梦呓地说:“貂蝉,你答应我一件事好吗?”
  貂蝉说:“王大人,您有什么事?,对奴婢说就是了,只要有用得着奴婢的地方,奴婢将不惜一切助大人一臂之力。”听貂蝉说的很诚恳,王允喜出望外。扑通一声再次跪在了她的面前,连连地说:“貂蝉,请先受老夫一拜”说着就对貂蝉行了个长礼。貂蝉再次搀扶起王允。王允看到妙龄少女貂蝉,心里涌上一丝内疚,但一想到死去的先帝,为了天下太平,便把董卓的飞扬跋扈,杀人如麻,罪大滔天的种种罪行和兽行一五一十地向她说了个透,接着才试探地说:“,,,,,,只要你愿做诱饵,我再从中尽力地周旋,你以你的魅力让他们双双拜倒在你的面前,一箭双雕,自相残杀,为汉室除奸!”的计划说了出来,这时的王允已泣不成声地接着说:“这回,我汉室江山就全靠你了啊!貂蝉”。
  貂蝉先是一愣,“就凭我一个弱女子能够拯救得了汉室江山吗?”她在自问,但稍一定心,便说:“大人,您曾救过奴婢一命,恩比山高,奴婢的身体和灵魂都是大人赋予的,奴婢早就想报答大人的大恩大德,但苦于没有机缘。今日有幸被大人在如云的美女中单挑我担此重任,实在是我的大幸,我一定不负大人所托,完成任务,救扶汉室!”
  王允如释重负,心头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
  从此,王允和貂蝉,从主仆关系改父女相称。
  在京剧中有一折戏叫《小晏》(一名《吕布戏貂蝉》),《小晏》是貂蝉从初迷吕布到后除董卓的开锣戏。
  吕布原是反董干将荆州刺使丁原手下的大将,董卓略施小惠收买了见利忘义的吕布。吕布杀丁原,投董卓,拜杀人不眨眼的董卓为义父。吕布一生三好:好吃喝、好女色、好斗。王允巧设美人计,投其所好,以魅力一身的貂蝉做诱饵,为这位英姿飒爽、见色就贪的常胜将军设下了一个温柔的陷阱。
  在王允的导演下,一天傍晚,一派英勇的吕布牵着赤兔胭脂马昂然来到王府门前。头顶上束发金冠猩红色的带子在月光下宛如游龙,飘忽不定,战袍上的群花灿烂夺目,铠甲耀眼生辉。王允礼貌相迎,一句:“将军,年少英俊,文武双全,你才是我大汉难得的栋梁之材啊”。说得吕布忘了东南西北。王允笑了。
  吕布一向目中无人,但出于对重臣的礼貌,他客气地回话道:“司徒的话太抬举敝人了”。
  两人说着活就进了屋,王允先是把吕布请到书房,几句寒暄之后,马上切入正题:“将军,实不相瞒,我家有一小女名叫貂蝉,她常听我在茶余饭后念叨你少年英雄,十分钦佩,总想见你一面,今晚小女亲自下厨,做了几味家乡菜,请将军品尝。吕布一听,早已按捺不住这既有美酒又有美人的诱惑,心想,这王司徒的女儿如此痴情,我倒要见见这位大家闺秀,连声说:“好呀!好呀!”
  酒过三巡,先是一队衣著华丽的美女歌舞在吕布面前,接着是貂蝉出场,歌女们一个个黯然失色。貂蝉年方二八,她长袖及地,飘然生风,像株晨风中婀娜的杨柳,款款移步大厅,她用那双水眸频频的火辣辣的眼神从吕布身上一扫而过,把个年轻气旺的吕布看得身心缭乱,要不是王允在旁,他巴不得把这位如此痴情,对他暗送秋波的美人搂在自己的怀里。王允看在眼里,暗喜心头,他在想:“鱼儿一定会上钩”。貂蝉心领神会,她扭动着窈窕细腰,带着女人身上独有的香气,靠前一步,说:“将军,貂蝉早闻你的英名,今日,小女子给你敬酒了。”
  吕布受宠若惊,对着貂蝉这个即是天上也少有的奇特美人正浮想联翩之时,直到貂蝉那和她体香一样迷人的声音连喊了第三遍时,他才从温柔乡里醒了过来,忙说:“美人,多礼了,奉先多谢了。”
  吕布的声音于宏亮中显得有几分慌乱,王允明白,吕布已沉迷于貂蝉的美色之中。已进入角色的貂蝉,趁热打铁,对他莞尔一笑,她眉目传情,吕布呆呆地看着这位亭亭玉立宛若是从月影里飞来的嫦娥,她正舒胸半露在大厅中的大圆灯之下一展她肤若凝脂的玉臂,不时挥动那薄如蝉翼的水袖,像条美人鱼在碧波间游动,这变幻着的绝顶美人的风姿,让吕布看得目眩神痴。他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试探地问:“王大人,不知您家的女儿是否已经许配人家?”
  面对失魂落魄的吕布,本来还想吊吊他胃口的王允,见他在美色面前的如此不堪一击,于是顺口应道:“小女尚未婚配。”
  吕布得寸进尺,用询问的口气问:“让我娶了她吧!”话说出去了,他又生怕王允不同意。
  王允断定鱼儿已上钩,但为了进一步麻痹这个权可加速除卓大计顺利实施的吕布,说:“自古英雄配美女,你是跨骑赤兔马,横舞方天画戟的人中豪杰,若纳我女为室,可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啊”。
  王允就这样搞定了吕布,王允就这样把貂蝉推上了刀光剑影的浪尖风口。
  吕布抬脚离开司徒府,王允亲往董卓宫中拜访,他邀董卓过府赴宴,董卓欣然应允。
  王司徒回府后及时向貂蝉传递了这一信息,他希望貂蝉能以她那叫人难以抗拒的美容、美态去帮他套住第二条色狼—一董卓。
  又是一个月圆的夜晚,董卓来了。几杯酒下肚,董卓已有几分醉意,这时十二个昨天曾使吕布也一时怦然心动的美女从粉红色的帏幔后面缓缓移步入厅,挠首弄姿,到大厅拜见董卓,礼毕,王允让歌女恭立两侧侍侯。董卓本是好色之徒,但面对众多标致美女,他却心不在焉,继续和王允说着闲话,王允从天象说到人事,他说他自幼喜好天文,养成了夜观天文的习惯。天象变幻莫测,就像人生有起就有落近观天象,觉得汉气已尽,太师德高望重。这就像舜传位给尧,禹承舜位,这是一种进步,也符合了天意人心。“岂敢岂敢。司徒对老夫过誉了,老夫实在担当不起呵”。董卓一脸得意,嘴上故作谦虚。王允还想灌迷魂汤,此刻,貂蝉宛如从月宫中飘然而下的一位艳丽无比的仙女,徐步入厅,好色贪花的董卓,眼前忽然一亮,仿佛沐浴在香气袭人的尘外世界,他心猿意马,想入非非,他起身向她伸出手去想拥抱这位从月亮上腾空下凡的嫦娥,这时,绝世美人貂蝉已实实在在地站在他的面前。“貂蝉,给太师敬酒,”王允提醒。当赤金酒壶和纤纤玉手正要缩回时,董卓伸出他肥胖的厚手一把抓住了貂蝉,貂蝉乘机忸怩作态,对他一波消魂,董卓早已目眩神迷,轻轻一拉将美人拥入怀中。董卓趁势看着旁边的王允问道:“这个小美人青春几何?”王允正要回答,只听到貂蝉大大方方地接过话头,说:“报与太师,贱妾年方二八”。
  董卓馋涎欲滴,直夸“仙女!美人,美人,仙女!”他仰天长叹:“我的宫中美人如云,却没有一个比得上你呀,貂蝉。”王允一听有戏,插话道:“既蒙太师厚爱,我就把这歌女献给太师了。”
  从此,貂蝉成了董卓的掌上明珠。他成天眉开眼笑,围着貂蝉屁股转。貂蝉看着这一介莽夫的董卓,禁不住心头失笑,看着他那肉嘟嘟身子,总让她觉得像一头猪,根本无法同生命力旺盛的吕布相比。但董卓近些日子也渐渐学着“温柔”起来了,开初他只知道发泄,常常像只饿狼扑向猎物,把他那肥胖的身躯压在她香艳欲滴的玉体上,常常让她喘不过气来。一晚,窗外月色分明,董卓望着貂蝉那苗条的体态,听着她口中流出的玉盘之声,心里又痒痒起来,他讨好地把貂蝉抱在怀里,急不可待地说:“来,老夫为你解衣。”约莫过了顿饭功夫,董卓才气喘吁吁地从这美丽尤物身上下得“马”来,好像还未尽兴,于是,他又对貂蝉说:“美人呀,这回真让老夫尝到了世间上什么是妙不可言的感觉了,老夫得到你,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啊!”
  貂蝉娇滴滴地反问道:“太师,今后不管发生什么事,贱妾都永远是你的人吗?”
  董卓一把把她搂入怀中,说道:“美人,只要老夫活着一天,谁也别想动你一指头”。
  天刚濛濛亮,一个自称叫伍孚的年轻人来投董卓,在睡梦中被惊醒的门房很不高兴,正要发作,一看来访者人高马大,一脸英气,不敢言声了,跟即领着他步入了议事厅。
  直到响午,董卓才心不在焉地接待了这位不速之客。貂蝉轻盈地依偎在董卓怀里,远远望去像是一朵花镶在了一垛厚实的肉墙上,很不协调。面对身材魁梧的董卓,武士拱手道:“侠士伍孚久仰太师礼贤下士,特来投奔,望太师能收留”。
  “但不知壮士身手如何?你熟稔那门兵器?不妨在老夫面前摆弄摆弄。”
  “现丑了,请太师指教”。
  伍孚手舞风雨双龙雌雄剑,倏忽入厅,像条腾飞的巨龙一阵翻江倒海,霎时,伍孚从一团白光中稳稳着地。双手抱拳,“太师,见笑啦!”
