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旅行社:寄望十二五:从“字变”到“质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06:37

04期 2011.03.06

导语: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备受世人瞩目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即将提交两会审议,并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指引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路线图。回首历史,五年计划伴随了中国半个世纪的发展,到今天与五年规划之间一字之差的背后,展现了什么样的历史转变,寄望“十二五”,人们更大的期待是什么?[凤凰网2011两会专题][网友评论]

从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今年将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半个世纪过去了,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字之差的背后,是什么样的故事?

实施“一五计划”源于“向苏联老大哥学习”

众所周知,五年计划,是从苏联传过来的。苏联从1928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41年第三个五年计划被德军入侵打断,苏联的国力已大大增强。1953年,中国受苏联影响宣布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当时,实施五年计划是为了彻头彻尾地实施计划经济,实现理论对实体的高屋建瓴的把握和指导,有意识地消除在供需过程里面的浪费,通过对系统完全地人为干预和设计,来实现系统的高效和完整,通过各级环节相互咬合的运作,使供与需之间处在均衡的状态。[详细]

计划经济结束,五年计划悄然转型

人为设计的计划经济系统从来不可能像机械系统那么完整,那么贴合,所以计划经济无论它有如何强大的力量,系统本身的不确定性是没法克服的。改革开放之后,这种矛盾的碰撞不断加强,当时的中国经济陷入到“一统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统”的怪圈之中,最终中国还是在计划和市场之间选择了市场。而在当时制定的“六五”(1980-1985)计划,也从“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改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从此,五年计划悄然转型,计划的重点从经济开始想社会发展转型。[详细]

十一五“计划”让位“规划” 揭示政府职能转变

2005年政府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出现一个亮点,从“十一五”开始,“计划”让位于“规划”,这也意味着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不会再事无巨细,而是更多的进行宏观调控,并且进行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多的提供公共服务。[详细]

.research{font-size:12px; font-family:"宋体"; margin:0 auto;}.research h2{font-size:12px; padding:2px 0; margin:0;}.research span{ font-weight:bold;}.research .button{ height:23px;}.research td{ line-height:18px;}

调查

1.你认为为什么要制定“五年规划”?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推动社会有序发展 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2.你对从“计划”变“规划”有何看法? 政府不再事无巨细的过问经济 政府职能更多的转向公共服务 说不清 3.你对“十二五”规划有何期许? 改善财富分配 转变政府职能 打造绿色GDP
 

195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计划”和“规划”:“计划”是指工作或行动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规划”是指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显然,后者更加注重宏观性、战略性和长远性。

把权力交还给市场

资源配置主要由市场调节还是由政府直接决定,这是计划经济下的计划和市场经济下的规划的一个根本区别。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从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中跳出来,转为对经济的宏观调节。规划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具体活动不具有约束力。政府这时候该做的就是规划宏观的政策,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五年计划”,政府的计划细致到每根针该卖多少钱,那显然不是政府该干的事儿。[详细]

政府角色回归公共服务

“计划”让位于“规划”,是否意味着政府工作更轻松?显然不是。相反,政府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裁判员”并不比“运动员”好当;其次,“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是政府的四大职能,这后两项任务是政府极为重要的职责,也恰恰是当前政府最为薄弱的环节。所以,政府应该转变职能,开始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责了,政府要有自我约束,要对百姓有所承诺。从“十一五”规划开始就强化社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并成为配置财政、税收等公共资源的重要依据。而“十二五”规划将更看重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详细]

功夫下在公共政策“路线图”上

在市场配置资源的今天,规划将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指导性,规划指标少而精,而且总体上是预测性、指导性的。同时,经历了三十多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人在物质上得到了极大的富足,但是在社会公共品上却依然匮乏,甚至是严重缺乏,所以政府应该承担起过去没有忽视的责任,在公共服务上为中国规划社会发展的“路线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