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娃 手游:米格战机家族大全(之一)——米格-1至米格-2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42:06
  米格战机从一战中蹒跚起步到两极冷战鼎盛时期再到苏联解体后的日渐衰败,走过了风风雨雨的60多年,其中既有辉煌的胜利,也有失败的辛酸。米格战斗机家族诞生了无数的英雄儿女,也有无数胎死腹中,最终孕育出现在的“Family Tree”。
  
  1905年,米高扬出生在阿尔明尼亚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童年时代当过放羊娃,青少年时代,他曾在第比利斯和顿河罗斯托夫求学。1925年,米高扬进入莫斯科“迪纳莫”工厂当车工,不久应征入伍。
  
  冷战时期,西方常把苏联集团的战斗机统称为米格。在20世纪的后50年里,米格战斗机和西方战斗机在世界各地的天空追逐,有过辉煌,也有过黯淡。但在任何时刻,米格的历史都是世界航空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章。

  
  米格家族的第一个成员是米格-1 战斗机,1938年开始研制。当时,苏联空军根据实际需要,提出研制一种新型高速战斗机,著名的设计师波里卡尔波夫提出的方案赢得了广泛支持,随后该机被赋予了I-200的研制代号。
  
  1940年4月5日,米格-1首飞。试飞证明米格-1是一款优秀的高速截击机,值得一提的是5月2日,米格-1在试飞中达到684.5公里/小时的速度,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米格-1的机翼单位负荷高,机动性差;油箱容量小,航程有限;飞机重心偏后,滚转困难等。所以正式命名为米格-1的飞机只生产了100架。








    米格-1


   米格-3
  
  1941年2 月,米格-1 经过改进,得到了新的编号——米格-3战斗机,米格3和米格1几乎在同一时间进入苏军现役。在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的那天,米格1和米格3占苏军歼击机总数的37%,占新歼击机总数的89。9%。


    截止到 1941 年 1 月,第一飞机厂已经制造出 150 架米格-3 战斗机,而在 1940 年第四季度,该厂一共生产了 100 架米格-1 和 20 架米格-3(米格-1 从第 100 架开始被称为米格-3,而其结构则在生产中不断地进行改进。)到 1941 年 3 月 28 日,苏联军方共接收 473 架米格-3,其中 270 架装备空军部队,工厂存放 200 架,还有三架坠毁。




    米格-3最主要的问题还是 AM-35A 发动机,因为发动机的问题导致了 30 多起各种事故。由于供油系统的的缺陷,飞机在俯冲时发动机油压会降低很多,发动机甚至在 5,000 米高度时都会发生喘振。在一次空战中,第 31 团的 3 名飞行员在卡纳斯上空驾机追逐德军侦察机时全部陷入螺旋,结果导致一名飞行员牺牲。


    1941 年 5 月,米格-3 进行了在翼下加装两挺 12.7 毫米机枪的实验,米高扬甚至还打算为飞机进一步安装 20 或 23 毫米的机炮,但是试飞结果表明,安装有 5 挺机枪的米格-3 飞行速度下降了 20—30 千米/小时,机动性的下降也令人无法忍受。在战争爆发前,工厂共制造了 821 架装备有 5 挺机枪的米格-3,但是在很多飞机装备部队之前都拆除了翼下的机枪。


    米格-3战斗机机舱特写


   米格-3飞机模型


   米格-3飞行模拟图




   米格-1侧面图集








    米格-3侧面图集






 





 

    米格-3拥有多种颜色的涂装,以绿色的迷彩和白色为主。


   尽管米格-3性能出众,但是在作战中出现的大量操作问题严重影响了米格-3充分发挥其性能,1941年8月19日,西线部队向航空工业人民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报告,报告称米格-3的起落架经常无法放下,飞行员不得不强行利用机腹滑行迫降。称紧急迫降经常造成飞机散热器排气管损坏,而排气管又很难更换,这就导致飞机的留空时间大大减少。




   
  直到1943年米格-3总共才生产出了3322架,通过换装发动机,改进武器系统,米格-3有众多的改进型,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米格-3AM-38、米格-3M-82(又称为米格-9)、I-211E(又称为米格-9E)、I-230(米格-3U)等等。


   米格MiG-5战斗机
  一、概述:
  
  Mig-5是米高扬设计局设计的单座双发远程护航战斗机,1942年问世。发动机为2台1700马力的ASh-82F活塞式发动机,武器为2门23mm机炮和2挺12.7mm机枪。由于其竞争者Pe-2此时早已投产,MIG-5未能避免夭折的命运。
  
  二、性能指标
  
  尺寸数据:翼展 15.90米,机长 11.50米,机高 3.40米,机翼面积 38.90平方米。
  
  重量数据:空重 654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 8060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 61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 9800米,最大航程 2800千米.
  
  武器装备:两门23毫米航炮,两挺12.7毫米机枪;还可携带800千克炸弹或火箭。
  
  动力装置:两台ASH-82F活塞式发动机,功率 2*1700马力。
         米格-5     米格-9战斗机简介
  
  米格-9(Mig-9)是苏联战后研制的首批喷气式战斗机之一,由米高扬设计局研发,采用仿制的德国BMW003喷气式发动机(苏联编号RD-20,每台静推力800公斤)。MiG-9的气动布局类似老式活塞飞机,喷气发动机放在前机身下部,前三点起落架,机翼为平直中单翼,头部装三门机炮,炮管伸在机身外。1946年3月原型机出厂,4月24日首飞成功,成为苏联最早的喷气式战斗机。作为喷气式战斗机,MiG-9并不成功,共生产了约1,000架,服役时间不长,1952年MiG-15服役时就退役了。
  
  技术参数
  
  外形尺寸:9.75(机长)×10(翼展)×2.59(机高)米。
  
  机翼面积:18.3㎡。
  
  空重:354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5501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910公里/小时(0.8马赫)。
  
  实用升限:12800米。
  
  航程:1100公里。
  
  发动机:2台РД-20型喷气发动机(苏联仿造的BMW-003发动机),每台静推力800千克。
  
  武器系统:1门37毫米航炮,备弹40发;2门23毫米航炮,每门备弹80发。
  
  研制背景及过程
  
  苏联在是否直接仿制德国的Me262或He162喷气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论。这时苏军已经缴获了相当数量的德国飞机和发动机的整机和部件,可以拼装一定数量的飞机,缴获的技术资料和工装也足够开始仿制生产,但这样将扼杀苏联自己的设计。最后,在雅可夫列夫等人的坚持下,决定自己研制。除了面子问题,还有一个实际问题:德国设计的工艺要求太高,在德国备件耗尽后,苏联的工艺水平不足以自己大批制造,仿制也难以保证质量。由于苏联自己研制的喷气发动机在进度上赶不及,高层决定先用缴获的德国Jumo或BMW喷气发动机,然后设法从英国进口“尼恩”和“德温特”发动机,在40年代末或50年代初过渡到苏联自己的喷气发动机。高层同时决定,米高扬和苏霍伊用BMW003(苏联编号RD-20)集中于双发战斗机,雅可夫列夫和拉沃奇金用Jumo004(苏联编号RD-10)集中于单发战斗机。
  
  机翼下的BMW003
  
  米高扬的初始方案和Me262如出一辙,这也是当时喷气战斗机的主流布局。但是这个布局的迎风面积大,阻力大,沉重的发动机远离机身轴线,横滚时的转动惯量大,机动性不好,单发失效后偏航力矩也大。风洞试验表明,在发动机推力有限的情况下,这样的喷气战斗机的速度潜力不大。
  
  首先将喷气战斗机投入战场的德国当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二战后期德国秘密武器盛行期间,以设计Fw190战斗机著称的KurtTank设计了Ta183喷气战斗机,采用机身发动机、机头进气的布局,在气动设计上解决了很多Me262的问题。除了机头进气,Ta183还采用了先进的后掠翼。关于米格和当时苏联其他第一代喷气战斗机采用机头进气是否受德国影响的问题,东西方一直存在争论。苏军缴获了Ta183的样机和大批技术资料,但KurtTank和他的手下都逃到美英军占领区,向西方盟国投降了。不管是异曲同工还是照抄不误,一般认为战后初期东西方很大一批喷气战斗机都受到Ta183的影响,包括多种米格战斗机、美国的F-84“雷电”、F-86“佩刀”、法国的“暴风”、“神秘”等,尽管这些飞机中的每一个的具体技术实现都和Ta183有很大的不同。
  
