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林和侯佩岑恩怨:高考复习中的误区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06:00:42
2011-03-08 14:40:44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48d991530100qabp [查看原文]
                                                                                          祝云天
    还有三个月就迎来了2011年高考,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都开始慎重起来,可是任何事物都存在不足的地方,只有全面的系统的分析问题,才具备做到知己知彼的前提。我的文科班,理科班优秀的学生很多,几乎涵盖了北京所有重点中学的实验班学生,经过这半年多的教学积累,对2011届学生的大体学习情况,学校的教学方向,有一定的认识,所以在这里写四篇文章论述此事情,站在现实的角度,中立的角度,对学生学习,学校教学,还有家长的心态做法给出一定的点评,相信能给备考中的学生和家长们带来参考价值。

    这四篇文章分别如下:
    1.文科学生复习中的误区分析
    2.文科教学中的误区分析
    3.理科学生复习中的误区分析
    4.理科教学中的误区分析

                          文科学生复习中的误区分析
    一周前的课上,我给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词语,并对这些词语作了详细的解析,这四个词语分别是:分析、知识、信息、答题。文科学生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必须要做好上面提到的几个方面:

    分析:就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考试中,由于一些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没有针对性,导致思考问题不全面、不深入、不具体,没有发现命题者的意图,不是把题目想得过于简单就过于复杂。例如说:在高考中,地理科目,很多学生读图疏忽出错,不是忽视图中的细节变化,就是就是图中的隐含信息没有读出,不是见图不见文,就是见文不看图,在加上一些思维的障碍,例如说地理空间位置判断不清,不适应试题设问条件的变化,等等一些问题,直接导致学生答题方向上出错,加上答题不标准,这样分数就很难拿到了。

    知识:就是指知识点,很多学生还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其实话又说回来,即使很多知识点死记硬背都能记得,可是高考中未必能得到分数,因为一直强调,学习中四种境界:知道、理解、应用和评价。知道只是局限于会考的要求,理解和应用才是高考的要求,学知识不能具体的运用,这是对多数学生来说是致命的,平时的学习方法单一,思想僵化,没有针对性,等等决定了很多学生文综成绩不能显著的提高。

    信息:高考大纲规定,高考中很多题目都是以热点信息作为载体,这些热点信息主要是集中在2010年四月到2011年3月期间的一些重大时事热点,可是很多学生对这些不重视,加上命题方向没有更好的把握,看到一些新的信息点,新的题型不知所措,这样就很难拿到分数。

    答题:我分析了上百份文科学生试卷,发现很多学生答题不规范,字迹潦草,要点不全,甚至答非所问,等等。这些都是平时没有针对训练的结果。下面就上面的几个问题,我给文科学生一些复习方面的建议:

    一、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高考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因此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夯实基础,并且把知识点融会贯通起来,系统化的构建普遍联系,构建知识网络,这样你才有可能以不变应对万变。

    在平时的复习中,很多学生对基本概念没有理解,只是死记硬背,没有主线,也没有一个让你理解的思想和平台,其实这些思想很好积累。我这几天在课上,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的课,都给他们建立一些思想积累方面的关键词,这几个关键词分别是:意识、目标、方法。就是要求学生有科学的思想和意识,合理的定位目标,科学的寻求适合自己的方法,其实社会发展也是如此,例如在你积累知识点的时候,你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的时候,分不清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者区别的时候,你可以用上面的“意识、目标、方法”来套用,科学执政是思想指导,意识的指导,所以是前提;民主执政是目标,也是出发点,同时就是本质;依法执政是方法,也就是一种保障的作用。这样一来,就很好办了。你就找到了一个思想方面的载体。

    例如你在做简答题的时候,你也可以从上面的几个方面来向,如下面的这个问题: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政府应如何全力做好舟曲特大泥石流的救灾工作?

    分析,从“意识、目标、方法”三个角度上答题就可以了。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抢救受灾群众,科学救灾,科学规划灾后的重建工作。这是“意识范畴的”。
    2.把群众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目标)
    3.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集中财力、物力、人力的优势,合理科学的安排救灾工作。并且充分发挥财政的保障作用等等。(方法)
    如果做到这个三个方面,这个题目的分数也基本拿下了。因此思想主线很重要,让你多角度的思考,多角度的积累,多角度的联系课本知识,让基础知识得到巩固。

    二、关注时政热点,并且以专题的形式与知识点相结合。
    我一直强调,政治、地理等等各科,都当“历史”来学,学以前考过的题,考过的方向,做很多无用功,要那样的话还要热点干什么?所以在学习中,应该积累一些热点知识,并且多层次多角度的联系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对备考有利。备战2011年高考,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热点:

    1.长效热点:如西部开发、民生的问题、能源的问题、城市化的问题、重点工程建设的问题,例如高铁等等,反腐败问题、宏观调控问题、上海世博会、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1年两会热点话题等等。

    2.当年发生的一些热点事件: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新西兰地震等)、坎昆气候大会、嫦娥二号、十七届五中全会、等等。

    3.关注地方时政热点:例如北京的考生,应该关注城市化的问题与北京的关系,资源问题与北京的关系,北京限行、十五条措施限制房价等等的热点问题。

    4.周年和次周年的热点:2011年是《辛丑条约》签订110周年,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九一八事变爆发80周年、中国重返联合国40周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西部大开发十周年等等。

    此外还有时政的命题角度如下:(1),反映国家意志的重大时政——重大决策如十二五等的。(2)百姓焦点的问题:税收调整的问题等等。(3)反映社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4)反映人文素养的素材等等。

    三、规范答题,在平时训练中有针对性。
    在平时的训练中,很多学生重复着:做题、对答案、做题、又对答案的循环中,很少有对具体题型、设问方式、答题角度、等等方面做出归纳和总结的。例如说在历史学科中,有这样的一类型问答题:就是评价类和评述类设问。

    很多学生分不清什么是评价、什么是评述,连这个都分不清,那么在答题中能拿到高分才怪,就等于我给学生讲自主招生的课中,给他们讲论述文和议论文的区别,很多学生把论述文当成议论文来写,决定语文分数不高,文综答题一样,要是问什么都分不清楚,那么怎样能做到合理的答题呢?

    例如说评价:可能有这样的设问形式,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等。
          评述:就是对史学观点或者历史材料进行分析和评论性叙述。
          评论: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
     评价、评述类设问含有这样的词语:评价、简评、说明、解释、你认为、如何理解、你的看法等等。

     评价偏重于从史实中得出结论;评述偏重于史实;评论侧重于运用辩证史观和唯物史观,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的认识。
     模板:历史评价=史实(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行阐释、评判+性质特点+影响(积极的和消极的)+结论。

     评述类:首先强调“是什么”,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是是什么,或者你同意哪些观点?
             其次强调“为什么”,就是指你的理由是什么,一般情况下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的本质。
             再次强调“怎么样”,就是你对持有的观点的人有什么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对或者错的根源,一般可以从时代的局限性或者阶级的局限性或者理论的高度方面入手。

    做到上面的一些要求,你不论在学习中,还是在考试中,都会让你明确题意,更加全面的,系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有各科的题型毕竟有限,只要你认真总结,肯定有收获,当然这些都是教师更应该做的事情,我在下篇文章,《文科教学中的误区分析》详细的点评这些问题。
   
   

标签:北京高考 感悟 观点 教育 教育、考试交流 杂谈 祝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