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科技女的多吗:【子实推荐】叶檀:实现收入公平需要政府流着道德的血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35:03
本文引用自子实《【子实推荐】叶檀:实现收入公平需要政府流着道德的血液》

【名家论道】

叶檀:实现收入公平需要政府流着道德的血液

来源:国际财经时报

 

实现收入公平,是民众长期以来的希望,希望在不公平的分配体制、在财富大转移、在连续的隐性通胀中被击得粉碎。十二五开局之年,民众又看到了希望,希望不会成为奢望。

 

2月27日,全国2B召开前夕,温家宝总理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明确提出要提高个税起征点,这说明政府痛下决心实现收入公平,以提振内需。

 

实现收入公平首要条件是政府需要流着道德血液。各个行业都可能存在不公,不公的源头在体制。

 

以房地产市场为例,当地方政府成为主要的利益受益者时,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任何调控都将受到猛烈的抵抗,这一抵抗力量与房地产开发商、既有的投资者相结合,形成密不透风的黑箱式组合,个体、各个阶层的经济理性,组合成疯狂的群体非理性。要扭转中国房地产泡沫的风险,首先要改革利益分配结构,打破铁板一块的利益组合。

 

目前进行的房地产调控,市场、货币、行政三管齐下,可以起到短期冻结市场的作用,是抑制房地产泡沫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在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急剧下降、房地产价格稳定后,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源头治污必须提上议事日程。否则,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向计划经济的分配体制逆转,这并非市场经济时代大众乐见的结果。3600万套的保障房建设体现出政府对于稳定房价预期的渴望、对民生的体恤,同时可以更进一步,在房地产市场稳定后,以改革分税制为中国健康的房地产市场打下百年基业。

 

政府的市场伦理体现在对实体经济的体恤中,体现在对民生的真实提振中,更体现在真实可靠而完整的数据之中。有一本美国畅销书,书名就是《统计数据会骗人》,统计数据既能树立政府公信力,也能在一夜之间摧毁政府公信力。统计局有必要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分别列出政府、企业与个人的消费,在房地产指数计算中列入标本楼盘的具体涨跌价格,在最低工资平均增幅中刨除通胀因素,在公布国企利润时列入社会成本与资本收益数据——这一系列详尽的数据,才能够让我们得出真实的而非偏颇的判断,对中国建立民生社会与科学管理社会功莫大焉,对于约束政府行政开支同样有奇效。

 

实现收入公平需要将收入与通胀挂钩。提高个税起征点是民生之虹霓,这对于为了保证财政收入而胡乱论证个税起征点、认为提高个税起征点对于市场不力者是迎头痛击。不过,仅仅提高个税起征点是不够的,今年提高300、明年提高200,全民热议、人大决议、政府调研,是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

 

我们能否从技术上一牢永逸地解决个税起征点的问题,如将个税起征点与通胀挂钩,如此一来有三大好处:首先,保障民众的实际生活水准不会因为通胀而下降;其次,政府进入了自我约束机制,一方面负债的政府总是希望通过通胀缓解债务负担,但通胀将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因此政府不可能实行无限度的通胀策略;其次,减少了行政成本,使个税起征点可以明确的预期。

 

个税起征点与通胀挂钩并不麻烦,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通胀恶化时,曾经发行与通胀挂钩的国债,有效地收回了货币抑制了通胀,纵观全球,从美国到巴西,与通胀挂钩的债券成为常规手段,并不存在通胀难以计算的问题。更何况,我国个税征收由单位代扣代缴,不会增加统计人手、增加麻烦。税务部门的人员素质也应该提高了、也该多做点事为个税的彻底改革打下基础了。

 

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交流时,明确提出“要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目前我国资本与货币市场投资方兴未艾,以“余含泪”为代表既得利益阶层可以不花成本十年内取得近亿甚至过亿收入,提高资本所得税征收额理当提上议事日程,否则,中国在证券市场大发展会成为财富大洗牌的同义语。

 

最后,并非最不重要的是,提高民众收入意味着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如果不提高市场效率与行政效率,那么,提高民众收入会催生通胀预期。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处于痛苦转型期,对于极力求生、努力奋进的中小企业,政府应该给条出路,通过税收优惠促使中小企业到中西部去,进行产业升级,保障有效率的中小企业不会成为产业转移的祭旗者。

 

十二五期间,全球产业转移,中国产业转型,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通过消费税让地方政府努力提振本地民生与消费,通过公平的市场化杜绝财富剥夺提振整个社会的运作效率,通过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振内需,是社会公义步步向前、市场公平步步推进的题中应有之义。

 

(本文发表于:2011-3-1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简介】 叶檀博士,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每日经济新闻》主笔、《解放日报》经济评论员,央视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在《南方都市报》、《南方人物周刊》、《财经国家周刊》、FT中文网等多家媒体开辟财评论专栏。获《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度青年领袖、中国证券市场20年回顾与展望论坛20年最具影响力财经传媒人奖等奖项。主要从事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金融等领域写作。著有《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中国房地产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