  米格-9(Mig-9)是苏联战后研制的首批喷气式战斗机之一,由米高扬设计局研发,采用仿制的德国BMW003喷气式发动机(苏联编号RD-20,每台静推力800公斤)。
   米格-9做了很多更有实际意义的试验,其中最重要的是空中射击试验。为了解决战时米格-3只有机枪火力、攻击力不足的问题,米格-9配备了1门37毫米炮和2门23毫米炮,甚至试验过57毫米炮,但后坐太大放弃了。


   中国空军的MiG-9是朝鲜战争时期从苏联进口的,1951年5月毛泽东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徐问前率政府兵工代表团秘密访苏,洽谈购置武器问题。
  
  苏联向中国无偿提供372架MiG-15战斗机(只收运输费),用以改装6个MiG-9歼击机师,同时希望中国将原来苏联准备提供的MiG-9照旧买下。中方考虑到这些飞机还可以作为训练之用,再照顾到双方的友好关系,也就同时买回。
   米格Mig-13:
  米格Mig-13(I-250)是一种混合动力飞机,机头为1台VK-107R活塞式发动机,机尾装1台VDRK(1)喷气式发动机,武器为3门20mm机炮,1945年3月首次试飞。创造了苏联飞机的速度纪录,其最大平飞速度达到825公里/小时,只进行了小批量生产,并且服役到1950年。Mig-13也是苏联最后一种装有活塞式发动机的战斗机。
  
  二、性能指标
  尺寸数据:翼展 9.5米,机长 8.2米,机翼面积 15.0平方米。
  重量数据:空重 3028千克,起飞重量 3930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 825千米/小时,实用升限 11900米,最大航程 1820千米。
  武器装备:3门 20毫米机炮。
  动力装置:1台VK-107RV-12型活塞螺旋桨发动机,功率 1650马力;1台VRDK冲压式喷气发动机,推力 2.94千牛。

   米格mig-13 图片
   米格-15战斗机简介
  
  米格-15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制造的高亚音速单座歼击机、也是苏联第一代实用的喷气式战斗机。米格-15于1946年开始设计,1948年3月投入批量生产,年底开始交付空军使用。米格-15主要有两种改型:米格-15比斯和双座教练型乌米格-15。该机不仅在苏联使用,波兰和捷克还曾进行仿制,中国在建国初也购买了米格-15飞机。米格-15飞机1954年停产,各型生产数量超过16000架。米格-15机翼中单翼,25%翼弦处后掠角为35度,下反角2度。机身是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构件主要由纵向大梁、长桁和横向框架组成,采用机头进气方式。改型的米格-15比斯换装一推力26.46千牛(2700公斤)的вк-1发动机。
  
  基本参数:
  
  翼展10.08米
  
  机长10.10米
  
  机高(减震装置可压缩)3.7米
  
  机翼面积20.6米2
  
  重量及载荷:
  
  正常起飞重量4,96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6,130公斤
  
  空重3,636公斤
  
  发动机:一台BK-1发动机推力2,700公斤
  
  最大平飞速度1,076公里/小时(海平面)
  
  实用升限15,500米
  
  爬升率3,000米/分
  
  武器装备
  
  米格-15有三门机炮:一门н-37机炮,两门нс-23км型机炮,能携带200发炮弹。米格-15平飞速度可达1050千米/小时,比斯型可达1O76千米/小时,米格-15的升限是152O0~156O0米,最大爬升率(海平面)为42米/秒,最大航程(10000米高度)1782千米,续航时间3小时。
  
  相关背景
  
  米格-15是一种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1946年开始设计,1947年6月首次试飞,由于第一架原型机制作粗糙,第一次着陆就机毁人亡。第二架原型机重新设计,12月首次试飞成功。1948年6月投入生产,并成为前苏联空军的主力战斗机。据统计,米格-15各型飞机生产总数超过了16500架,是苏联制造数量最大的喷气式飞机。后又向前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大批提供,并成为朝鲜战争中中苏朝方面的主力战斗机。米格-15是米格设计局扬名立万的标志性机型。
  
  1951年2月,周恩来致电斯大林,表示希望增购5架米格-15,加上原有的米格-15,组成4个米格-15歼击机团参加朝鲜战争。当时美军已经在朝鲜投入了F-80、F-84、F-86等先进的战斗机或战斗轰炸机,其中F-86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其性能比米格-15基型明显高出一筹,与米格-15比斯改型相当。而此前苏方大力推销给中国的米格-9性能落后,无法在朝鲜与美军战斗机抗衡,数量虽然多却只能用于训练和华南东南方向防空任务,我方对此相当不满。斯大林为此两次致歉,并立即无偿援助中国372架米格-15。至1956年,米格-9全部退役。由于1952年我方提出当年为20个歼击机团装备歼击机,因此到朝鲜战争结束,苏联出售给中国约1000架米格-15。其中包括朝鲜战争后,苏军移交给我方一个师的米格-15。
  解放军装备米格-15
  
  解放军首次获得米格-15,有可能是在1950年10月。当时,苏军在中国华东地区协助防空的巴季茨基部队即将回国,向中国有偿转交了该部队使用过的38架米格-15歼击机。同时移交的还有其他一些作战飞机。随后,东北地区的别洛夫部队移交给我方122架米格-15。值得指出的是,苏联方面从未向中国无偿提供武器装备。
  
  1952年8月苏联开始向中国出售米格-15“比斯”改进型歼击机,年底已拥有6个师的“比斯”。但此时距离停战只有半年,“比斯”发挥出来的作用就较为有限了。1953年12月23日,中苏两国政府换文,苏联将制造喷气式飞机米格-15比斯(含发动机)的许可权授予中国。但后来计划改为向中国移交米格-17的生产技术。
  
  以下为解放军获得米格-15的具体列表:1950年10月13日,驻上海帮助中国防空的苏联空军部队向解放军空军第四混成旅移交了38架米格-15。苏联政府赠送中国372架米格-15飞机,51年六七八月间分3批进口,仅收运输费。1950~1951年间,中国从苏联共进口(转让)米格-15飞机654架。1951~1958年,我国从苏联进口乌米格-15飞机357架。1951年赠送372架米格-15飞机,包括12架乌米格-15,于7月18~31日运到。1958年,将米格-15改装成乌米格-15教练机。1980年最后18架米格-15退役。1952年供给348架米格-15比斯。8月23日至10月17日,从满洲里、绥芬河陆路口岸进口,当年进口348架。1953年5~10月,第二批进口134架。1952~1955年,共进口(转让)米格-15比斯飞机1460架。1959年,将米格-15比斯改装成双座教练机。1986年米格-15比斯退役。
  
  米格-15战斗机(俄文:МиГ-15,英文:MiG 15)由苏联米高扬-格列维奇飞机设计局设计的,北约给予的绰号是“柴捆(Fagot)”,是苏联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的代表。据统计,米格-15战斗机各型机总产量超过16500架,是苏联制造数量最大的喷气式飞机。


   米格-15是一种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1946年开始设计,设计受到纳粹德国的 Ta 183实验机很深的影响,但是整体设计还是来自于苏联本身。


    米格-15投入使用后不久,就发现高速飞行时的方向安定性问题,在到达0.92马赫的极限速度之前,就出现方向失稳。在一段时间内,苏联空军只好将最大速度限制在0.88马赫。研究表明,左右机翼的制造公差达到4毫米时,加上主起落架的结构使机翼刚性不足,就可以产生这个问题。


   MiG-15 原型机初期发展并不顺利,但受限于发动机技术始终无法试飞,直至英国工党政府同意出售英国制的两款离心式喷射发动机之后,始有突破。1947年6月首次试飞。由于第一架原型机制作粗糙,第一次着陆就机毁人亡。第二架原型机重新设计,1947年12月首次试飞成功。


   坐落在中国拉萨的一架米格-15


   米格-15模型


   米格-15采用机头进气模式。机身上方为水泡形座舱盖,内容弹射座椅。气流在机头由进气道内的隔板分为左右两股。机翼位于机身中部靠前,后掠角35度,带4枚翼刀,翼下可挂两只副油箱或炸弹。




