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娃手游六娃视频:错误的知识比无知更可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02:37
老白头留言:鼓掌!的确,错误的知识比无知更可怕。当前,众多媒体传播错误知识的情况很严重,需要宣传和文化部门的领导像‘扫黄打黑’一样地予以整治。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尽量避免出错。

错误的知识比无知更可怕


http://zoushifang.blog.china50plus.com 

                                          邹士方

 

报刊上人名出错,屡见不鲜。

在一张专门介绍新书的报纸上,刊登了介绍《卞之琳选集》的文章,文中这样写着:“卡之琳是30年代有影响的现代派诗人,.......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她大胆地在诗歌中尝试知识的探索,理性的思辨,......”。且不说“卞”印成了“卡”显得荒缪,就是这个“她”字也是撰文作者或编辑者的“想当然”的产物。“之琳”的名字确有点女性的味道,不过卞之琳却是位老先生,笔者在1986年曾访问过他。他倔强的性格和渊博的知识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确是百分之百的“男性”,怎么也不会变成一个“女士”。

就拿有“大墙文学之父”之称的老作家从维熙的姓来说吧,在报刊、书籍中十有八九印成“丛”。连中国作协主办的《文艺报》也未能幸免,该报2010929一版“《中国作家》颁发2010年度郭沫若散文奖”的消息中就出现了“丛维熙”。

而老作家萧乾的名字在电视和广播中好几次被念成“干”。

2010517《北京青年报》B12版《在图画书里与传统中国相遇》中将连环画画家贺友直错成贺友植。

2010811 北京青年报》C2版《寻踪钱伟长曾与北京的交汇点》中将钱君匋错成钱君陶。

无独有偶,2010年全国春季图书订货会三联书店展台上悬挂着几幅名人大照片,其中一张下面也用斗大的字印着钱君陶。我看到,对展台人员说有错字,他们不以为然。三联书店一向以严谨著称于文化界,现在也滑坡了!

2010812《中国电视报》A18版《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系列之三——《心中永远的燕园》一文中将赵荣声错为赵荣生。

2010年9月3日《文艺报》1版《中国国家画院七个专业院成立》中,将画家力群错成以力群。

201095《北京青年报》C3版《传奇黄永玉》中,把画家于非闇错成于非,把画家王个簃两次错成王个。

2010913 日《北京青年报》B16版《中国诗歌研究院昨成立》中将诗人邵燕祥错成邵燕翔。

2010927 日《文艺报》7版苗长水的文章《老爸的书法》中将于右任错成于佑任。

20101229《北京青年报》A3版《教育部明年将启动新一轮教材修订》在介绍《开明国语课本》时,把丰子恺错成方子恺。

中国人讲“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把人名字印错,那是对人家的大不敬!

无错不成报,无错不成书,好像已经成了某些人的一句遁词和一个合理的挡箭牌。

2010126 北京青年报 B12版《林彪头骨去向之谜首次公开》(记者  罗皓菱 )中有:1971年,林彪“7.13事件爆发时。。。。。。,应为“9.13

2010916 日《中国电视报》D7版《大师的情书》中说什么沈从文的女朋友张兆和的“张家有10个女儿”,实际上张家只有4个女儿,其余6个是儿子。

本来一句很简单的文言文:“人贵知足,为学不然”(其意应为:人可贵的是知足,但做学问不能知足,这是一句勉学的话),却被人曲解为:“人可贵的是知足,否则就做不好学问;这是讽刺人太贪心了。”

再如“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统一战线组织,王光祈、李大钊、宗白华、张闻天、沈泽民、许德珩、毛泽东、邓中夏、赵世炎、田汉、朱自清等都是这个团体的成员。不少书籍和报刊上涉及到这个团体时,都这样介绍:“由李大钊、邓中夏发起的‘少年中国学会’”。笔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撰文指出,邓中夏不是这个团体的发起人,他是晚些时候才加入的。正确的说法应是:“由王光祈、李大钊等发起的‘少年中国会’”。我并且说明这在三联书店1979年出版的《五四时期的社团》一书中已经有详尽的介绍。但后来看到一些书籍中仍然把邓中夏作为“少年中国学会”的发起人向读者介绍。

打开电视看也是错字连篇,污染人们的眼睛。

2010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在一部介绍上官云珠的片子里,黄宗江说“风流倜傥”,字幕上却是“风流体态”。

电视剧《关中枪声》字幕将“反正”错成“反政”。

中纪委、中宣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广电总局等单位联合制作的优秀廉政公益广告片中有尚长荣在京剧《廉吏于成龙》中的念白,但字幕上将 “国本岂容撼 ,民意大如天”错成“国本岂容憾 ,民意大如天”,这就太不应该了。这个公益广告至今还在中央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反复播放,难道就没有人把关吗?

连李少红执导的新版《红楼梦》也出现错误,剧中人把芦雪庵的庵读成yan, 字幕上显现的是芦雪广。此剧以众多文化界名人(包括著名文学家和红学家)为强大后盾,竟然还出如此错误,可见现在文化界已浮躁到什么地步。

类似的低级错误就是像获奖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和《潜伏》也不能避免。

如《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杨廷鹤老先生在重庆读报,报上却有毛泽东来“愈”谈判大字标题,显然“愈”乃“渝”也。

《潜伏》中余则成办公室壁上悬挂一幅书法:岳飞的《满江红》,书写者的名字蒋之赫然在目。蒋之,北京书法家,上世纪80年代有名,我认识。他不可能40年代为军统写字,因他那时尚幼。

按说像字典、辞典之类的工具书是不允许出错的,可是现在有些字典、辞典居然也出现不少错误。这岂不是误人子弟!

“错误的知识比无知更可怕”——一个沉重的声音在我耳边频频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