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玫瑰花语:古典音乐欣赏入门讲座第三讲音乐要素漫谈-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47:51

古典音乐欣赏入门讲座第三讲音乐要素漫谈-织体(一)

780 音乐 、休闲及表演 2011-01-12 21:52:20 阅读0 评论0   字号: 订阅

古典音乐欣赏入门讲座3

 音乐要素漫谈:下篇《织体和曲式》

  文:周小静

     音乐要素漫谈——织体(一)
 
     前段时间我们在“走进圣殿”栏目中介绍了旋律、节奏、音色、和声、调式调性等等要素。今天来谈谈音乐的结构。
 结构这个词的含义比较宽泛,在音乐作品中,它常常会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在“时间”上的形式,一是在“空间”上的形式。这么说有点太抽象了,请您听我再作进一步的解释。
 时间上的形式,可以称为“曲式”,这是音乐专用术语之一。一部作品,无论它是长达一个小时的交响曲,还是短至1分钟的小曲,都有结构形式。它可能只有一个段落,其中包含几个乐句,也可能由三个甚至更多的段落组成。无论怎样的形式,必须是在时间的铺展中、在听完全曲之后,我们才能知道它的全部结构是怎样的。这就是音乐在“时间”上的形式,也就是“曲式”(musicform)。
 另一种结构是“空间”性的。“空间”这个词可能让你有点困惑,音乐是不可见的,是纯属听觉的,这“空间”怎么来感受呢?实际上,这是指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能够听到的音响是怎样的一种结构,有多少个层次,这些层次的关系是怎样的。比如你可以在几十秒之内(假如高度熟练的话,只要几秒钟)就分辨出此时的音响是单一的旋律线条,还是在旋律下方添加了和声背景的支撑,或是有好几条不同的旋律交错、重叠……这种结构在音乐中也有个专门术语,叫做“织体”(texture)。在有些音乐书籍中只是笼统地写成结构,我觉得这不太好,容易和曲式的结构搞混。今天我们要谈的就是“织体”。
 “织体”这个词翻译的挺不错的,它可以使我们产生形象化的联想。比如我们都穿的毛衣,它的结构可以是紧密的、厚实的,也可以是稀薄到了有露孔的地步。它可以是平平整整的,也可以是有许多类似浮雕的凸起花纹的。在音乐中,我们也有类似的写法,如果您有机会打开一份管弦乐队的总谱(总谱就是作曲家写作管弦乐曲时用的一种记谱形式,所有的乐器都写在上面,与它不同的是分谱,那是每一种乐器自己的那一份乐谱,比如在管弦乐队中,小提琴手谱架上的谱子,只有属于他自己的音符,而长笛或是定音鼓演奏什么,这上面根本就没有。指挥用的则是包括一切的总谱了,因为他要掌握全局)。好,我们再回到织体这个问题上来。假设你打开一份总谱的某一页,你可以一眼就看到,它是音响浓厚的,还是疏朗透明的。音响浓厚的,肯定是谱纸上大多数甚至所有的声部都用音符填写得满满的,而音响疏朗透明的呢,则是只有少数几件乐器在演奏,大部分乐器则是“休止”,五线谱上很空。
 现在让我们来听几个音乐实例,你就可以理解这种从谱面上到听觉上的“织体”也就是音乐的“空间结构”是怎么一回事了。
 先请听一首古老的圣咏,这是从公元6世纪起普遍用于西方基督教会的一种音乐形式,在织体上属于最简单的一种,即只有一条旋律,而没有任何附加的和声伴奏或不同的旋律线条。
 [一首单旋律的格里高利圣咏]
 你一定注意到了,这里的演唱者不止一人,而是有好几个人,但他们唱的是同一条旋律,因此听上去是单线条的,风格十分朴素。这种音乐结构称作“单声织体”,请注意,这里所说的单声是指声部,或者说是一个旋律线条,在英文里“声部”称作voice或者voicepart。
 单声织体可以说是最原始的,因为我们任何人只要张口唱歌,肯定是单旋律的,没有人能自己同时又唱旋律又唱和声,或者是让一个人唱出二重唱来(不过这里有个例外,蒙古人有一种传统的歌唱方式,叫做“呼麦”,即一个人在声带发出声音的同时,口腔中充满的气同时又由嘴唇以不同方式呼出,形成一种哨声,这哨声和声带的音高不同,形成了两个声部。这是一种极难掌握的特技,据说我国只有一个人能做出来,他是经过了长期艰苦的训练才获得这种能力的)。我们不管这种特技,还是来说说常规的现象。刚才我说了,这种只有一条旋律的织体称作“单声织体”,在人类音乐的初级阶段,大多数就是这种形式的。后世有些作曲家为了展示自己可以不依靠和声、复调等等手段,仅在一条旋律上也能做出丰富的音乐来,他们也还会写一些单声织体的作品,比如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中的某些段落(注意:这里面大多数不是单声织体的),让我们来听听其中的一个段落,这是G大调第一组曲第三乐章“库朗舞曲”:
 [巴赫G大调第一组曲第三乐章“库朗舞曲”]
 还有的时候,作曲家在一部大型作品中,用单纯朴素的单声织体来和丰富饱满的多声织体形成对比,这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关于这种手法,我们以后再谈。
 单声织体的例子在我们熟悉的音乐作品中不如“多声织体”的多,因为自从人们发明了和声、复调以后,就更喜欢这种音响丰富的织体了,但实际上我们还是可以找出一些耳熟能详的例子来的,比如一把二胡,在无伴奏的情况下演奏《二泉映月》,又比如没有伴奏的笛子独奏。再比如我们在学校里、工厂里、体育场里齐声高唱国歌的时候,那也是单声织体的,除非在唱歌的人当中,有人唱起了第二声部,或者是同时播放国歌的器乐曲(还有可能是带合唱的)录音,它与人们的齐唱融合到了一起,那就不是单声织体了。注意,齐唱与合唱概念应该有所区分,齐唱是大家唱同一条旋律,合唱则是有不止一个声部同时出现。
 什么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多声织体”呢?既然在“单声”这个词中,“声”是指声部或旋律线条,顾名思义,“多声”就是多个声部或多个旋律线条的同时结合。比起单声织体,多声织体肯定要复杂些,音响会比较丰满。它的数个声部有多种结合方式,有时是一条旋律加上和声伴奏,有时则各个声部都是具有个性和独立意义的旋律,今天我们不谈了,请您在下次节目中来继续了解这个内容。