  董卓看得如痴如醉,想不到这个衣著平常年轻人,剑法如此出神入化,董卓忘了太师身份,也忘了人心莫测,起身拱手赞道:“好剑法!好剑法啊!”他下意识地上而前一步,正想问,“壮士是那里人氏?”话还未出口,说时迟,那时快,伍孚一个雄鹰展翅,左臂一挥雄剑直指董卓咽喉,董卓一个趔趄,躲进屏风发抖,置此一发千钧之际,貂蝉飞步上前,直指伍孚,“刺客!”卫士闻声而入,团团围往伍孚。伍孚若无其事,这个爱把人间美女都比做明日黄花的伍孚,死到临头了,他还在打量着面前这位胆气过人,也艳色绝世的小美人,他在想,为什么她偏偏就嫁了一个见剑就打趔趄的老头?而今天,他却被眼前这个美人误了大事,致使此行的目的竟然化为灰烬,他懊丧自己六根不净,是在她的美色震慑下,才败在了国贼董卓的手下。面对团团围住他的卫士,他一眼扫过,只见有人手足还在打颤,他抿嘴一笑,虚晃一剑,走出了厅去,没有上墙,没有飞檐,而是沿着来路扬长而去了。从此,江湖上再也听不到伍孚这个名字了。
  事后貂蝉想起来也有些后怕,而且,她一直没有想明白自己当时为什么要舍身救董卓?难道说是一种潜意识的爱?或是女性心软、出于护生的本能?又或是自己已开始背叛了初衷?也许诸者兼而有之,或者什么都不是。而董卓这次厅前遇刺的有惊无险,全仗貂蝉的机智和胆量过人,但他也始终没弄明白貂蝉何来如此胆气?从此貂蝉成了董卓的救星,她也为自己的地下党活动点燃了一盏不灭的绿灯。
  王允除董卓,原愁穷途无路,现已穷途前面现坦途。他的美人连环计总算走出了第二步。
  貂蝉从此周旋于两个色鬼之间。以她绝世无双的美貌,以她宛如珍珠落玉盘的娇声,以她如一团粉红色滑溜的玉体,还有她于察言观色的机谨中所装出的一副楚楚动人的媚态,让两个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她用甜言,挑起了吕布对董卓“父纳子媳”,重演平王故技,将自己霸占为八太太的乱伦,由怨恨升级为仇。她用蜜语煽起了一介莽夫的董卓对吕布的从提防、训斥、嫉恨到巴不得和这个不念父子情分的二手货、不肖子一刀两断。这些都归功于貂婵滴水不漏的逢场作戏,表演逼真。王允见董吕情场角逐戏的序幕已经拉开,他庆幸这个“幕”的幕中幕前的义务杀手一一吕布这条鲨鱼已经吞下了钓饵。
  一次,吕布恳求他这个岳父大人设法从董卓手中救貂婵,王允乘机下猛药,说:“天下最大的耻辱就是被人夺妻淫女,太师淫了我的女儿,夺了将军的妻子,我们两人将来被人当作笑料啊!”一句话煽起吕布怒火中烧,高声骂道:“我要是不杀董卓,誓不为人!”王允一一听这话,心里一阵高兴,他急忙用手去捂住吕布的口,说道:“此话不能随便说,将军你是气糊涂了吧?”
  “我吕布才不管这些呢,老贼做事心太狠,他不仁我不义,这叫以牙还牙”。
  王允一看时机已到,这才把“匡复汉室”的牌子亮了出来,并指出:“吕将军,你若是匡复汉室,就是忠臣,青史留名,流芳百世,跟着董卓是一条死路,必定遗臭万年”。说罢,他又急忙补充一句,“这事只有你知我知,要是泄露了出去,事情不成功,会反招大祸”。
  吕布听了,拨出刀来割开左食指,血一滴一滴地掉在地上,慷慨激昂地发誓道:“吕布指天发誓杀死董卓,绝不泄密。”
  第二天上午,吕布便带着董卓昔日的亲信今天的厌臣李肃来到王允府上,王允一见李肃知道事情已有了眉目,心里暗自高兴,直言对李肃说:“我王允今天当面许诺你,事成之日,我保你官升三级,希望你不负我今日之托,为匡汉除董,望你马到功成”。
  李肃听了王允这番话,心里踏实多了,第二天便带着十几个亲信,前往眉坞,开始实施王允计划中的第一步,请君入瓮。
  绵延八百里的眉坞山青水秀。在董卓到眉坞后的这些日子,每天都风和日丽,阳光灿烂,年近花甲的董卓与貂蝉在这个人间世外桃源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他们在刚刚落成不久的豪宅里日夜交欢,享尽了人间风流。
  一天上午,貂蝉站在茫茫无际的绿野上,像是一株临风微拂的杨柳,在阳光下她更加动人,董卓走过来轻搂着她的小蛮腰,说:“蝉儿,过几天我们就回长安吧,老夫还有好些事要做哩!”
  “不,我不想回长安,我喜欢这里”。貂蝉喜欢眉坞,她也想多过几天与世无争的日子,她已开始适应了于微醉之中送夕阳,横卧芳草听鸟音,远离战火弥漫的清静生活。那天晚上貂蝉把她那柔软白皙的玉臂紧紧环住了董卓的脖颈,用她那红嘟嘟的樱桃小口说出了她的心里话。随着两行冰凉的泪水沿着董卓宽阔的胸膛流了下来,接着是轻轻地抽泣之声。
  “宝贝,你怎么哭了呢?”董卓问:“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是不是老夫让你不满足?告诉我”。
  “我是担心大人去长安,怕是凶多吉少!。这几天贱妾连日做噩梦,梦见大王几回被盆口粗的蟒蛇缠身,,,,,,”
  董卓哈哈大笑,他一把搂住貂蝉兴奋地说:“蝉儿啊,你梦见的大蛇,它不是蛇,是龙,老夫被真龙缠身,就是要登皇位了!”哈哈。
  貂蝉不信,颤抖着声音说:“太师,是蛇,是很粗、很粗的蛇啊!”
  “是呀,梦中的粗蛇就是真龙天子啊!”
  一直做着皇帝梦的董卓,正在心花怒放,家仆钱仁进来禀报:“太师,李肃有要事求见”。
  李肃追随董卓多年,曾为近臣,后被疏远,董卓为人奸诈,但他并不反感恶人,唯独容不下李肃妒强凌弱的一身酸气。本不想见,转念一想,他这次专程从长安来,不防见见也好。
  当李肃站在堂口时,董卓问道:“你来干什么?是不是长安发生了什么事。”口气生冷。
  “禀告太师,如今皇上念太师威震天下,功过三皇五帝,想要会文武百官于未央宫,议将禅位给太师,所以降下这个诏书,,,,,,”。
  董卓从来就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他认为皇上禅位于他只是迟早的事。听了李肃的话,一阵仰天大笑,然后问:“那么,司徒王允表态了吗?”
  “王司徒正派人修筑‘封禅台’,只等主公一到便登基”。
  董卓闻之大喜,心想,难怪爱妾这几天总梦见老夫被一莽蛇缠身,原来这都是上天安排。
  听到董卓提到王允,貂蝉心中暗地一惊,董卓是王允的对手,他们没有私仇,都是为了国家,一个要谋国,一个要保国。而自己的使命分明是以一个美女坐探来导演一出“请君入瓮”的大戏,这出戏的高潮,就是要先借已入瓮者吕布的手除掉董卓,然而,自己这些日子里却一直沉浸在矛盾之中,在爱和恨中自我厮杀,常常血肉横飞。于国来讲,董卓是只豺狼,可这段时间他对自己却好到了无可挑剔,一心一意,尤其是在眉坞这段日子,想到这里,她心乱如麻,难道就这样让他去送死?于是,她低声地说:“依贱妾之见,干脆不去”。
  貂蝉的话让李肃听了大吃一惊,李肃负有诓迎董卓回长安的使命,他生怕貂蝉的一句话使王允计划泡了汤。而董卓则认为爱妾又是在撒娇而已。两天之后,董卓在他的三千熊兵护卫下前往长安受封。
  貂蝉依靠在董卓怀里,仿佛听到了他死亡前的心跳,这心跳竟是如此剧烈。
  貂蝉有些晕车,一路上车轮碾出“吱呀吱呀”的单调声音,突然,吱呀声戛然而止。车轮脱离了车体,董卓一支脚一下从车板上伸出,猛然着地,貂蝉随着惯性倒在了董卓怀中。
  他们只好骑马上路,董卓搂着貂蝉的苗条细腰,仿佛又回到了他曾经风光的少年时候。英雄和美人,这真是人生中一道最动人的风景。
  然而,走不多远,马不前驰,咆哮长嘶起来。董卓一手紧勒缰绳,一手搂住了貂蝉。貂蝉于故作镇静中面色如土,仿如一片在风雨中受了太多挫折的芭蕉叶于失色中楚楚动人。董卓看到她这可怜又可爱的样子,把她抱在怀中,心疼地问:“蝉儿,你没事吧?”
  貂蝉摇了摇头,“贱妾倒是没事,只要跟着太师,就是去送死我也不怕。不过,贱妾认为,这‘车折轮,马断辔’,好像不是什么好兆头?我是在为你担心”。
  董卓听了,也感觉到今天的轮飞马嘶有些不对头,他正要说话,李肃却抢先说道:“‘车折轮,马断辔’,这正应验了太师您就要继承汉位的吉兆,说明官车要换成玉辇,太师就要登基了”。
  董卓被灌了一碗迷魂汤,稀里糊涂又命令全队人马上路了。
  长安城中,礼炮三声,震天动地。吊桥徐徐落下,百官身着朝服,从城门洞忽明忽暗的影子里浮现而出,他们浑身沾满了黄昏血红色的光,身影飘忽不定,夹道欢迎董卓入城。
  董卓把这一幕送他上不归路的前奏曲当成了真戏,他爽声大笑。灵性的貂蝉却从他放肆的笑声里,闻到了一股股带有血腥味的死亡气息。
  太师府上,灯火通明如昼,貂蝉不无怜惜地将身体依偎在董卓怀中,她想,这可能是最后一个夜晚了!董卓正想与貂蝉再温存温存。下人来报,李儒来了。
  李儒是董卓的女婿,对董卓耿耿忠心,多次劝董卓不要因小失大,他认为武功盖世的吕布是不可多得的将才,但他也是个男人,貂蝉如此魅力四射,他能死心?屡次劝董卓把貂蝉偿还给吕布。还再三劝他一定要保持与司徒王允的正常关系。而董卓恰恰认为司徒为人忠诚老实,处处为自己分忧解难,李儒是没事找事,所以一直不愿搭理李儒。
  李儒见了董卓跪下说道:“司徒府最近常常有诡秘之人进进出出,我,,,,,,”
  董卓没让他说完,便厉声骂道:“你这人怎么啦?上次你以貂蝉的事挑拨老夫与吕布的父子关系,今天又对我的老丈人说三道四,你真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小人,你,你给我滚出去”。
  董卓的执迷不悟,让李儒很伤心,也更为他担心。想到他每次进言,每次都要挨骂,几次下决心不管了,但又于心不忍,他毕竟是自己的丈人啊!这时,李儒老泪纵横,朝董卓拜了三拜,只说了一句,“明公珍重”,便长叹一声而去。
  貂蝉目送着李儒远去的背影,心中涌上一阵酸楚。回头看了看即将走向生命尽头的董卓,仿佛看见他的身体已在灯光下分裂。本想把将要发生的事变告诉他,但一想到王允的嘱托,她犹豫了。貂蝉与董卓在长安度过的最后一个夜晚,是夜月光如水,窗外竹影摇动,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太师府万籁俱静。老当益壮的董卓不顾连日来的车马劳顿,在与貂蝉一再温存之后才呼呼入睡。貂蝉端详着他那张已有几分龙钟的脸,突然想到了人的生和死,生与死,说它玄,也太玄了,说它简单,人的死也可以死于一瞬之间,死神就像无处不在的阳光,任何人都会沾上,它不分贫富贵贱,公平赐予。眼前这个董卓一生都在追逐权力、女人、帝位,然而,明天他就要死了,他得到的究竟又是什么?想着想着,她一边感慨,一边流泪,一夜无眠到天明。
  人生的悲哀就是活着的时侯,即使头破血流也要去追求一种东西,有人得到了,但得到后不是自己不行了,就是又不知道这些东西拿来究竟干什么?人生的非法的占有分明是一个包袱,但得不到者往往又后悔终生。而人生如下棋,下棋如打仗,打仗能后悔吗?董卓就属于这类悲剧人物中的一个典型。
  翌日清晨,天已大亮了,董卓才醒来。几个彩云一般轻柔撩人的侍女照例为他穿上内衣,在穿软甲时,董卓嫌天热,死活不肯穿,侍女刚一离开,只听一旁传来了貂蝉于娇柔中带几分凄凉的声音:“太师,你还是穿上软甲的好”。
  董卓一楞,他抬头一看,貂蝉眼中香泪盈盈,声音颤抖地说:“太师,‘天变一时,天变一时啊!人要学会随时应变’。就听贱妾一句话吧,把软甲穿上”。一想到董卓已活不过今天,要不要把一切都告诉他呢,这时王允、吕布的影子又开始在眼前游动,耳边又响起“董卓是国贼”的声音,是的,从各为其主的权力斗争讲,董卓该死,可他毕竟是自己的丈夫,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岁月,,,,,,貂蝉心里太乱,她左哄右哄总算把软甲给董卓穿上了。好像完成了一件与生死攸关的大事,剩下的事我想管也管不了啦,听天由命吧,貂蝉闭上了眼睛。
  久违的盛大场面又一次出现在长安市民眼中,董卓头戴九旒冕,身着朝服,在他的仪仗队簇拥下出现在市民面前。
  董卓明白这九旒冕的分量,几个时辰之后,这顶标志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旒冕便将成为历史,一顶更为气派的皇冠要将他拥上皇帝的宝座。从此他将被载入历史,并成为流传中的千古一帝。其实,这正是梦中娶媳妇,就在这时董卓的飞熊军早已被挡在北掖门外。董卓见到的全是眼生的持刀带剑的士兵。
  董卓惊问李肃,“我的飞熊军呢?你看这些人他们为什么要提剑呢?”李肃一声不吭。转身走向王允。
  就在这一瞬间,只听王允一声大喝:“反贼董卓在此,武士还不把他拿下,更待何时?”
