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扬小说:孩子给薄熙来写信也是参与政治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51:06
孩子给薄熙来写信也是参与政治生活2011-03-02 16:54:09 来源:红网

  全国两会在即,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何参与政治生活,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科技发展影响着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3年前代表委员开通博客与公众交流是新闻,现在微博问政也红火起来。今年两会前夕,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将自己准备上两会的议案、提案和建议发到微博上,先让网友“围观”,听取意见。截至2月26日18时,仅新浪微博就已经有122位全国人大代表、166位全国政协委员开通了账号。

  感叹潮流变换太快的同时,2月28日《重庆日报》的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前不久,重庆云阳县凤桥小学五年级二班学生康漪琳给市委书记薄熙来写信,感谢市委、市政府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好政策。薄熙来作出批示,并委托工作人员给小漪琳送去了慰问品。“薄爷爷,我们现在的生活真幸福!”,琢磨10岁小朋友康漪琳的这席话会发现,实际上当康漪琳提笔写信时起,她就在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了,或许很多人并没意识到这点。

  康漪琳的际遇告诉我们:参与政治生活,未必非得有个特殊的身份,可以不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也可以不是传递时政信息的记者,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参与政治生活,未必非得要紧跟潮流去注册一个微博,像小漪琳一样,用最原始的书信方式也能表达自己的诉求;参与政治生活,未必非得到三月的两会期间,公民随时随地都能忧心“天下兴亡”,承担“匹夫之责”;参与政治生活,未必非得表达自己的愤怒,提出质疑和责难,还可以像小漪琳一样表达感激和幸福,支持同样是政治前进的动力。

  当人们在电视里看到某个政府会议场景时,与会人员阐述和讨论那些颇为专业和抽象的政策决议,严肃的语调经常无法引起观众的兴奋,传达的信息也不能在大脑里形成条件反射。人们似乎并不怎么关心政治,或是体会不到这些宏大的叙述背后蕴含的变革力量。远离公众生活是公民社会的不幸,可以预见两会要讨论物价稳定、房价调控、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民生问题;但这些热点决不能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自说自话,需要我们的共同关注。各项政策的落实也需要我们齐心合力、共同推进。

  政治看似是“大人们”或是决策者的事情,离自己很遥远,也看似很抽象。然而,你不关心政治,政治也会关心你,这是离自己很近也很具体的事情。就拿康漪琳的经历来说,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召开后,云阳迅速启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加快建设寄宿制学校,减少上学孩子的奔波之苦;启动爱心午餐计划,保证留守儿童吃上饭、吃热饭、吃饱饭;边远高寒山区的学校,也启动了温暖工程。去年9月,康漪琳所在的凤桥小学,还被确定为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培养“4+1”项目实验学校。过去一年,小漪琳感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爱,学习、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变化。

  然而,在公民社会中,你被政治消极地“被关心”与积极主动地关心政治可能会大不同。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一个好的公民,应该既有能力去统治,也有能力被统治,这种双向的能力是一个公民的美德。”作为一个公民,既有权利也有责任,这是双向的。一个积极公民,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会奋起反抗,那些既不主动寻求影响公共生活,又在权益受到侵害时无所作为的人,只能算是“法律上的公民”罢了。比如,重庆留守儿童政策上,康漪琳既可以用稚嫩的声音表达对政策的肯定,她也可以以自己切身感受提出改进完善的建议,无论肯定或批评至少是对政策的一个反馈,这比无动于衷的被动接受强得多,有双向交流才能让政策积极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