 
              音乐要素漫谈——织体(二)
 
 在上次的“走进圣殿”栏目中,我们介绍了音乐中的“织体”概念,并且请大家听了两首采用单声织体的作品,您是否还记得,它们是一首无伴奏的圣咏,和一首选自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库朗舞曲”。对于单声织体,我想朋友们都能理解,这就是没有和声、也没有其他曲调同时出现的一条单旋律。无论是一个人唱还是一万个人同时唱,如果仅有一条旋律,它就是单声织体。如果是在不同八度上重复这条旋律,比如,女声在高八度,男声在低八度上,同时唱同一条旋律,这也是单声织体,因为这里没有同时发声的不同的音。
 现在让我们再来听一首圣咏,它也是非常古老的,但是音乐形式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单声织体了,而是在某些地方出现了二声部,您听听看,能不能分辨出这首圣咏中的单声织体和多声织体,它们在听觉上是不同的。
 [一首包括单声织体和二声部的圣咏]
 我相信您一定听出来这首圣咏中的不同织体了,它有时候合成一个线条,有时候又分开成为一高一低的两个线条,这后一种就是多声织体。多声的“多”字是指声部或旋律线条的数量,多声就是不止一个声部,它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
 西方的多声织体大约是在公元9世纪形成的,刚才我们听到的就是最早的多声音乐。别看它挺简单,它可是意义重大,这一步迈出去,后面的发展就相当可观了,人们逐渐将多声形式复杂化,最终形成了真正的复调音乐与和声音乐。复调这两个字从字面上来说与多声一样,“复”就是多的意思,“调”是指曲调、旋律,“复调”就是不止一条旋律。不过相比之下,“多声音乐”的范畴更广些,它是单声音乐的对应,而复调音乐则是指一种获得了完美发展的、技术精湛的写作形式。和声可以包括在多声音乐中,但不能包括在复调音乐中,因为在复调音乐中,没有谁为谁伴奏的问题,其中的每一条旋律都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和声音乐,是一条主旋律加上和声伴奏。这么说吧,和单声音乐概念相对的,是多声音乐,而多声音乐则包括复调与和声音乐这两大类别。
 关于和声,我们今天暂不涉及,现在来谈谈复调。刚才我们说了,这里的“调”是指曲调,而不是大小调。复调,就是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旋律构成的音乐形式。这么讲有点抽象,其实您只要听一下,就明白了。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小提琴二重奏,这是巴托克的44首小提琴二重奏中的《哀歌》,两把小提琴各有一条旋律,合在一起又是个和谐的整体,您听听看,能否听出这两个交错叠置的线条:
 [巴托克44首小提琴二重奏,CD:1,0’58”]
 再听一首节奏比较活跃的小曲,这是巴托克44首二重奏中的《游戏》。
 [巴托克44首小提琴二重奏,CD:9,0’37”]
 下面这一首是《卢森尼亚之歌》,一条旋律先出现,在低音声部轻轻地呢喃,第二条旋律稍后在较高音区吟唱,我想您会听得很清楚的。
 [巴托克44首小提琴二重奏,CD:10,1’17”]
 一位听众朋友曾对我说,小提琴的旋律他比较容易记住,钢琴的就不太好记。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小提琴的演奏特点大多是连绵的、线条式的旋律,音与音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而钢琴是敲击性乐器,每个音之间的关系缺少线条感。另外,钢琴的构造和演奏法允许作曲家在织体上写得更复杂,十个手指比起小提琴的弓子来说,演奏多声音乐更容易些。所以小提琴这件乐器以歌唱性的旋律为主,钢琴则以多声部的交织为主,听上去旋律就不太突出了。不过以下这个例子还是很容易听出来的,它是两个声部的复调作品,选自巴赫的《二部创意曲》。这里没有和声伴奏,两个声部都是旋律线条。
 [巴赫C大调二部创意曲,1’29”]
 刚才我们听了几首二声部复调的音乐例子,现在您对这种形式的音乐一定有了清晰的了解了。今天我们就谈到这儿,在下次节目中,我们将接着来谈多声音乐的其他形式。

 

         乐要素漫谈——织体(三)
 