  武士们挥舞着雪亮的刀剑向董卓冲了过来。
  董卓一下瞢了。当他一下明白了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时,首先后悔的就是没听貂蝉的多次提醒,李儒的忠告,果然中了王允的圈套,他被绑在石柱上,任士兵们一顿乱打,这时坚硬的软甲帮了他的大忙,这让他最后一次想起了貂蝉,是貂蝉给他穿上了软甲。当董卓最后一次睁开眼睛,他看见了八百里眉坞,绵延而来,那些曾被他害死的冤魂都化成恶鬼来向他索命,其中就有那个不肯为他唱歌助兴而被割掉舌头后含恨投河的村姑。冤魂们要挖他的心,要看看他的心究竟是什么颜色?曾被他宠爱过的美女也如浮云般向他涌来,有怜悯,有同情,也有报怨。貂蝉也来了,她一脸茫然,董卓正要拉她的手,貂蝉只是对他粲然一笑,便徐徐转身,飘然离去,他再次伸手想去挽留她,当他悬在半空的手还来不及放下,突然觉得冰凉的刀刃舔了一下他的脖子,抬头一看,吕布一手握刀,一手将一叠黄色的诏书垂下,上面字迹潦草,龙飞凤舞,只听吕布大声喝道:“有诏讨贼。”一刀下去,刺向董卓的咽喉,鲜血似绽放的梅花一般迸溅出来,吕布实践了他“不杀董卓誓不为人”之诺。李肃割下了董卓的头,愤怒的将士们将董卓抛尸十字街头,人们怒火冲天地吐唾沫,用脚踢,老百姓欢天喜地,庆幸结束了一个胎死腹中的阴谋“王朝”。
  大汉得救了,万民欢腾。明天的天将是什么人的天?貂蝉很茫然,她在屏风里挂上了三尺白绫,,,,,,
  王允匡扶汉室,重振朝纲,清理董卓余党,王允又在讨贼书中下令说:“大赦天下”,讨贼书中明文告知天下百姓;惟独不赦李催、郭汜、樊稠三个逆贼。
  吕布有功,功封温封。从此,他与险些在三尺白绫下丧生的貂蝉在那个用血的代价换来的温候府里纵情享乐。但年岁不大,却经事太多已显老成持重的貂蝉,一想到她的一切表演都缘于以一场战争为背景,他曾为王允除奸付出了贞操,她也曾因一时心软而险些辱没了卧底的使命,心中泛起阵阵失落。
  董卓死后,战乱并未平息。一次,吕布在与董卓死党李郭樊这三个亡命徒的交手中,只觉天方画戟已不听使唤,险些儿当了俘虏。他带着长安守兵狼狈不堪地逃回城中,余怒难息、余羞难禁,一想到今天的战场失利,心中窝火,城府不深,性子急躁的吕布,他埋怨貂蝉,认为是貂蝉没日没夜地与他寻欢作乐,这才掏空了他一身血气。吕布是个粗人,当然不懂得爱是两个人的相互拥有,爱是宽容和期待,好花需用心抚护这些道理。于是,他情绪失控地说:“女人就是祸水”。这是泼在貂蝉身上的第一盆污水。刚刚经历过与董卓在血腥弥漫中的“老少恋”的貂蝉,她猛吃一惊,她的心好痛!男人是什么?不少探花贼明知玫瑰有刺也要伸手,一旦满足了,大多数女人都像块抹布一样被男人扔掉。她有些累了,然而,这时的貂蝉,其实是真心实意地爱着这个曾经被她愚弄过的男人—吕布。美女反吃回头草,这是不是也算得上一种性格悲剧。
  接下来的故事是:叛臣贼子屡屡来犯,汉室大势已去,吕布在弃城逃命途中历尽艰辛,貂蝉与他过的是马背夫妻生活。但在她心中她一直相信盛年英雄的吕布有能力冲出这血淋淋的战场,然后迎着腥热的人血染红的朝阳奔向一条宽阔无阻的坦途。然而,战争是严酷的,当叛将李催等人兵临皇城时,年幼的汉献帝吓得瑟瑟发抖,王允站在童皇身后,李催三人叫道:“董太师是陛下社稷之臣,无缘无故被王允设计谋杀,臣等特来讨个公道,为太师报仇。皇上,快交罪臣王允出来受死,否则,我们就冲进去!”
  王允知道再不出面势必对战局不利。他毅然从献帝身后走了出来,对献帝说:“皇上,这些叛贼是冲我而来,为了国家为了社稷的安定,臣先走了。王允指着李催三个贼骂道:“走董卓的老路决没好下场!”说罢,他仰天一笑,纵身跳下了宣平门城楼,王司徒青色的朝服被风鼓胀而起,好像一面青色的旗帜。汉献帝侥幸活命,从此落入逆贼手中,成了不是董卓胜是董卓的李郭樊等人的傀儡,李郭樊三人轮番逼驾总算封侯。献帝终于成了他们继逼杀王允之后诱骗各路诸侯入关、再谋天下的一个诱饵。吕布被迫投曹。
  这时的东郡太守曹操,在镇压黄巾军中军威大震。一天,曹操见吕布单枪匹马,怀搂美人,疾驰断尘而来,心里五味翻腾,同是军人,胜败几成未知!顿时心生测忍,笑脸出城迎接,他拱手道:“将军光临敝城,有失远迎,怒罪怒罪”。曹孟德本是爱才的人,这大概也体现了英雄间心有灵犀一点通所谓惺惺惜惺惺,豪杰爱豪杰。
  吕布下马,抱下貂蝉,礼应道:“只因李催四贼叛乱,落难前来,望将军收留”。大有英雄末路,一言难尽的苦哀!说话间,曹操这个叱吒风云的职业政治家兼军人,看来也是个难过美人关的多情种,他神情游移,心不在焉,目光通过吕布的双肩频频地在貂蝉身上扫瞄。是吕布的一声:“这是贱妾貂蝉”,才把这个在千军万马中指挥若定,干练沉隐的曹大将军从想入非非中拉回了现实。随着貂蝉的一声:“贱妾向将军请安!”在这个小美人的燕语莺声中,大将军又有些心慌意乱了。
  是晚,曹操和吕布对座高台,青梅煮酒,纵论天下英雄,俨然两位久别重逢的老友。究竟谁配称英雄?在吕布眼里:“孙策袭承父辈余荫,算不得英雄;卖草鞋的刘备虽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其实是一条没有脊梁骨的看家狗;而袁术、张昭、刘表皆是无名之辈,至于关云长,这个卖绿芽出身的红脸汉,除了自吹自擂,不值一提”。稍事停顿后,吕布接着说:“若论当今英雄,非曹公和我莫属!”
  曹操与他一顿敷衍,不置可否,只是含笑答道:“既如此,将来你我平分南北天下,分享人间的荣华富贵”。吕布一听心花怒放,反客为主,频频举杯邀饮,从半酣到酩酊大醉,最后只好不言不语了。曹操捻须仰天大笑:“吕布啊吕布,你这个有勇无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今晚,我要在你英雄的桂冠上加上一顶绿帽子”。
  当晚,曹操就把醉如死猪的吕布关进了牢房。
  独居深院的貂蝉,一肚子孤疑,不知吕布为何迟迟不归?回想起下午初见曹操时的情景,想到傍晚曹操向她投来的火辣辣的目光,顿时好像明白了什么,由此也更多了一层对吕布的牵挂。
  月色如水,夜已深沉,左等右等,吕布总不见影,她心绪更加不安,只得把一缕郁情付诸琴弦。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昏浮动月黄昏。
  浅寒篱落清霜后,色影池塘淡月中。
  壮客同春俱税驾,南枝与我两飘蓬。
  貂蝉边弹边唱,弹到伤情处,双眸清泪欲滴,琴声戛然而断。正在这时,忽听窗外有人高声叫道:“好琴!好琴!”原来是曹操到了。他一副儒将风度,一身紫色的衣衫随风飘动。貂蝉审视地望着他,他兀自推门进屋,问:“夫人为何突然停弹?是心情不好,或是词穷而曲终呢?”貂蝉依旧一脸疑虑,曹操轻轻一笑,又问:“我来帮夫人弹完此曲如何?”也不得回答,便高声歌唱起来:
  从来遇酒千钟可,此外评花四海空。
  惟恨广平风味减,坐看子牙擅江东。
  那声音果然异常豪迈,似是借酒抒怀,横空出世。貂婵沉浸在那豪放的歌声中,她沉思片刻,站起身来向曹操深施一礼,正想问吕布为何不来,曹操心里明白,他早已看出了貂蝉心中的焦急,于是说:“我特来告诉夫人,吕将军喝醉了,正在我处安歇”。“安歇”,貂蝉当然听懂了曹操用重音吐出的“安歇”两字的真正含义。她不由得打了个寒颤。曹操一脸得意之色,又试探地说:“夫人,今晚月色甚好,我想同夫人在月下弹琴消遣,共度良宵,还望夫人赏脸”。
  想到“安歇”貂蝉越加警觉起来,她已看透了眼前这个气宇轩昂的曹操的别有用心,为了摆脱他的骚扰,貂蝉黛眉微蹙,单手抚胸,漫不经心地说:“近日旅途劳顿、没有心情”。断然拒绝了曹操。
  曹操也许并非铁板好色之徒,但唯独在貂蝉面前他无法一本正经,这时,他指着天上那一轮明月,于惋惜中略带几分命令的口气:“夫人就舍得让良宵美景白白虚度?”
  貂蝉报以一笑,说;“曹将军,贱妾今夜的确没有心情,万望将军原谅”。
  没等貂蝉说完,曹操目光已迷离了,他色胆陡起,一步一步走向貂蝉,口中喃喃:“貂婵,貂婵,你太美了!”他猛地张开了双手,环向貂蝉,貂蝉瘁不及防,身子本能地向后一闪,一只手在妆台上摸索了一下,一把刀子在貂蝉的纤纤玉手中左右晃动,最后指向自己雪白的脖颈。她于无奈中分明带有几分宁为玉碎的气魄:“将军,请自重,我实在不能满足将军的要求,只能一死了之。”
  曹操见状一惊,想不到天下竟有这等性烈的歌女。他哈哈大笑:“夫人,孟德我是给你开个玩笑,我从不强人所难,快把刀收起,夫人。”
  貂蝉逼问:“吕布现在何处?”