    米格-15是苏联第一种实用的后掠翼飞机,已初具现代喷气式飞机的雏形。机翼穿透机身,与进气道内的隔板总计将气流分为4股。在机翼前缘放有一定量的铅,以降低机翼对扭曲刚性的需求。飞机不装备雷达,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


   上图:苏联空军飞行员帮助中国飞行员掌握米格-15的驾驶技术
  
  下图:美国空军的米格-15


    美国十分重视找到应对米格-15战斗机的技术法宝




   米格-15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制的高亚音速单座歼击机、也是苏联第一代实用的喷气式战斗机。
  
  米格-15于1946年开始设计,1948年3月投入批量生产,年底开交付空军使用。米格-15主要有两种改型:米格-15比斯和双座教练型乌米格-15。






    米格-15的优异性能在朝鲜战争中得到充分发挥与考验,图为朝鲜空军的米格-15战斗机。
    美国最早发现米格-15参战是在1950年11月1日。同年11月8日,4架米格-15和4架F80遭遇,这被认为是世界上喷气战斗机的第一次空战。11月9日,2架米格-15把一架B29轰炸机打得满身弹孔;在以后的三四天里又击落几架,令美国大为震惊。由于F80、F84战斗机不是米格-15的对手,美国赶紧派刚刚研制成功的F86上场。
  
  除了航程较短外,米格-15在当时拥有最先进的性能指标,曾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国的F-86进行了较量,其机动性能令西方大为震惊,正是由于它的出色表现才使在活塞飞机时代默默无闻的米高扬设计局扬名立万。
  
  解放军首次获得米格-15,有可能是在1950年10月。当时,苏军在中国华东地区协助防空的巴季茨基部队即将回国,向中国有偿转交了该部队使用过的38架米格-15歼击机。同时移交的还有其他一些作战飞机。
  
  1952年8月苏联开始向中国出售米格-15“比斯”改进型歼击机,年底已拥有6个师的“比斯”。但此时距离停战只有半年,“比斯”发挥出来的作用就较为有限了。1953年12月23日,中苏两国政府换文,苏联将制造喷气式飞机米格-15比斯(含发动机)的许可权授予中国。但后来计划改为向中国移交米格-17的生产技术。






   米格-17战斗机简介
  
  米格-17是单座高亚音速歼击机,是在米格-15比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约所起外号“壁画”。1948年设计,1949年12月开始试飞,1952年进入前苏联空军服役。米格-17约有5~6个型号,主要型别是米格-17C型和米格-17D型,C型是昼间战斗型,D型具备一定的全天候作战能力。除前苏联生产外,波兰和捷克等国进行仿制。米格-17生产量大,据估计各型总共生产约9,000架。前苏联、波兰和捷克均于1958年停产。六十年代末,在前苏联退出第一线。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米格-17大量出口,使用国家包括欧、亚、非的20多个国家,如捷克、波兰、罗马尼亚、越南、朝鲜、埃及和乌干达等。
  
  技术参数
  
  翼展9.60米
  
  机长11.36米
  
  机高3.80米
  
  机翼面积25.00平方米
  
  机翼后掠角45度最大起飞重量60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5340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1170千克(机内)1834千克(带副油箱)
  
  最大载重量213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1145千米/小时(高度3000米)
  
  巡航速度800千米/小时
  
  最大爬升率75.8米/秒
  
  实用升限16000米
  
  最大航程1560千米(带副油箱)1020千米(不带副油箱)
  
  续航时间2小时50分(带副油箱)
  
  研发过程
  
  在米格-15的使用经验和米格-15LL的试飞应验基础上,米格设计局开始对米格-15作重大改进,改进的结果就是伊-330,定型后称为米格-17。粗看起来,米格-17和米格-15不容易区别出来,基本布局相似,发动机也是克里莫夫VK-1。米格-17的机翼前缘具有一个转折,内翼段后掠大一点,为45度,外翼段后掠小一点,为42度,所以在苏联被称为“镰刀形机翼”。机翼上翼刀由米格-15的两对增加到三对,机尾下根据米格-15LL的研究成果增加了腹鳍,以增加大迎角下的方向安定性。外观上看不出来的是操纵系统,有米格-15的无助力机械操纵系统(实际上就是连杆和钢缆)改为液压操纵系统。米格-17具有米格-15的基本优点,但操纵性和高空性能得到改善。
  
  米格-17在50年2月1日首飞。最初的试飞很顺利,但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伊瓦什琴柯在俯冲中失事,失事前没有征兆,伊瓦什琴柯也没有发出故障或求救呼叫。检查事故现场和残骸没有发现任何原因。几个星期后,试飞员塞多夫在飞机几乎失控的情况下侥幸安全着陆,检查结果发现,机翼上的副翼差不多被撕碎了,难怪横滚失去控制。大量理论和实验分析表明,这是机翼的气动弹性发散引起的。机翼结构应该重量轻但刚性大。重量和刚性是一对矛盾,在实际中如何在两者之间平衡就是设计的艺术。为了减轻重量,米格-17的机翼的刚性偏低。实际上,米格-15就有这个问题,所以特别高速的时候容易失稳。机翼刚性不足时,副翼的动作在产生滚转力矩的同时,会造成机翼变形,产生反方向的滚转力矩。换句话说,以左机翼为例,在机翼后缘的副翼下垂产生向右的滚转力矩时,整个左机翼被向前扭转,机翼前缘实际上相对于整个机翼反而下垂。由于机翼的面积比副翼大很多,实际上可以克服副翼的作用而产生向左的滚转力矩。这样造成和飞行员的意图相反的控制动作,难怪要造成失事。这个问题速度越高越显著,飞机可以在瞬时之内失控。在特别加强了机翼的刚性后,米格-17的高速机动性大大改善,成为亚音速战斗机中的佼佼者。
  
  51年开始,米格设计局展开在米格-17上加装机载雷达的工作,基本型升级为米格-17P,P指Poiskovyy,意为搜索。52年克里莫夫对VK-1发动机加装加力,米格-17升级为米格-17F,F指Forsirovannyy,意为加力。加力的VK-1F发动机的推力达到2,275公斤,使米格-17的爬升和高空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由于气动设计的局限,最大速度没有什么提高。装备雷达和加力发动机的米格-17PF最终成为米格-17的主要型号。
  实战对比
  
  与MiG-15相比MiG-17的速度更快,同时保留了MiG-15的一些优点,比如轻巧灵活。MiG-17的翼载荷比当时的美国战斗机都要小,而且这种老式飞机并不追求高速飞行能力,因此其盘旋性能非常优秀,足以在俗称“狗斗”(DogFight)的近距格斗中占据优势。对于参加越战的美国飞机来说,MiG-17的个头很小,加上多从后方过来,通常很难发现,一旦被其逼近,则会陷入格斗中,攻击/轰炸机必须投放掉炸弹以提高飞行性能,这是美国飞机最不愿意的。
  
  越南战争中的米格-17
  
  MiG-17在低速时非常灵活,经常有“鬼怪”飞行员发现在自己从后方靠近MiG-17并准备用导弹进行攻击时,MiG-17会陡然拉起,然后以快的令人不可思议的速度做一个筋斗绕至自己的后方并用机炮开始攻击。“鬼怪”都没有机炮,一旦MiG-17靠的太近则导弹都无法使用,因此“鬼怪”飞行员必须注意控制速度,以保证和米格的距离;而导弹也很难锁定这种灵活的小飞机。F-105虽然有一门“火神”机炮,但是一方面F-105太笨重,盘旋性能远不及MiG-17;另一方面F-105通常执行攻击任务,平显上的武器操作状态通常打在空地模式,一旦碰上敌机往往来不及切换到空空模式(操作比较麻烦,那时候美国战斗机的通病),因此在与MiG-17的交锋中吃尽了亏,有不少F-105对MiG-17的击落纪录是飞行员靠肉眼估算提前量击落的,但是大量的F-105则丧生于MiG-17的3门机炮之下。唯一表现尚可的是美国海军的F-8“十字军战士”战斗机,这种飞机一开始就准备好了要用机炮交战,因此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飞行员的训练上看都是最适合于和米格进行格斗的机种。事实上F-8的飞行员从来就是飞行员里最骄傲的一群,他们认为他们的空战技术是所有军种里最高的。不过F-8的数量并不多,而且其盘旋性能并不比MiG-17好,而且有个很糟糕的毛病:机炮故障率太多,往往一次空战没完四门机炮就都不响了。F-8没能改变战争初期美国战斗机吃亏的状况。
  