 在今天的“走进圣殿”栏目里,让我们继续音乐织体这个话题。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单声织体了,那是只有一条旋律的织体,很简单。我们也介绍过了复调织体中的二声部形式,这是由同时出现的两条不同旋律构成的。至于三条、四条旋律构成的三声部、四声部复调,或者更多声部的复调,在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复调音乐本身包含两种类型,不论是几个声部的,都可以根据这两种类型来划分。这就是对比式复调和模仿式复调。
 什么是对比式复调呢?这是指两条或更多的交织、重叠在一起的旋律,它们是各不相同的。我们来听一下以前曾听过的一个例子,巴托克44首小提琴二重奏中的“卢森尼亚之歌”,您肯定能听出这里的两条旋律是不同的,它们形成了对比。
 [巴托克44首小提琴二重奏CD:100—0’33”]
 这种由不同旋律构成的复调,称作对比式复调。另一种类型叫做模仿式复调,它的特点是两个或三个声部旋律相同,只是因为在节奏上稍稍错开,构成了互相交错的复调关系。因为这节奏上的错开,我们听到的就不再是一个线条而是两个或三个线条了。假如节奏一样(也就是说,它们同时出现),旋律也一样,这是什么织体呢?很简单,是单声织体。
 下面请听一首巴托克的小提琴二重奏《滑稽曲》,您会听到作曲家在开头的一段让两个声部也就是两把小提琴演奏同样的旋律,但出现的时间不同,这就形成了第二小提琴(第二声部)对第一小提琴(第一声部)旋律的模仿,我们只听这首乐曲的开头:
 [巴托克44首小提琴二重奏CD:160—0’14”]
 第二小提琴跟得很紧,就象在追赶第一小提琴似的。这个片段太短了,我们再听一次:
 [巴托克44首小提琴二重奏CD:160—0’14”]
 这就是模仿式复调。其实在生活中我们都应用过这种复调形式,比如在学校或部队里大家分成两部分轮唱一首歌曲的时候,就是模仿式复调。作曲家常常在作品中采用对比式复调和模仿式复调,这种多线条的音乐形式十分有趣,通过精湛的复调写作技法(专业人士称之为“对位法”)构成既对比又和谐的多声部音乐,这比起原始的单声织体来,要丰富得多了。
 前面我们曾说过,多声音乐是相对于单声音乐的一个概念。复调织体是多声音乐中的一种,那么,另一种是什么呢?这就是和声织体。关于和声,我们曾说过,它由一系列有机联系的和弦组成。和声织体,则是指这样一种音乐形式:它有一个地位突出的旋律,你可以把它称为主旋律,一组和声为这条旋律作伴奏。离开了和声伴奏,那条旋律就成了单声织体,而离开了主旋律,那和声伴奏便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它是从属地位的,它的“灵魂”在旋律那里。
 让我们来听一首很熟悉的歌:舒伯特的《野玫瑰》,它的主旋律是由歌唱者唱出来的,钢琴则提供和声背景,当然,这个背景也包括节奏。在听的时候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去掉声乐的旋律,仅有和声伴奏,是不是没有什么意思了?
 [舒伯特《野玫瑰》]
 假如您听的是一首钢琴独奏曲,那它肯定是有旋律的,就象这首歌的间奏一样,一只手弹奏旋律,另一只手弹奏和声伴奏。这种织体——一条旋律加上和声伴奏的织体,有人称作和声织体,也有人称作主调织体,所谓主调,就是“主旋律”。
 在实际音乐作品中,多声音乐也就是复调和主调织体的音乐,有着丰富的样式,复调可以因不同数量、不同种类的声部构成不同样式,和声织体也可以因节奏、音型的不同而多种多样,以后我们再介绍给大家。
 今天就到这儿吧。再会!
 
        音乐要素漫谈——织体(四)
 
 在今天的“走进圣殿”栏目中,我们要再一次来谈音乐中的“织体”这个要素。前段时间我们已经谈了织体中的三大类:1,单声织体,二,复调织体,三,主调织体(或称作和声织体)。在复调织体中,又分为对比式复调和模仿式复调。对这些概念和它们各自的特点,大家一定有了印象。今天我们再次来谈第三种织体,主调织体。它的定义是一条占主要地位的旋律,加上伴奏。在伴奏声部中,有丰富的和声,同时,伴奏的方式也有多种多样,有的比较简单,有的则很复杂。让我们以舒伯特的几首歌曲做例子,他的钢琴伴奏写的多姿多彩,相当有意思。
 先请听我们已经很熟悉了的《野玫瑰》。这首歌单纯俭朴,伴奏也很简单,只是节奏与和声的陪衬。第一段是这样的:
 [《野玫瑰》0—0’30”]
 刚才你听到的这种主调织体的写法,是歌唱的主旋律加上简单的和声与节奏衬托。而舒伯特的大多数歌曲的伴奏声部是带有形象性的,比如在下面这首《小夜曲》中,伴奏声部的音型是在模仿吉他演奏:
 [《小夜曲》0—1’22”]
 再比如《魔王》,钢琴伴奏在低音区的连续敲击使人联想到黑夜中骑马狂奔的父子,以及他们紧张的心情:
 [《魔王》0’22”—0’53”]
 《鳟鱼》也是极精彩的一曲,活泼的钢琴伴奏会使人联想到歌中所唱的那条清澈欢畅的小溪,以及在水花中游动的鱼儿:
 [《鳟鱼》0—0’35”]
 刚才我们举了几个例子,是用来说明主调织体的多种多样的。这些还只是在歌曲当中,如果是在管弦乐曲当中,就更多样化了。
 最后请大家听一首舒伯特的《水上吟》(AufdemWasserzusingen),歌词大意是人们在水上荡舟,美丽的大自然风光令人心醉神迷,又不禁感叹起时光的流逝。
 [《水上吟》]
 如果您有条件,可以再听一些艺术歌曲,并特别关注钢琴伴奏的写法。比如舒伯特的《纺车旁的玛格丽特》,拉赫马尼诺夫的《春潮》、《美人,不要在我面前再唱》,如果你能了解歌词的意义,你会发现这些歌曲的钢琴伴奏都是及其生动、精彩的。
 好,这次节目就到这儿。朋友们,再会。

 

        音乐要素漫谈——曲式(一)
 