  曹操坦然答道:“已被送入牢中,能不能出来,何时出来,这就要看夫人你的表示了”。他把“表示”两个字说得意味深长。说完好像在自我欣赏,又似告诉貂蝉,我曹操搞的是阳谋。临走留下一句“夫人请三思!”曹操狡诘一笑。
  貂蝉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她心乱如麻。但令貂蝉大为意外的是,好几天了曹操没有再来骚扰,相反还为她配了几名侍女,侍女像对待贵宾一样服侍她。她困惑了,不知曹操又是唱的哪一出?一天,貂蝉在院中踱步......
  “夫人,你好清闲!”随着声音曹操从假山后边走了出来。他开门见山:“夫人,今晚我有几个文友在铜雀台赏月吟诗,邀请夫人同乐,共度良宵,如何?”曹操恳切地说。
  貂蝉凄然一笑,反问道:“曹将军,我夫还关在你牢中,你真的想不到我现在的心情吗?”
  曹操潇洒地一摆手,说:“不瞒夫人,我的一些文友久慕夫人能诗善赋,精通音律,早就想与夫人切磋切磋。百闻不如一见吗?”接着正色说道:“若夫人胜过我的朋友,我立刻将吕将军放出,摆酒设宴为你们送行。”
  貂蝉脸上浮现一丝莫可奈何的苦笑,她问:“将军此话当真?”
  曹操点头答:“决不食言”。
  其实,差不多就在这个时辰,曹操当年的救命恩人,今日的高参陈宫,因久仰奉先将军的英勇善战,已经顺利搭救吕布逃离大牢。吕布出牢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尽快找到貂蝉。
  铜雀台上夜色清凉,树影扶疏,池水碧篮如镜,自然景观与五彩缤纷缭绕的乐声形成强烈的对比。貂蝉作为重量级特邀嘉宾,她和曹操在台上对坐,一钩弯月在她的身后正徐徐飘浮而上,月光下更加突出了她的光彩照人。以曹操拍手为号。文人墨客们,个个儒雅谦恭,频频挥手登台,貂蝉起身行礼,不卑不亢,她那动人心魄的身姿在灿烂的星光下更加迷离动人,撩动得文人们一个个如痴如醉。曹操作为东道主,是他的开场白的声音才将秀才们从对貂蝉惊人的美艳中惊醒。曹操说:“如此良辰美景,请诸位才子佳人同登铜雀台,赛诗、听音乐、请各展其才,各位莫要谦让......”
  建安“七子”中的头牌诗人王粲第一个出场。他咏道:“高会君子堂,并坐荫华榱。嘉肴充圆方、旨酒盈金榱。”在热烈的掌声中王粲飞快瞟了貂蝉一眼,貂蝉脸上掠过一丝愁云,他回到席位上一脸自得,满以为自己的诗已经打动了貂蝉。
  接着上场的是文思敏捷,以“饮马长城窟行”扬名文坛的陈琳。陈琳脱口而出:“永日行游戏,欢乐犹未央。遗思在玄夜,相与复翱翔。辇车飞素盖,从者盈路旁。”......又是一阵喝彩之声。陈琳将诗吟完,也望了望貂蝉,貂蝉表情依旧。
  “七子”中被誉为“自陈思之下,桢称独步”以五言著名的刘桢,还有徐干、阮瑀、应瑒、孔融第次登场,个个是高手,佳句迭出,曹操心里一阵窃喜,满以为胜券在握,他在静等着铜雀台上锁貂蝉的好戏上演。当曹操手下的文人一一亮相后,人们把目光移向凝目沉思中的貂蝉。貂蝉于沉默中站起身,向在座宾客行了一个注目礼,在铜雀台上款款而行,她步履轻盈,她声音婉转,似珠落玉盘,轻声吟道:“乘辇夜行游,凄凄步西园。双渠相灌溉,对鸟飞通川”。,,,,,,吟到这里,在座宾客都被诗中洋溢着的那股悲愤之情所感染,不少人已热泪难抑。
  此刻,群“儒”骚动,有人大叫道:“好诗!好诗!”
  貂蝉没有在人们的称赞中陶醉,只见她平静地看了看来宾,继续吟出了最后两句:“我本比翼鸟,为何栖孤枝?”这两句分明直指曹操,在座宾客听了无不潸然泪下,有愤怒,有谴责,也有同情,在座诗人个个心领神会,纷纷离席,齐刷刷地跪拜于曹操席前:“貂蝉诗才在我辈之上,我等都自愧不如。”这几句话分明是为貂蝉张目,其潜台词就等于说:“就看你曹操说话算话不算话了!”
  宾客的泪,是仗义的泪,听众的窃窃私语,好似质问曹操:吕布与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为何要把吕布下牢,软禁貂蝉,说白了你还不是想拥貂蝉为己有吗。
  刚才貂蝉出场时看似步履悠闲,其实她的心却是沉甸甸的。她那款款漫步,只是为了掩藏她的那一股股随时都会喷薄而出的悲愤之火。然而,她的故作镇定的情绪压抑,却耐不住那如水的郁情的不时外溢,有如一个少女欲遮还露的花衣,这一点稍微细心一点的观众都看得明明白白。
  此时的曹操,他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本已有了放掉吕布和貂蝉之意,但他又还想试试貂蝉的音律,于是,他大声说道:“各位稍安勿躁,我和貂蝉夫人约定,还要比赛音律。”比赛音律,也不知曹操此举究竟是出于爱才,还是恋色?总之,一场震惊千古的音律之赛,在美人貂蝉与旷世才女蔡文姬之间展开了。这一赛也为她们留下了千古美名。
  蔡文姬博学多才,通晓音律,在建安诗人中她是唯一可以与“七子”颉颃的女诗人。从胡地归汉的文姬,此时虽已三十挂零,但当天的她以一身淡蓝色的素装出现在皎洁如银的月光下的铜雀台上,风韵依旧不减当年,端庄、素雅、活似一朵一尘不染的君子兰,令人联想到一曲动人心弦的江南小调。
  文姬淡淡一笑,落座在琴旁,“转轴拨弦三两声,情调未成已有情。”她轻抚琴弦,急徐有致,清丽的琴声,从琴弦上开始飘起,宛如轻盈的山泉流淌,人们仿佛随它走过青山、绿水,听到了春风和细柳的缠绵,又犹闻鸡鸣犬吠忽远忽近,蛙噪虫鸣,悦耳动听,文姬勾勒出了一幅晴空万里的江南春光的写意画。
  琴声戛然而止。一双玉手轻快地离开琴弦,她静静地期待着。
  曹操隔坐问貂蝉:“夫人,刚才这首曲子的曲名叫什么?”
  “此曲曲名是《江南》”。貂蝉谦恭地回答。
  曹操默然,但心里佩服。貂蝉的脸色依旧平静如水。
  奇幻的音乐又一次在文姬的纤纤十指下像涓涓山泉流淌而出。听众仿佛看见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从无边铺展的月光下奔腾而来,穿红披紫的采桑女在两岸如烟如织的桑林来往穿梭,让人于透明而灿烂的阳光下闻到了野花甜果的芳香,,,,,,文姬弹完,整个铜雀台鸦雀无声。
  貂蝉默默地起身,她看了一眼曹操,又平静地看了看众人,走向琴旁,端坐,轻轻地唱出了一支序曲:“秋兰”咏嘉美人也。嘉而不获,时人伤之......”
  唱到这里,蔡文姬已经是满面羞惭,她怅然离坐,叹道:“我原以为我才是天下最通音律的人,今天在夫人面前,总算知道了自己的浅陋。从今以后,我蔡文姬发誓不再弹琴了。”
  蔡文姬瞄了一眼在座宾客,直接来到了貂蝉的面前,对貂蝉深施一礼,便一舒广袖,离台而去,淡蓝色的身影被蓝色的月光吞没。
  文姬之卑,是对是错,姑且不去说它。但事实已证明了貂蝉的才艺超群,是个难得的女人中的精品。
  其实,貂蝉与文姬,都是女人中的精品。她们的可比性在于:貂蝉像一朵薄雾弥漫中的芙蓉,貂蝉的艳,艳得让人睁不开眼睛;而蔡文姬则像一朵雍荣华丽的牡丹,属阳春白雪,她像一缕晨风,一朵白云,是一幅另有情调的风景,同样高洁、同样惹人注目,她们各有千秋,都称得上杰出女人。只不过这次的“琴逢对手”各有高低罢了。文姬作为中华历代女诗人中的佼佼者,其实,她是用不着那么自卑的,人伦文化中有伯仲之分、竞技场中也就有冠亚之争,这是十分正常的事。
  当貂蝉用小指勾出了乐曲的最后一个音符,在座宾客无不泪光闪闪,在清冷的月光下,整个铜雀台一片呜咽之声。当众人安静下来,立即跪拜于曹操席前:“貂蝉乃天上仙子下凡,望明公顺从天意,成全她夫妻二人......”
  原想以文才、诗才、音律三才,折服貂蝉的曹操,反倒被貂蝉折服。他禁不住仰天长叹,自愧不如一个“女流”,这时他双手抚琴,面对众人道:“此曲为貂蝉送行”
  貂蝉因艳惹祸,但她又以善于审时度势,胆识过人,才华横溢,赢得了一次小小的自由。
  几十名身穿彩衣的歌伎上台献艺,一刹时,笙、笛、芋、筝、琴、瑟、琵琶齐鸣。
  置身此境,貂蝉似乎淡忘了眼前的烦恼,不觉怦怦心动,面前的曹操看似貌不出众,且身材偏矮,但他那男人气魄、王者之气、却令人震撼!这种气度,远非董卓、吕布所能相比。
  就在这时,铜雀台下突然人声嘈杂,一片混乱,接着是一彪人马冲上铜雀台,为首的正是手执方天画戟的吕布,他身后是一员长须飘拂的儒将,两把大刀挥得龙飞凤舞,他是陈宫。
  吕布挥动方天画戟,如入无人之境,台上人声鼎沸,赤兔马在台上喷蹄长啸。貂--蝉--,随着吕布震天动地的一声喊,一群持刀舞剑的长安军如潮水般涌上台来,吕布无心恋战,他抱着貂蝉纵身上马,飞马扬鞭直奔郡城南门。
  在台上凭栏眺望的曹操一挥休战旗:“传我令,放吕布貂蝉一条生路,不得围追,堵截他们,放礼炮三声为吕布貂蝉送行。”
  曹操倚栏沉思,放了吕布,他无足轻重,但他心中始终舍不下才女、美女齐集一身的奇女子貂蝉。
  吕布穷途末路,无奈去投袁术。他和陈宫一行风尘仆仆地赶到袁术军中。想不到一到就坐了冷板凳,袁术对他们的话似听非听,眼珠子不停地在貂蝉身上打转。
  吕布充满阳刚气慨的雄浑的男高音在空空荡荡的乾坤宫中里飘荡“......我等因李催、郭汜几人作乱离开京城,仰仗将军威名,特来投奔,望将军恩纳。”
  袁术哈哈一笑,两眼仍停留在貂蝉脸上,似笑非笑地说:“吕将军言重了。日后我若登基为帝,吕将军当为镇国大将军,陈宫为丞相。”
  陈宫一惊,他懊悔又投了一个奸贼。
  袁术叫大将纪灵安顿吕布一行到永乐宫歇息。
  一想到袁术那一双色迷迷的眼睛,貂蝉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果不其然,色胆包天的袁术为了貂蝉,于第五天包围了永乐宫。
  当年据淮南称雄一方的袁术一直做着皇帝梦,其实他身边美女也不少,后来成为洛神的甄密就是百里挑一的大美人。但他一见貂蝉后就再也忘不了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忘不了她那婷婷玉立的身影,还有她于忧郁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高贵气质,于是,他决定铤而走险,抢貂蝉。
  这时,袁术号令士兵:“不准伤害貂蝉”。
  吕布、陈宫正要冲杀出宫,突然,袁军哗然,高呼:“袁术蓄意谋反,我等不想跟他去送死,情愿弃暗投明,追随将军!”袁术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他的大将马能等六人,连带三千人马从武关西门杀出归顺吕布,结果是美色未尝到已先折兵。
  从此,吕布与貂蝉又过起了马背夫妻生活,他们经历了漫无边际的漂泊。前面的路怎么走,吕布一时感到茫然。陈宫献计说:“凭将军的声望与英名,何必受制于人?现在诸侯割据,英雄各显神通,将军只有先图霸业,才有长久立足之地”。又说:“当前曹操兵马已到徐州攻打陶嫌,兖州和濮阳防备空虚,何不先取兖州再打濮阳。”
  不出陈宫所料,吕布带着马能等人日夜兼程,几乎没费吹灰之力就破兖州得濮阳。那时正是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季。
  已多次随吕布出生入死的貂蝉,一天上午,她陪伴吕布到野外踏青,他们沐浴着春天醉人的细雨,极目四望,到处都是绿得醉人的风景,貂蝉的心情在这花红柳绿的美好景致中也轻松了许多。她抬头凝望着吕布那张英俊而沉毅的脸,心中充满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吕布被她那令人销魂的一笑弄得神魂颠倒,轻轻搂着她那纤细如柳的腰肢、兴奋地说:“这么好的大好河山,我吕布一定要把她占为己有,蝉儿、到时你就是皇后了!”