  MiG-17不能携带导弹,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它的威胁程度,美国飞机有时候会干脆扔掉炸弹然后逃跑,因为美国飞机速度快,所以MiG-17往往追不上逃走的美机。一旦美机陷入和MiG-17的近战,那么MiG-17则会逐渐降低高度和速度,使美国战斗机进入飞行性能低下的区域并与其进行盘旋占位,然后用2门23mm和1门37mm机炮对其进行攻击。37mm炮弹威力巨大,通常命中一发便能摧毁一架战斗机,而且37mm炮比美国的20mm“火神”机炮射程远,因此美国飞行员戏称MiG-17常能捡一个“金娃娃”,指MiG-17即使从远处随便打一炮就可能捡个大便宜。不过虽然MiG-17的炮弹火力比美国战斗机强,但是携弹量有限,通常只能做2-3次射击,加上MiG-17油料有限,所以一般也不可能长时间作战,一次袭击未果便也只能返航,有很多美国飞行员在被MiG-17咬住觉得已经没有希望逃脱的时刻却发现米格突然自行消失了。
  
  相关内容
  
  中国歼-5
  
  米格-17引进中国后,中国编号为歼-5。1955年4月8日完成第一架用苏联零件组装的歼-5,1956年7月13日用完全中国制造的零件组装完成第一架全部中国制造的歼-5,8月2日,成功首飞。歼-5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制造的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仿制前苏联米格-17),也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
  
  中国战斗机——歼-5亚音速战斗机
  
  米格-17催生U-2
  
  U-2的诞生实属无奈。1954年5月,奥斯坦驾驶RB-47E战略轰炸机从英国出发,对苏联北方舰队驻守的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实施侦察。该飞机是B-47E的改进型,时速提高到980公里、飞行高度1.2万米。美方自认为胜券在握,因为苏联防空兵的主力战机米格-15在速度上逊于美国战机,唯一能与B-47E在速度上抗衡的是新研制的米格-17,但它1953年才首次亮相。五角大楼推测,它的研制试飞工作尚未完成。
  
  然而,美国人太大意了。英国战机曾于10天前潜入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并接近了基辅,苏联试图击落它们,但被它们侥幸逃脱。此后,全苏防空系统进入高度战备状态,而美国人对此却一无所知。五角大楼不知道的另一点是,米格-17当时已在阿尔汉格尔斯克机场整装待命了。米格-17升空拦截奥斯坦的飞机,奥斯坦不得不驾机仓促逃离,机身被打了好几个窟窿。他闯入芬兰领空,又穿越瑞典边界,总算返回了英国。
  
  这桩丑闻在国际上闹得沸沸扬扬。先是瑞典国防部提出抗议,几天后,芬兰报纸也将此事披露出来。美国空军发表声明,称与此事无关,但显然是欲盖弥彰。颜面尽失的白宫认为,派间谍飞机深入苏联腹地过于危险,决定停止行动。
  
  U-2侦察机
  
  但是,美国某些人士主张研制性能指标大大优于苏联战机的侦察机,以降低间谍飞行的危险度,同时意识到将侦察飞行高度提至平流层的必要性。然而,五角大楼对高速远程飞机并不感兴趣,相反,它迅速批准了有“科学智囊团”之称的兰德公司提出的侦察卫星研制计划。在它看来,卫星的应用前景更广,更重要的是它不会被击落,相对安全。1954年,五角大楼下令空军展开这方面的研究。
  
  但是,艾森豪威尔总统的科技顾问基利安非常支持新型侦察机的研制。在其劝说下,总统下令由中情局而非五角大楼负责此事,洛克希德公司接到订单。
  U-2是个技术奇迹
  
  U-2的诞生是一个技术奇迹。飞行高度达2万米的高空喷气式飞机,无法使用普通燃油,一家公司于是紧急为它研制了添加稳定剂的航空煤油。其成分中包含一种杀虫剂,由于需求量大,竟然导致了这种杀虫剂脱销,全美的消费者都感到莫明其妙。
  
  1955年7月15日,洛克希德公司终于赶制出第一架样机。试飞进行得极其隐秘且迅速。第二年3月,它已经能够爬升到2.2万米的高度。5月1日,它被拆成部件,运往英国空军基地。
  
  在执行对华约国家的侦察任务以前,美国放出了烟雾弹转移注意力。其官员宣布,洛克希德公司开始投产一种高空飞机,以研究宇宙射线、臭氧层和平流层气流,并进入英国气象部门服役。
  
  万事俱备后,中情局请求艾森豪威尔批准U-2的飞行计划,但后者认为深入苏联腹地飞行实在过于危险,迟迟不能下决心。但中情局负责人劝说总统,凭借苏联现有的防空体系,根本无法察觉U-2的行踪,一旦飞机被击中,飞行员几乎无法生还,更不会向苏联提供不利于美国的证词。
  
  1956年6月11日U-2首飞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刺探情报,大获成功。艾森豪威尔终于首肯了。
  
  U-2最后一次进入苏联是在1960年5月1日,它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近郊被击落,飞行员跳伞被俘,赫鲁晓夫于5月7日向全球宣布了此事。美苏关系再度陷入危机。
  
  米格-17是单座高亚音速歼击机,是1950年1月13日试飞,1952年进入前苏联空军服役。米格-17在米格-15比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约所起外号“壁画”。




   1948年设计,1949年12月开始试飞,1952年进入前苏联空军服役。米格-17约有5~6个型号,主要型别是米格-17C型和米格-17D型,C型是昼间战斗型,D型具备一定的全天候作战能力。
  
  除前苏联生产外,波兰和捷克等国进行仿制。米格-17生产量大,据估计各型总共生产约9,000架。








    前苏联、波兰和捷克均于1958年停产。六十年代末,在前苏联退出第一线。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期,米格-17大量出口,使用国家包括欧、亚、非的20多个国家,如捷克、波兰、罗马尼亚、越南、朝鲜、埃及和乌干达等。
  
  目前,在一些小国空军里,米格-17仍是一支重要力量,除完成截击任务外,主要用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歼-5是中国沈阳飞机公司制造的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仿制前苏联米格-17φ),也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
  
  图四:中国报废的四架歼-5战斗机






   沈阳飞机公司于1955年初开始试制歼-5。1956年7月19日,试制原型机首次试飞。歼-5自1956年9月投入批生产,到1959年5月停产,共生产767架。
  
  歼-5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和空战,也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其改进型歼-5甲机头装有雷达,主要用于夜间截击空战。








    歼-5是一种单座、单发、机头进气、后掠式中单翼喷气战斗机。 机翼后掠式中单翼布局,后掠角45°,双梁结构。机翼内侧有后退式襟翼,起飞和着陆可放下不同角度。机翼外侧是副翼,偏转角范围为±18°。机翼根部有起落架舱,主起落架收在机翼的两个舱内。


    1948年设计,1949年12月开始试飞,1952年进入前苏联空军服役。米格-17约有5~6个型号,主要型别是米格-17C型和米格-17D型,C型是昼间战斗型,D型具备一定的全天候作战能力。
  
  米格-17侧面图集




   朝鲜空军装备的米格-17




   米格-19战斗机简介
  
  米格-19是前苏联米格设计局研制的最后一种传统后掠翼布局的战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进入批量生产的超音速战斗机。它爬升快,加速性和机动性好,火力强,能全天候作战,主要用于空战,争夺制空权,也可实施对地攻击。飞机长14.64米,机高3.89米,翼展9米,最大起飞重量8830千克,最大平飞时速1440千米,飞行高度18.5千米,最大航程2160千米。机载主要设备有通信电台、高度表、测距机、敌我识别器和雷达等。机上武器装备有2门30毫米机炮,配弹140发,挂带4枚空空导弹或8枚火箭弹及各种炸弹。米格-19飞机多次参加空战,战果显著。
  
  技术参数
  
  外形尺寸:14.64(机长)×9.0(翼展)×3.89(机高)米。
  
  机翼面积:25㎡。
  
  空重:5447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756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8832公斤。
  
