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杨文俊祖籍:郑李锦芬特别中国路--美国安利公司执行副总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59:16

郑李锦芬特别中国路

在风云变化的中国直销市场上,有进有退,有舍有得,郑李锦芬却始终懂得如何保住“直销的本质”,让安利公司持续成长。

“从我身上能学到什么?”郑李锦芬重复着问题,目光顿时变得游离起来,甚至有点不知所措,她转过头看向颜志荣。右手边的颜志荣哈哈大笑,安利大中华区行政总裁,这时正将自己1.9米高的身躯斜放在矮矮的转椅上,用一只手托着腮,长长的腿支撑着地面漫不经心地转动着转椅,“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比较适合,郑总的成功源自于聘请好的员工。”说完坐直了身体,展露出一个坚定的微笑。

此时的郑李锦芬也因此彻底放松下来。作为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1977年加入安利的郑李锦芬从1993年筹建安利(中国)时便开始与颜志荣共事,近20年的合作早已让他们默契十足。事实上,在安利(中国)有这样长时间共事的同事并不少见,核心管理团队几乎都是15年前安利(中国)成立之初时加入的。在郑李锦芬的管理理念里,“安利是杰·温安格与理查·狄维士两个美国人创立的家族企业(1959年),我希望安利在中国也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郑李锦芬每个月会给员工写一封“家书”,娓娓道来,诉说这一个月来发生的事情。身处管理高层的她会随时将女性温柔的一面展现给员工。她会开心地跟你说,“当我得知自己被《福布斯》评为‘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女性’时,第一个通知了我的先生和孩子,我想让他们分享。”

郑李锦芬喜欢淡淡地微笑。可是,在这份平和的温柔背后其实也有一份中国女性特有的坚韧。因为直销业在中国的发展并非一路平坦,而安利风雨无阻地走过了15年,2009年以200亿元的销售额位列中国直销企业首位(第二位完美公司销售额为70亿元)。郑李锦芬的人生信条是:“在困难面前,没有男人和女人的区别。”这就是她的坚强和智慧。

市场意志

1998年4月21日,中国政府宣告所有以直销、传销形式销售的公司一律关闭,安利未能幸免。这意味着,1995年开业的安利(中国)公司不到3年就要面临关张的深渊了。凌晨两点,北京长安街上的安利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郑李锦芬拨通了美国总部的电话,老创办人理查·狄维士说了两句话:“So what do you think the headquarter can do for you?(总部可以给你们什么帮助?)”“We will persist!(我们会坚持到底!)”支持是得到了,但如何抉择、怎样做,还必须由她自己决定。那一晚,郑李锦芬彻夜未眠。

回忆起来,郑李锦芬认为那是她遇到的最困难的事情。“直销模式”是安利起家之本。直销起源于美国,是指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含单层直销和多层直销。但传到中国以后,却产生了变异,比如传销。

“那时,由传销引发的诈骗非常猖獗,如果政府不下达一刀切的禁令,就无法保障广大民众的利益。”在夜深人静的思索中,郑李锦芬理解了中国国情,但并不是说她放弃了中国市场。郑李锦芬确立了“不慌、不乱、不离、不弃”的八字方针,在连夜发出的公告中清晰地写着:“安利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郑李锦芬的坚强与智慧在这次磨难中显现出来。此后,安利(中国)一面全面停止工作,忍受着每月千万元人民币的损失;一面继续装修着公司刚在广州最高建筑物(中信广场)花巨资买下的办公室。

其实,从禁令发出的那一天起,郑李锦芬就知道,自己必须做出退让。她开始往返于商务部、工商局等多个政府部门,向他们说明安利的实际情况和退让的诚意。因为她清楚地知道,中国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市场。1990年还在安利(香港)担任总经理的郑李锦芬便敏锐地读懂了内地市场,当她将投资中国内地的计划书摆到查·狄维士面前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把香港比作一个小河塘,台湾就是湖泊,而到了内地才知道什么是大海。”正是这句话打动了安利的创始人。1992年,安利(中国)工厂在广州经济开发区奠基,1995年正式开业。开业之后的第三年(1997年),安利(中国)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4亿元,如今中国成为安利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