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细犬vs土佐视频:父母要掌握“教育但不打骂”的艺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5:05:31

   
    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多少家长会感到头疼脑胀:宠着不对,不宠着不忍;放任自流不是,严加管教又不舍……如何在宠与不宠、管与不管中取舍平衡,真是一门不小的学问

     有位教育专家说过:不是穿了西服就变成绅士,不是生了孩子就会做父母。做父母需要学习,需要学会如何爱。学会爱是个很大的命题,需要慢慢去学,最简单的第一步就是不再打骂孩子,不做穿西装的野人。

     打骂式教育在中国还很普遍

     自古以来,“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在中国家教观念中根深蒂固。如今,当快乐教育、赏识教育等教育理念冲击传统教育时,总有不少中国父母抱怨:打孩子不好,可不打孩子又没办法。

    据中国官方媒体公布的一项由教育和法律界联合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家庭中打骂孩子现象十分普遍,有2/3的儿童挨过打。3.6%的孩子在家里“经常”挨打,“偶尔”挨打的高达57.3%,表示“从未”挨过打的占39.1%;有15%的孩子在家里“经常”挨骂,“偶尔”挨骂的高达69%,表示“从未”挨过骂的只有16%。

     尽管许多家长意识到打骂式的教育并不正确,但遇到孩子气人、不听话时,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恼怒之下举起手,想先阻止眼下的情景继续发生。殊不知,这一打一骂,并不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还很可能给孩子的心灵造成永久性的创伤。如此粗暴的教育方式,也是家长缺乏教育耐心和教育方法的表现。

     比打骂更有效的教育方式

     “比起出现问题临时抱佛脚,家长们完全可以把功夫下在平时,防患于未然。”迪诺少儿素质英语的李老师,不仅是优秀的英语教师,更是很有一套的教育工作者。他建议,家长平时要对孩子明确规定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被禁止的,事先向孩子表明在禁止做某事上的坚决态度。说清楚什么样的行为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耐心向孩子讲明道理。让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更要清楚,如果谁违反规定或犯了错误,都要对事情负起责任来,承担后果。

     父母在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上,自己也应该以身作则,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信服。比如,开车时,父母要主动系好安全带,否则面对孩子偶尔耍脾气不系安全带,家长的制止能有多大说服力?

     家长们更要树立一种意识,孩子也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而不是某几个人的私有财产。因此,平时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塑造家庭民主平等的氛围也至关重要。这样,孩子和父母可以合理地商量某些事情,比如周末可以稍微晚睡一会儿,避免了孩子固执的坚持而带来不必要的吵闹。

     教育学中常提到一个说法,叫漠视不良行为,这也许对那些面对孩子无理取闹束手无策的家长有帮助。在孩子乱发脾气时,要采取不予理睬的办法。没人理睬,孩子往往感觉无趣或者手段无效,也只好作罢,而且下次就不再轻易无理取闹了。

     当然,孩子们的性格和特点千差万别,没有什么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孩子最忌讳对一些事情一知半解,然后以偏概全。比如“赏识教育”,教育需要赏识,但赏识只是教育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在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的过程中,没有必要的惩罚是不行的。但如何惩罚、如何建立规则、如何树立权威、如何让孩子承担责任,却是个很大的学问。

     很多家长一看到一种方法有那么多条条框框,那么多讲究,不免头疼,于是又回到老路,怎么简单怎么来。对于孩子的违规行为,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大发雷霆动口又动手。如果我们在教育孩子上不注意科学性和发展性,不着眼长远,只是循着老习惯,由着小脾气,那么受害的是孩子,受害的终将也是大人。

     看看别国在处理类似教育问题上还有哪些可借鉴之处。

     美国:虐待行为可举报

     虐待儿童包括身体伤害、精神创伤、性侵害,以及忽视儿童需要等。着美国,举报虐待行为,可以打911,也有全国范围的免费热线电话:National Domestic Violence Hotline,各州都有相应的专门机构。任何人只要发现有这种行为发生,都可以报告,警察也视情形介入。幼小的儿童需要外人帮助,很可能是他们的老师,也可能是邻居。这些组织机构不但帮助制止虐待行为,还对家长和孩子提供心理辅导。

     美国长大的孩子,少受父母打骂之苦,所以由不得父母掌控他们的一切,叛逆性较强。但他们从小就学习批判性思维,有独立见解,创造力较强,自主自立也较早,他们认为成年后还依赖父母是件羞耻的事。

     瑞典:不打小孩儿已经30余年

     瑞典是全世界第一个反对打孩子的国家,早在1979年就有法律规定打孩子是违法的。2009年,瑞典曾举行活动欢庆“禁止对儿童体罚”30周年。

     瑞典人反对父母在人前教子,更不允许当着人面斥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因为这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这样做是一种犯罪。有人认为瑞典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否太“过火”了,但事实证明,受到父母良好尊重的孩子同父母大多非常合作,他们待人友善,懂礼貌,同大人谈话没有一点局促感,自我独立意识强。

     西班牙:不打骂运动兴起

     西班牙的“教育但不打骂”运动是去年6月开始的。在运动中,组织者给父母、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提供讲座,力图使他们相信,打骂不是教育手段,而是必须加以取缔的习惯。他们希望西班牙采取禁止体罚的法律。

     英国:好性格从餐桌养起

     英国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多是幼儿时期家长迁就造成的,因而他们特别重视幼儿期孩子的偏食、挑食问题。

     如果孩子一个劲地只吃某种菜而对其他菜不屑一顾时,家长不是上去批评或者打骂,而往往会把孩子只吃的那一种菜收起来。他们还认定,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人见人厌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