 在今天的走进圣殿栏目里,我们要和大家谈谈曲式这个概念。您是否还记得,在前段时间我为大家介绍音乐的“织体”这个要素时曾提到,音乐中有一个概念比较模糊,即“结构”概念。我把它分成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是在时间上的结构,专业名字是“曲式”,另一个是在空间上的结构,我们称之为“织体”,它是指音乐在同时有几个声部同时发声,这些声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织体”这个概念我们已经谈了不少了,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了解。今天就来谈谈音乐在时间上的结构——曲式。
 为什么要说是“时间上的结构”呢?一部音乐作品,无论是长篇巨制,如交响曲、歌剧,还是短小的歌曲,都要在时间的延续中一点一点地铺展,而不可能像欣赏一幅画一样,在瞬间就能大致把握整体结构。这种在时间上的延续,正是音乐艺术的一大特点,所以人们称音乐为“时间的艺术”。而音乐在时间上的延续,无论长短,两三分钟或两三小时,都必须有一个结构框架,而不能是混沌一片。这种结构框架,就称之为“曲式”。
 曲式有很多种,正如大的宫殿有大的结构,小的屋舍有小的形式一样。我们现在从小的曲式开始说起。
 一首民歌的曲式,可以说是最小的了,它常常由三、四个乐句组成。你可以唱一下江苏民歌《茉莉花》,它就是非常短小的结构,中间不可能再划分出段落来了。在作曲家的创作的歌曲和器乐曲当中,也有这种结构的,因为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段落,所以叫做“一部曲式”。让我们再次来听舒伯特的歌曲《野玫瑰》,这次请把注意力放在曲式结构上。它虽然有多段不同的歌词,但是曲调却只有一个段落,只是它被重复了几次而已。我们仅听这首歌的第一遍曲调:
 [《野玫瑰》0—0’30”]
 再来听一首器乐曲,这是肖邦的钢琴前奏曲第10曲,只有二十多秒。
 [肖邦前奏曲no.10]
 当一首乐曲的结构小到了其中分不出段落来的时候,它就是一部曲式。接下来再听听肖邦的前奏曲第11曲,它也是一部曲式,只有三十几秒。
 [肖邦前奏曲no.11]
 刚才我们所举的例子都是曲式中最小的结构,即一部曲式。不过,短小的曲子不一定都是一部曲式,它也可以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在中间有一个能使人感觉出来可以稍微停顿的地方。请听勃拉姆斯的歌曲《摇篮曲》,它的旋律结构就是由两个短小的段落构成的:
 [勃拉姆斯《摇篮曲》0—1’01”]
 你可能没来得及把这首优美的歌曲分析成两个段落吧。现在我们把这两个段落分开来听一下,先听第一段:
 [勃拉姆斯《摇篮曲》0—0’32”]
 这就是第一个段落,它由两个乐句组成。你也许会想,在刚才那首舒伯特的《野玫瑰》中,有些地方似乎也可以分段。的确,《野玫瑰》一曲终有两个地方,歌唱家作了节奏上的延长,听上去似乎算是个停顿,但是曲式的划分与和声还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野玫瑰》当中,作曲家并没有在和声上造成一个完整的终止感,所以无论歌唱家在节奏上有怎样的延长和停顿,都不能把那看成是两个段落。而这首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前两个乐句构成了和声上的一个终止式,因此它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段落划分点。我们现在再来听一下《摇篮曲》的第一个段落,请注意它在和声上的终止感,这是很明显的一种稳定、收束的感觉:
 [勃拉姆斯《摇篮曲》0—0’32”]
 这首歌的第二段采用了新的材料,与第一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勃拉姆斯《摇篮曲》0’32”—1’01”]
 这种由两个段落组成的曲式,就叫做二部曲式。它在音乐中的运用比一部曲式要广泛得多。下面请听舒伯特的歌曲《极乐》(Seligkeit),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它的曲式结构就是二部曲式,你试试看能否正确地将两个段落划分出来,也就是指出它中间的停顿是在哪里。
 [舒伯特《极乐》0’10”—0’34”]
 现在我把答案告诉大家:停顿点是在两个乐句之后(也可以把这两个乐句分成四小句):
 [0’10”—0’23”]
 这之后是二部曲式的第二段,它由三个乐句组成:
 [0’24”—0’34”]
 你的段落划分是不是这样?
 好,今天我们就只谈一部曲式和二部曲式。下次来谈更大些的曲式。
 
          音乐要素漫谈——曲式(二)
 
 现在是我们在“走进圣殿”栏目中,继续为大家讲解音乐欣赏基础知识的时间了。在上次节目中,我们介绍了曲式这个概念以及一部曲式和二部曲式。今天就接着来谈这个话题。
 上次我们说,二部曲式是由两个段落构成的曲式。可能有的朋友听明白了,而有些朋友仍然觉得困惑,这是由于大家是在没有看到乐谱的情况下来听我讲解的。当你没能记住主要的旋律素材时,就很难捕捉到曲式的结构感。不过这也不要紧,你只要有个大致印象就行了,就算是完全听不出曲式结构来,而只是觉得音乐很好听,这也很好了。其实了解或不了解曲式,并不能说明我们欣赏音乐的水平高或低。当然,话说回来,如果能多懂一些音乐知识,会使您对作曲家的意图和对作曲技法有更多的领悟,这是锦上添花的好事。
 现在让我们回到正题上来。今天要请大家来认识一下三部曲式。顾名思义,这种曲式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先请大家来听一首华尔兹(也就是圆舞曲),这是肖邦的降D大调华尔兹op.64,no.1。它就是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是由极其流畅的快速音符组成的旋律,中间部分也就是第二部分是歌唱性旋律,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用字母来代表这三个部分
 ,就是A,B,A。
 [肖邦降D大调华尔兹op.64,no.11’50”]
 刚才您听到的是肖邦的降D大调华尔兹,因为它很短,人们把它称作“一分钟圆舞曲”,它还有个可爱的绰号“小狗圆舞曲”,据说是受一只可爱的、团团转的小狗的启发而作。接下来请听一首肖邦的玛祖卡舞曲,op.67,no,2。它也是三部曲式,A部是一条很单纯、很美的旋律:
 [肖邦玛祖卡舞曲0—0’29”]
 中段有很重的拍子,它仿佛是人们在跳舞时使劲儿地跺着靴子后跟,然后又踮起脚尖来跳舞:
 [同上0’29”—0’51”]
 这一部分反复了一遍,然后是一个连接句,引出了A部旋律的再现。现在让我们把这首玛祖卡完整地听一遍,它仅长两分钟。
 [同上2’00”]
 现在您对三部曲式一定有了明确的印象了。这种由三个段落构成、第三部分再现第一部分的曲式,叫做“带再现的三部曲式”,在古典的小型作品中是最常见的。不过音乐中的曲式可不仅仅是这样简单的结构,同样是三部曲式,还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具体情况,否则音乐的样式岂不是太单调了?
 刚才我们听到的两首小曲,其三部曲式的中间段落都采用了与第一部分完全不同的素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也有很多三部曲式的乐曲中间段落不是这样,它没有引进新的材料,而是将第一部分的主题材料加以发展、变化,然后在第三部分再完整地让主题出现。现在请听一个例子,这是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中“六月——船歌”的第一大部分
 ,这个部分本身是三部曲式,它的a部是这样的:
 [《六月——船歌》:0—0’37”]
 接下来的中间部分,其材料就是来自a部,但做了些变化:
 [同上:0’37”—1’08”]
 接下来就是再现了,您一定能辨认出来,这是主体的原型:
 [同上:1’08”—1’20”]
 现在让我们把这三个部分(aba)连起来听一下:
 [同上:0—1’39”]
 刚才您听到的这个音乐段落,只是一首乐曲的一个部分,这首标题为《六月——船歌》的曲子实际上还没完呢,所以我在这里用小写字母aba来标记。全曲是由三大部分(即大写的ABA)组成的,其第一大部分A就是刚才我们听到的这个长1’40”的段落,它本身是三部曲式aba。于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曲式结构:复三部曲式。较大型的作品常常是采用这种复合型的曲式,而那个标作aba的段落,就叫做单三部曲式。
 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我们的介绍暂告一个段落,在下次节目中再为您接着介绍吧。