  最大平飞速度:1.36马赫。
  
  实用升限:17500~17900米。
  
  爬升率:185米/秒。
  
  航程:1390公里(不带副油箱)。
  
  续航时间:1小时43分。
  
  载弹量:500千克。
  
  武器系统
  
  米格-19的标准武器是翼根处的两门N-2323毫米机炮和机鼻S-5火箭弹,右下方的一门N-37D37毫米机炮。其中N-23机炮是由A.纽德曼和A.A.日茨特研制的,每分射速850发,N-37D毫米机炮射速为每分400发。米格-19去掉760升副油箱后,其翼下挂架可携带50Kg-250Kg范围内的炸弹。此外该机还可挂载带8枚S-5无制导火箭弹的火箭发射巢。S-5火箭弹有两种型号,S-5M是空对空火箭而S-5K是对地攻击火箭。
  
  此外前苏联曾在一架红色编号420的米格-19上试验了另外一种武器配备方式,即在机翼前缘安装了一个挂架挂载S-5火箭巢。虽然苏联最终放弃了这种方案,但是后来民主德国和中国空军分别在其米格-19“农夫”C和歼-6战斗机上采用了这种挂架。另一架红色编号406的米格-19还进行过在翼下副油箱位置安装特种挂架挂载S-21210毫米火箭弹的试验。
  
  诞生背景
  
  1950年,苏联政府命令米格设计局研制一种飞行速度能够超越音速并且航程要大于该设计局以前研制的所有战斗机的飞机。在此之前,虽然单发的米格-15LL和一些米格-17的试验型号可在短时间内作超音速飞行,但是它们都无法持续保持这个速度。于是米格局提出了SM-1双发超音速战斗机的验证机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如何持续进行超音速平飞和超音速飞行所带来的操纵问题,正是这项计划最终导致了著名的米格-19战斗机的诞生。
  开发历程
  
  SM-1(I-340)计划
  
  从SM-1设计伊始,米格设计局就与前苏联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和中央发动机研究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米格局进行机体设计的同时,亚历山大.米库林设计局开始同步进行AM-5涡喷发动机的研制,这种发动机可以使战斗机进行持续的超音速飞行,并且由于耗油率低,装备该发动机的SM-1航程将超过任何一种当时在役的苏联战斗机。由于这是米格设计局首次在截击机设计中引入双发概念,为了验证新飞机上的并列双发设计,一架标准型米格-17“壁画”A被改装成了一架双发推进飞机,这就是SM-1原型机。该机最初安装了两台AM-5发动机,后来换成了两台AM-5A发动机,尽管没有加力燃烧室,但两台AM-5A发动机的推力要比米格-17F使用的带加力的单台VK-1F的推力要大很多,而两台AM-5A发动机的总重却仅比一台VK-1F的重量重了88公斤。
  
  1959年底苏联试飞员格利高里·瑟德夫驾驶SM-1在距莫斯科东南56公里的茹科夫斯基飞行试验中心开始了试验飞行,试验结果表明SM-1发动机推力不足,因此米格设计局决定为飞机更换两台新型的带加力的AM-5F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单台推力2,150Kg,加力推力2,700Kg。除了更换新的发动机,米格设计局还对这加技术验证机作了其他一些更改,在机身上加装了2个220升和一个330升的油箱并在后机身增加了一个减速伞舱。
  
  随后进行的飞行试验数据证明米格局的并列双发设计方案是可行的,但同时也发现了两台AM-5F发动机的推力对于一架真正的超音速战斗机来说仍然是不够的。在试验飞行中,SM-1曾在5,000米高空达到了每小时1,193公里的速度,其爬升率达到了2,438米/分钟。SM-1共建造了2架,前苏联军方给它的军队编号是I-340。
  
  SM-2(I-360)计划
  
  1950年7月30日,斯大林在克林姆林宫召开会议讨论苏联空军未来战斗机的发展。会议强调了新一代战斗机必须比现有的战斗机航程更远。于是米格设计局被要求在米格-17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加大航程的型号(后来发展成了米格-19),雅科夫列夫设计局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接到了研制装备雷达的雅克-25“闪光”全天候远程战斗机的任务。
  
  米格局的新机计划被赋予了SM-2的设计代号和I-360的军队编号。该机的总设计师是阿纳托利·布鲁诺夫,他的助手洛斯提斯拉夫·贝利雅科夫负责米格设计局内参与新机子系统设计的各部门的协调工作。
  
  SM-2采用了后掠55o的后掠翼型,两侧翼根处各装有一门N-37D37毫米机炮。沃尔可夫领导的武器设计小组负责新机的武器选择和布局。翼根布局方案的最大好处在于它空出了机鼻处的空间来安装其它设备。
  
  SM-2与SM-1的区别有:SM-2的机身加长了1.6米,翼展从9.62米缩短到9.04米,全重由5,210Kg增加到6,820Kg。SM-1的机翼上有3个翼刀(标准的米格-17的机翼),而SM-2只有一个。SM-2的着陆灯从左翼下移到了机鼻下方,主起落架和起落架舱门也作了修改,腹鳍面积有所增大。SM-2还有一个明显特征是采用了T型水平尾翼。
  
  在解决了SM-2的大部分缺陷后,苏联航空工业部在1954年2月17日下令批量生产该机,这就是著名的米格-19“农夫”战斗机。苏联航空工业部给该机的代号是“型号25”,而米格-19仅是其的公众代号,在官方的生产序列和其他文件上,该机都被称作“型号25”。
  
  设计特点
  
  采用了整块玻璃的座舱盖
  
  米格-19是第一种配备减速伞的米格战斗机,这种TF-19减速伞被装在位于左侧尾翼后下方的容器内,展开后长4.5米。使用该伞可将着陆滑跑距离由不开伞时的800米缩短到600米。
  
  米格-19采用传统的铝质蒙皮,机身可分为两大部件,前一部分由进气道和其后的管道组成;后一部分通过4个可快速拆卸的螺栓与前一部分连接,这样就可方便的将其从机翼后部的连接处卸下以进行发动机和其他系统的维护与检修。发动机尾喷口附近的机身蒙皮采用了耐高温的钢材。
  米格-19翼展9.19米,其翼梁采用了D-16-T铝合金,机翼前缘后掠角58o在1/4处变为55o,每边机翼上有一个高32厘米的翼刀。飞机的副翼和襟翼由液压驱动,襟翼在起飞时展开角为15o,在降落时为25o。
  
  机翼结构
  
  米格-19的起落架采用了常规的前轮带转向的三点式布局。主起落架向内收起,回收到主翼梁后面的起落架舱中,前起落架则向前回收到位于两个进气道之间的起落架舱中。起落架的收放由液压驱动,同时有一套后备的气压释放起落架系统。飞机由右发动机为液压系统提供动力,双重冗余的液压装置可提供20.67兆帕的压力。这套液压装置可为起落架、襟翼、减速板收放提供动力并可作为飞行控制系统的后备动力。如果两台发动机中的一台出现故障,另一台发动机将自动接替它的工作。
  
  缺陷和优势
  
  由于米格-19在服役初期曾多次出现空中爆炸事故,接连导致了多名飞行员的丧生。因此在前线航空兵和国土防空军中,该机很快便赢得了一个绰号――“寡妇制造者”,由于这些爆炸来得非常突然,飞行员往往来不及通知地面发生了什么情况便已丧生,所以在很长时间内找不到事故的原因。最后才发现原来是两台并列安装的AM-5B发动机不断加热安装在发动机下方的机身油箱,结果导致其爆炸。随后米格局通过在油箱和发动机间采用隔热金属板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他几架损失的米格-19则是因为飞行员的操作失误引起的,相比米格-15“柴捆”和米格-17“壁画”而言,米格-19需要飞行员有很高的驾驶技术,尤其是在超音速飞行时,飞机变得极难操纵。虽然苏联人知道米格-19存在着这个缺陷,但是还是开始了批量生产并装备了苏联空军,这样做的直接后果便是付出了许多苏联飞行员的生命作为代价。
  
  米格-19“农夫”A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当后机身的两块减速板打开时,减速板后面会产生一个低压区,使得气流在水平尾翼下发生紊动而导致飞机产生剧烈的颠簸。
  
