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港湾美食推荐:文言文阅读命题的基本趋向--黄厚江的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8:56:26

文言文阅读命题的基本趋向

黄厚江 

  文言文阅读一直是高考试卷的主要板块。多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结构,其基本形式是以一个文言片段为阅读材料,立足这个片段设计4~5道小题。命题的考点基本都是实词理解、虚词理解、信息筛选、内容分析和句子翻译;命题的形式除句子翻译外基本都是选择题。近年来,除增加了句子的翻译以外,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即使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等几个首批进入新课程改革省份的高考试卷,在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上几乎也都承袭了多年来比较固定的模式。笔者认为,由于长期以来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形式比较固定甚至比较僵化,因此文言文阅读的命题正酝酿着新的突破。综观近年来部分高考试卷文言文阅读的命题情况,我们不难看到这个突破的基本趋向:

  1.文类更加多样,选材段、篇结合。
  长期以来,文言文阅读的选材几成定规:一段几百字的记叙类材料,大多以写人为主,一般选自史传;根据命题需要常常对材料进行压缩、改编等加工。但这一做法现在正逐渐改变,2007年18套高考试卷中有10套以上已经不再从史传中选材,有多套也不再是单一的记叙类材料,选择的文类显得丰富多彩:有典型的议论,也有叙议结合的序文,还有典型的小说,即使是记叙类的写人的阅读材料也不再局限于正史。阅读选材文类的丰富多样,不仅可以避免在史传中选材越来越窄、越来越偏的尴尬,而且可以为命题的创意带来更大的空间,还可以对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
  在文类丰富的同时,选材上还有两个值得关注的信息:一是段与篇的结合。即阅读材料不再是一律选择片段,不少试卷开始选择整篇文章作为命题的材料。这是一个很值得肯定的做法,较之于以前的片段材料,尤其是经过删减加工的片段,整篇文章不仅更适合命题,而且也更符合阅读的规律。二是同一份试卷上选用两段材料,长短结合,难易结合,不同文体结合,使文类的多样化在同一份试卷上得到体现。2007年上海卷、福建卷和浙江卷等都是如此。
  2.既重言的解释,也重文的理解。
  文言文,顾名思义,既是言,也是文。有言无文,重言轻文,是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十分普遍的问题。这个问题日益严重,而许多教师却好像熟视无睹,这与多年来高考中文言文阅读只考言不考文的情况不能说没有关系:从材料的选择看,几乎都为段,很少选择篇;从题目的设置看,无论是4道题还是5道题,考查的几乎都是对文句的理解。
  文言文不仅仅是语言符号,还是文化的载体、文章的典范,甚至是文学的经典。学习文言文必须注重言与文的结合,关注言所承载的丰富内涵。随着人们对文言文教学和考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文言文教学规律和命题规律的进一步把握,高考文言文阅读对文的考查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所谓对文的考查,也就是着眼于文章的思想内容、思路结构、写作手法、表达特色等方面进行命题,从更深层次上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就是说,文言文阅读的考题应既有对字词句的理解,又有对篇章的分析,还有适量的鉴赏题,甚至还应有紧密结合阅读材料的探究题。2007年浙江卷的第14题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意识: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统。
  B.作者在评论王定国诗歌时,称赞他的“清平丰融”之作,认为有“治世之音”;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略有微词,“废卷而叹”。
  C.本文善用对比,突出了王定国的心志气度。如他的贬谪遭际与其忠君情怀对比,“我”对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
  D.本文先议后叙,叙事中夹有描写,议论时饱含情感,从而避免了叙事冗沓、说理枯燥之弊;辞简义丰,文气流转,文情酣畅。
  这道题虽然形式仍是选择题,但考查的内容已经不再局限于言的解释,不再只是考查对词句的理解,而是着眼于全篇,不仅有真正的分析,而且还有鉴赏,较好地体现了言与文的结合。
  3.题型更加丰富,考点更加广泛。
  题型单一而僵化,是传统文言文阅读命题的明显不足。无论是全国卷的命题,还是近年来各省市的自主命题,题型都比较固定而僵化。这首先与只是着眼于言、只是考查对词句的理解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选文类型比较单一,也容易导致题型的单一。
  但在文言文阅读命题总体比较呆板、缺少生机和创新的情况下,近年来还是出现了些许新鲜的气息。文言文阅读题型多样化的探索,已经在一些试卷中得到了体现。比如2007年的上海卷:
  第22题:第一段中与“文武之道一也”意思相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1分)
  第24题:“可以观,可以法,可以戒”运用了修辞手法,它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2分)
  第25题:作者“酌古”所要研究的材料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________(2)__________
  第26题:作者写作《酌古论》的用意是什么?(3分)

  四道题中,前三道题是填空题,最后一道题是简答题。其实,填空题、简答题和选择题一样,都应该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题型,而开放性、探究性的题目在文言文阅读中也不是不能出现。当然,这并不是模糊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或者和诗歌鉴赏之间的关系,而是提倡立足文言文的特点去设计题型。比如“断句”这样一个最具文言文特点的题目,不知为什么几乎被遗弃了。或许是因为有些句子会有不同的断法,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利用这一特点设计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题目呢?2007年浙江卷就作了这样的尝试,其第15题的第(2)小题就要求用斜线(/)给《颜氏家训·勉学》中的一段话断句。
  题型的丰富不仅仅是命题形式的发展,而且可以更全面、更合理地考查考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如上面所举的2007年上海卷的四道题:22题考查了文章的思路,24题考查了修辞效果,25题考查了对主要内容的把握,26题考查了对文章写作目的的理解。浙江卷的断句题则更是一种综合性的考查,真正考查了考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1.选文应体现“浅易”,考查应回避难点。
  无论是前些年的《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高中生要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至于什么样的文言文是浅易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没有加以具体说明。在没有明确说明的情况下,命题者(大多为古汉语或古典文学专家)便只能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这就很容易导致“出手”偏重甚至很重。据了解,高中教师中不借助资料和工具书就能够轻松理解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比例可能低得我们都不敢想象。教师都如此,何况学生呢?以翻译句子为例,2007年全国卷Ⅰ要求考生翻译“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和“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说真的,这样的句子,即使有上下文,对于高中生来说,恐怕也不会感到浅易。而另外一些句子字面上似乎不难,但要贴切翻译也很不容易。如2007年江苏卷要求翻译的“刘公(刘牢之)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和“晦(谢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想翻译得顺畅准确是很难的。2007年浙江卷的断句题,题型虽有所突破,但难度似乎也大了一点。
  从主观愿望出发,笔者希望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难度能够再小一点,尤其要回避选文中有难度的地方,真正落实《课程标准》中“浅易”的要求。至于要浅到什么地步,笔者觉得只要绝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不用资料基本没有阅读障碍就行。
  2.拒绝“死”解,着眼读懂。
  陶渊明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当然有其特定内涵,但就一般意义来讲,高中生读文言文不求甚解,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对于一般人来说,阅读文章后理解基本意思就可以了,对于一名中学生更是如此,但我们现在的高考命题却不有这样。一个虚词,不仅要知道有什么意义,还要知道其用法;一个实词,要在意义相近的解释中找到一个最贴切的;一个句子的翻译,则一定要落实到几个“点”。笔者认为文言文还是可以活考的,至少要死解和活考相结合。什么是活考呢?就是考查考生对文章大意的理解,对整体意思的把握。比如上面提到的2007年上海卷的几道题,就可以说是活考,考生不必死抠某个词的意思、某个虚词的用法,只要读懂意思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