 

        音乐要素漫谈——曲式(三)
 
 在上次节目中,我们谈到了乐曲结构,它是各种“曲式”中的一种:三部曲式,在节目将近结束的时候,又提到了“复合曲式”,即大的结构是三部曲式,而在三个部分的第一部分本身,又是一个小的三部曲式,这种大结构中套着小结构的,就是复合型曲式。假如三部曲式当中,每个部分、尤其是第一部分本身只是个“一部曲式”的话,当然就不是复合型曲式了。现在请您取一支笔、一张纸,做些纪录,这样会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我们在纸上记下曲式的图示:首先横着写上大写字母A、B、C。中间都稍留一些距离。如果是“单三部曲式”,这个图示就已经完成了。如果是“复三部曲式”的话,请您在A的下方横着画上一个大括弧,括弧下面再横着写上小写的字母a、b、a。这样的图式就是复三部曲式,即一个三部曲式里面还套着一个小的三部曲式。我们来听听上次节目中听过一部分的柴可夫斯基的钢琴曲《六月——船歌》,只听它的第一大部分的开头:
 《六月——船歌》:0-0'37"
 这是复三部曲式中的第一部分开头,确切地说,是您刚才画的图式中大写字母A下面的那个小写字母a代表的部分。现在我们来听听用大写字母B代表的中段旋律:
 同上:1'39"-2'04"
 全曲的第三部分,也就是您写的第二个大写字母A的部分,它是第一部分(包括a、b、c)几乎原封不动的再现:
 同上:2'30"-2'43"
 最后,作曲家又写了一个尾声,缓缓地收束了整首乐曲。
 现在请您在第二个大写的A下面也画上一个横着的大括弧,和第一个A下面一样,写上小写的字母a、b、a。在最后,和大的A并列,写上"尾声"这两个字。您面前展现出来的就是这首《六月——船歌》的全部曲式图示了。
 现在我们再完整地来听一遍这首乐曲。您可以看着图式,在听觉中感受它的结构。
 《六月——船歌》全曲
 刚才您听到的这首《六月——船歌》结构是三部曲式,不知您是否弄清楚了作曲家的写作格式?复三部曲式是大的三部曲式中还套着小的三部曲式,不过这只是复三部曲式的一种。在复三部曲式中还可以套着小的二部曲式。也就是说,在大写字母A下面,可以知包括小写的a和b。此外作曲家常用的还有复二部曲式,即在大的二部曲式中还包括着小的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图式是这样的:横着写上大写字母A、B。中间也空开一些距离。在A的下面有一个横着的大括弧,括弧下面是小写的a和b,也可以是小写的a、b、c。这就是复二部曲式。
 经过这一番解释,不知您有何感受,也许有人觉得很好,弄清楚了一些曲式概念,听的时候心里有了结构感,对音乐的记忆更加清晰了,对欣赏也有帮助。而有些人也许认为这些东西太枯燥太繁琐了,甚至认为听音乐没必要作这些分析,只要听着好听、感动,就行了。我不打算评价这两种观点哪一种正确,实际上您已经有自己的选择了。我只打个比方:读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我们可以仅仅沉浸于故事情节中,为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唏嘘感慨,甚至泪水涟涟;我们也可以通过对雨果的写作风格、他的个性、他所处的时代作一些了解,这样就会不仅仅停留在感动这个层面上,而是可以进一步欣赏雨果的写作艺术以及他所要表现的深层次的精神内涵了。
 最后我们来听一首熟悉的作品,马斯涅的《沉思》,它的结构是三部曲式加一个小尾声,我不做更细致的分析了,请您试试看,能否大致感觉出来它的三个部分。
 马斯涅小提琴曲《沉思》
 朋友们,关于曲式,我们今天就介绍到这儿。比复二部、复三部曲式更大些的结构,我们在下次节目中接着为您介绍。再见。
 
           音乐要素漫谈——曲式(四)
 