  虽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那个年代战斗机,米格-19拥有非凡的爬升率。米格-19可以在1分06秒内爬升到10,000米高度,爬升到15,000米也仅用3分30秒,其升限为17,500米,在10,000米高度,速度可达1,451公里/小时。米格-19出色的爬升率将与其同一时代出现的西方战斗机远远甩在了后面。例如米格-19最直接的对手――F-100“超佩刀”战斗机要花将近4分钟才能爬升到10,500米高度。米格-19在最大速度、爬升率和升限上都超过了比其晚服役4个月的F-100战斗机,并且F-100还比米格-19重大约73%。这是历史上苏联的主力战斗机首次在性能上全面超越它的美国对手。
  
  主要机型
  
  Mig-19先后有16种改型,大部分未量产,只是用来测试不同的电子火控和武备系统,真正大量生产和比较有趣的改型有如下几种:
  
  Mig-19S型,北约称为其“农夫”C。改进了电子设备,换装了发动机,速度和航程都有所提高。
  
  Mig-19P型,北约称为其“农夫”B,是安装有雷达的截击机。
  
  Mig-19PM型,北约称为其“农夫”E,所有机炮均被取消,装RP-2U火控雷达于进气道上端及隔板中央,挂4枚K-5空空导弹。57年10月开始大量生产。
  
  Mig-19SV型,为了打美国U-2等高空侦察机而发展的改型,机翼面积增大两平方米,拆除两门翼根机炮及飞行员座椅后的装甲,专为飞行员研制了新的抗荷服和头盔。实用升限19000米。
  
  Mig-19R是Mig-19S的侦察型,只生产了很少的数量。这种昼间侦察机安装了AFA-39侦察相机。
  
  米格-19的气动外型和米格-15、米格-17一脉相承,于1952年5月24日首飞成功,起初只能在俯冲中达到超音速,后来改装了推力更大的发动机,换装更大面积的全动式平尾,顺利达到了设计要求。


   米格-19先后有多达16种改型,大部分未量产,只是用来测试不同的电子火控和武备系统,米格-19的主要型号有:米格-19P、米格-19PM和米格-19SV。


    歼-6(J-6),即歼击6型战斗机,曾经称为“59式战斗机”。由沈阳飞机厂(现沈飞集团)研制,实际上是苏联米格-19战斗机的中国版本。
  
  六十年代后期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歼六,歼六在印巴战争中表现出色,先后击落一架米格21,八架苏7和三架英制猎人战机,自己损失三架。后来巴基斯坦为歼-6加挂了两枚美制“响尾蛇”导弹后作战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沈阳飞机厂从1953年开始研制,代号“东风102”,于1959年9月23日由试飞员吴克明首飞成功。歼-6在1962年列装,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当时中国军方还从仿制入手,在歼-6基本型的基础上,试图不断改进。歼-6型号众多,主要有歼-6甲、6乙、6I、6II、6III、6IV型,还有侦察型歼侦-6、教练型歼教-6等。
  
  歼-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1960、1970年代的主力机种,也是中国航空工业生产量最大的飞机,共生产了四千多架,同时出口许多国家。2006年8月从中国空军全部退役。






   1958年1月,中苏两国签订了苏联向中国提供米格—19生产技术的协定。同年3月,沈阳飞机制造厂开始仿制米格—19L有限全天候截击型战斗机。1958年12月12日,仿制型米格—19L在试飞员王书怀的驾驶下首次试飞成功。由于部队反映需要米格—19C型前线战斗机,沈阳飞机制造厂在米格—19L的基础上,参照C型机进行了改型试制。
  
  1959年9月30日,首架仿制C型机试飞成功,该型机被命名为59式歼击机,开始投入批量生产。然而就在中国进—步进行米格—19全套仿制的过程中,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中止了技术援助并撤走专家,同时拒绝提供任何零配件,从而使59式歼击机的生产、研制工作全面陷于困境。








   紧接着又是人为的大跃进,这对研制工作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然而困难吓不倒中国人,沈阳飞机制造厂的专家和工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继续努力,他们采用推倒重来的办法,重新复制了米格—19C的图纸和资料,1963年9月,全部使用优质零件的国产米格—19C型歼击机总装成功。


   歼-6装备部队时,世界军用飞机的发展已进入到二倍音速时代,美制的F-IO4、F-1I5、F-4,苏制的米格-21、苏-7.苏-9/11等二倍音速战斗机相继投入现役,而且这些飞机主要以空空导弹作为空战武器,在平飞速度、飞行高度、载弹量、作战半径等方面均超过了以三门机炮为主要空战武器的歼-6。
  
  仅从技术数据上来分析,歼-6已明显落后于这些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然而,在实际的空战中,却多次出现了歼-6击落这些二倍音速战斗机的战例,令人刮目相看。歼-6在中国空军、海军航空兵部队服役后,很快就在当时进行撤击美、蒋飞机侦察窜扰的战斗中大显身手。






   米格-19是前苏联米格设计局研制的最后一种传统后掠翼布局的战斗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进入批量生产的超音速战斗机。
  
  米格-19的标准武器是翼根处的两门N-2323毫米机炮和机鼻S-5火箭弹,右下方的一门N-37D37毫米机炮。其中N-23机炮是由A.纽德曼和A.A.日茨特研制的,每分射速850发,N-37D毫米机炮射速为每分400发。
  
  米格-19侧面图集






   中国在米格-19的基础上研制了歼-6战斗机,是第二代战斗机,也是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沈阳飞机厂改装出的第一批歼侦-6(中低空昼夜侦察型)于 1967 年 7 月并装备部队。根据部队要求,沈阳飞机厂继续改装歼侦-6 高空昼间侦察型。该型机 1971 年 4 月 2 日由刘建凡操纵完成首飞,后装备部队。
  
  米格-19原型于1952年5月24日首飞(用不带加力燃烧室的AM5发动机)。承继了米格-19的优点,歼-6在当时来说飞行速度快,相应结构上使用了后掠55度(1/4弦线)大后掠角全金属中单翼,1/4弦线后掠角达55°。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歼-6。印巴战争中歼-6共击落一架米格-21,八架苏-7和三架英制“猎人”战斗机,自己损失三架。当时在巴的美国顾问认为歼-6技术水平相当高,爬升率比印度的米格-21和巴基斯坦当时拥有的美制F-104都快,低空缠斗性能好过当时亚州除F-86外的所有战机,在加挂两枚美制AIM-9P/L“响尾蛇”空空导弹后,威力更强。
  
  1980年,中国援助巴基斯坦建设了歼-6大修厂,可检修歼-6机身和大多数零部件。同时该厂还设计了1140升的机腹保形油箱,该油箱后来还被中国空军采用。该厂年工作量可达大修224架次。此外歼-6发动机可由卡拉奇附近的巴空军厂家整修。


   巴基斯坦的歼-6衍生出歼-6RF型,采用了现代化的材料表面处理、热处理、锻造、铸造、无损测试和原材料加工技术,由此生产出的RF型性能和维护性有一定改善。1981年该厂首次完成歼-6的大修工作。目前该厂已经完成了大量的歼-6、歼教-5、强-5C、歼-7P的大修工作。
  
  后来该厂还增加了大修歼教-7P的能力。由于大部分的巴军歼-6已经经历了三次大修,目前巴方正用歼-7PG替代歼-6,仅保留两个中队作为后备用途。到2002年3月,随着歼-7PG投入现役,目前巴基斯坦的歼-6已经全部退役。
   米格-21战斗机简介
  
  米格-21是前苏联50年代初期研制的一种单座单发轻型超音速战斗机。1953年开始设计,1955年原型机试飞,1956年6月24日前苏联航空节时参加莫斯科土希诺机场的飞行表演,1958年开始装备部队,北约组织称它为“鱼窝”(Fishbed)。
  
  技术参数
  
  型号:F型◇PF型◇PFM型◇MF型◇BIS型◇。
  
  外形尺寸:F型—15.76(机长)×7.15(翼展)×4.1(机高)米。
  
  PF型、PFM型—14.5(机长)×7.15(翼展)×4.125(机高)米。
  
  MF型—15.4(机长)×7.15(翼展)×4.13(机高)米。
  米格-21
  
  BIS型—15.4(机长)×7.15(翼展)×4.125(机高)米。
  
  机翼面积:均为23㎡。
  
  空重:F型—4819千克。
  
  PF型—5700千克。
  
  PFM型—5750千克。
  
  MF型—5900千克。
  
  BIS型—605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F型—6850千克。
  
  PF型—7750千克。
  
  PFM型—7820千克。
  
  MF型—825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F型—8376千克。
  
  PF型—9100千克。
  
  PFM型—9100千克。
  
  MF型—9600千克。
  
  BIS型—968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F型—2175公里/小时(2.02马赫)。
  