  吕布和美女貂蝉就这样过了一段人间最欢乐的日子。
  战争和硝烟刚刚散去不久,袁术派遣大将军纪灵前来攻打小沛。小沛乃弹丸之地,是刘备的栖身之地。势单力薄又无防备的刘备一下乱了方寸,他只得致信吕布求援:“小沛危在旦夕,非将军不能相救。”
  吕布看着信,向陈宫问计,陈宫说:“刘备屯兵小沛城,到目前为止还不能与我们匹敌,若袁术与刘备合并,又北连泰山的各路人马前来打我们,我们必不能敌,不如我们出兵去救刘备。”
  “刘备要救”,吕布说:“但不知怎么个救法?”陈宫近前一步:“不妨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他对吕布一阵耳语。吕布会意地点了点头。
  纪灵耀武扬威率军直奔小沛而来。途经吕布驻地濮阳时,只见城头旌旗招展、城内操练之声此起彼伏,刀光剑影,如迎大敌,纪灵疑惑了。突然,探子的回报证实了城内兵精粮足,磨刀霍霍。纪灵倒吞了一口冷气,庆幸自己没有对小沛仓促用兵。于是他修书一封连夜送到濮阳。吕布回书邀请纪灵到栖凤城一聚。纪灵被吕布迎入城中。几句寒暄之后,吕布恭请纪将军中堂小坐,不想刘备已坐于中堂左侧、关羽、张飞分立左右,纪灵傻眼了,纪刘四目相射、双方都解不开这个哑谜。
  纪灵转身欲走,吕布一把钳住了他的肩膀。纪灵吓得脸色发白:“将军,你要杀我?”
  吕布狡诘地一笑,说:“今天不谈国事,只顾饮酒,将军多虑了。”
  吕布唤陈宫出来,对他说道:“在座诸位都是我的朋友,为了尽兴,公台可用我的佩剑做监酒”,接着拱手道;“今日略备薄酌,只叙朋友交情,若有人不识趣,非要提起打仗的事,一律给我斩!”
  陈宫点头,持剑入座。
  吕布再次起身,说:“今日故友相聚,当一醉方休,我先干为敬”,说罢,一饮而尽,
  中堂华灯如昼,吕布离席取佩剑在手,先把脸转向桃园三兄弟,再把脸转向纪灵,说道:“在座诸位,都是当今英雄,今晚的聚会,可谓‘群英会’,我吕布是个粗人,不通诗赋音律,却偏好歌舞,近日成诗一首,让贱妾谱了曲,借此良机,我在此献丑了。”
  众人听了,也不明白吕布葫芦里装的究竟是什么药,但依旧礼节性地拍了几下巴掌。于是吕布手舞佩剑,只见一团白光,雄浑的歌声洒落在中堂。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吕布舞完剑,他那俊逸的身姿显得更加风采。在座者如痴如醉。这当中当然也有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傻冒,吕布正在酝酿着如何于醉中化干戈为玉帛。
  接着吕布又说:“为庆贺今宵聚会,我请贱妾貂蝉为诸位歌舞一番如何?”
  群情哗然:“好啊!”他们竟然忘了今晚各自扮演的究竟是什么角色。
  霎时,笙簧之声缭绕于堂柱之间。貂蝉衣带飘逸有如仙女下凡,她歌喉轻舒,声色清脆,身形窈窕,妩如春柳,面如桃花,袅袅婷婷,人见人醉。她秋波微闪,刘备怦然心动,心中仿如一团烈火在翻腾。貂婵的目光掠过张飞,以粗野成性的黑脸汉也变得忸忸怩怩。唯独纪灵是个有贼心无贼胆的胆小鬼,在美人面前,反倒心事沉沉,此时,他心里想到的依然是小沛。也许他属于“只要江山,不要美人”的那种类型。可是在貂蝉眼里,他哪像个叱吒风云的将军,简直就是个阉人。
  关羽经历复杂,应该说也见过不少美人,但像貂蝉这样的赛天仙,他倒没见过。此刻他的心也在朴咚咚地跳个不停,涎水正往肚里咽。貂蝉猛见这个爱吹他在古城下也曾斩过老蔡阳的头的红脸汉,心也怦然一动,致少在她看来,比起刘备来关羽还像个男人。
  这是一个难忘的夜晚,这是化干戈为玉帛的一夜。第二天,一轮红日从桃林深处冉冉上升,濮阳城沐浴在一片金光之中。校场上,吕布兵马挽弓持枪,如临大敌。吕布、貂蝉端坐中央,纪灵和桃园三兄弟、分坐左右。
  貂蝉身上散发出唯她特有的清香相伴吕布身侧,吕布精神焕发。他站立校场中央,对纪灵和刘备一拱手说道:“你们两家看在我的面上,握手言和吧。”
  刘备低头不语,他巴心不得。
  纪灵一听差点气炸了肺,他火冒三丈,霍地而起,诘问道:“吕将军,我是奉命来捉拿刘备的!”
  张飞性急,拔剑哇哇大叫:“谁敢伤害我哥哥?”关羽一把按下了张飞,他想听听吕布再说什么。
  吕布站起了身,看到双方都不服气,知道事情难办。于是,他郑重地说:“辕门距离中军有一百五十步。我将画戟插在辕门,若我从军中一箭射中画戟的小枝,你们两家就罢兵回去,如果射不中,你们各自回营准备摆战场。如有不服者,我便与另一家合力抗击他。你们以为我这个建议如何?”
  “建议如何”?吕布看似在当和事佬,实际上他已成了这场刀出鞘,箭已上弦的战争的主宰者。
  纪灵不信,一百五十步外吕布能射中画戟小枝,首先点头答应。刘备一直担心吕布射不中,但见对手都已应允,只好硬着头皮说:“刘备一切听从吕将军的安排。”
  貂蝉生怕吕布当场出丑,但她渴望和平,她在心里默祷,希望他能射中。正当她还在胡思乱想之时,只见吕布挽袖搭箭,一声“着”,那旁立即传来一阵欢呼声:“中了!”
  貂蝉高兴得笑出声来,她笑得像一朵带露的桃花,令在场者无不心醉神迷。这就是京剧舞台上“辕门射戟”的故事。
  刘备心中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
  纪灵半响沉吟不语,一块石头已压上心头。他对吕布说:“吕将军,你也是军人,我回去该怎样向主公交代?”