 今天我们接着来谈音乐中的“曲式”。前面我们介绍了一部曲式、二部曲式、三部曲式以及复二部、复三部曲式。今天要谈的,是变奏曲式。
 变奏这个词我们常常在音乐作品的说明文字中见到,比如某一部交响曲的某个乐章,采用变奏曲式云云。什么是变奏呢?这就是将一个主题作变化的重复。假如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有点像是同一个服装模特换成几种不同的装束多次登场。可能她第一次穿一件中式旗袍,第二次是西式晚礼服,第三次又换成都市牛仔装,第四次是职业装,第五次是运动装……不管服装怎样变,甚至变到你认不出来这个模特了,但实际上人还是这一个,她的修长的身体、她的面庞,还都是原来的。
 音乐中的变奏有点接近这种情况。主题本身通常比较单纯,但后面一个又一个的变奏,会展示出各种各样的性格侧面,有的行云流水,有的果敢有力,有的诙谐快活,有的气势磅礴。有经验的欣赏者会一边听出它们的新的个性,一边又能捕捉到这些变奏与主题的联系。对作曲家来说,变奏曲也是一种能够展示其想象力的体裁,他要在一个有限的主题之上,作出丰富的变化和发展,使这个主题的潜藏素质一一得到发扬,展现出新鲜的意趣。这可以说是“在有限情境中追求无限的自由”。
 现在我们就以一首变奏曲为例,对这种体裁的特征和艺术性作一个分析。这是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第一乐章。我们先来听听它的主题,它本身是单二部曲式(两个部分各包括两个乐句),第二部分中含有对第一部分材料的再现。请您注意:在我们这个录音版本里,演奏家席夫(AndrasSchiff)严格按照当时作曲家的写作,将两个部分都作重复演
 奏,而且这个重复的形式在后面的各个变奏中也都基本保留,这是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常见的模式,不过现在有些演奏家不愿意重复,这样就使全曲短了一半。
 我们把主题的两个部分连起来欣赏:第一部分长43秒,第二部分长57秒:
 0-1'40"
 主题之后,就是一系列根据它所作的变奏了。我们来看看第一变奏,主题旋律在这里变成了断续的,十分有趣,但在乐局结构以及和声上都没有变化,您听听看,能否找到它与主题原型的联系:
 1'40"-3'09"
 第二变奏的伴奏织体变得流动起来了,旋律也加上了一些小小的装饰,听上去比前面的音乐多了些动感,但是和声与乐句结构也还都保留了下来:
 3'09"-4'45"
 下一个变奏将原来的A大调变成了a小调,音乐立刻带上了另一种味道,你可以说是略微暗淡,同时节奏也变得平稳、而不再是那么律动明显了:
 4'45"-6'34"
 也许您在听我讲的时候还能领会一、二,但一听就有点不知所以然了,这是因为您眼前没有乐谱,或者您的乐理知识和音乐听觉上的记忆能力还不够纯熟,捕捉不到这里面的变化以及主题与这些变奏的内在联系。您不必气馁,我认为,您只要了解到变奏艺术的特征就行了,此外建议您多听同一部作品,听到了能够背唱下来大部分旋律的时候,自然会对乐曲有更多的了解了。
 好,我们来听第四变奏。这一次莫扎特写了三个层次,一是中间声部的旋律与和声,这是用右手来演奏的,一是低音,用左手来演奏,但左手还必须很快地越过右手,去弹第三个层次——高音区的某些音,这些音是对中间旋律的重复,它们在音响上增加了亮度。
 6'34"-8'30"
 接下来的第五变奏速度较慢,旋律带有抒情歌咏的味道,而伴奏部分则有些变化,显得有那么点戏剧性:
 8'30"-12'22"
 最后的第六变奏又恢复到了活泼的情绪之中,力度上明显的强弱对比使音乐富于激情:
 12'22"-13'44"
 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第一乐章我们分段欣赏了一遍,不知您对"变奏"这个概念是否有了一些印象?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首变奏曲,这是贝多芬为大提琴和钢琴而写的《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主题是亨德尔非常著名的合唱旋律《看啊,得胜归来的英雄》,选自他的清唱剧《犹大·马加比》。贝多芬把这首旋律写成了一首极其可爱的乐曲,它是主题和12个变奏。我们先来听一下主题,钢琴奏主旋律,大提琴作低音陪衬:
 主题:0-0'14"
 第一变奏只用了钢琴,采用两个声部的复调形式,颇有巴洛克时期的古风:
 第一变奏:0-0'18"
 第二变奏由大提琴主奏,它把旋律变得流畅如歌,有点认不出原型了,但基本和声框架还是保持着的。钢琴以轻巧的三连音作伴奏:
 第二变奏:0-0'17"
 第三变奏以钢琴的快速音符为主,大提琴作些许陪衬。作曲家用不加变化的和声保持着与主题之间的联系:
 第三变奏:0-0'18"
 第四变奏变成了原调G大调的同名小调——g小调,大提琴缓缓地奏出主题,钢琴为它伴奏:
 第四变奏:0-0'13"
 接下去的第五至第十二变奏,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我想大家都能听出它们的特点以及它们和主题之间的联系的。现在就请大家一同来欣赏由大提琴家麦斯基(MischaMaisky)
 和钢琴家阿格里奇(MarthaArgerich)演奏的贝多芬《亨德尔主题变奏曲》,全曲长11'47"。
 《亨德尔主题变奏曲》:11'47"
 朋友们,通过这两首作品的赏析,您对变奏曲式是否已经有了了解?实际上,变奏曲式的写法多种多样,我们只是按照古典的规则举出了两个比较简单的例子,以后我们还会遇到其他样式的变奏曲的。这次就谈到这儿,再见!

 

         音乐要素漫谈——曲式(五)
 
