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圆筒焊接夹具:从北大医学教授的“正常死亡”谈手术风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9:48:07
   

从北大医学教授的“正常死亡”谈手术风险(2011-03-09 22:35:18)

    原文地址:资深中医:从北大医学教授的“正常死亡”谈手术风险作者:本元风清

注:本贴转自崇尚科学捍卫中医的博客。

手术,让北大教授非正常的“正常死亡”

从熊卓为的死看手术的风险

 

    2009年11月3日,央视财经频道播出《北大医学教授为何死在北大医院?》节目,北大女教授熊卓为离奇死在北大第一医院的手术室中。其丈夫发现妻子熊卓为死于医院的粗暴抢救,抢救造成肋骨胸骨骨折,刺破心包,刺破心脏,肝脏破裂大出血无法止血致死。实施这一手术的是北大3名在校学生,均无行医资格。记者发现,北大医院无证行医已屡伤人命。

 

    北大第一医院,无证行医,离奇死亡,屡伤人命,这样的词常常都是和黑诊所、游医相关联,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人相信它与中国的顶级医院——北大第一医院有联系。

 

    一、手术没象医生说的那样安全

 

    熊卓为的丈夫王建国回忆说,2005年12月,熊卓为正在申请第三个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因长期伏案工作,她有些腰疼,到北大第一医院拍片之后发现腰椎出现轻度滑脱,北大第一医院的骨科主任李淳德诊断需要尽快手术,并跟她讲四天就可以下床,一下就可以恢复。1月31日,手术后的第7天,北大第一医院宣布,熊卓为因发生术后并发症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

 

    二、北大医院回应“手术是成功的”

 

    节目播出以后,北大医院作了书面回应:“该节目以我院2006年发生的一起目前正在审理的医疗案件为由,对我院进行暗访调查。死者熊卓为系我院心血管内科的一名研究员,因腰椎滑脱在我院骨科住院诊治,由骨科主任李淳德教授主刀成功实施了手术,但术后发生了肺栓塞并发症,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重症监护室死亡。肺栓塞乃骨科术后卧床可能发生的致死性的并发症之一,而手术本身的成功不能否认,……新闻记者并非骨科专家,却公然使用“治死”作为主标题内容耸人听闻,有悖于记者的职业道德!”

 

    从北大医院的书面回应我们不难看出,手术是成功,病人死亡也是正常的。

 

    三、手术的风险有多大?

 

    手术是西医的有力工具,切除病灶,植换器官如是探囊取物,至于剖腹产、阑尾切除等手术在人们看来更是小菜一碟。但人们却很少知道手术的巨大风险,那么手术有哪些风险呢?。

 

    1、手术麻醉的风险

 

    手术麻醉的风险主要表现在药物的过敏反应、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由于个体差异,对药物敏感性不一造成使用过量等等,这些因素都是防不胜防的意外因素。另外还有在操作过程中导致损伤的因素,比如气道、声门的损伤,食物或消化液反流造成反流性气管及肺的损伤,最后导致肺炎。

 

    2、手术过程中的风险

 

    外科医生不慎损伤病人重要的神经、大血管、器官等,轻的可能会留下终生痛苦,严重的就可能下不了手术台。比如做前列腺手术约有70%的病人会因为损伤性神经造成终生阳痿;央视也曾报道过一位83岁老翁因右腿骨折,被医生误认为左腿受伤,在他的左腿上打入一根钢板,这意味着他还要承受两次手术的痛苦;今听朋友讲他的一个熟人,30多岁,去年因心脏搭桥手术,死于本地一个三甲医院手术台上。

 

    3、手术后的感染风险

 

    任何一个手术均存在感染的风险。细菌的来源可以通过手术过程中空气的流动侵入体内,也可以通过手术器械侵入体内,央视播出的节目《危情42》,讲的是某人因急性胰腺炎手术后感染某种细菌,在重症监护室渡过了艰难的42天。

 

    4、抗感染中的二次感染风险

 

    由于抗生素的长时间使用或滥用,破坏了人体正常菌群间的平衡,造成有害菌群的大量繁殖,重则危及生命,这就是所谓的抗生素二次感染。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中心一位医师举例说:第一次小儿呼吸道感染时,医生本来用抗生素5天就可以了,但是如果用了10天,小孩就出现了拉肚子症状,这就是因为过量的抗生素破坏了肠道内正常的菌群,杀死了对抗生素敏感的有益菌,活跃的霉菌就引起了新的感染症状,使新的疾病产生。

 

    5、抗感染治疗中的抗生素的毒副作用风险

 

    抗生素可能给病人造成的肝、肾、造血功能以及神经系统的伤害风险。一项针对上海市17家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的调查显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中有近29%是药物性原因造成的。其中,氨基糖甙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利尿剂和造影剂是主要的肾毒性药物。

 

    6、肺栓塞的风险

 

    什么是肺栓塞?肺栓塞是指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常见的栓子是血栓,其余为少见的新生物细胞、脂肪滴、气泡、静脉输入的药物颗粒甚至导管头端引起的肺血管阻断。造成肺的大面积梗塞、坏死、不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继而人体缺氧、心、脑缺氧进而死亡。

 

    外科手术是肺栓塞的高危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在外科手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手术的创伤致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导致血栓形成。同时,手术时,患者长时间躺在手术台上,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文章前面的北大教授熊卓然就是死于这种可怕的肺栓塞,我一个同事的母亲也于今年八月中旬,作胆囊切除手术后。

 

    7、粘连的风险

 

    组织粘连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其发病率可高达60%以上。这样的数据在警告人们,象常见的阑尾炎、剖腹产等手术,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和安全。我的一位朋友,于今年3月份因阑尾炎手术后引起肠粘连,在广州、泸州等地辗转治疗数月,效果不佳,精神委靡,病情严重。此外,关节周围的手术引起肌肉粘连可造成关节活动受限甚至残废。

 

    8、其他并发疾病的风险

 

    心肺功能的不全是影响手术的最危险因素。手术本身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创伤,只是因为麻醉后病人没有疼痛的痛苦而已。这种创伤不仅会导致心肺功能障碍,而且还会导致凝血纤溶系统失去平衡,以及水电解质失平衡,这些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据文献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的手术并发症达4%~6%。

 

    被广告描述成“近视眼”们的救世主的近视眼手术。没有人会想到日后他们可能因为这项手术承受的巨大痛苦。虽然至今没有权威数据显示遭受术后后遗症的人有多少,但临床的一些数字仍可见端倪。“要求再次手术的患者中,百分之七十都是当时做过RK手术的人。”仅上海华都医院一家,接诊RK手术的失败者一年之内就超过300人。在上海市综合性三甲医院的眼科,接诊RK手术失败者的比例更高,人数是他们的两倍左右,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

 

    手术风险可能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认为它们的风险都非常小,只有百分之几或更小,但把所有的风险都加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况且有些风险不会是立即能够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在选择手术时得好好掂量掂量,对于可做可不做的手术,最好别做。

 

    象熊卓为这样的病,我们见得太多了,根据我们的经验,如果选择中医的针灸治疗,那才是真正的可以在3、4天时间内解决问题,并且没有任何医疗风险。

 

 

 

 

 

 

 

 

   您好:欢迎您光临衔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