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照 孤歌词:“逼上梁山”的心理学解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2:45:20
逼上梁山的好汉们真都是被逼无奈吗?为什么这个词总容易引起人们的怜悯和共鸣?一个“逼”字,道尽了无奈,也勾起了属于群体心理中最脆弱的那一块。

  人们形容自己被逼无奈去做某些不堪的事时,多半爱用一个词:“逼上梁山。”其意多指自己的所作所为完全具有正当性,且自己就算知道此事正当,还是一贯很宽厚地忍气吞声,实在活不下去才起来反抗。

  说的人多了,也就没人在意这约定俗成的说法背后究竟是何含意。其实若是较真,“逼上梁山”是个很错误的说法。无论是从史实还是心理状态上,都站不住脚。

  事实上好解释。无论《水浒传》如何拼命给英雄们身上刷光环,其实说到底还是一群反叛者。这群人当中的确有人是蒙受了不白之冤,活不下去才起兵造反,但也有人是出于种种私利才上山落草。

  一说到“逼上梁山”大多数人都想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漫天风雪当中,一个孤傲的身影,内心痛得几乎滴血:老婆被人抢,自杀了;朋友出卖自己,叫自己杀了;原本一个好好的上校军衔,因为得罪了总参谋长也被一撸到底……连想老老实实坐牢,都被迫上演中国版《越狱》。这种日子怎么混下去?A级通缉令悬在头上,不潜逃还等着杀头吗?

  问题是这样的人终究是少数,梁山好汉里有的是第二种人。卖人肉包子被识破的,抢劫生辰纲以后被通缉跑掉的,每天在江上请人吃“板刀面”和“馄饨”的……

  所以水浒群雄未必全是“逼上梁山”,可《水浒传》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深刻把握了人心底最深的欲望。从这个角度上说,《水浒传》应该是一部最成功的心理学教材。

  刚才说过,“逼上梁山”最成功的典范就是林冲。《水浒传》开篇没多少字就把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列出来,马上给水浒英雄定了一个性:不管你上山原因究竟如何,混不下去还是为女色所迷都不论,只要肯落草就是“官逼民反”。

  我们在认识一个人或是一个群体的时候,都会有这种“光晕现象”。在心理学的解释上就是:第一印象给这个人或群体的定性,往往会延续迁延一生。那双枪将董平,为了抢人家知府的女儿而反出部队,又和“官逼民反”有什么联系?不过是沾了林冲的光罢了。

  《水浒传》成功地用这种特质给梁山好汉们的行为正了名,进而合理化。为了避免自己认知上的冲突,避免出现“自己做了错事”和“自己是正义的”之间的心理落差,无论是作者还是梁山好汉本人,都必须在心理上保证自己的心理健康,这在心理学上叫“认知协调”。所以他们在江湖上讲“义气”,对宋江之类的“义气典型”要做到“纳头就拜”;在军事和政治上则要做到“替天行道”,尽管究竟什么是天道全梁山估计也没人说得清楚;在人际关系上,各个头领之间相互夸奖赞扬,在小群体内互相提供心理支援。这几点综合起来,就构成了梁山好汉对自己“逼上梁山”现状的认同。

  这种自欺欺人式的心理暗示保证了好汉们的心理健康,但是否能得到其他百姓的认同呢?这里又涉及到了群体心理学中的群体规范与传播理论。

  一部小说,要能在当时民间流传起来就需要两个条件:第一要浅显易懂,能够理解;第二要具备感染力,使大家愿意相信并传播。

  “逼上梁山”恰恰就同时具备了这两个要素。首先,这句话实在很容易理解,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只蚊子在耳边嗡嗡叫着准备吸血,那被人逮到还不狠狠一巴掌拍死?人民群众的逻辑有时候就是这样简单。被逼无奈之下铤而走险,是远古部落血亲复仇的一种延续,本身就具备了一定的正当性。

  此外,这句话也多多少少说出了普通百姓的心声。一个人处在群体间,他的心理应该同时具备两套规则:一是这个群体的规则,一是他渴望所属群体的规则。在现有群体规则限制其行动时,他会对渴望所属群体的规则产生更大的认同感。兔子急了要蹬鹰,草民被欺负得狠了也还有个梁山可去,这就是“逼上梁山”给普通人指出的另一条路。就算是天生的良民,在念叨着“逼上梁山”的时候也未尝没有给当权者点儿颜色看看的意思。

  如果把“逼上梁山”做细致剖析,就不难发现它其实是人际交往理论、心理认知理论、社会传播理论和群体规范理论几方面结合的产物。以小说家言的角度来看,《水浒传》正是通过树立这样一种思想,一面把故事扯圆了,另一面在群众中打开销路。毕竟谁看书时不喜欢把自己带入成为主人公,谁不愿做悲情英雄?

  原本站不住脚的概念,却能通过一本书深入人心,几乎变成文化底层的一种概念基石,这不能不说是《水浒传》的一大成功。(周福林)

  

  

  >>如果你喜欢,欢迎常来;或者通过邮局订阅《青年心理》杂志,邮发代号82-439。 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