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歌会扎西尼玛:中华武术的形神统一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31:49

1武术形神统一的中国传统哲学基础
武术形神统一、内外兼修的风格即是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反映。
1.1太极说《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的“太极”是派生万物的本原,是天地万物之根本。宇宙大自然的一切事物,包括人本身都是源于太极。从《无极图》、《太极图》看,古人均用一中空圆圈表示“无极”,示天地未开、阴阳未分之茫茫宇宙。体现在太极拳上,便是拳势未始之时,抱元守一,浑然无物之中始孕着阴阳变化,同时亦显示了太极拳的基本特征一圆。太极拳动作的弧形来自圆,绵绵不断地划圈,大圈小圈的变化,圆与弧的连绵,均是“无极”的形象体现。练拳者要心胸无比开阔而纯无杂念,宁静空寂,把握到这一点,才是把握到太极拳的精髓。太极拳的动静、刚柔、进退、开合等等均是阴阳变化的表现,也是形神统一的体现。
1.2五行说阴阳五行说是创形意拳的哲学渊源。形意拳用金木水火土作为代表符号创出劈、崩、钻、炮、横五拳,动作简单朴实,左右互练,拳法多样,富有哲理。五行“相生”意味着相互促进:劈拳变钻拳,钻拳变崩拳,崩拳变炮拳,炮拳变横拳,横拳变劈拳。五行“相克”意味着互相排斥:劈拳破崩拳,崩拳破横拳,横拳破钻拳,炮拳破劈拳。同时根据人心、肝、脾、肺、肾五脏,以及目、耳、鼻、舌、人中五官与五行拳相配形成系统的理论,如劈拳属金、五官练鼻、五脏练肺等,要求内五行要静、外五行要动、静为本体、动为作用、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内外五行合而为一体。这也是中华武术深受传统哲理影响的折射,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展现。
1.3道与气说老庄哲学的本体论集中表现为“道论”与。气论”。而在古代武术理论中“气”占有重要地位,“气”被视为武术的原力和根本,它与“道”一样是武术的精微所在。武术种种外在形态,如武术功能、神韵、绝技等,均为气的泛化与体现。“气”与养生更为密切,研究表明“气”为武术养生的理论基点。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视“道”与“气”为事物的规律。生命的盛衰变化都是“气”作用的结果,人体“气”的质量好与坏。决定了人之生命状态的优劣,养生的重要作用与目的就在于此。武术的内功,太极拳的练功。都要求“气沉丹田”以达到中气贯足、精神百倍”的效果。
1.4天人合一说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点,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宋人邵雍说“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宋代哲学家张载还提出“合内外,平物我,自见道之大端”。武术是人体的运动,人体自身的运动与宇宙自然的运动。二者有着内在的紧密关系,要达到武术的目的,必须达到与宇宙自然的统一和一致。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是武术的主要原则,是拳道之理。武术传统练功十分注意按自然界四季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强调顺应四季的变化,主观顺应客观。追求外在的客体世界(天道)和内在的主体世界(人道)的和谐、圆满。

2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习武观
形与神、内与外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关人体生命存在的两个紧密相关的重要命题。在武术训练中,形神兼备首先表现为对习武者的生命本体要求。形指包括躯干、四肢以及筋骨皮等的外在形体构成,神指包括精神、意识及精气等的内在生命主宰。在传统武术理论发展早期,就已涉及到了这一问题。越女论手战之道云:“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逸”,寥寥数字,刻了关于内外、形神之间的关系和内涵。其后随着训练理论的日趋成熟,对人体的形神问题越发得以重视。清代乾隆年间的乃周较早地提出了“炼形合气,炼气归神,炼神还虚”的习武主张,其中他在注释形与神时说.“形者,手足官骸也”、神者,心之灵妙触而始即发,感而随通也”。更有“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武谚。需要指出的是古代作
为生命观的“神”的概念中,还包括“德”的成分。东晋的郭象曾云:“夫德充于内,则神满于外”。传统武术理念中所言之神.显然也意蕴着作为精神内容重要构成的道德成分在内,《拳意述真》中所说的“尚底不尚力。意在蓄神“也是此分析的一个注脚。
其次,形神兼备与内外合一。又是对技艺的训练要求。在这层含义上,形是指习武者在演练中表现出来的开合吞吐、钻翻起落的形架招式;神是指习武者的攻防意识、劲力发放以及与动作招式相浑然融契后产生的一种活力和神韵。技艺层面上的神还指达到上乘境界的神明脱化之“神“,所谓“阴阳不测谓之神”,它既是传统武术技术训练的终极所在,也是传统武术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陈鑫在他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把形与神比作方与圆,他指出:”太极拳实系外方而内圆。方者.其形;圆者,其神也。”形神兼备,在武术训练中主要表现为外在的形架招式与内在的精神意识的相从扣和。用孙禄堂的话来讲就是习武练拳。“从其规矩,顺其自然。外不乖于形式,内不悖于神气。外面形式之顺,是内中神气之和;外面形式之正,是内中意气之中。是故见其外,知其内,城于内,形于外。即内外合而为一者也。”如习拳做到形神兼备、内外合一。就是陈鑫所谓的“一片神行之景”.“其开合收放、委婉曲折种种如卿”而有情有景。正因如此,才有了“只要一伸手,旧知有没有”这句武谚。  