  吕布豪爽地说:“我给袁将军写封信”。
  袁术当然咽不下这只苍蝇。他恨吕布不通达世故,知趣让出貂婵,他痛恨吕布过于世故,搅了他杀刘备的好事。决意亲自率兵与吕布一见高低,到徐州捉吕布、抢美人。
  纪灵劝道:“吕布势力今非昔比,加上吕刘联盟,不宜轻动”。不巧这时从帐外走进一个人来,这个贼头贼脑的谋士向袁术献计道:”若要生擒吕布,我看不如先,,,,,,”他对袁术一阵耳语,听得袁术差点笑出声来。
  吕布此时万万没有想到,辕门射戟,主要为解刘备急燃眉之急,后来刘备却把他送上了“望乡台”。
  转眼就是八月的仲夏,秋高气爽季节一过已是霉雨绵绵。没有仗打的陈宫反而闲得无聊,他带着几个随从到郊外去打猎,不一会功夫,总觉林中有些气味不对。派人一搜查,抓住一个信使,兵士从信使身上查出一个丸球交给陈宫,陈宫切丸一看,里面一封黄色的帛书上写着:
  “奉曹公之命欲图吕布,但我刘备兵微将少,不敢轻动。待曹丞相大军讨伐吕布之际,刘备当为前驱。谨严兵整甲,专待钧命”。
  陈宫绑了信使去见吕布,吕布气得脸色发紫,他问陈宫:“我们怎么办?”陈宫说:“打”。第二天吕布、陈宫率兵像蜂涌一般扑向刘备。
  面对吕布的食言发兵,刘备莫明其妙,他于惶惶不安中召集众将问计,最后决定由关羽飞马信告曹操。
  关羽心无旁务,一路快马加鞭,正愁关山阻隔,路途迢迢,许都仍像夜空中天上那颗时隐时现的北斗星遥不可及。突然,马儿一声长啸,关羽已双膝着地,青龙偃月刀也“咣当”一声,不知抛向何处。几个持刀的武士把他绑了个结实,然后连人带马消失在浓雾之中。
  晨曦亲吻着貂蝉卧室天蓝色的窗帘,貂蝉正在对镜梳妆,突然听见院中人声嘈杂,她推窗看去,好像已明白了些什么。
  她来到厅堂上,一看,暗吃一惊,厅堂的柱子前绑着的那个身材魁梧的红脸汉竟然是关羽。关羽双眼圆瞪,一顿乱骂:“我堂堂关某竟中了你们这帮小人的诡计”。
  貂蝉突然觉得心中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从眼前的情景中她省悟了什么叫天有不测风云。正要转身离去,陈宫进来了。她笑着对陈宫说:“恭喜你了,抓住的是刘备的一只左臂,立了大功。”话锋一转,她又说:“将军何必如此辛苦,派两个士兵看守行了。”
  陈宫走后,貂蝉轻步走向关羽,关羽昂头向天、目不斜视。貂蝉长叹一声悄然离去。
  夜幕降临了。绑在柱子上的关羽,早已经不住这种折腾,开始昏昏入睡。当他睁开迷糊的眼睛,只见夜色当空,香风宜人,在皎洁的月光映照下,貂蝉已素妆淡抹地站在他的面前。关羽不敢正视。
  “关将军,请屋里坐”。
  关羽在貂蝉的引领下,稀里糊涂随她向房间挪步,室内陈设古雅,灯光柔和,关羽宛如是在梦中。
  “关将军,你还记得辕门射戟的情景吗?”顿了顿,貂蝉又说:“辕门射戟是为了化干戈为玉帛,我是女人,不懂战事,但我知道吕布是诚心诚意在帮你们,因为你们当时处于弱势。按理说,你们和吕布本应成为盟友,不知为什么?,反倒打起仗来”。
  貂蝉当然不知道,眼前的吕刘斗都是袁术使的绊子、关羽更是蒙在了鼓里。貂蝉的声音断断续续飘进了关羽的耳鼓,他困惑,他惭愧,他已被眼前这位温情脉脉的美女的诚挚话语所打动,同时也被她的魅力四射撩动得难以自恃,顿时欲火中烧,她一把搂住貂蝉,正当要进入两性肉灵相依的神秘境界时,突然,一个声音传来:“二弟呵,你要小心”。这声音犹如一声惊雷,把关羽所有的柔情都碾得粉碎,关羽仿佛又看到了刘备那双担忧的眼睛,他清醒了,深悔自己差点在江山和美人之间犯了糊涂,他大吼一声,一把推开貂蝉,猛地冲出了门外,抓起青龙偃月刀,直奔马厩,跃身上马,如一阵狂风向徐州城门冲去。
  如梦醒来的貂蝉呆望着关羽和他的坐骑消失在无边的夜色里。她无可奈何地凝视着刚刚伸手抚摸过一下她的秀发的命运之神扬帆远去,不知彼岸在何处?不知何时再相逢!她泪湿双眸。
  就在此时,吕布与刘备交手中败下阵来,正向下邳方向逃去。因为那里有他的爱妻貂蝉。
  吕布像一个赌场中一再失手的赌徒,心头涌起一股莫名的悲哀和沮丧。貂蝉像一只受伤的蝴蝶一样飞向了伫立在夕阳下的吕布,数月征战使吕布的皮肤变得黝黑,人也明显瘦了一圈,双眸也失去了光泽,她泪湿眼眶,一下冲到吕布的跟前,温柔地抱着他,像是抱着一个失而复得的宝贝。
  吕布拥着貂蝉,走回房中。在悲哀之后唯一让他感到安慰的是他还有貂蝉的爱。
  人间的爱往往是在无意中相遇而经有意识深化后的结晶,凡在情爱中的人诸多烦恼会被欢乐化解,诸多痛苦会被快感稀释。今晚的貂蝉和吕布,他们久别重逢后彼此的肌肤之亲,顿使他们穿越过灵肉结合的神秘的迷宫,而进入了男女亲昵的最高精神境界。
  这一夜是他们鱼水之欢的最后一夜。
  曹操大军势如破竹,席卷了吕布的地盘,徐州、小沛先后失守,最后逼向吕布唯一的栖息地-—下邳。
  夏季即将结束了,初秋的萧索在冷风中渐渐来临,吕布只有背水一战。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吕布最后的失败恰恰就败在一个“水”字上。
  吕布的最后惨败,主要在于他未听陈宫:“曹操刚到下邳。没站稳脚跟,可以逸待劳,一战而胜”的多次建议。
  这里有吕布屡战屡败后的气魄不再,更主要的还是割舍不下对貂蝉的爱恋,他不忍心让她再受孤单,再寂寞,这才先后几次未听陈宫之言,困城死守三个月,最后的下邳城被沂河,泗水两河所交汇的滚滚洪水所淹没。吕布成了曹操的俘虏,而更加耐人寻味的是俘虏他的不是别人,而是他的手下大将张扬和魏续。
  白门楼下坠下一面白旗,猎猎作响。方天画戟从白门楼上高高飘起,以无比优美的姿势速速下落。
  “我们已生擒吕布啦,我们已生擒吕布啦!”张扬,魏续的声音使那些围攻下邳长达三月的将士激动不已。
  生性骄狂,武艺超群的吕布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阶下囚,更没想到自己会栽在自己的部下手中。然而,今天他真的成了阶下囚。坐在白门楼上的曹操、刘备、关羽和张飞个个庄严如神,他们各怀心事,又都在俯视着犹如困兽一般挣扎的吕布。
  徐晃把陈宫推到曹操跟前,陈宫昂然而立,曹操挑衅地问:“公台别来无恙。为何弃我而去?”
  陈宫大骂:“你阳奉阴违,我能不弃你而去。吕布虽然有勇无谋,但他不像你那么阴险奸诈,要是吕布肯听我的话,今天的阶下囚就是你了。我死而无憾。”陈宫说完,把头高高扬起。
  曹操和吕布听了陈宫的话,两人都百感交集。吕布后悔,想当初不该不听陈宫的话,不该不要江山只要美人!曹操当然也没忘记,当年逃难途中在吕伯奢家中的一幕幕血淋淋的往事。他后悔自己的疑心太重,因为“宁可我负人”也曾滥杀无辜,才使他最后与陈宫这位忠心的谋士,失之交臂。
  一时间,曹操不知如何处置吕布与陈宫,他回头问刘备道:“玄德公以为怎样?”
  刘备顺口答道:“曹公难道忘了丁原、董卓是怎么死的吗?”
  吕布闻言脸色大变,破口大骂:“刘备,你这条野狗,难道忘了辕门射戟吗?”
  刘备不懂脸红,他在微笑,说:“我当然不会忘记了。”但他告诉吕布:“这次刘吕之争全是出于袁术的一条离间计。他故意挑拨你来攻打我,让你消耗实力。作为堂堂的大将军,竟然识破不了这点小奸计,今后你还怎么带兵?”
  吕布听了一言不发,这才明白了陈宫为什么顺顺当当就抓到了一个信使。他的精神跨了。
  刘备看到吕布的绝望神态,心中暗自得意,仿佛看到这位曾也叱吒风云的年轻将军在阳光下正在一点一点地崩溃。
  “把吕布给我推出去,斩!”这是曹操斩钉截铁的喝令。
  不多一会,吕布与陈宫的头颅血淋林地捧到了曹操和刘备的面前。
  貂蝉像只抛来抛去的绣球。
  当曹操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时,貂蝉痛苦地发现自己确实像童年时玩过的那只绣球。做地下党时经历过与第一个男人董卓的假戏真做,然后从吕布的怀抱又被传到曹操的怀中。人的一生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活像个椭圆,而女人也总是与男人处处逢圆(缘)。尤其是美丽的女人。
  貂蝉抬头看到正对她微笑的曹操,这个奸诈的政客,在他心仪的女人面前似乎也还有几分单纯,他的微笑使貂蝉怦然心动,然而,想不到曹操会对她平静地宣布:“貂蝉,我把吕布杀了,我不杀他,他就会杀我!”
  这突然一击,貂蝉头顶“轰”地一声巨响,她于阵痛中冲向西墙上挂着的一支佩剑、轻快地把一柄泛着蓝光的长剑抽出剑鞘。
  曹操抢前一步,一把握住了貂蝉肌肤如脂的小手,雪白的长剑在苍白无力的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
  “貂蝉,你这是为什么?”
  貂蝉泪眼朦胧:“你为什么要杀他?”
  曹操挑逗地一笑:“他,他是谁,是吕布还是董卓?”
  貂蝉不在乎他明知故问的嘲弄:“曹将军,放开我!”
  曹操正色道:“貂蝉,我没有戏弄你的任何意思,还记得铜雀台那个晚上吗?那个晚上我才算找到了真正的知音,那就是你,你才是这个世界上我真正想爱的女人。”
  曹操的话,好像不是逢场作戏,貂蝉再一次被打动,她心灵的窗户在慢慢开启,不由泪如雨下,娇弱的身体像小鸟一般在曹操威武有力的怀中挣扎,她喊道:“曹将军,放开我,让我死吧!”
  曹操一用力,剑在貂蝉手中慢慢地垂下。他说:“貂蝉,我不会让你去死,人的生与死本是一个轮回,有生就有死,这就要看为什么而死,为谁去死了!值不值?貂蝉啊,你也不想想,要是你真想死,你早就应该去死了。你爱过董卓,那三尺白绫就是最好的见证,同时也说明了你的单纯。今天死的是吕布,而吕布正是杀死你第一个丈夫的仇人,为什么你又甘心去做杀夫仇人的妻子?我不敢说我比董卓、吕布更成功、更优秀,可我至少和吕布一样也是杀你丈夫的仇人。”停了停,曹操接着说:“吕布为了得到你费尽心机,不顾一切。我也是个七情六欲正常,需要男欢女爱的血性男人,只不过我是你爱情筵席上迟到的一位嘉宾,这也要怪你没有早一点对我发出邀请!但是,你要相信我,我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懂你爱你的男人。”
  此时的貂蝉,她好像明白了什么,也许,他原本不想杀她的丈夫,而是因为他太爱自己了,才苦战三月、损兵数万,在枪口下夺爱。谁对?谁错?错的当然也不该是她,而是自己的美丽吗?不,美的本身并不是一个错,错就错在这些男人甘愿为她而兵戎相见,而她,作为一个弱女子,她又奈何得了谁?
  “是的,如真如曹操说的‘她不该死,因为还有爱’。”但能不能再找到真正的爱呢?她又十分迷茫。
  曹操恋貂蝉的桃色新闻在军营中不胫而走,将士都在担心,担心曹操会被“祸水”淹死,整个曹营都弥漫在恐惧之中,因为将士们相信,一旦曹操栽了,大家都会跟着遭殃。
  清晨的朝阳投射在美人居室深红色的窗棂上,梳妆完毕的貂蝉感到一阵舒适,她惬意地侧身回到床前整理衾被,曹操捻须欣赏着貂蝉美丽的身姿,阳光下的貂蝉太迷人了,他想,今生能有貂蝉相伴,总算不白活一世了。他情不自禁地拉过她的手,说道:“蝉儿,从今以后我们谁也不能背叛谁,记住,我曹操永远是你的保护神啊。”曹操说完,深情地注视着貂蝉那明月一般靓丽可人的脸。
  情场得意的曹操刚进入中厅,只见夏侯口满脸愁云,起身跪倒在曹操面前:“明公若不舍弃貂蝉,我就长跪不起。”
  曹操感到突然,他大声说:“我不就找了个漂亮的女人吗?貂蝉也和你们无冤无仇呀!你们怎么就容不下她呢?”曹操越说越气,差点把夏侯口赶出大厅。
  心事沉沉的曹操,在中厅独坐了很久才回到貂蝉的房中,此时,夏候“长跪不起”的声音总是不绝于耳,他百感交集,眼里充满忧伤,恋恋不舍地捧着貂蝉的脸蛋,接着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第二天曹操慷慨地把貂蝉送给了刘备。
  面对美人,刘备受宠若惊,但他又不知所措。
  桃园三兄弟,出身市井,说是以义结盟,置身乱世,又难免个个居心难测。当天,貂蝉的目光跃过众人,把无比哀怨的目光抛向了关羽。一见貂蝉,关羽分明已心猿意马,却又假装正神,他转身小声对张飞说:“曹操把貂蝉送给大哥,分明是不怀好意,意在挑拨我们兄弟不和,留之不祥”。
  “怎么办?”张飞急躁地问,关羽迟疑片刻,他避开貂蝉的目光,咬咬牙说:“不如杀了她。”
  就是这残酷无情的五个字,次日上午貂蝉便被送上了受刑台。
  貂蝉像一株绳索缠绕的柳树一般,她走向刑台,走向死亡,走向那一群即将吞噬她生命的士兵。
  然而,奇迹出现了。
  在貂蝉这个绝代美人面前,士兵们都被貂蝉的美丽所震慑,将士们都下不了手处斩貂蝉。
  桃园三兄弟一听傻了眼。张飞坐不住了,他提刀冲向刑台,当他一碰上貂蝉那勾魂的目光,张飞活像瘫了,大刀落地,自己也晕倒了。刘备见状一惊,这个好色贪花的未来皇帝,他转过头来以乞求和裹胁着命令的目光看着关羽。关羽步履沉沉地走向刑台,他心跳厉害,好像受刑的不是貂蝉,而是自己。
  貂蝉仰望着低头走向自己的关羽的那张刚毅的脸,她的心跳加快,她在想,眼前这个被她故意放走的男人,正是她今生想依靠的男人,想不到现在就要死在他的刀下。然而,刀锋的呼呼声却迟迟没有响起。她微睁凤眼,只见关羽一手捂着眼睛,青龙刀在他手中发抖。
  “快砍吧,关将军,我不恨你”。
  貂蝉临死前发出的声音,依旧不慌不乱,摄人心魄。关公浑身酥软,再也举不起他的青龙偃月刀。
  桃园三兄弟要斩貂蝉的消息传到曹营,曹操大惊,他立派亲信蒋干、荀口前来制止,警告刘备不要再做伤天害理的事。曹操不能让这个纷乱世界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随便消失。
  蒋干、荀口回报曹操:“貂蝉在静慈庵出家了。”
  曹操悬着的一颗心这才放了下来。于是又派夏侯兄弟到静慈庵去接回貂蝉。
  楚楚动人的貂蝉女在关羽持刀“监护”下凄凉地步入静慈庵。老尼姑拿着溜滑的剃刀走向正跪于蒲团上的貂蝉,在摇曳的灯光之中,她身上正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幽香从她身上散发出来,这是一种因美而生的光芒,老尼不由狠狠地吸了几下鼻子。
  关羽持刀挺立,活似木雕泥塑。
  老尼的剃刀已挨近貂蝉如瀑的黑发,正要用刀。“等等,我还有句话要说”。貂蝉起身走向关羽,关羽却转过身去。
  “关将军,难道你真的忍心让貂蝉伴着青灯古佛度过余生吗?”