  PF型—2185公里/小时(2.05马赫)。
  
  PFM型—2230公里/小时(2.10马赫)。
  
  MF型—2330公里/小时(2.20马赫)。
  
  2330公里/小时(2.20马赫)。
  
  实用升限:均为18700米。
  
  爬升率:F型、PF型—135米/秒(高度5000米)。
  
  PFM型—140米/秒(高度5000米)。
  
  MF型—150米/秒(高度5000米)。
  
  BIS型—170米/秒(高度5000米)。
  
  航程:F型、PF型、MF型—1300公里(不带副油箱)。
  
  PFM型—1670公里(带副油箱)。
  
  BIS型—980公里(不带副油箱)。
  
  载弹量:1000千克。
  
  发动机:F型—1台R11F-300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5750千克。
  
  PF型—1台R11F2-300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5950千克。
  
  PFM型—1台R11F2S-300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6175千克。
  
  MF型—1台RF13-300(P25)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6600千克。
  
  BIS型—1台R25-300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7500千克。
  
  电子设备:PF型—RP-9-21截击雷达,发现目标距离约20公里。
  
  MF型—RP-MA雷达,搜索距离20~30公里;RP-21截击雷达;“天弓一号”自动引导系统。
  
  BIS型—新型雷达探测距离可达30公里;“天弓一号”自动引导系统。
  
  武器系统:
  
  F型—2门30毫米航炮,备弹60发。可挂2枚AA-2红外制导空空导弹,或挂炸弹和火箭。
  
  PF型—机翼可挂载2枚AA-2红外制导空空导弹,或挂炸弹和火箭。
  
  PFM型—1门Gsh-23型23毫米双管航炮,备弹200发。机翼可挂载2枚AA-2红外制导空空导弹,或挂炸弹和火箭。
  
  MF型—1门Gsh-23型23毫米双管航炮,备弹200发。机翼可挂载4枚AA-2红外制导空空导弹,或4枚“先进环礁”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或挂炸弹和火箭。
  
  BIS型—1门Gsh-23型23毫米双管航炮,备弹200发。机翼可挂载4枚AA-2获AA-8空空导弹,或挂炸弹和火箭。
  
  研发过程
  
  1953年开始设计,1955年原型机试飞,1958年开始装备部队,米格-21是60年代苏联空军的主力飞机。拥有大量改进型号,主要型别有:米格-21F,白天型截击机,安装一台R11F-300发动机;米格-21PF,有限全天候型,安装一台R11F2-300发动机,去掉机炮,装RP-21雷达,2~4枚空对空导弹;米格-21PFS,PF的改进型;米格-21FL,PF的出口型;米格-21PFM,PFS的改进型;米格-21PFMA, PFM改进的多用途型;米格-21M,印度仿制的PFMA型;米格-21R,PFMA改装的侦察型;米格-21MF,多用途型,1970年开始交付使用,生产数量较多。   米格-21
  21SMT,MF的改进型;米格-21BIS,较新的多用途型,安装一台R25发动机,改进机体结构和电子设备,增加塔康导航系统,雷达探测距离可达30公里;米格-21-93,最新的米格-21-93换装了拥有更大直径天线的新型雷达,并可携带主动雷达制导中程空空导弹,拥有一定的超视距作战能力。
  
  米格(mig)-21战斗机是一种单座单发超音速轻型战斗机,是前苏联空军 50年代末和60 年代装备的主力制空战斗机。其主要任务是高空高速截击、侦察, 也可用于对地攻击。西方称为“鱼窝”。
  
  米格-21于1953年开始研制,1955年装备前苏联空军,自60年代起出口至世界37个国家和地区,捷克斯洛伐克和印度等国还进行了特许生产。现已停止生产, 总产量超过6000架。仅在60年代,前苏联空军就装备了2500余架。该机是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多的超音速战斗机,与西方同级别的同代战斗机相比,它的价格是很低的。
  
  米格-21有20余种改型,除几种试验用改型,其余的外形尺寸变化不大,虽然重量不断增加,但同时也换装推力加大的发动机, 因而飞行性能差别不大。 由于机载设备不同和武器不同,各型号的作战能力有明显差别。 米格-21价格低廉,对第三世界国家很有吸引力,曾广泛使用于越南、中东、印巴和两伊等局部战争。由于该机轻小、设备简单、操纵灵便,越南战争中越方飞行员曾多次击落名声赫赫的美军F-4“鬼怪”战斗机。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空军仍使用这种战斗机,但终因技术差距过大,且指挥失灵,战术运用不当,不但未建战功,反而被击落多架。
  
  米格-21-武器装备
  米格-21飞机最大起飞重量9600公斤,装1台P-13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最大/加力)5100/6600公斤,最大平飞速度2.1倍音速,实用升限18400米,机内燃油航程1300公里,作战半径270公里。该机机载设备简单,中、后期改型加装了小直径天线火控雷达和自动驾驶仪。早期型号只在机头锥中装雷达测距器。主要武器有1门23毫米G3-23双管机炮,备弹200发,有4个外部挂架,可携带红外制导或雷达制导的近距空空导弹或对空、对地火箭和炸弹。
  
  该机研制的思想是:高空、高速、轻巧、爬升快,能截击入侵的敌轰炸机和高速目标, 作为国土防空截击机使用。 针对这一设计思想, 采用了很薄的大后掠角三角翼,全动式增尾,细长机身和带进气锥的头部进气道,使得该机跨、超音速阻力小,高空高速时发动机推力较大,因而得到很大的平飞速度。但由于高速时方向安定性减弱,飞行中严格地限制速度不得大于规定。这种气动布局在当时是新颖的,实现了研制目的,足以与当时西方主力战斗机F-104相抗衡。但该机除了大速度、减速性能好以外,其机动性能不好,加上机载设备过于简单,武器挂载能力过小和航程过短,因而作战能力有限。
  
  设计特点
  
  在米格-21的研制初期制成了两种原型机,一为三角翼型,另一为60°后掠翼型,两者除机翼不同外,其它部分设计相似。后掠翼型编号为E-2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称它为“面板”(Faceplate)。两种型别对比试飞后选中了三角翼型,并由此发展成一系列改型。
  
  米格-21是一种设计紧凑、气动外形良好的轻型单座战斗机。采用三角形机翼、后掠尾翼、细长机身、机头进气道、多激波进气锥。各种改型除机身有些变化和垂尾加大外,其它地方基本上保持了原来布局。下面介绍的是МФ型的设计特点。
  
  机翼为切尖三角形悬臂式中单翼,下反角2°,前缘后掠角57°。对称翼型,翼根处相对厚度5%,翼梢处4.2%。展弦比2.22,尖削比12.5,安装角0°,翼根弦长5.97米,翼尖弦长0.46米。襟翼面积2×0.92米2,轴补偿副翼面积2×0.59米2。在翼根前缘前方机身上的每一侧都装有小的尖形整流罩。在每侧机翼上方靠近翼梢处装有附面层板。全金属结构,有两个主梁和一个辅梁。由液压助力器操纵副翼,装液压作动的大型“吹气”平板后缘襟翼。机身截面形状近似于圆形,最大直径为1.24米(不包括座舱)。半硬壳式结构。冲压式机头进气道,进气口直径0.87米。通过机头上部向前打开的舱门可以对电子设备进行维修,在沿机身从座舱延伸到垂直安定面的大型背鳍内装有操纵杆、电子设备、单口加油口盖和燃油箱。靠近机翼前缘处的机身下部两侧各有一块减速板,还有一块减速板设在腹鳍的前边,三块减速板均由液压操纵。
  
  悬臂式全金属结构尾翼。全部翼面都有大后掠角。液压助力全动式平尾,1/4弦线后掠角55°。相对厚度6%。平尾前缘最大上偏+7.5°,下偏-16.5°,面积7.9米2。平尾翼梢有配重块。操纵系统有力臂调节器,可根据不同的高度与空速调节传动比,尾翼配平开关设在驾驶杆上,无配平调整片。垂尾1/4弦线后掠角60°27′,面积5.32米2,平均气动弦长3.14米,相对厚度4.4%。方向舵面积为1米2,偏角±25°,腹部有大型单片式腹鳍。
  
