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娅里欧妮写真:周恩来总理与天津南开中学的深厚渊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47:57

周恩来总理与天津南开中学的深厚渊源

  • 发布日期: 2011-03-05 00:00
  • 作者:孙海麟

  1913年2月,周恩来随伯父一起从辽宁搬到天津。8月16日,参加南开中学入学考试。8月19日报到入学,编在一年级己三班(以后改为丁二班)就读。

  那时南开中学的学制是初中两年、高中两年。从1913年8月至1917年6月,整整四年间周恩来一直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并且住宿在学校里过集体生活。从十五岁到十九岁这个年龄,正是一个年轻人思想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当时看,南开中学的教育是进步的,有特色的:学校在各方面都要求严格,积极倡导开展课外活动,这些教育对周恩来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南开学校的校长张伯苓说:“周恩来是南开最好的学生。”在学校求学时,他明确提出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很优秀,国文和数学的成绩尤为突出。1916年5月间,学校组织了一次不分年级的作文比赛,周恩来选的题是《诚能动物论》,经学校创办人严范孙亲自选定为全校第一名。天津市各中等学校每年举行一次校际演说比赛,1914年和1915年,周恩来都被推为学校的三名代表之一,连续两次南开都取得第一名。周恩来的数学成绩也很好,《校风》上曾记载:他是笔算速算四十八名最优者之一。刚入学时,他的英文基础比较差。为了攻克这一难关,他学习很刻苦。每天早晨、中午和下午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学英文。一进入二年级,他的英文就相当好了。

  当时学校里,下午四时起是课外活动时间。周恩来对这些课外活动总是积极参加。他在作文中说:人立足于世界上,既不能像草木禽兽那样只靠自己生活,必须依靠公众的扶持,“而服役之事乃为人类所不可免”。因此,他总是甘于默默地去做那些为公众“服役”的事情,从来没有在这方面吝惜过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课外事务则如猬集,东西南北,殆无时无地而不有责任系诸身。人视之以为愚,弟当之尚觉倍有乐趣存于中。”入学第二年,他和同班同学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这个会的宗旨是“以智育为主体,而归宿于道德,联同学之感情,补教科之不及”。他还主持出版会刊《敬业》,一共出了六期。毕业时,《同学录》中对他作了这样一段评语:“君性温和诚实,最富于感情,挚于友谊,凡朋友及公益事,无不尽力。”

  周恩来的生活十分简朴。他在学习期间穿的一直是布衣布鞋。因为没有钱包饭,几年里都只能在门口零买。没有菜时,就从家里带一小罐酱来下饭。《同学录》中说道:“君家贫,处境最艰,学费时不济,而独能于万苦千难中多才多艺,造成斯绩。”

  1917年6月,周恩来以优良的成绩从南开毕业,并以“国文最佳者”获得特别奖。

  1919年春,周恩来从日本返回天津,他在给留日同学的信中富有感情地说,我是爱南开的。

  1946年9月,他在接见美国记者李普曼时说,南开的教育,是正常而自由的。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对母校天津南开中学充满关怀。1951年2月27日下午,他在百忙中来到母校,在瑞廷礼堂向全校师生讲话,勉励青年人要好好学习,接受社会主义教育。

  1954年5月31日,周总理给南开中学少先队寄来贺信,勉励同学们做革命事业接班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1957年“五四”青年节那天,周总理派人给南开中学学生会、团委会和全体同学送来一封亲笔信,在信封上还特意注上:“下午送到”四个大字。周总理在信中写道:“我很高兴地读到了你们的来信,在你们举行红五月大联欢的时候,我衷心地祝贺你们快乐,并且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加强劳动观点,热爱祖国,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树立艰苦朴素作风,为准备做一个有文化有技术的工人和农民,做一个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知识分子而努力。祝你们三好!”

  (本文为作者去年8月25日在南开中学学习研究周恩来小组成立大会上讲话的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