再次,形与神、内与外之间在形神统一的前提下也有内在的辨证关系。武谚日:“只求神意足。不求形骸似”.孙禄堂的《拳意述真》中也说道,“神气圆满.形式虽方,亦能活动无滞.神气不足,就是形式虽圆,动作亦不能灵通也。”清代张孔昭的《拳经拳法备要》中把“会意用力”作为习武得窍之要,指出。“心在何处力随往,上下一线似金梭”,更是直接肯定了心和意的主导作用,展现出中国传统以神为主形神观的文化底蕴。在武术训练中,一招一式的形架练习是走向神化的起步,只有“运到有形归无迹”,才酸到达了出神入化的彼岸。内与外的相互含练,是传统武术训练的主要模式特征,“其修法内外,表里成功集大成,即上乘也”,如偏执一端,均为等而下之者。著名的峨嵋枪法传人程真如曾有一段寓意深刻的话:习武之道“身心为本”,“手足运用,莫不由心”,但刚开始训练“身法不正.则心无主而手足失措。”
总之,“形为神之本,神为形之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全息映象,神形兼备最指向以“神”为主,在习武过程中,开始的外练只是济内的手段。其后的内练才是要津。如太极拳训练,。务须内外相合,周身一家。此时系以意念为主也。”即使看起来极猛烈刚硬的福建南拳在训纺理论上也强调“内外并练,以内为主”。对神与内的钟情,是传统文化观念的规定,也是传统习武之道的内在要求。

3武术内外统一、形神兼备风格的美学谈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和优秀文化遗产。武术之美真实地再现了客观事物的运动与发展规律,显示出人类技击一格斗和养生保健的主题意志。葛洪说:“区别藏否。瞻形得神,存乎与人,不可力为。”(《抱朴子•内篇》)较为具俸地说明人的形与神的关系。即从人的外形去察内神。武术舞蹈一样通过形体的动作。体现内在的精神、情趣、意向等的心理活动。
武术不仅在动作的表现上着意模仿其尊崇的人物和动物的形似,而且力图从眼神、情态上刻画所达到的一种威武、刚猛、含蓄、深沉甚至更为玄而不可测的神似,从而给练习者和观赏者以通过心理体验去悟能及义。传统艺术的所诩“应目会心”就是不经过逻辑思维、从对形的感观到对神的把握,即“由形入神”、“由物会心”。武术的形体动作不外乎窜蹦、跳跃、起伏转折和结合攻防意义上的攻守进退等技法以及各类器械的多变的方法,而要通过这些技法的表现去展现古代对自然生物、人物、哲学宗教等丰富的思想内涵,则恐怕世界上没有能跟武术相比的美学形式更为丰富了。
刚阳之美或阴柔之美也都是对武术的美学价值的客观评价,是武术深受国人喜爱的客观荚的一个方面。武术的形貌要能符合于技击法则的一般特点,即攻守进退、刚柔疾缓的变化。武术的神是以气韵变化来反映其内在的气质和刚中寓柔、静中含动以及“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的神色和心态。《易经》上说:“神为者,妙万物而为言也。”(《易传•乐辞上》)“妙”就是美,万物之美就在于神。由此来看,在追求武术的动作形态变化自然应该注意与神的统一。在武术个流派中对形与神的关系的要求,也各有区别。一般看来,少林拳、南拳等外家拳种注重形神的真朴、刚髓、快猛。整个动作的风格一勇猛彪悍为主。其方法都变于外显,神气韵随之而动之以容;而似形意、八卦、太极拳等拳种则以柔缓、沉稳的技术风格来体现含蓄深沉的气韵变化,显示出藏而不露、沉着稳健的不卑不亢的气度。但这丝毫不影响武术整体中的形神统一的观点。相反,有神韵而无形动则抻成无本之木;有形似而无神韵.则华而不实。
中华武术的形神观不能脱离传统美的审美思想。认为其美虽不能离开形,但本质却都不在于形,这也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美学性格。正如朱光潜先生所指出的,“在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把美的本质归结为物体的形式,‘黄金分割率’就是他们所找到的美的规律。”中国古代美学所走的,显然是另外一条路。由于把美的本质归结为“神”,所以我们的古人不停留在形式的华丽,不满足与感观的怜悯,而欣赏内在意蕴。认为“凡其华彩光焰呈露,烨然若无外者,深也。”(宋《书徐致远弦稿后》)他们不机械地留意一物。从一个固定的角度去表现美,而是从事物的氛围和联系中去表现。武术的风格和技击特性在“神”、“气”、“韵”的联系巧妙地表现出来正是这样的特色,即:往往从不即不离、若有若无为理想的美,致力于虚实结合、实中求虚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