  关羽沉默,不敢回答。
  貂蝉又说:“将军,告诉我,你喜欢貂蝉吗?”
  关羽不敢正视貂蝉的脸,他持刀的手一直在发抖,依旧一言不发,而是缓缓地转过身子,当他的目光与貂蝉的目光相遇时,他不由自主地向前挪了一步,但突然又转身向后退去。
  关羽不敢再看貂蝉那令人销魂的目光,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说:“你曾嫁二夫,还与曹操......”
  貂蝉头顶“轰”地一声巨响,将自己彻底击倒了,稍一镇静,她既爱又恨地说道:“既然如此,我也不再逼将军。貂蝉对将军只有一个请求。”
  “什么请求?”
  貂蝉答道:“我想请将军把腰间的佩剑赠送于我,作个意念。”
  关羽稍一犹豫,然后解下佩剑,双手捧着递给貂蝉。
  貂蝉接剑,泪如泉涌,以泪脸亲剑,然后怀着最后一丝希望地问关羽:“将军,真的不要貂蝉了?”
  关羽是个有色心无色胆的伪君子,与其说他是想在众目暌暌面前想冒充一回柳下惠,还不如说他是个满脑子世俗意识的白痴。这时他说:“关某不敢高攀你这样的绝色美女,再说,再说你还是个克死过两个男人的女人,关某享受不起!”
  关羽说完,他提着青龙偃月刀,走出庙门。貂蝉听着他脚步声的渐渐远去,像是带走了自己的魂;他心痛阵阵,大声呼喊:“关羽!”
  自古英雄爱美人:如吴三桂爱陈圆圆,周幽王爱褒姒。但也有不少另类英雄或准英雄,他们和美人往往是擦肩而过,(演绎过不少人间悲喜剧)。原因种种,有人为了基业而舍美,有的则因人格双重,心理阴暗,不懂得宽容、理解、体贴,更不懂得养花和护花也是一种人间乐趣。关羽绝对属于后者。
  关羽出了静慈庵,他继续往前走。正在此时,一阵马蹄声由远而近,眨眼间冒出四个身影,挡住了从庙中流射进来的阳光。关羽抬头看去,他们是曹操的亲信夏侯兄弟。
  “我等奉曹丞相之命,特来将貂蝉接回”夏侯用商量的口气对关羽说明来意。
  关羽将青龙偃月刀一摇,说道:“要接走貂蝉,先问问这口大刀”。
  夏侯问道:“你们既然不善待貂蝉,凭什么又不肯让曹丞相来接?难道非要让美人早拜佛晚念经老死庵中?”
  “这,我不管,也管不着,我就是不准她走!”
  “为什么?”
  “貂蝉是天下第一美人,我得不到她,别人也休想受用!”关羽厚着脸皮扯谎。
  夏侯兄弟见关羽实在无法理喻,只得拔剑出鞘,眼看一场大战就要发生。
  突然,一个动听的声音向他们飘来:“夏侯二将军,不必为难关将军,出家为尼乃是我自愿的......”
  夏侯兄弟连忙施礼道:“曹丞相还在家等着夫人回去呢。”
  貂蝉凄然一笑,摇了摇头:“不必了,貂蝉我已看破红尘,情愿遁入空门。何必为我再动干戈,二位请回吧。”貂蝉做了个绝断的手势。
  这时,关羽没有说话,事实上他也无人话可说。他持刀伫立于阳光里,威风虽说不减往日,然而,此时此刻的关羽在貂蝉的眼中只不过是个看似相貌堂堂,其实是一具行尸走肉的驱壳,充其量是刘家小集团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道具。他虚伪、他自私、他卑鄙、他残忍,这就是她曾动过心的那个男人为她留下的一个人伤心的结局。这个世间再也没有值得她去爱的东西了,她绝望了!
  而自己究竟有什么错呢?这个问题从貂蝉的脑子里一闪而逝,是不是我真的错了?否则,为何辛福离我总是那么遥远?貂蝉太累了,她要走了,她要把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做一个了结。既然情真更难得真情,为什么还要活着受罪呢?
  关羽、夏侯兄弟同时看见貂蝉把那青光闪烁的剑缓缓地从剑鞘中抽出。握剑在手。“貂蝉-——”夏侯兄弟被这突然发生的变故吓坏了,他们忙上前制止,可已来不及了,只见貂蝉无限哀怨地向庙门外那个阳光灿烂的世界瞟了一眼,同时向站在庙门口的关羽投去最后一瞥,眼神依旧那么美,嘴角露出了一丝惨然而绝对的满足和微笑,她不再留恋这个给过她美丽也给过她忧伤的世界,毫不犹豫地把剑往脖子上一抹,她那苗条动人的身子像一朵凋零的梅花在狂风中徐徐落下,鲜红的血痕染红了与她肌肤一样雪白的衣袂,带血的裙摆在凛冽的寒风中飘然而起,是那样美丽动人。貂蝉的身子回归到大地了。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人生都关联着不同的战争背景。天下第一美女西施是吴越争霸的牺牲品;媚女杨玉环倾国倾城,她被戏耍于父与子之间,一时间宫中情浪滚滚,诱发了“安史之乱”,最后短命马嵬;将门出身的天下第一才女王昭君,难耐深宫寂寞,主动下嫁一个亦夫亦父的胡人,以她的机智、清醒,为汉家赢来了数十年的“边城宴闭,牛羊遍野”的安定局面,看似名誉满天下,其实她留给历史的却是“命运坎坷酿苦酒,胡风汉月两情稠”的沉重,可惜她三十出头就死在了匈奴。惟独艳女貂蝉是草根出身,她一生与战争结缘,是战争为她提供了走进社会人生的平台,也是战争毁了她短暂的生命。貂蝉是不幸的,虽说也曾有过不少男人围着她的石榴裙转,或许也有过一时的心满意足,但最终她还是被一些不守男德的男人所玩弄。貂蝉留下的不是一座丰碑,而是让后来人的众说纷纭:有人说她是个义女,她单纯,单纯到代人去火中取栗,有人说她天真,天真到以女人最为珍贵的贞操去为昙花一现的汉室的重振献出了鲜活的生命!有人说她水性扬花,一个连环计就害死了两个男人,是“红颜祸水”。
  貂蝉没有西施的人生传奇,没有贵妃悲中有尊的疯狂和激越,更没有昭君的声名永垂!
  貂蝉就是貂蝉!
  就连月亮也羞于与她媲美的貂蝉,她的悲剧除了因为她长得太美,还在于她还是个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天下一流才女,貂蝉色艺双绝。人的天生丽质原本不应该是一个错,可惯于说三道四的国人,从古至今还在对她评头论足,而且常常是贬多于褒。这是为什么?说白了就是世俗之流的精神癌症——妒嫉。人死如灯灭,污水也好,同情也罢,我想作古已近两个千年的美女貂蝉会泰然处之,功过是非也只能任人评说,因为这是国人的惯例,谁都莫可耐何!
                                                                                                                                                                                                  《    四   》~~    杨玉环
             杨玉环是唐王朝第九任皇帝李隆基的爱妃。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贡献最大、国力最强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伟大王朝,唐帝国也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超级强国,其地位和今天的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差不多。唐帝国的首都长安是世界性的大都会,世界各地的志士仁人不惜冒着被本国政府杀头的危险也要往那里跑。在长安的一百多万居民中,外国侨民就有三十多万人,比今天的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外国人要多得多。另一个商业城市广州也有西洋侨民二十多万人,比今天美国纽约的外国人有更高的比例。唐帝国在李隆基统治时期繁荣到了顶点,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活富裕,一斗米只值三四个钱,社会秩序安定,臣民夜不闭户,道不拾遗,一片太平盛世景象。对外战争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帝国的疆土扩张到了极限,国际形象达到了神话般的地步......