 在上次节目中,我们谈了“曲式”中的一种——变奏曲式。它是在一个主题之上进行多次变化重复而构成的曲式。我们举了两个例子,一是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另一个是贝多芬为大提琴和钢琴而作的《亨德尔主题变奏曲》。我们所举的两个例子都是古典主义时期的,相对19世纪的变奏曲来说,它们的特点是听者可以比较容易地辨认出各个变奏与主题的关系,每一个变奏的曲式结构与主题基本相同。而在19、20世纪的变奏曲式(也包括贝多芬较后期的作品)中,我们会看到作曲家们越来越不愿意被主题本身的结构、和声等因素捆住,而是追求极大限度地赋予主题新的面貌和性格,因此变奏和主题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微妙,假若没有很内行的耳朵,或者根据乐谱进行仔细的分析,很难辨认出这种内在联系,比如勃拉姆斯的《海顿主题变奏曲》、爱尔加的《谜》变奏曲、布里顿的《布里奇主题变奏曲》等等。
 在我们的节目里,由于大家都没有乐谱在手上,没有办法做复杂的分析,所以就不涉及19世纪的变奏曲式了。今天我们要做的,是追溯过去——看看18世纪以前的巴洛克变奏曲式风格,它可以说是后来种种变奏曲式的出发点。
 在17世纪也就是欧洲音乐的巴洛克时期,作曲家们非常喜欢这样一种写作模式,即在一个固定不变的低音主题之上做各种各样的变化,这实际上与基督教音乐有着渊源关系。在中世纪西方多声音乐的形成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这就是不论有几个声部,两个、三个或者更多,其中必须有一个声部是正宗的圣咏,围绕着这条圣咏旋律,其他声部可以做各种变化。后来这个固定的旋律不再局限于圣咏,可以采用民间旋律或者是作曲家自行创作的旋律,但这种多声写作思维却保留了下来,它同时也是一种高超的写作技巧:人们必须在一个不变的固定旋律之上寻求音乐的多样化,寻求自由,这对写作者的想象力和逻辑能力是个考验。这种变奏曲式在当时有另外的名称:“帕萨卡利亚”,或者是“恰空”(也译作“夏空”),虽名称不同,但两者之间的差别不大。
 现在我们来听一首非常著名的帕萨卡利亚,这是巴赫的管风琴曲BWV582,全称是c小调帕萨卡利亚和赋格,我们只听第一部分帕萨卡利亚,请您注意,这是改编为管弦乐队的版本。先来听固定低音旋律,它是缓慢的三拍子:
 0-0'24"
 接下去,巴赫在这条低音旋律之上作了20次变奏,你绝不会感到腻烦,而是会感到美不胜收,你会感慨:在这样一条朴实无华的低音旋律上,竟然会发展出这么美丽的音响来。这条低音旋律本身在变奏中会有些节奏变化,比如在第5变奏和第九变奏中,它被加上了装饰,音符变的短促了。我们来听听第5变奏:
 1'59"-2'21"
 在第11和第12变奏中,这条低音旋律被移到了高音声部:
 4'14"-4'35"
 在全部20个变奏中,巴赫的写法真是多种多样,难怪后人要把他的作品当作典范来学习。
 我们在这里不一一分析了,请大家来欣赏这首“帕萨卡利亚”,你如果在各个变奏中辨认不出来这个固定低音旋律,也不要紧,就只管来感受巴赫所代表的如宏伟殿堂一般的巴洛克音乐风格吧。请听管弦乐版本的“帕萨卡利亚”(如果您有条件,最好再听听管风琴原作),它长8分钟,由澳大利亚悉尼交响乐团演奏,皮克勒(Pikler)指挥。
 巴赫c小调帕萨卡利亚和赋格的第一部分:帕萨卡利亚
 刚才您听到的是巴赫的c小调帕萨卡利亚,BWV582,原作是管风琴曲,这里是由斯托科夫斯基(Stokowski)改编为管弦乐队的版本。
 这种叫做帕萨卡利亚的变奏曲式主要盛行于巴洛克时期,不过现代也偶然有人采用。我觉得它就像是在一个稳固的地基上盖起宏伟华丽的宫殿一样,使人充分领略到巴洛克音乐那种建构性特征。
 好,今天我们就谈到这儿,下次将为您介绍回旋曲式。
 
            音乐要素漫谈——曲式(六)
 
 各位朋友,你们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谈音乐中的曲式这个话题。
 回旋曲式(Rondo)是我们常常会碰到的一种曲式。它的基本模式很简单,是这样的:有一个音乐主题(或者说是一个段落)在全曲多次出现,而在每次出现之前,都要插进新的材料。用字母标记,就是:ABACADAEA这里面的A就是那个多次出现的主要主题,B、C、D、E是新材料,其专用名词是"插部"。一首回旋曲至少要有两个插部。在上面的图式里一共有四个插部,分别称作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插部。
 现在我们来听一首非常简单而且很好听的例子,这是巴赫的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虽然只有两分多钟,但采用的就是上面我们列出的共有9个部分(主题出现5次,加上四个插部)的回旋曲式。我们先来听听主要主题,也就是"A":
 0-0'15"
 这个主要主题是由乐队奏出的,接下去的第一插部也就是B,由独奏小提琴演奏主旋律,乐队给以简单的伴奏:
 0'16"-0'30"
 接下来我们会第二次听到主要主题A,仍由乐队演奏:
 0'31"-0'45"
 第二插部C也是以小提琴为主:
 0'46"-1'00"
 接下来的A我们就不再听了,请听第三插部D:
 1'16"-1'31"
 第四插部E更加活跃,也稍长些:
 1'46"-2'16"
 主题和四个插部我们都已经熟悉了,现在让我们把这个乐章完整地来听一遍,里面的A都是由于乐队演奏的,每次出现都保持原样,而四个各不相同的插部则展示了独奏小提琴的光彩和演奏技巧,除了第四插部以外,每个段落几乎都是15秒钟。整个乐章一共长2'37",演奏者是小提琴家布莱济娜和罗马卡梅拉小组,由杜维尔指挥。
 巴赫的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2'37"
 刚才您听到的,是巴赫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采用回旋曲式结构。通过这个简短而明确的例子,您对回旋曲式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了。不过我要提醒您,这只是回旋曲式的一种。实际上它有许多变体,尤其是在巴赫时代以后,人们常常自由地将它进行改造,使之变的更加丰富、自由。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将回旋曲式和奏鸣曲式(关于奏鸣曲式我们将在以后作详细介绍)相结合,称作"回旋奏鸣曲式"。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贝多芬的例子,这是他的G大调钢琴奏鸣曲op.31,no.1第三乐章。图式是这样的:ABACABA
 请您注意:这里面除了A是多次重复以外,B也出现了两次,而且这两次的调性不同,第一次出现在属调上,第二次回到主调上,这样就符合了奏鸣曲式的调性布局了,而且中间的那个C也写得很像是展开部。我们可以把上面这个图式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和第三部分都包含A、B、A,中间是C。现在让我们来听一下贝多芬这首回旋奏鸣曲式的A部主题,只听它的开头部分:
 0-0'22"
 这只是主题A的一部分,后面有对它的重复和发展。然后我们会听到在属调上的第一插部B:
 0'57"-1'31"
 接下去就A的再现了,让我们再来熟悉它一下:
 1'32"-1'55"
 下面的第二插部C(或者称作按照奏鸣曲式称作"展开部"),是用主题A的材料进行一系列变化、发展,从这种写法上来看,它更像是奏鸣曲式那不稳定的展开部:
 1'55"-2'33"
 好,对贝多芬这个乐章中的几个素材我们已经有印象了,现在就请大家一边看着上面的图式,一边来听这个乐章。请您注意:相当于奏鸣曲式再现部的第一个A,其伴奏织体是不同于一开始的,而且它后面的那个B,从原来的属调上改成了和A一样的调性。此外,最后一个A也有速度和风格上的变化。您可以在听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在弄清楚曲式结构上,也可以单纯地享受音乐的美。这个乐章长6'36",由钢琴家肯普夫演奏。
 贝多芬G大调钢琴奏鸣曲op.31,no.1第三乐章6'36"
 刚才您听到的,是贝多芬G大调钢琴奏鸣曲op.31,no.1第三乐章。最后请听莫扎特的单簧管协奏曲K622第三乐章,在此就不预先听其中的各个主题素材了,只是把图式告诉大家:ABACBADA
 请您仔细看上面的图式,这又是一个自由运用回旋曲式原则的例子,在实际作品中是常常会这样"出格"的。这个单簧管协奏曲的第三乐章长8'21",由单簧管演奏家查尔斯.内迪赫以及奥菲欧室内管弦乐团演奏。
 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的第三乐章8'21"
 朋友们,这次的走进圣殿栏目就到这儿。在下次节目中我们还将为大家介绍其他曲式。

