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娜·伊梅里亚:《背影》背后的美学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13:30
这不仅是对教师美学观念的考验,而且还是对教师思想方法的考验。对于《背影》不但要用共时的方法进行分析,还要用历史的方法进行分析。《背影的语言,和朱自清前期的许作品相比,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那就是在最关键的地方,不像《春》《梅雨潭的绿》《匆匆》和《荷塘月色》那样采用华彩的语言、排比的句式,不作大幅度的渲染,直接抒情的语句都被压缩到文章的结尾去。在作者情感发生震撼的地,却用比较朴素的语言,几乎全是叙述。这是很见功力的。
朱先生早期的常用的抒情和渲染的办法,其实并不是文章成熟的表现,留下了比较稚嫩的痕迹。到20世纪30年代、40年代,朱先生的文风,一洗铅华,回归朴素,达到了更高的层次,这是叶圣陶、唐弢、董桥等人早已指出的。这说明《背影中的“不潇洒”,正是朱先生散文中最可珍贵的因子,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朱先生向术的成熟高度挺进。
造成当代中学生对于《背影》这样的经典之作隔膜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的编者往往把经典文本孤立地突出。脱离了时代和语境,切断了文学经典的历史连续性。把某种经典实际上都当成了唯一的样板,实际上造成一种模式,一种可怕潜在的成规,在学生心目中造成一种幻觉:经典文本的模式是唯一
从理论上来说,历史上的经典文本越是被孤立地强调,就越容易造成对于同类的精神现象的遮蔽。这不仅可能发生在《背影》式的父爱主题上,而且可能发生在冰心的母爱主题上。如果不把这种主题的史语境和当代语境的关系作适当的编排,把情感多种多样的表现充分地展开,只能导致中学生的漠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中学语文课本中,选择像《背影》这样的历史性的经典文本,比之选择当代其他经典,是要更加慎重的。
前一阵武一家晚报披露,《背影》在中学生民意测验中,得分相当低,被某套得到国家教育部批准立项的中学语文教科书排除在外。中学生不满的理由是“父亲违反交通则,形象又很不潇洒”。这一消息起了据说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长义愤。教科书的编者连忙出来“辟谣”,说该新闻失实。《背影》已经决定列入下一册语文课本。
一场新闻风波就告平息。
但是,我倒感觉这里是有马脚的。这很可能是在众多反对声中的一种补救措施。要不然,为什么不把此文放在已经出版的课本中,而放到尚未出版的册中去。更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入选了,但,对于“违反交通规则”和“不够潇洒”,并没有谁从理论上来回答中学生的质
事实上,这里有一个很严肃的美学问题,主要是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
实用价值是一种理性,主要讲的是道的善恶,遵守交通规则是善,不遵守交通规则是恶。而审美价值,则是以情感为核心的,情感丰富独特的叫做美,情感贫乏的叫做丑。但是,情感和性,并不是绝对统一的,而是有矛盾的,情感太强烈往往超越实用理性,从实用价值来说,是不善的但是从审美情感来说,不但不是丑的,反而是很美的。
通常我们笼统地讲真善美的统一,从宏观的最高层次来说,大体是没有错的。但是,从微观的文学创作的实践层次来讲,却不是这样简单的。一般情况下,乎情的不一定合乎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完全统一的,也不是分裂的,而是“错位”的。既有统一的部分,又有分离的部分。二者是不同的价值系统。审美价值往是超越实功利的。从实用价值来说,眼泪是一点价值也没有的,在人生变故中,哪怕你哭得死去活来,都于事无补。但是,林黛玉的眼泪,仍然能感动人。
由于生存的压力,不实用的情感自发地遭到理性的压抑;在科学教育中,情感是被忽略的。从小学到中学,所谓智育,就是以理性也就是以压抑情感为主的。但是,如果光有理性,人就是片面的,不是完整的人,而是半边人。而文学最大的价值,就是为人恢复那失去的另一半,让人变为完全的人。
在《背影》里父亲为儿子买橘子,从实用价值来说,完全是多余的。让子自己去,又快,又全,又不会违反交通规则。父亲去买,比儿子费劲多了,就橘子的实用价值来说,并没有提高。但是,父亲执著地要自己去,越是不顾交通规则,不考虑自己的安全,就越是显示出对儿子的深厚情感。如果不是这样,认真地考虑上下月台的安全问题,就太理性了,没有感情可言了,甚至煞风景了,朱先生这篇是抒情散文,并不是以实用价值人,而是以情动人。情感的审美和实用价值,二者并不是成正比的,有时,恰恰是成反比的。越是没有实用价值,越是有情感的价。反差越大,越是动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完全不讲实用理性,但是,越发显现出她把情感看得比财富,甚至比生命更重要,才越动人,审美价值越高。
至于“不够潇洒”的问题,也一样。父亲越是感觉不到自己的费劲,自己的笨拙,越是忘却了自己的不雅观的姿态,就越是流露出自己心里只有儿子,没有自己。这就是诗意,如果不是这样,父亲很轻松地、很潇洒地、很轻快地把橘子买来了,就光剩下了实用性,一点诗意也没有了。
学生不理解,与他们缺乏当时的物质生活状况的经验有关,同时也与他们在美学上缺乏修养有关。如果能成功地对《背影》进行教学,对青少年进行审美启蒙是很有冲击性的。这正说明了《背影》应该入选文课本。
“不够潇洒”“违反交通规则”面前打退堂鼓,这个小小的事件,暴露了我们的编者,对于经典文本,只有一点朦胧的感觉,而在理论上缺乏系统的理解,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原则的坚定性。
当前的语文教改课堂上最为突出的现象是: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当前的满堂问,问来问去,平面滑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什么都是对的。《背影》中的父亲“不够潇洒”也是对的。这种倾向发展到极端,就是“一切学生说了算”。事实上是,一千个学生说了都算,这就完全放弃了教师的职责。
这提醒我们对于西方文论要有全面的理解,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其实,就是接受美学,还有一个“共同视域”范畴。在一定的历史语境当中,还要看你是不是达到学科前沿。还有一个相对而言哪一个比较深刻正确的问题。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不可能变成李尔王。鲁迅说过: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似乎也可以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部《红楼梦》,但并不是每一个读者都是对的,就是对,也没达到同样深度。教师还有一个如何把学生向当代学术水准的高度引导的任务。当学生把《背影》的精华当成糟粕的时候,老师的理论水平和具体分析能力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