  起落架为前三点式,液压收放,全为单轮。前起落架向前收入机身,主起落架收上时转87°后收入机身。主起落架机轮尺寸为800×300毫米,胎压7.8×105帕(8千克/厘米2)。前轮尺寸为500×180毫米,胎压6.9×105帕(7千克/厘米2)。三个机轮均有冷气刹车装置,对主轮差动刹车可实现地面转弯。减速伞装于垂尾根部舱内。起落架有冷气应急放下装置,前起落架还有应急拉索放下机构。
  
  动力装置为一台P-13-300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推力为50.01千牛(5100千克),加力推力64.72千牛(6600千克)。进气锥自动无级调节。机头两侧有辅助进气门,座舱后机身两侧有防喘振放气门。燃油系统包括6个机身油箱和4个机翼整体油箱(两前两后),机体内部装油2600升。另外,机翼下可带两个490升副油箱,机身下可挂一个490升或800升副油箱。主起落架舱门后的机身两侧可带固体起飞助推火箭。
  
  相关内容:
  
  米格-21“鱼窝”以其多用途、高效率,尤其是惊人的寿命,在战斗机发展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一页。这种飞机,经不断改进,以从容的发展步伐,从一种轻型昼间战斗机,发展成为一种重量较重;功用较多的全天候攻击战斗机;同时,其机动性和其它优良性能却从未降低。米格-21在前苏联停产一段较长时期以后,经许可在印度生产,并在该国HAL的Nasik工厂离开了生产线。印度制造的最后一批米格-21飞机,是在1987年完成的。
  
  今天,仍有大量后期改进型米格-21战斗机在世界各地一线服役。而且,在东德和西德重新统一后,有许多国家热衷于购买去掉东德标志的“鱼窝”战斗机。第一代米格-21F,即“鱼窝-C”, 现在已成为罕见之物。最初,虽然有少量这种飞机作为一种高级教练机在一些国家服投,如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等国,但是由于该型机的续航能力和战斗载重量都很有限,所以很快就得到了一个“超音速运动飞机”的名声,这使得大约在2O年前,就导致了用来代替它的具有前线作战功能的型号的诞生;在这种背景下,米格-21被引进到中国,并得到许可一直持续生产到今天,的确颇使人们感到意外。中国改进生产的主要型号就是仿制“鱼窝-C”(米格-21F-13)的产物。
  
  更令人惊奇的 也许是这样一个事实,即这种在20年前就被大多数西方国家拒绝的米格-21,却被中国用来向巴基斯坦出口。并且在巴基斯坦与F-16战斗机一起,用来对抗诸如印度的高级战斗机米格-29、“幻影”2000和“美洲虎”的威胁,以保卫自己国家的领空。 中国现称的J-7,即歼七,是歼击机七型的简称,J是歼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用于出口的编号为F-7,F即英文战斗机Fighter的第一个字母。中国能够生产歼七,还得归功于中国和前苏联这两个共产主义国家有着紧密关系的那段日子。
  
  实际上,苏联是在1961年同意允许中国制造米格-21F-13及该机所用的图曼斯基R-11F-300发动机。并且有少量的苏制该型机作为示范飞机交付中国使用。随同这批飞机一起交付中国的还有一些拆除了武器的该型机,具体数量不详。但是两国关系的破裂严重地影响了中国制造该机的计划,因为苏联没有交给中国该机的任何技术文件和资料。苏联曾给过中国优先制造米格-19, 即歼六的权利,所以所提供的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也比较完善。苏联许可中国生产该机之后不久,中国就开始着手生产歼七。
  
  为此,中国沈阳飞机设计所接受了要充分研究米格-21的任务,以便制定歼七飞机的生产计划。米格-21的原型机于1964年初开始生产,1965年l1月完成机体静力试验。第一架生产型歼七,象早期制造的歼七一样,由沈阳飞机工厂制造,并于1966年1月17日,由试飞员葛文塘驾驶进行了首次飞行。到当年4月底,中国就制造了12架歼七战斗机。在这段时间,试飞中的原型机,前后共完成了29个起落,飞行速度达到了M2.02。中国最初生产的歼七,由一台涡喷-7涡轮喷气发动机驱动。该发动机是在苏联R-11F-300发动机的基础上,经多方面改进制成的。他们采用了 新加工方法来制造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和其它重要零部件,但加力燃烧室和压缩器是重新设计的。后期的发动机,涡轮叶片从31片减少到24片,更大地提高了可靠性,减少了发动机对喘振和失速颤振的敏感性。歼七原型机于1967年获得生产许可证。 生产转移初期的歼七型机,全部由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


   米格-21拥有大量改进型号,主要型别有:米格-21F,白天型截击机,安装一台R11F-300发动机;米格-21PF,有限全天候型,安装一台R11F2-300发动机,去掉机炮,装RP-21雷达,2~4枚空对空导弹。






   米格-21是根据朝鲜战争中喷气战斗机空战经验研制的,要求轻巧、灵活、爬升快、跨音速和超音速操纵性好,火力强。其中高空高速性能被摆在了首要位置。







   米格-21的第一种型别就是一种火力较强,但航程和电子设备功能极为有限的昼间战斗机,在地面指挥所引导下完成对敌机的拦截任务。后来经过了多次改进,重点都在加大飞机航程、增强武器威力和改进执行其它任务和全天候作战的能力。




    在米格-21系列中,米格-21MF是较为重要的一个改型,在外观上看该型加大了背鳍、进气口和进气锥。进气锥的变化使得MF可采用尺寸更大、性能更好的雷达,同时解决了进气口唇部对雷达的干扰问题。中国的歼-7Ⅲ型与米格-21MF型相似,于1972年正式开始研制。
  
  歼-7Ⅲ型是我国第一种全天候战斗机,具有重大的意义。1982年,成飞的宋文骢担任该项目总设计师,1984年4月26日,歼-7Ⅲ在成都飞机厂首飞上天。








   与歼-7I相比,歼-7Ⅲ的零件变化率为80%,成品变化率为43%,采用新材料37项,新成品190项。具体的改进包括配备了新型全天候截击雷达,具有空空和空地工作模式。从外观上识别该型歼击机,应注意加大了的背脊和进气锥,背脊从座舱延伸到垂直安定面,里面装有操纵杆、电子设备等。
  
   歼-7 的基础是米格-21F-13,由于此后中苏交恶,米格-21PF、MF 和比斯与中国绝缘,歼-7 一直是围绕米格-21F-13 的基本设计在打转转。由于米格-21F-13 的机头锥太小,中国曾设法仿制从埃及获得的米格-21MF,称为歼-7III,但部队使用反映并不热烈。中国研制歼-7III 的年代,米格-21 比斯已经服役了。








   米格-21侧面图集
  
  米格-21“鱼窝”以其多用途、高效率,尤其是惊人的寿命,在战斗机发展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一页。这种飞机,经不断改进,以从容的发展步伐,从一种轻型昼间战斗机,发展成为一种重量较重;功用较多的全天候攻击战斗机。
  
  在东德和西德重新统一后,有许多国家热衷于购买去掉东德标志的“鱼窝”战斗机。第一代米格-21F,即“鱼窝-C”, 现在已成为罕见之物。








   米格-21于1953年开始研制,1955年装备前苏联空军,自60年代起出口至世界37个国家和地区,捷克斯洛伐克和印度等国还进行了特许生产。现已停止生产, 总产量超过6000架。
  
  米格-21有20余种改型,除几种试验用改型,其余的外形尺寸变化不大,虽然重量不断增加,但同时也换装推力加大的发动机, 因而飞行性能差别不大。 由于机载设备不同和武器不同,各型号的作战能力有明显差别。




   实际上,苏联是在1961年同意允许中国制造米格-21F-13及该机所用的图曼斯基R-11F-300发动机。并且有少量的苏制该型机作为示范飞机交付中国使用。随同这批飞机一起交付中国的还有一些拆除了武器的该型机,具体数量不详。但是两国关系的破裂严重地影响了中国制造该机的计划。


   米格-21