 

          音乐要素漫谈——曲式(七)
 
   各位朋友,你们好!在今天的走进圣殿栏目里,我们要谈论的是音乐曲式中最大的一种结构:奏鸣曲式(sonataform)。
   "奏鸣曲式"这个术语我们常常在欣赏音乐尤其是大型音乐作品中会提到,通常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这类多乐章的作品,第一乐章都是采用奏鸣曲式,因此也有人把奏鸣曲式称作"第一乐章曲式"。在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奏鸣曲式是指乐曲的结构,即曲式,而奏鸣曲(sonata),则是指体裁,如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等等。这两者名称相近,是因为在实质上的确有密切联系,奏鸣曲式就是从奏鸣曲这种体裁中逐步形成的。最早的奏鸣曲是单乐章的,它的结构是奏鸣曲式的雏形,后来发展成为三个乐章的古典模式,其第一乐章都是采用奏鸣曲式的。现在让我们来画一个图式:
   这就是奏鸣曲式的大致轮廓。呈示部的任务,是把该乐章的主要素材展示给听者,展开部(也叫做发展部)的任务是将前述材料作进一步的发展,这一部分的特点是情感的跌宕起伏、剧烈的矛盾冲突和对主要素材潜力的开掘。再现部,顾名思义,是再一次完整地呈现主要素材,但它不是简单的再次重复,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对主要素材的回顾,以及对整个乐章的总结。如果您前段时间听过我们介绍的三部曲式,可能会提出问题:这奏鸣曲式不是和带再现的三部曲式一样吗?的确,奏鸣曲式与带再现的三部曲式极为接近,同样是三个部分,同样是带有再现,但奏鸣曲式有它自己特殊的规律,或者说是规则,让我们来一一解释。
   在奏鸣曲式的第一部分"呈示部"中,有两个形成对比的材料,第一个称做"主题",第二个称做"副题"(也有人称作主部和副部)。它们除了在个性上不同以外,在调性上也要形成对比。现在我们就以一部作品为例,来分析一下奏鸣曲式的结构。我选择的例子是贝多芬的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它规模比较小,在结构上比起后期的奏鸣曲式来要单纯一些,所以是个很好的教学例子。
   请您在呈示部的大括弧下面横向写上主题、副题。在主题下方写上f小调,在副题下方写上小调。
   现在我们来听一下以上行分解和弦为主要材料的主题旋律:
   0-0'12"
   这就是呈示部中的主题。在它之后是一个过渡性乐句,它的任务是从主题逐渐过渡到副题去,请听这个过渡性乐句:
   0'13"-0'27"
   紧接着是副题,它的旋律进行方向与主题正好相反,是从上往下,调性则改在了小调上:
   0'28"-0'52"
   副题之后,贝多芬又写了一个小结尾,这是呈示部的收束材料,它的调性在bA大调上。
   0'53"-1'02"
   到此为止,呈示部就结束了。展开部是对主题、副题材料的自由发展,在这里,它们不再是像原来的样子了,而是在调性上不断变换,乐句结构也被打散了,并且还加进了新材料,听上去整体情绪不大稳定。我们来听一下这个展开部:
   2'04"-2'48"
   这就是展开部的开头部分。在这里由于调性频繁的变换、乐句结构的改动,以及演奏手法的多样化,造成了不稳定感以及情绪上的起伏、深化。而接下来的再现部则又会使人感到比较稳定明朗了,它和不稳定的展开部形成了对比。现在我们对刚才的图式再做个补充,即在展开部里面也写上主题和副题,它们的调性都是f小调。
 再现部中的主题和呈示部中基本相同,我们就不在这儿听了,这里重要的是副题的变化:它的调性回到了和主题一样的f小调上,这就是奏鸣曲式的一个重要规则:再现部里的副题要有"调性回归",或者叫做"调性服从"。服从谁呢?服从主题的调性(通常称作主调——即主要的调性)。由于副题的调性回归,所以原来的过渡乐句也就有了一些变化。现在我们来听一下回到主调上的副题:
   3'36"-4'01"
   最后是结束部材料,它的调性现在也回到主调(f小调)上来了:
   4'01"-4'17"
   好,我们已经把这个乐章的结构搞清楚了。不过要提醒大家,贝多芬在这里还有大段的重复,即呈示部本身作了重复,当展开部和再现部演奏完了之后,这两个部分又连在一起重复了一遍。乐谱中的重复记号是║:……:║,据此我们可以再画一个图式:
    ║: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
   现在我们就一边看着图式,一边来听这个乐章。
   贝多芬的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朋友们,刚才我们以贝多芬第一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为例,讲解了奏鸣曲式结构,相信您已经有了基本概念了。如果您仍然觉得在听觉上抓不住这些规律,也没关系,因为曲式这门学问绝不是简单的几条规则,在音乐学院里,老师们至少要用一年的时间来授课,而且学生们在课下还要做大量的作品分析和写作,才能逐步掌握。况且,不论是哪种曲式,不论是哪种规则,它们在实际作品中的运用都是非常灵活多变的,否则作曲家们不就是照猫画虎,所有的作品也都千篇一律了嘛。
 好,今天的走进圣殿栏目就到这儿。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