  李隆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英明帝王,他的高度智慧和坚强性格可以和唐王朝的开国皇帝李世民大帝媲美。李隆基在青年时期就显示了他的超人智慧和干练果敢的政治才能,那时唐帝国的政府大权掌握在女人手中,一连串的宫廷政变使唐王朝随时面临覆灭的危险。先是韦后专权,和她的女儿安乐公主公开招权纳贿,残害忠良,把朝政搞得一蹋糊涂,最后居然疯狂到把皇帝李显也是她们的丈夫(父亲)毒死,另立李显跟姬妾生的一位十三岁的儿子李重茂继任皇帝。当时还是亲王的李隆基和姑母太平公主结盟,发动宫廷政变,率领禁卫军冲进皇宫,杀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拥立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当皇帝。李旦是一个淡泊名位的人,对政治没有兴趣,只当了两年皇帝就把帝位让给李隆基。但李隆基只是名义上的皇帝,政府实权控制在和他同样精明刚强对政治充满野心的太平公主手中,当时七个宰相,就有五个是太平公主的党羽,没有她的首肯李隆基的圣旨就没有效力。李隆基自然不能容忍这种局面长期存在下去,开始有步骤地收回本应属于自己的权力。太平公主发觉这位年轻的侄儿不太顺服,计划废掉他,另立别的侄儿。李隆基及时察觉到这个阴谋,便对姑母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在首都长安戒严,展开大规模的逮捕整肃,把太平公主的党羽抓了起来。太平公主自杀,李隆基牢牢地控制了政府。

  李隆基掌握朝政大权后,即着手对政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组。这时唐政府已经朽乱到极限,尤其是冗官塞道,人浮于事,责权不清。武则天为了培植忠于自己的势力,大力提拔貌似恭顺的新贵,造成“补阙连车载,拾遗用斗量”的冗官集团;加之韦后和安乐公主公开卖官纳贿,冗官有增无减,使开元初年的冗官达数千人之多。不断给国家财政造成沉重的负担,还因“群鸡啄食”助长了官吏间的争斗,毒害了官吏的品格。针对这种现象,李隆基任用姚崇、宋王景为相,整顿吏治,裁汰冗官,现有官吏十去其九,使行政效率大为提高。李隆基又提倡节俭,严禁官吏浪费挥霍国家资财,又重拳打击贪污渎职行为,政府面貌为之一新。经过李隆基的励精图治,开元末年唐帝国繁荣到了顶点。经济和社会秩序有杜甫的一首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尤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洲四道无豺虎,远行不劳求吉日,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可为佐证。对外战争也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东部从契丹手中夺取了辽西二十一洲,西部打败了强憾的土蕃,打通了和西域交通线,又征复了碎叶,疆土扩张到了极限。文学艺术方面也硕果累累,诗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是空前绝后的文学奇才;书法家颜真卿、画家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的艺术成果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个朝代出现了这么多的杰才俊士,是李隆基统治前期文治武功的最好写照。

  李隆基的英雄生涯因为碰上了美丽的杨玉环而告一段落。

  杨玉环是历史上有名的美女,以体态丰满,皮肤细腻,性情温和著称于世。她是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妻子,二十六岁那年使六十一岁的公爹一见钟情,这时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李隆基那时刚死了专宠后宫的武惠妃,六宫佳丽没一个能引起他的兴趣,正值感情上的荒年,蓦然看见丰盈娇憨的儿媳妇,他苍老的心一瞬间年轻了许多,且年轻得大大地失去理智和尊严,竟然不顾人伦天理,甘冒乱伦的恶名,把杨玉环从儿子怀中夺了过来陪他睡觉。杨玉环并不是一个坏女人,她性情忠厚,心地善良,对政治没有兴趣,也没有任何供人指责的劣迹。但李隆基爱她爱得太深了,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她,堕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温柔陷阱,忘记了自己对家族和国家的责任,对政务日渐荒疏,末了干脆不上朝,把朝政全权委托给奸相李林甫。李林甫乘机结党弄权,把人性较为充分的朝臣排挤出中央,朝政因此从光明走向昏暗。
  李隆基太爱杨玉环了,在占有杨玉环肉体的同时还渴望得到她的芳心。也许是年龄相差太大的缘故,李隆基心底有点自卑,自古嫦娥爱少年,他在杨玉环心中的份量是否超过自己的儿子?他的结论常常是消极的。为了遮掩自己的劣势,他尽力在物质方面“贿赂”杨玉环的心,使她在眼花缭乱灯红酒绿之余感觉到丈夫的伟大。尽管玉环不爱慕虚荣,他仍煞费苦心为她营造一幅纸醉金迷的生活氛氲,上千名织绵刺秀的工匠和几百名雕刻熔造的首饰工日夜不停地为她制作华衣美服和珍宝玩好,不惜巨金从国外购进珍贵的脂粉和香水。杨玉环生长在四川的一个盛产荔枝的地方,她从小就爱吃这种水果,但首都长安因气候寒冷,不出产荔枝这种只有热带才能生长的水果。这种水果只有吃新鲜的才有味,过了几天就味同嚼蜡,而热带出产的荔枝运往长安一般得十多天。有一次杨玉环和皇上谈起儿时趣事,不经意地提起吃不到新鲜荔枝的遗撼。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千方百计想讨杨玉环欢心的李隆基发现机会来了,他象对待国家大事一样,命令驿站用运送加急公文的方式从盛产上等荔枝的福建青田运送荔枝到长安供贵妃享用。运送荔枝的动作本身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电影镜头:驿马以四足离地的速度狂奔,铃声传到一公里外,下一驿站听到铃声后,日夜都在待命的驿卒,立即上马飞驰。当后马追及前马,两马相并时,马足不停,即在马上将荔枝传递,驿马往往因狂奔过度而倒毙路旁。这本是运送紧急军事公文的行动,李隆基却用来运送荔枝供一个女人享用,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杜枚的一首诗“长安城外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描述这个带有辛酸味的趣事的。联想起李隆基前期的英雄行为,真是前后判若两人,一代英豪竟堕落成这个样子,都是美丽的女人惹的祸。

  李隆基如果仅仅是在杨玉环身上堆金子还不致酿成大的灾难,他最不该犯的错误就是给杨玉环的亲族加官晋爵,不但施恩于杨玉环的几个美丽姐妹,让她们拥有巨大权力,还重用她的堂兄杨国忠。这个流氓无赖出身的恶棍,除了吃喝嫖赌搬弄是非打小报告外什么都不会。李隆基是在赌桌上发现他的杰出“才能”的,李隆基成天在女人堆里撕混并没有什么正经娱乐来打发时光,赌博是玩得最多的游戏,因钱来得太容易赌注也很大,于是算赌账成了一件需要动脑筋的差事。杨国忠从小在妓院赌场撕混惯了,对此道颇为精通,经常站在旁边为玩得正有兴头的皇帝和堂妹算赌账。李隆基发现他的赌账算得又快又准,认为他拥有很大的智慧,若不把他的智慧用于治理国家一定是对人才的浪费,于是提拔他作了大官,丝毫也意识不到会算赌账的人一定经常出入赌场。嗜赌的人是没有责任心的,把国家交给没有责任心的人治理等于是把婴儿交给老虎扶养,不是把婴儿吃掉就是把婴儿玩丢了。李隆基把权力赐给杨玉环亲族的举动纯属多余,玉环不懂政治,也没有政治热情,让她的亲人当官在她的心目中不见得是很大的恩典,因此也不会有太大的感动。可见李隆基并不了解他深爱的女人,此举并不能赢得她的芳心,相反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危害,国家一旦受难,他心爱的女人也会跟着遭殃。
西南的销烟还未散尽,杨国忠又在北方点燃了更大的战火。范阳军区司令官安禄山是一个粗犷干练且对皇帝忠心耿耿的将领,打心眼里瞧不起能力不如他的酒肉宰相杨国忠,对他也不维持应有的尊敬,就更不用说象其他军区司令官一样进贡巨额财物了。杨国忠不能忍受这种轻蔑,决心打击他,于是诬以谋反的法宝出笼,向李隆基一再告密,李隆基一再不相信。但在那种形势下,没有人保证李隆基下一次仍不相信。纪元七五五年,杨国忠采取“逼他反”的手段,派遣警备部队包围安禄山在长安的住宅,逮捕他的宾客全部处死。这是安禄山要想不采取激烈反应也不可能,他知道向皇帝申诉没有用,所有的奏章都不能越过宰相这一关,他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叛变,用武力为自己讨回公道。他决心叛变,率领蕃汉混合兵团十七万人南下,宣称讨划杨国忠。杨国忠大为兴奋,因为事情终于证明他料事如神,可以顺理成章地把安禄山缉拿归案。不过安禄山兵团战斗力很强,朝庭能够用于作战的军队全死在云南,地方部队根本不能抵抗安禄山的铁骑兵。结果安禄山兵团一路势如破竹,深入七百公里,渡过黄河,攻陷东都洛阳。明年再向西进击,攻陷潼关,通往长安的门户打开了。李隆基带着杨氏姊妹从长安仓惶出逃,一直逃到距长安六十公里的马嵬驿。当杨国忠正在暗中庆幸自己的英明时,他恶贯满盈的日子来到了,愤怒的禁卫军包围行宫,乱箭射死杨国忠,屠灭他的全家,包括他的儿女和杨玉环两位拥有极大权力的美丽姐妹。杨国忠致死还瞪大双眼看着插在前胸密密麻麻的箭杆,不明白他英明的“果实”何以是这等货色。为了防备复仇,禁卫军要求皇帝处死杨玉环,李隆基在无奈之余只好把她绞死。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四句诗“花钿委地无人收,翠铙金雀玉骚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真实再现了当时的悲剧场景。

   纪元七五一年,奸相李林甫死亡,李隆基让杨国忠继任宰相,亲手打开了“潘朵拉魔盒”,把国家一步步地推向灾难的深渊。杨国忠的能力和德行都不能够胜任宰相,但他的裙带关系使他能够胜任。他这个宰相仅兼职就达四十多个,除了贪污索贿赌博玩女人外不知道对国家的责任是什么。一个广大的贪污网在他的手下迅速建立,李林甫手中漏网的几个有良心有责任心的朝臣被进一步排挤出政府,政府成了酷吏和赌徒的世界。杨国忠任用大酷吏鲜于仲通担任剑南军区司令官,鲜于仲通任用小酷吏和大色鬼张虔陀当云南郡守。云南郡距南诏王国的首都大和城直线距离百余公里,是南诏王国到中国朝贡的必经要道。使节入境之后,依南诏的礼节,夫妇要共同拜会地方首长,想不到禽兽不如的张虔陀竟强暴了使节的妻子。这是一个正常男人所不能忍受的羞辱,南诏王国的反应迅速而激烈,第二任国王阁罗凤在忍无可忍之余发兵奇袭云南郡,张虔陀的快乐日子总算到头了,他被愤怒的士兵乱刀砍死,尸体剁成肉酱后喂狗。鲜于仲通动员八万大军为他心爱的部下兼同类复仇,阁罗凤表示谢罪,并表示愿意退出所占领的土地。他警告说:“如果中国逼我太甚,我就投降吐蕃王国,那时整个云南地区恐怕非中国所有。”吐蕃是位于西南的一个强国,是唐帝国在战场上的真正劲敌,如和南诏结盟将取得对唐帝国的战略优势。鲜于仲通这样的昏暴人物是不会为国家着想的,他继续进兵,心想八万大军可以象踩死一只蚂蚁一样踩死卓尔小国南诏,殊不知再强大的军队在他手中也只是一群没有战斗力的乌合之众,是一盘送上门的加了调味品的菜。他的军队意料中的全军覆没,云南全境全部失陷。杨国忠和鲜于仲通一样,动员倾国兵力对南诏王国发动了一连串报复性的攻击,统帅全是鲜于仲通一类的人物,因为杨国忠不可能任用优秀的统帅。这样的军队是没有取胜的可能的,他们每天都在万山丛中被击败,前后共死二十万人。中国所能征调的精锐部队死亡殆尽,为随后的“安史兵变”创造了条件。
        现在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李隆基对杨玉环的爱浅一点,或者爱得明智一点,不让她的堂兄杨国忠作大官,所有的灾难都不会发生,李隆基会和杨玉环恩爱白头,杨玉环会风光一生寿终正寝,也不至在风华正茂之年“零落为泥碾作尘”,她的家族也不会灭亡。李隆基那糊涂过份的爱不仅害了自己的国家,也害了自己倾心挚爱的女人。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杨玉环不是那样温婉美丽,李隆基也不会在温柔乡中陷得那样深,究竟是谁的过错,还是女人的美丽惹的祸。

  安史兵变的后果是惨重的,战区的生灵减少了十分之九,黄河两岸的臣民挖树皮掘草根充饥,用纸糊的衣服御寒,繁华盖世的洛阳成了一片焦土。经过这场巨变,唐王朝的强盛时期结束了,自此进入了不可挽回的衰落。中国成为世界帝国的希望也自此化为泡影。杨玉环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而且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指导老师:                                                                                                                                                                                                                                   冉颖                                                                                                                                                                成   员   :                                                                                                                                                                                             蒋秋月,王游,李贵芳,阳佳丽,易开强,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