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面歌王 大鹏:古今贤母之二十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2:36:48
顾母教炎武坚守气节

明末清初杰出的爱国志士、进步思想家顾炎武,他的成名,是与他母亲的道德教育分不开的。

顾炎武从小过继叔父家,嗣母王氏是太学生王逑之女,出自书香门第,年轻时便失去了丈夫。在漫长的岁月中,她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和精力都放在教育嗣子顾炎武身上。这位颇有远见和学识女性,不仅注重对孩子文化知识的灌输,更重视对孩子道德的培养。

年幼的顾炎武,每天在母亲的督导下读书写字,母亲还经常给他讲各种爱国故事,讲屈原怒沉汩罗江的悲壮;讲文天祥、岳飞为了坚持民族气节而宁死不屈的故事。讲到志士名言,还常常再三吟咏,让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顾家有田四五十亩,收入可达小康。但顾母从不私蓄资财,将大部分收入资助贫困的乡邻,自已和儿子过着相当俭朴的生活。有意用生活的清贫来砥砺顾炎武的意志。她那富有同情、乐于助人和排忧解难的美德,对幼小的顾炎武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顾炎武生活的明末,北方清兵压境,形势岌岌可危。一六四五年五月,清军占领南京,并纷纷南下,占领了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由于满清贵族实行民族压迫政策,不堪忍受压迫的江南各族人民,纷纷举行反清起义。顾炎武也毅然参加了义军。义军失败后,他又返回故乡参加昆山保卫战。昆山陷落,顾炎武生母何氏被砍断右臂,两个弟弟均遭不幸。嗣母听到凶讯,悲痛欲绝,她不愿做异族统治下的顺民,便绝食殉国。在未死之前,她再三叮嘱顾炎武:“我虽妇人,与国俱亡。汝勿为异国臣子!”要他“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还告诫儿子,要坚持民族气节,不做清朝的官。她用自己的行动和生命完成了教育孩子的最辉煌的一课

国破、家亡、母死的惨景在顾炎武心里留下了难以平复的创伤。母亲的临终嘱咐,使他永世难忘。他拒绝和清政府合作,对那些为个人荣华富贵,媚事清廷,毫无民族气节的明朝降臣降将,痛加斥责。清廷多次请他赴京入仕,都被他严词拒绝。他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口号,后来又成为清末的维新志士和千百万爱国者的口号,影响十分深远。

          这真是:

        学者顾炎武,家有贤良母。

        千篇忧国文,气节高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