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林整容后遗症: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31:35

洪洞·大槐树

(2009-06-04 07:51:40)  

    提起洪洞,最先让我想到的是京剧《苏三起解》里的那句唱词: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苏三蒙难、逢夫遇救的故事,悲凉凄切,令人闻之落泪,而洪洞大槐树下的百万黎民大迁移更是悲壮如潮,让人感慨万千。

    元朝末年,战争连绵不断,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到了明朝初年,我国许多地方,特别是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区呈现着民多逃亡、城廓为墟、田地荒芜的冷落、凄凉景象。山东、河南、河北受战争破坏最为严重。到了永乐初年,情况仍未好转。战争的创伤尚未愈合,紧接着全国各地又出现了较大的天灾。朱元璋和朱棣意识到,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扭转,对于新生的明王朝是十分不利的。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就决定实行“移民屯田,开垦荒地”的政策。当时,就北方来说,山西受战争破坏较小,四境安宁,而且多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特别是汾河沿岸广大地区,地沃水足,人烟尤为稠密。于是,明洪武、永乐年间,政府便大量从山西南部迁民。

    据记载,从明洪武3年到永乐15年,在这近50年的时间里,明政府在山西共组织了18次大的官方移民。当然移民不光只是洪洞本地人,还有山西其它州府的民众,因洪洞当地田多粮食足,可以补给迁移人口的暂驻口粮,所以明政府就把迁移的汇集地选在了洪洞。明政府在洪洞县的广济寺设“局驻员”,进行移民登记,他们把大槐树作为“荟萃之所”,所有移民都在此登记造册,发给“凭照川资”,然后编队遣送各地。当时的移民,“非人情所愿”,完全是强制性的。《朱元璋传》中记录道:“迁令初颁,民怨即沸,至于率吁众蹙。惧之以戒,胁之以劓刑”。这就是说,官府强令迁民,并定了律条,不从者要处以割鼻子的刑罚。在这种高压政策之下,移民被迫离开家园,踏上迁移之路。离开洪洞时,人人痛哭,个个悲泣。可以想见,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手拄柴棍,仰天长号,其状甚为凄惨。为了不忘故乡,有的包一把洪洞土,有的灌一罐汾河水,依依惜别。官兵嫌其行动太慢,便挥鞭殴打,呼爹叫娘之声,相闻于野。人们一步三回首,三步一驻足,总想最后再看一眼家乡。慢慢地,广济寺看不见了,贾村看不见了,只能看见那高耸于空中的大槐树和栖筑于树梢上的老鸹窝,于是大槐树和老鸹窝便深深地印在移民的心上,并和“故乡”二字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后来的生活中,他们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传之无穷。一说起老家,他们便自然而然提起山西,提起洪洞,提起大槐树,提起老鸹窝。“问我故乡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树下老鸹窝。”天长日久,洪洞大槐树的故事便妇孺皆知。当时的移民主要迁至河南、山东、安徽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移民遍布整个中原地区,洪桐自然就成为了海内外,数以亿计的大槐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

    现如今,古槐树早已不见了踪迹,移民们的离别哭喊也都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走在这座现代人随意垒起的纪念园内,我们很难觅到一丝苍凉的印迹,而对于那些移民的后裔们,祖宗们的故土早已是陌生的他乡,唯有曾经的传说和故事还在天地间流淌,唯有洪洞的山水和大槐树下深扎的根苍劲依然。

迁民壁画

这幅迁民图是根据明代迁民的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由卢保桐先生绘制而成,反映了当时迁民的悲壮情景。移民在广济寺外大槐树下集中报名登记,领取外迁用的凭照和盘缠后迁往各州府。

 

古大槐树遗址
古大槐树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在清顺治八年(1652年)汾河发大水时被洪水冲毁。这是民国三年在大槐树的原址上修建的遗址,其修建者景大启、刘子林等人都曾在山东、河南等地为官,所到之处无不为当地移民后裔的殷切之情所感动,为使游子有归乡祭奠之所,他们广募商绅义士几经波折终于建成了这一遗址,其始末都记载于石碑之后。

 

洪洞县古城门

不过这也不是古代城门,也是民国年间在原城门遗址的基础上建造的。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3429d0100dgph.html) - 洪洞·大槐树_李双喜_新浪博客

解手场

大迁徙中,移民双手被绑,在官兵的押送下上路,凡大小便,均要向解差报告:“老爷,请解开手,我要小便。”长途跋涉,大、小便次数多了,口干舌燥的移民,便将这种口头请求趋于简化。只要说声“老爷,解手”,彼此便心照不宣。于是,从此这个词就成了“上厕所”的专有名词。当地旅游部门为了配合宣传,所以将卫生间也改成“解手场”了。

 

“根”字旗 

 

石经幢
这座石经幢是广济寺的唯一遗物,也是典型的经幢作品,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是明代迁民的唯一见证。它由青石砌成,平面呈八角形,四层十五级,高9.4米,雕刻古朴深厚,书法刚劲流畅,浮雕栩栩如生,是金代雕刻艺术珍品。

 

石经幢上雕刻的花纹 

 

祈福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